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副教授抄襲本科生

副教授抄襲本科生

發布時間: 2025-08-12 07:26:21

『壹』 玩弄中學生的北大教授王學明真名叫什麼

北大要主動出來說明事實(包括當事人姓名、身份等)才對,這是正確的態度,不然,大家四處搜索,只有對北大更為不利,也是對大多數教授的不公。

『貳』 學術打假的學術打假典型案例

1. 2008年10月16日,浙江大學葯學院收到反映葯學院副教授賀海波學術不端的郵件。收到該郵件後,在院、校兩個層面相繼組成了調查組,當天即著手調查此事。2008年10月23日,在學校著手調查賀海波學術不端行為一周後,「新語絲」網站披露了其一稿多投行為。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春節後,事件引起了眾多媒體和社會各方面廣泛關注,成為社會輿論的一個熱點。
賀海波2006年6月博士畢業後進浙江大學葯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合作導師為李連達院士。李連達是該校聘任的葯學院院長。
在整個「賀海波論文事件」處理過程中,學校共核查了賀海波及其所在研究室相關人員涉嫌學術道德問題的論文20篇,其中賀海波涉及論文9篇。除作為合作作者的1篇論文外,賀海波作為第一作者的8篇論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剽竊、抄襲原博士導師實驗數據,以及一稿兩投、部分圖表數據張冠李戴、重復發表、擅署他人名字、擅自標注基金資助、捏造知名專家幫助修改英語等嚴重學術不端行為。有鑒其問題確鑿,本人供認不諱,學校當即作出了處分:去年11月決定撤銷其副教授職務和任職資格,解除聘用合同。由於賀的行為在國內外范圍內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學校決定將其開除出教師隊伍。
賀海波8篇有學術造假內容的論文的通訊作者均署為我校中葯葯理研究室主任吳XX副教授。根據至今近4個月的調查,沒有證據指向吳直接參與了上述論文的寫作和最初投稿;但他在賀海波的部分問題論文錄用或刊出後,作為通訊作者將其用於申報項目,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本人也存在重復發表學術論文等問題;此外,中葯葯理研究室的學風監管失范,作為研究室主任嚴重管理失職。最近,我們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作出決定:撤銷吳擔任的中葯研究所所長助理及中葯葯理研究室主任職務,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並解除其聘用合同。
根據所有相關人員的陳述、筆跡鑒定和目前掌握的其它材料來看,涉及賀海波8篇有學術造假內容的論文中李連達院士的署名,是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賀海波擅署的,沒有證據說明李連達參與了論文造假、剽竊和抄襲等。李連達院士作為院長、學術帶頭人和合作導師,對賀海波事件負有疏於管理、教育不力、監管督察不嚴的責任。現院長任期屆滿,學校將不再續聘。
2. 2009年的歲尾對於井岡山大學的講師劉濤和鍾華來說將是難跨過的一道年關,他們在2007至2008年共發表70篇論文的驕人戰績變成了一場難以收拾的鬧劇。
日前,一份三人署名的社論通告近期發布在國際學術期刊《晶體學報》上,認為劉濤和鍾華的70篇論文涉嫌偽造數據,明確指出,這些研究「是不可能從這些數據中產生的操作」的「學術欺騙」。消息在國內引起熱議,對井岡山大學校長張泰城來說,更是平地驚雷。
張泰城:原來從來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也感到非常震驚。其中一個人在外面學習,我們把他叫回來,停職調查,一經查實我們會嚴肅處理。這是他們個人的行為,學校對這樣學術造假、篡改數據的行為是非常痛恨的,井岡山精神就是實事求是。
除了論文數據涉嫌造假,兩名作者的身份也從講師搖身變成了教授和博士,許多網友對這雙重欺騙非常憤慨。記者采訪了井岡山大學黨委書記萬繼抗,在萬繼抗的介紹中,第三重造假又浮出水面。
萬繼抗:劉濤是搞工學的,從專業發展上他不可能在這個領域里研究,但他偏偏在這個領域里發這么多文章(27篇)。他也是受到鍾華的啟發,鍾華私下裡把這裡面的奧秘告訴他,然後他就也有意在上面發文章。
名利驅使應是關鍵
什麼有這么大的吸引力,使兩名講師為了發表論文不惜頻頻犯錯,許多評論都指向職稱評定,調查中記者發現,名利的驅使才是關鍵。
井岡山大學校長張泰城:跟他們兩個評職稱應該都沒有關系,如果2007年的文章應該在2007年初或2006年做的,但他們都是講師,到現在還是講師。
萬繼抗:不好認定他們是為了評職稱而造假,如果是為了評職稱他不會要求這么多論文,不會要求在一個刊物、短短的一段時間里發幾十篇,這已經是有點瘋狂的行為了。他不是職稱評定的導向功能了。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被三大檢索系統檢錄的文章,篇數都很低的,不會要求有幾十篇之多,(應該是)是個人名和利的驅使了。
萬繼抗也表示了對劉濤和鍾華的痛心。
萬繼抗:這兩個老師這種情況我們也很痛心,30多歲,正在一個好的趨勢當中,出現這么嚴重的違反學術道德的行為,對他們將來的發展肯定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這是一條「高壓線」啊。
井岡山大學校長張泰城表示,論文涉嫌造假1年前也引起了學校的懷疑,但劉濤和鍾華草率的解釋導致了有關職能部門的忽視。
張泰城:他們發論文的事學校有關職能部門是知道的,因為我們會統計。一開始就懷疑他造假,覺得怎麼會發表這么多,後來他們說晶體這種比較容易,發現一個分子的結構有點差異。
《晶體學報》社論表示,調查仍在繼續,所有由井岡山大學投遞到《結晶學報》相關卷冊的稿件現已被標記,並檢查其真實性,問題論文數量可能繼續攀升。不少人評價,這是「井岡山大學」被拖入了黑名單,這意味著,未來,有可能來自這個學校的任何論文,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核,才能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井岡山大學黨委書記萬繼抗坦言,負面影響需要一一面對。
萬繼抗:產生的負面影響極廣泛,這個是肯定的。對井大的形象、對井岡山大學的教師都會產生影響,如果《晶體學報》採取一些制裁的措施,這也是情理之中,網友有批評也是情理之中。
3. 黃宗英,男,1993年攻讀北大美國文學博士學位,1996年7月留校任教,1997年8月晉升為副教授,事發前是系工會主席。
對黃展開調查起因於今年1月2日,一網民在學術批評網上發表《一部不折不扣的抄襲之作———評北京大學英文系副教授黃宗英先生著〈艾略特———不滅的詩魂〉》。
這位署名為「鍾南虎」的網友以7000餘字篇幅詳細羅列《艾》書的剽竊細節,認為黃的《艾》書乃基本直接剽竊自英國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所著《艾略特傳》。
此後,北大外語學院成立學術小組進行調查。2月18日,黃宗英提交《自查報告》,認為「直接從《艾略特傳》中譯本抄襲而來的」文字只佔總字數的25.6%,其他是用「採用」、「參照」、「改寫」、「改譯」等方法,不算直接抄襲。對於其他書稿以及論文存在的問題,黃則予以否認。
但《北京大學英語系核查組關於黃宗英學術剽竊行為的評價報告》稱,根據《美國語文學會研究論文寫作指南》對剽竊行為的定義,黃宗英的《艾》書剽竊部分佔到全書的74%。
同時,黃宗英在國際會議上宣讀的論文《「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威廉斯的〈帕特森〉》,基本上是對三位美國學者論述長詩《帕特森》的原文進行縫補連綴而成的抄襲作品。
《北京大學英語系有關黃宗英學術違規問題的定性意見和處理意向》顯示,今年1月起,北大英語系學術小組對黃宗英1999年至2003年期間的學術成果:《艾略特———不滅的詩魂》(長春出版社1999年)、《抒情詩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英詩《古舟子詠》詳注、8篇學術論文,以及1篇英文國際會議論文的審查發現,「所有發表著作均有明顯剽竊問題,且程度嚴重,面積大……有嚴重剽竊情節的文章達20篇」。
北大英語系副教授黃宗英因學術剽竊行為,日前被院方解聘。黃的剽竊細節以及北大外語學院的處理意見已在學術批評網上公開發表。
4. 黃慶,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首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歷任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院長和西南交大副校長。
西南交大經管學院院長賈建民在內的7名教授,實名舉報黃慶9年前的博士論文抄襲。西南交大學術委員會作出認定結論,稱「黃慶博士論文第四章抄襲事實成立,且性質較嚴重」。隨後西南交大對黃慶的抄襲問題作出處理,取消其博士學位,撤銷其研究生導師資格。
最近記者從西南交大的官方網站上看到,該校現任領導名單中,曾經擔任該校副校長的黃慶沒有名列其中。
5. 學生舉報導師:全國最早的案例是2011年山東大學博士後甄鵬舉報其碩士階段的導師山東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李華學術不端。 與此相關聯,甄鵬將其同事起訴到法院,最後鬧到最高人民法院。此事經《濟南時報》、《齊魯晚報》、山東電視台齊魯頻道和公共頻道報道,科學網、新浪網等轉載,引起當時的廣泛關注。
2014年初,復旦大學王宇澄舉報其導師王正敏院士成為輿論熱點。 這是第二起學生舉報導師事例。

『叄』 大學老師論文抄襲嚴重么

抄襲嚴重,尤其是地方院校,很多老師基本不做科研,論文靠買版面,所以各種垃圾科研項目都申報,因為經費可以用來支付中介的版面費。本人的碩士論文就曾被湖南某二本副教授抄襲發表了兩篇,整千字整千字地重復,讓人瞠目結舌。

如果你瀏覽谷歌、知網、讀秀、人大復印資料等搜索引擎,可以發現,刊物層次越高,論文原創率越高,前瞻性越強。比如《新華文摘》這種權威刊物2017年9月的目錄,除了清華大學教授發表的論文外,也有劉強東、馬雲關於經濟新形態的創新型文章。

以知網為例,不同的搜索關鍵詞可以發現很多問題。比如以單位來搜索,致力於學術的學人很容易對該單位歷年的科研立項、成果發表情況一目瞭然。

比如「武漢商學院」這樣的由職大、中專升級的二本,你會發現老師們(包括教授)基本論文靠買,一稿多發的都有。這種剛剛升級的高校,老師沒有做學術的內在驅動力,也沒有治學的能力。如果職稱評比不需要論文,他們不會去東拼西湊。所以,用內部編印的軍訓材料、一日游指導、各種花錢就能掛名的教材副主編等等材料申報職稱者,屢見不鮮。導師經常需要評審,甚至他們抄襲,字體都可以不一致。

幾個月前看到某二本教務處一老師抄襲本校畢業生論文評副高的,只有發現了才被查,但大部分高校姑息養奸,維護校聲,寧願息事寧人。

『肆』 北二外副教授多部作品被指抄襲,實錘了嗎

我在網上看到有關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副教授羋嵐涉嫌抄襲的新聞,於是打開查了一下這位副教授的個人簡歷。發現羋嵐的經歷還是挺豐富的,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隨後一路考取研究生、出國留學等。出生於八十年代的她,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已經是一位副教授了,這樣的成就想必是很多人望塵莫及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成功的女性,卻被人曝光出論文、作品抄襲。有網友反應羋嵐的新書《越界性主體》與國外的一本著作雷同,相似度甚至高達百分之捌拾以上。針對網友的疑問,校方也表示,已經成立正式調查小組,將對此事進行調查。在學術界,誠信是一個重要的原則,作為一名教授,如果不能以身作則,那如何教書育人。

三、涉及到學術誠信問題。

論文跟作品抄襲,涉及到學術誠信問題,不但會影響到聲譽,還有可能讓人職位不保。所以千萬不能拿這種事開玩笑,靜待調查的結果。

『伍』 北二外通報副教授被舉報學術不端,處理結果如何

高校一直以來都是為國家培養精英,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場所。它就像是一所象牙塔,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盪漾,讓他們擁有正確和健康的三觀。而作為象牙塔的看門人和學生的引路者,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蝴蝶效應般的影響。好的老師能夠讓學生成為一個正向陽光的人,反之亦然。

但是教師隊伍中總是有這樣的害群之馬,他們道德不正,學術不端。北二外這次被曝出的教師便是這樣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對於這樣的人,自然不能姑息和放縱。北二外也在充分調查之後給出最終的處理結果:給予這名副教授行政記過處分,黨內嚴重警告;停止一切工作;三年內不得申請、申報評優資格

希望那些總是妄圖某混過關的教授們能夠踏下心來,用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去寫出真正屬於自己文章,畢竟你們是學生的榜樣。你們的舉動和言行都有可能影響到他們對於人生和學術的選擇。

『陸』 石元伍抄襲事件


事件介紹2012年9月,世界知名設計大賽「紅點獎」獲獎作品引發了一場風波。一位網友在微博上指控石元伍教授抄襲自己的同學作品,獲得了紅點設計大賽至尊獎。該指控引起了廣泛關注,迅速在網上傳播和評論,因為「紅點獎」的國際地位。石元伍教授和研究生吳崇翔共同設計的作品《救生三角筏》在40多個國家3672件入圍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摘取了2012年度「紅點至尊獎」。石元伍教授被邀請參加2012年10月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頒獎典禮。



然而,獲獎消息公布後不久,突然發生了轉折。7號下午1點18分,網友在微博上聲稱石元伍教授獲獎作品「救生三角筏」抄襲了自己同學胡素美的畢業作品「自由空間海上救生帳篷」。這一指控引來轉發和評論,有人對抄襲行為進行了譴責,也有人認為設計理念可能會有相似之處,特別是指導老師和學生之間可能存在信息交流。



該網友稱自己是胡素美的同學,2005年入讀該校藝術設計學院。在看到獲獎消息時,他覺得那個作品很眼熟。他說,2009年畢業時,學校給每個人都發了一份畢業設計集合冊,胡素美的作品在其中,而且記得當時畢業展時,胡素美的作品在展廳內展出,許多人看過。



針對指控,石元伍教授回應稱,最初的設計理念是自己想出來的,被學生用在了畢業設計作品中。他解釋說,自己和另外兩位老師在2009年被安排到胡素美所在班級,負責全班學生畢業作品的指導。按照學院要求,學生被分為三組,每組由一名老師負責指導。胡素美不在自己的組內,但自己給她指導過。他說,在具體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並沒有嚴格按照分組情況進行,通常是三位老師在一起,共同討論學生的作品,學生也會找自己導師之外的老師交流意見,胡素美正是按照自己的理念設計出了「自由空間海上救生帳篷」。



兩人的作品都是海上救生設備,利用四塊三角板,經過連接可以閉合,形成三角錐空間,一旦發生海難,遇險人員可以躲在空間內等待救援。根據網上曬出的照片,兩人作品的外觀色彩和形狀構造上幾乎一樣。石元伍教授坦承借鑒了學生作品的外觀。他說,三角形板塊是最適合的形狀,所有人都會選擇,至於顏色相同,只是巧合。「她的畢業作品,只是一個粗糙的想法和概念模型,我的設計則有升級和改裝。」他介紹,胡素美的作品只有一個出口,一旦救生筏在海上發生翻轉,出口有可能被壓在海面上,根本不能打開,「我的產品有兩個出口,不管在海上怎麼翻轉,都有一個出口露在海面之外。另外,我還安裝了GPS定位系統,救生實用性更強。」



學生胡素美回應稱,自己的作品曾獲當年院系優秀畢業作品,出現在畢業展廳和畢業作品集中,當年的同學都知道。在完成作品過程中,她多次去辦公室找指導老師,石元伍教授確實給過設計理念方面的指導。胡素美說,自己作為設計專業的學生,希望能獲得國際大獎,但不想因為這種事影響母校的名聲。她願意與石老師分享作品,跟他一起署名。她說,網上的風波不是自己掀起的,但自己卻被頂到了浪尖,希望風波能盡快平息。



學校回應稱,官網已經撤下了石元伍教授獲得「紅點至尊獎」的新聞。2012年9月8日下午,學校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許開強受訪時表示,已經認定石元伍教授涉嫌外形抄襲,其系主任職務已被暫停。許開強院長表示,自己是當年3位指導老師之一,在客觀上,學生兩年前已經拿出了作品,雖然只是個毛坯,比較粗糙,很難在國際上獲獎,但兩個作品最基礎的東西是一樣的,升級和改造只相當於把原作品打扮漂亮了些。



根據調查,目前該學院已經暫停了石元伍系主任職務,並呈請學校學術委員會根據相關條例討論作出進一步處理。同時,要求石元伍向胡素美作出書面道歉,並向「紅點獎」組委會申請更改第一作者名稱。在這起事件中,兩件作品除少部分細節有所差異外,幾乎一模一樣。校方判定石元伍教授涉嫌「外形抄襲」,沒有問題。當然,和大部分同類型事件一樣,當事雙方也是各有各的說法。然而,即便石元伍確曾「指導」過胡素美,把學生的畢業設計據為己有,這種行為在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上,無論如何也站不住腳。


(6)副教授抄襲本科生擴展閱讀

石元伍,男,1971年生,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近年來主要從事工業設計的本科與碩士研究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和參與多項省級縱項課題的研究,發表相關論文10餘篇,被評為2007省級優秀畢業論文指導教師。2012年9月11日,因涉嫌抄襲學生作品獲獎,被撤去系主任職務。

『柒』 副教授涉嫌抄襲學生論文續 網友再爆其一稿多投

副教授另有兩篇論文重復發表

網友再揭內幕,「抄襲門」升級

廣東商學院廖麗霞副教授涉嫌抄襲重慶本科生論文事件在網上升級:有網友報料稱,在中國知網(國內專門收集公開發表論文的網站)上,廖發表的10多篇論文均能查到,其中有兩篇論文驚人地相似,分別在不同時間發表在不同學術刊物上。

這兩篇論文分別是:《錢鍾書〈詩可以怨〉解讀》、《尖銳的解結與批判——〈詩可以怨〉解讀》;《論通感的表達功能》、《論藝術通感的表達功能》。

經查,《論通感的表達功能》是2005年9月向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投稿,發表在2006年第1期上。而類似的論文《論藝術通感的表達功能》早在2001年6月向山西大學學報投稿,2002年2月發表在該學報上。

《錢鍾書〈詩可以怨〉解讀》一文是2002年5月向貴州教育學院學報投稿,發表於2002年第5期貴州教育學院學報,而《尖銳的解結與批判——〈詩可以怨〉解讀》一文,又於2004年3月向中山大學學報投稿,發表在2004年第4期中山大學學報上。

根據中國知網的資料顯示,廖麗霞,女,1960年出生,重慶人,廣東商學院副教授,從事寫作理論研究。

觀點和內容類似的論文為何不同時間向不同刊物投稿?記者多次撥打廖副教授的電話,不過對方一直不肯接聽。

業內說法

重復發表屬學術不端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蔡敏認為,這種行為屬學術不端。

蔡推測,將自己的論文「重復」發表,可能與目前對高校教師的考核方式有關,也就是說,在各種指標考核面前,廖副教授也可能迫於無奈。

蔡透露,目前高校對教師的考核包括教學和學術科研。教學不好評估,因為學生的口味很難協調平衡,那麼考核高校教師的主要是學術,學術包含發表學術論文、專著、科研課題等,而這一切都與大學教師的職稱相關。特別是發表論文,有的還必須要求在某種層次的刊物上發表。

「大學教師中,抄襲和剽竊還是少數。」蔡說,個別老師實在做不出論文,也有可能會動歪腦筋達到目的。

網上調查

八成網友認為副教授抄襲

昨天,本報對重慶長江師范學院本科畢業生魏巍、廣東商學院副教授廖麗霞的論文在本報網站上公布,同時,搜狐網站全文轉載本報報道並進行了網上民意調查。

結果顯示,近80%的網友認為兩篇論文非常雷同,可以認定為抄襲,但超過40%的網友認為此事沒什麼大不了,現在論文抄襲成風很正常,還有36%的網友對此事的態度是「息事寧人算了」。

肯定說

整段文字都一樣

兩篇論文同時公布之後,大多網友對比後認為,雷同的文字部分過於嚴重,整段整段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抄襲了,只是副教授抄襲得太顯眼了,也改一改標點符號嘛!

同情說

天下文章一大抄

讓人意外的是,網友們並沒有對抄襲事件表現出特別的痛恨,超過四成網友認為「天下文章一大抄」再正常不過,有的人在留言中還對廖的行為表示同情:「本科生的論文一般是不上網的,這次意外被發現了,真是有點兒背。」

斥責說

抄襲行為有害無利

一位匿名網友在本報網站上留言說:模仿只是學習的方法,目的在於水平的提高,對社會作出貢獻。像在一些工業領域(如汽車等),技術模仿過來,加以研究,自己做出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很好的。但抄襲別人的文章為自己的論文,用於評職稱等,對社會有害無利,這樣的行為不如「山寨」。

另類說

兩人可能都抄襲

一位合肥的搜狐網友說:事情的可能是兩人都抄自第三人,現在本科生認真作論文的幾乎沒有,所謂創作記錄都是為了應付教學評估編造的,也不一定可靠,千萬別當真。

本組稿件由記者 湯寒鋒 何英 采寫 郭娟 制圖

(責任我:蘇燕)

熱點內容
浙大化工學院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8-12 09:51:29 瀏覽:174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單招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12 09:47:08 瀏覽:368
上海各大學建校時間 發布:2025-08-12 09:32:06 瀏覽:217
南京大學教授顧肅 發布:2025-08-12 09:29:38 瀏覽:872
臨大學生證 發布:2025-08-12 09:29:33 瀏覽:518
給本科生導師 發布:2025-08-12 09:16:11 瀏覽:72
山東大學許教授 發布:2025-08-12 08:48:45 瀏覽:383
微山縣醫院本科生 發布:2025-08-12 08:40:28 瀏覽:419
2019年大學四級成績查詢時間 發布:2025-08-12 08:23:41 瀏覽:646
廈門大學教授高速身亡 發布:2025-08-12 08:07:19 瀏覽: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