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核心期刊
⑴ 社科類本科生如何在核心期刊上發文
這主要看作者對期刊的要求
1)普通期刊,自己閱讀一些資料,認真寫一下,再聯系所發的刊物就可以了,一般來說,費用不會超過500元/版。
2)核心期刊,就比較難,需要有專家指導,而且費用較高,我去年在一個核心上發了一篇,反復修改了七八遍,又找老師的博導修改,出版社才給發表,所以難度較大,不是隨便找人就能解決的。有些核心一般不收費用,其他的費用在500元/版-1000元/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為您提供幫助,若有不解,您可以給我留言,謝謝。
⑵ 本科生應該如何發核心期刊
針對本科生而言,比較大眾化一些的方法有兩個:一是找代理機構幫忙,二是按正規流程走。
找代理機構可能是很多想要發表核心期刊同學想走的路子,但是我覺得並不是很合適。其一,價格相當高,我知道的代理機構中一篇北核最便宜的也得1.8萬,最貴的我見過有接近7萬的,平均都在3到4萬元之間。這個價格大多數本科生根本接受不了。
其二,騙子太多了,這類新聞相當多,有的騙子說什麼先交定金之類的,拿了錢就拉黑你。但這也不代表所有機構都是騙子,總之慧眼識珠,不要上當。
其三,即便不是騙子,一般正規的核心刊物也要求作者的職稱和學歷,本科生即使掏錢都不見得能發表。
其四,涉及到了學術不端的問題。
而另一條路就是走正規的官網投稿等待發表了,這條路首先要求必須找一位「好導師」,而且你要是真的想發表核心的話,最好從大一末或大二初就開始,找到系裡的老師,說明想要跟她做科研或者跟老師做課題的來意,態度誠懇些,並且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一般的老師都不會拒絕的。
在你「做科研」的前期,老師可能只讓你在他的課題組打打下手,並沒有什麼產出,但這也都是必經之路。當你完全熟悉了科學研究的一般流程,並且具備了獨立思考及寫作的能力後,就完全可以自己嘗試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論文了。
或者即便不寫論文,那麼幫了課題組這么長時間的忙,老師一般也會在他發表的論文中掛上你的名字的。
大學教師很少有主動投稿普刊的,一般最低投的稿件也是核心,甚至是SCI。至於後期可能出現誰是一作誰是二作的排名問題,我認為這並不是什麼大事,甚至你自己要主動提出署名二作甚至三作的要求,別忘了沒有你的導師幫忙,你走不到這一步的,況且,論文還得審核第一作者的資質。
如果只有一個本科生的話,一般是不給發表的。當然,一般導師做通訊作者,你做第一作者,也是一個很常見的搭配。但是不論怎樣,一定要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對待幫助過自己的所有人。
起源
1931年著名文獻學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獻集中與分散規律,發現某時期某學科1/3的論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了二次文獻在期刊上的分布,發現75%的文獻出現在10%的期刊中。
1971年,SCI的創始人加菲爾德統計了參考文獻在期刊上的分布情況,發現24%的引文出現在1.25%的期刊上,等等,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應」,從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依據布拉德福定律,如果科學期刊按其所刊載某一學科論文的數量多少,依遞減順序排列並劃分出一個與該學科密切相關的期刊所形成的核心區期刊區以及另外幾個區,使每個區中的期刊載文數量相當,則核心區期刊數量與相繼區的期刊數量成1:n∧2:n∧3:n∧4……即刊登與某一學科或專業有關的論文較多的那些期刊。
⑶ 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哪個要求更高在讀本科生有資格在這兩個期刊投稿文章嗎
當然是 北大核心期刊 這個要求最高的,這個算是中文的最高級別期刊,評上算是國家級核心期刊;
CSSCI是南京大學評出來的所謂核心,認可度不太高。
本科也可以投稿的,只要寫出來的文章有新意,都可以發表的。
⑷ 本科生可以發表期刊論文嗎
本科生可以發表期刊論文。具體說明如下:
普刊發表相對容易:對於本科生來說,普刊一般較為容易發表,但也需要預留34個月的准備時間。
核心期刊學歷要求高:核心期刊通常要求第一學歷至少為研究生,對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所質疑,且准備時間較長,一般需要79個月。
論文質量要求:無論普刊還是核心期刊,論文都需要具備創新性、流暢的語言表達、清晰的原理解釋、可行的演算法設計、合理的實驗設計和深入的討論。
發表論文流程:包括投稿、審稿、用稿通知、辦理費用、出刊和郵遞樣刊等環節。大多數期刊接受電子稿件形式,但也有部分期刊可能要求書面形式投稿。
導師參與的重要性:本科生單獨作為第一作者投遞核心或優秀期刊通常較難實現,但如果導師共同參與,如導師為一作,學生為二作,則可能有更多機會。
建議:對於初次發表論文的本科生,建議從普刊開始,積累經驗後再嘗試更高水平的期刊。
⑸ 本科生能以第一作者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嗎難嗎
可以,但是你得付費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兩千塊錢左右。要麼你有重大論文項目,否則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