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翻譯本科生畢業論文
❶ 當代文學系畢業論文
當代文學有過炫目,有過黯淡,有過多的褒揚,也有太多的爭議。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當代文學系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當代文學系畢業論文 範文 一:英語世界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研究【摘要】
當前,隨著我國當代文學作品在海外的廣泛傳播,讓我國在國際文壇樹立了良好形象,在增強國家軟實力方面做出不菲貢獻。通過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與世界各國對話、交流,使中國贏得了尊重與地位。因此,英語世界的中國當代文學翻譯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已成為保障我國強國策略的重要途徑。但是從英語世界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現狀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亟需改善,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英語世界 中國現當代文學 翻譯
當前我國已經將「走出去」作為傳播 文化 的重要戰略,而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的水平則對文化傳播成果產生重要影響,這一課題目前受到國內外出版界與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以下將對英語世界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的現狀進行分析,並提出今後發展的優化對策。
一、翻譯選材現狀與對策
目前英語世界翻譯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有很多,題材范圍寬廣,但是普遍缺乏系統性,具體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選擇的作品大多受到作家所處學術地位的影響。例如,夏志清在《現代小說史》中表揚了張愛玲的文學作品具有藝術美感,所以張愛玲作品被廣泛關注並大批量翻譯,如《金鎖記》、《色、戒》等均被翻譯為英文版本,知名譯者包括JulieLovell,KarenKingsbury等;再有,瑞典漢學家馬悅然對我國山西作家李銳和曹乃謙的作品予以肯定,英國國家大量翻譯他們的作品;其次,英美出版商大多關注我國被貼上「禁書」標簽的作品,忽視了我國文學作品的質量水平。雖然一些作品翻譯成英文,但是沒能體現出文學價值與藝術價值。再有,目前翻譯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以小說和詩歌為主,劇本翻譯較少,究其原因很多外國讀者閱讀中國文學作品,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國社會學著作,而真正關注我國文學的讀者非常少。解決翻譯選材的問題,應該從改進選題方式著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翻譯選題應該著眼於全球目光,體現當今主流價值觀,如人性、權利、自由、環保、尊嚴等,這些能夠引起全球讀者興趣的話題,更易產生共鳴。通過選擇翻譯作品,體現了我國的獨特文化,也表現了我國融入世界文化的意識,因此選材要體現我國的民族精神、民族氣派。
二、國際市場接受現狀與對策
英語世界洞螞中國現當代文學翻譯的水平將直接影響我國作品在世界的傳播效果,而文學作品的銷量則是最好的反饋。但是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我國文學作品在國外的銷售情況並不理想,尤其是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圖書館中鮮有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分析原因主要為:首先,大多讀者對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的了解較少,對我國的研究有限,缺乏興趣;更有一些西方專家學者對我國的文學作品存有偏見,往往以西方國家的眼光評判其他國家作品,認為我國文學作品的藝術性欠佳,缺乏美感;其次,我國本土作家也應針對作品翻譯的現狀從自身查找原因。過去,我國作家的創作受到「」的影響與制約,始終圍繞「服務與政治」展開,而很多作家根本不懂外語,寫作時過於隨性,沒有從國際發展角度選擇寫作題材,寫作的內容不具備國際化視野,寫作技巧與國際作品需求不相符,作品略顯粗糙。再有,翻譯不精準,缺乏專業的猜悄漢英譯人才,也是阻礙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進入世界文學領域的重要原因;即使我國有很多優秀的現當代文學作品,但是無人有能力翻譯,影響了翻譯質量水平,不僅無法還原作品本意,還可能導致外國讀者對我國文學作品產生誤解和負面看法,例如,Eoyang認為一些譯者在翻譯中國現當代文學時類似於__中「說方言」的形式:「」,認為很多時候翻譯並不是以交流為目的,而是單純的直譯。這是由於國外讀者本身對我國的文化、政治、發展等不了解,他們只有通過文學作品認識中國,穗顫渣如果不能如實翻譯作品內容,必將影響我國文學作品的水平。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走入世界,必須迎合海外讀者的風格,適應國際文學作品的接受環境,這就需要針對國外文學環境、國外讀者需求等進行深入分析。我國對西方文化的引入與翻譯經過了多年歷史,但是西方國家主動翻譯我國文學作品卻時間較短,由於文化基礎薄弱,導致西方國家的讀者難以接受我國的文學作品。尤其西方國家的普通讀者對我國作品的認知度不足,僅能從淺層次了解我國文化發展,對我國文學作品的接受水平和接受程度偏低;過去,西方國家的作品為了迎合我國讀者需要,將作品中的很多章節刪減、修改,並將小說以章回體的形式表達,便於我國讀者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對外翻譯也要考慮西方讀者實際情況,不能過於貪婪,而是注重作品的質量。鑒於西方國家的讀者對我國作品認識有限,可減少全譯本的數量,適當推出改寫本、節譯本,循序漸進地過渡到全譯本,則更利於國外讀者的接受與認可。另外,我國文學作家也要提高國際發展意識,了解國外的文學研究水平、文學研究方向等,向國外輸送更多專業的漢學家,了解國外對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評價情況,加強與國外漢學界的合作,翻譯出更多適合國外讀者的譯本作品。中國現當代文學走入世界文化領域,是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翻譯與對外傳播,應秉持「潤物細無聲」的原則,綜合考慮國際市場的文化傳播傾向與需求,從選材、翻譯、出版等多角度優化,與國際市場對話、交流,尋找適應中國現當代文學全面推廣的 渠道 ,將對我國實現文化傳播目標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駱萍.中國當代文學英譯與出版路徑探索——以畢飛宇《青衣》與《玉米》英譯出版為例[J].科技與出版,2015,08:118-120.
[2]王建開.走出去戰略與出版意圖的契合:以英譯作品的當代轉向為例[J].上海翻譯,2014,04:1-7.
當代文學系畢業論文範文二:教學創新現當代文學論文1不斷改革創新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模式
創新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而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對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設置的創新等等,針對中國現當代文學這門課程的特點來看,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1打破當代文學和現代文學之間的界限
根據傳統的教學觀念來看,通常將1917年五四新文化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看作是中國的現代文學,將1949年之後的文學發展看作是當代文學,這樣的劃分方式在1980年左右受到了眾多學者的質疑,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明確的分界將會被打破,逐漸提高文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將文學的歷史特徵發揮到極致。
1.2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經典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求全貪大,並無法做到精細,而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經典的作家和經典的作品作為教學賞析的重點,加大對知名作家的研究力度,努力使學生學會中華文學的精髓,並從這些名家名作中 總結 人生哲理,提高文學素養,培養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並不是單純的對經典文化進行合法辯護,而應該是對經典文化進行全新的分析研究和闡釋。進而要做到對教學內容的大膽淘汰,對一些不適合時代發展的作品和作家進行刪除,更好的突出經典作品和文學精華,另外還要對教材之外的文學信息進行補充和增加,對特定的文學經典進行全新定位。
1.3實施分級上課,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工作
上文中也提到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分級教學,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學校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課程,將此項制度落實到實處。
2實現多樣化的 教學 方法 和教學手段
教學體系的創新離不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革新,傳統教學理念的改變是進行創新的第一步,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更加側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培養出具有高素養的專業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膽的嘗試講座法、問題討論法甚至課題研究法都是可行的,但是在創新過程中,要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2.1重視對學生分析能力和文學理解能力的培養
中文系的學生需要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中國現當代文學作為提高學生文學閱讀能力的重要載體,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 必讀書目 ,一方面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另一方面使學生完成一定的閱讀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對作品的敏感度。
2.2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教師努力實現教學多樣化的本質目的是創設一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是提高教學效率和課堂質量的重要方式。另外教師可以採用任務式教學法,通過提前布置作業的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完成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尋根文學」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 興趣 愛好 ,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家或作品,對其創作的背景進行分析,進一步總結出尋根文學產生的背景及發展的過程。
2.3重視 創新思維 ,重視知識的系統性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學傳遞內容已經不單純的是理論知識,而是學習者自身建構的產物,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可以採用話題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圍繞某一話題展開,話題的選擇就是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或者教學重難點,教師進行提問,學生進行總結回答。中國現當代文學是各大高校中文系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各大高校對現當代文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完善教學體系是未來當代文學課程建設的關鍵,也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是提高當代文學教學質量、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中國現當代文學在真實的教學活動中,其實可以根據時間的劃分,簡單的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現代文學,二是當代文學;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各大高校的現當代教學水平,加快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就必須要全方位、立體化的建設課程體系,創新目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對現當代教材有基本了解的基礎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當代文學系畢業論文相關 文章 :
1. 文學類畢業論文範文
2. 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3. 漢語言文學的畢業論文
4. 畢業論文範文
5. 文學論文
❷ 畢業英語論文範文大全
在全球化時代,隨著國際交流日益增多,中國對高質量英語人才的要求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英語教學在中國高等 教育 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肩負著社會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任。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 畢業 英語論文 範文 大全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畢業英語論文範文大全篇1
淺談老水手的心理歷程——《苦舟子詠》 讀後感
[摘要]:《苦舟子詠》是英國19世紀湖畔派詩人柯勒律治的一首長詩。全詩是一個充滿了奇幻之美的的航海 故事 。全詩探索人生的罪與罰問題,詩人把熱愛宇宙的萬物泛神論思想和____思想結合起來,宣傳仁愛和基督____罪思想。詩中的水手的心理活動刻畫得細致入微,水手殺掉信天翁表示他拒絕社會給他的禮物,他除掉了深愛自己並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對這個世界的感情,最後水手內心發生轉變,以新的態度對待自然,為此他才得以解脫出來。 [關鍵詞]:老水手;道德;內疚;痛苦;贖罪 Abstract: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is one of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masterpieces. It is a long poem, telling a story in the form of ballads .The poem can be approached as a dream voyage to another realm, as a story of sin and expatiation, or as the quiet essent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alienated isolated modern indivial. 一、作者簡介 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生於英格蘭西南部德文郡一個鄉鎮牧師的家庭。9歲喪父,被送往倫敦基督慈幼學校上學,熟讀希臘、羅馬文學。19歲入劍橋大學,與騷塞相識。當時兩人都同情法國革命,但又都害怕革命暴力,於是設想去美洲建立烏托邦社會。計劃失敗後柯爾律治移居英格蘭部西部湖區,致力於寫詩,並與華茲華斯結成密友。他憎惡資本主義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錢關系,於是遠離城市,隱居於昆布蘭湖區,寄情山水或緬懷中世紀的宗法社會。他們創作出歌頌大自然的或美化宗法制農村生活方式的詩篇,以抵制丑惡的資本主義現實。因此被稱為「湖畔派詩人」。1798年,兩人合作出版著名的《抒情歌謠集》。同年他與華茲華斯兄妹到德國 留學 ,被康德的哲學和耶拿派的詩歌理論和創作所吸引。回國後繼續居住於湖區,與華茲華斯保持往來。柯爾律治年青時代即患有風濕痛等多種疾病。為求鎮痛他長期服食鴉片竟至上癮,故健康大受損害。晚年他貧病交加,1834年7月25日逝世於海格特。柯爾律治的作品以真的細節描繪超自然的神秘事物,令人甘願暫時不去考慮普通情理而信以為真,並在領略到一種怪異的美的同時獲得教益或良知的覺醒。柯爾律治的創作實踐和理論建設,不僅影響過他的同時代人,也影響了包括和他政治態度相左的拜倫、雪萊和濟慈,而且,對於時至今日的詩歌藝術探索者,仍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他在英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是浪漫主義思潮的重要代表。
二、《苦舟子詠》簡介
《苦舟子詠》是柯爾律治唯一一部完整的長詩。這部長625行的敘事謠曲是一個神秘恐怖的浪漫故事:一名老水手對一個赴結婚宴的客人講述了他自己的可怕的故事。客人想走開,趕快去赴宴,卻為老水手眼中的特殊表情所吸引住,不得不站在那裡把這個故事聽完了。老水手和同伴們坐了一艘船出海去。一路上很平安。然後遇到了一陣暴風,暴風過後,這位水手卻無端地射殺一隻了航海者認為好運象徵的信天翁。因此,厄運又降臨了。船駛進靜海中,那裡沒有風也沒有浪;太陽如火如荼地照耀著。海水綠綠地滿載著腐物。船停在那裡不動,老水手被視為這次厄運的造因者。水手們都渴得要死去,彷彿有一隻船要駛進救他們卻又消失不見了。那是一隻幻船,水手們一個個都死在甲板上,每個死者的眼光都註定在這位殺死信天翁的水手身上。全船的人,只有他沒有死。後來,他對於自所做的惡罪覺得悔恨。於是天使們可憐他的悲苦,使死屍們站了起來,仍去做水手們的職務。他們開上了帆。雖然沒有風,船卻漸漸地移動。於是,這船一直駛到了老水手的故鄉。一個領航者離了海岸,出來迎接。但在他到這船之前,它卻突然地沉下了,留下了這位老水手在海波中與死神掙扎著。他被領航者所救。後來,他一想起那時受的言之不盡的痛苦,便不能忍。他的心在體內燒著,一直到了把這可怕的故事說了出來,方才覺得舒服。
三、分析老水手的心理歷程
「自由、平等、博愛」是資產階級道德重要規范。「自由、平等、博愛」的 口號 是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提出來的。它既是資產階級的政治主張,又是資產階級道德的重要內容。這一口號的提出不僅在政治上曾經起過推動歷史進步的作用,而且在人類道德發展史上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它否定了人身依附關系,肯定了人身自由;否定了等級特權,肯定了人的平等;否定了把人不當人的非人道主義的博愛思想。一句話,肯定了人的尊嚴、價值以及個人對幸福的追求。所以,它對個性的張揚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對人們掙脫禁慾主義、蒙昧主義、等級主義的枷鎖都起到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西方____的萬物泛神論主張神無處不在,萬物都是神的表象。這種主張認為:上帝就等於萬事萬物;任何個別事物就是上帝;世上的事物實際上都是虛無的。 在這兩種思想的支配下,作者把信天翁認為是基督____徒。老水手無端地射死了信天翁,表示他拒絕社會給他的禮物,他除掉了深愛自己並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對這個世界的感情。老水手違反上天的指意,違反自然規律,射死了無辜的信天翁,必然要受到懲罰。於是,災難來了:風停了,船無法前進,陽光酷熱,水手們口乾舌燥。這時候,有人指責老水手——「你怎敢放肆,將神鳥射死!是它引來了南風。」此時,老水手開始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於是,他開始不斷地感到內疚。心理學認為,在道德情感系統中,羞恥感是其中的一個元素。畢達哥拉斯要求人們對自己言行進行反省以後,就應該在內心裡對卑劣的行為感到羞恥、悲哀和恐懼;對善良行為感到欣喜。沙莆慈伯利認為,道德上的善惡主要取決於感情系統中的羞恥感。他說:「凡出自不公正的情感所作的,就是不義惡行和過失;如果情感公正、健全、良好,並且情感的內容有益於社會,而且還是以有益於社會方式施行,或有所感動,這就必定在任何行動中構成我們所說的公平和正直。」不義、惡行和過失將引起人們的羞恥感。羞恥感是個人的自我道德意識的一種表現,表示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動機和道德品質的譴責時的內心體驗。良心是羞恥感的的主要作用機制,常表現出焦慮、羞愧和內疚等情緒。道德焦慮是一種復合情緒。其中,痛苦和畏懼是主要構成「因子」。但它僅以避免外在處罰為目的,是低級形式的羞恥感,可又是羞恥感發生的基礎。那麼,羞恥感的真正作用是什麼?是內疚,只有內疚才是高度的主體意識的產物,它激活潛在的思維和力量,專注與對過失的懊悔和追悔的行為,促進個體的心理成熟。如果個體內疚匱乏,那他將對道德不屑一顧,達不到「有羞知格」的認識。同時,羞恥感要以自尊為前提,一個沒有自尊的人是不會知恥的,更不會自責。自尊體現了對自我社會話的切近,沒有自尊的防衛,就不可能有自責的意識和行為的發生。老水手對自己的不道德行為知恥,慚愧和悔恨。老水手真是由於良心發現才深感自己行為的錯誤,於是惶惶終日,不斷自責自己。
事態進一步發展,在他懺悔和祈禱下掛在脖子下的鳥掉下來了,但是同行的水手都因為缺水而一個個地死去,只有老水手一個人活著。這似乎是上帝對他的又一個懲罰。他一方面覺得自己的罪行深重,導致了其他水手的死亡——痛苦;另一方面在茫茫大海中,一條船上就他孤零零的一個人——恐懼。於是他的內心又經歷了一場痛苦與恐懼的考驗。良心是每個人自身內部的道德評析,是自己對自己行為道德價值的認識、認知、判斷、態度、感情、體驗、意向、意志、動機等一切心理反應活動。老水手不斷對自己驚醒良心譴責。良心的基本因素是感情,感情是對需要的體驗,是心理的動力因素。它一方面產生良心的認知因素,推動自己去判斷自己行為的道德價值;另一方面則產生良心意志因素,推動自己做出改過遷善的選擇。在行為過後,良心對行為的後果有影響和評價作用。對於履行了道德義務並產生了好後果的影響和行為,它便於進行自我譴責,使人感到內疚、慚愧和悔恨。這種自我譴責,往往能形成一種力量,促使人們改正自己的行為。
後來,老水手虔誠地祈求海蛇破開魔法,他才獲救得以回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生在生活中不免發生道德過失。道德反省就是通過對道德過失的追悔,從而激勵人們採用新的道德行為去補救已經釀成的道德不幸,並且通過對道德過失的覺醒為將要開始的道德行為提供羅盤。道德反省的實質在於主體對自己已作的道德選擇進行批判性的分析,是在主體已經體驗到自己的道德行為存在著過失的情況下,從而進行的對自己內心的深刻 反思 。通過反思,要為今後的行為提供新的路線和方案,明白來者可追,逝者可補。在今後的行動過程中,要用千倍的補償替代原有的損失;通過反思,主體對自我發展和自我需要與社會道德的系統會領悟得更加深刻。
故事的最後,老水手回到了家。於是出現了開篇的那一幕:他極力拉住去赴婚宴的人,讓他們聽他講這個離奇的故事——他想尋找聽眾,承認自己的錯誤,說出自己的故事,解除內心的痛苦——贖罪。盡管老水手已經虔誠懺悔,但還是有種負罪感難以釋懷,於是他渴望被人理解,宣洩出來以排除內心的痛苦。生活也是這樣,當我們遇到困難、痛苦的時候,不要封閉自己,找一個忠實的聽眾,把自己的苦惱說給他聽。這是一種釋放壓力的好 方法 。
總之,柯爾律治的這首詩歌以神秘、怪誕著稱,其中的心理描寫可謂是典範!詩歌探討了罪與罰、善與惡,生與死等哲學問題,宣傳了一切生物皆上帝聽造的教義。但詩歌的真正價值並不在故事本身或它所包含的哲理上,而在以造型藝術的精確性和音樂的流動感為讀者創造了一幅幅神奇的海洋畫面:時而風平浪靜,沉寂安寧;時而風暴驟起,一片喧囂。在寫作此詩時,柯爾律治並不熟悉大海,但他能憑借想像,使真實的情形與幻想的景象互相交織,把平凡的細節與詩意的象徵融為一體,充分顯示了瑰麗奇特的想像能力。在詩藝上,長詩將英國民歌的自由與古典文人詩的謹嚴冶於一爐,煉就出適合表達浪漫主義情緒的活潑自然的詩體,而長詩的音韻與節奏之美,也表現了詩人能讓文字進行歌唱的本領。
[參考文獻]: 《英美文學選讀》 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英國文學簡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道德心理學》 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畢業英語論文範文大全篇2
淺談東西方數字九的 文化 對比分析與翻譯
一、前言
"數是人類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為適應社會生產活動的需要,在符號的幫 助下產生的。"(蘇金智,19 91)"數字是語言學中的一個特殊的領域。在科 學的數字世界裡,它的功能是計算,秩序嚴謹,職司分明,是 實數;而在人類 心靈的數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義,許多數字經過「神化」後成為「玄數」、 「虛數」、「 天數"。它們有著極其豐富的外延和內涵。"(王秉欽,1998) 由於受東西方文化傳統、宗教信仰、語言崇拜、地理環境等方面的影響,數 字的神化存在著東西方的差異 ,但也存在著共性,有著共同的規律。在"數的 靈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東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 數",而西方人 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數"。神秘數字的演化規律一般經過"神化—泛化—虛 化"的過程。( 王秉欽,1998)
東西方已有不少有關數字科學的專著和論文, 如畢達哥拉斯(phythagoras) 學派的T·丹齊克的《數 科學語言》(商務印書館,1998),英國人倫拉德·法 拉的《七的探源》;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就數字寫過著作 和論文,並開展過學術探 討。如,王秉欽教授在其《語言與翻譯新論》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數的語義范圍 比較 與翻譯"為專題;蘇金智曾寫過《數的靈物崇拜》(載〈語言、社會、文化》 440頁, 語文出版社,1991,1) 等。在1998 年南昌大學主辦的"中國英漢語 比較研究會第二屆年會暨第三次學術研討會"上,英漢文化對比專 業委員會會 員曾就中南工業大學外語學院吳玲英老師的《中西文學中"以三為法」的文化模 式》展開了激烈的 討論。本人認為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數 是"九"而不是"三",也並非完全是因為"九" 是"三"的倍數。
二、東西方數字"九"的文化對比分析
在我國,人們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數"和最富有神奇色 彩的數字, 是因為"九" 這個數字的象徵意義(symbolicmeaning),在我國可 以說歷時最久,涉及面也最廣。 "九"作為數不同於一 般數字,在中國古代被 認為是一種神秘的數字,它起初是龍形(或蛇形)圖騰化之文字,繼而演化出"神 聖" 之意,於是中國古代歷代帝王為了表示自己神聖的權力為天賜神賦,便竭 力把自己同「九」聯系在一起。如天 分九層,極言其高,天證/誕日為正月初 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連皇宮建築都與"九"有關。例 如,北京 城有九門,天安門城樓面闊九問,門上飾有九路釘(即每扇門的門釘縱橫各九排)。 漢語詞彙中也常 用"九"來形容帝王將相的稱謂,如"九五之尊"(imperial throne);稱官位僅次於皇帝的王爺為"九千歲 "等。
根據陰陽五行與數的關系,萬物之根均為數,宇宙也是數。數始於1而終於 10,五行也是數,按傳統的五行 理論來劃分,則1、2為木:1為陽木,2為陰 木。以3、4為火:3為陽火,4為陰火。以5、6為土:5為陽土,6為 陰土。 以7、8為金:7為陽金,8為陰金。以9、10為水:9 為陽水,10為陰水。這 就是將"象"、"數"與五行 結合起來推演變化,用以顯示事物發展變化的內 在聯系。由此看來,"九"是最大的陽數,象徵著天。 傳說 古 代中國人把天分 為九層,九層天是天的最高處,漢語中有關詞彙有"九重霄"(指極高的天空, "九霄雲外" ,"九天攬月","九天九地"等。另外,天壇,這個明清兩代 祭天的場所,其建築無處不體現著「九」的象 征意義。 民間傳說中還有"九頭 鳥"(nine-headed bird: a fabulous bird whose appearance was f ormerlyregarded as a bad omcn)的故事。
中國人以"九"為大數,劉師培在《古書疑義舉例補》一書中寫道:"凡數 指其極者,皆得稱之為'九' ;"《素問》中說:"天地之數,始於一,終於 九。"因此,漢語中有"九九歸一"或"九九歸原"之說。因 從"九"為數之 極而引出人生之限,故"明九"或"暗九"均為人生之"坎",避諱有「九」之 歲。例如:「 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歲,是個暗九。"(《紅樓夢》)。日本人一般 認為"九"是"苦命和痛苦"的象徵,因 為"九"與"苦"同音,因此忌諱 "九"。然而,《外語與外語教學》曾報道過國內一位學者曾為考證這一點 ,采 用"全選法"將日本某地電話號碼其中的幾千個姓和名分別進行統計,結果發現 將"九"作為姓的只佔極 少數(約佔0.35%),而將"九"作為名的卻不少(約 佔35%)。看來,日本人忌諱"九"也並非絕對。
此外,《詞源》中說:"九:虛指多數。""九"作虛數解時,是數的一種 語義模糊現象。《現代漢語詞 典》中,"九"的意思有三個:(1)數目,八加一 後所得;(2)從 冬至 起每九天是一個"九",從一"九" 數起,二"九"、三 "九",一直數到九"九"為止。冬練三九,夏練三伏;(3)表示多數或多次: 九泉,三 彎九轉等。因此, 漢語中有不少和"九"有關的 成語 。如:"九牛一 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九流賓客"等等。
在我國,數字"九"涉及面在所有數字中最廣。含有數字"九"的詞彙也十 分豐富。如,"九州"是指傳 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劃,後用作"中國"的代 稱。因此,有的全國性的電視節目就取名為「九州方圓」;「 九族"(the nine degrees of kindred: either thenine generations from one's great-great-gr andfather down toone's great-great-grandson;or four generations of one'spatemal relations, three generations of one's matemalrelations, and two generations of noe's wife's relatio ns),古代有一種殘酷的刑法叫"誅滅九族";古代傳說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因此,《紅樓夢》第九回 中用"一龍生九種,種種各 別"來比喻賈氏家族族大人多,龍蛇混雜,好壞不一,各種各樣的人都有。還有 " 九龍杯"等。此外,在文娛、體育等詞彙中,數字"九"也比比皆是。如, 許多歌名都以"九"開頭:"九妹 "、"九九艷陽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等;樂器中也有"九音鑼";在體育活動中,"九柱戲"(nine pins),兵器中 有"九節鞭"[但這與西方文化中的"九尾鞭」(cat-o '-nine- tails: an instrurnent of punishment so calledfrom the nine pieces of leather or cord which compose it)意義不大一樣]。 地名中也有一些以"九"開頭的,如"九 寨溝"、"九華山"、"九江"和"九龍"等。此外,中國人常把" 九"看成 為吉祥數字之一。在申請電話號碼時,人們寧願多出
錢去買一個尾數為"8"或 "9"的吉祥號碼。比 如,湖南有線電視台的"歡樂熱線"號碼為"16899919"。 在西方,數字"九"也是人們心目中的"神數"之一。對西方人來說, "九"的象徵意義是"神性"、 "神聖之至"。 英語權威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and Webster's ThirdIntema tional Dictionary 中 對"九"所解釋的意義比《現代漢語詞典》所解釋的意義還多,分別有:
1)one more than eight, three threes, the square of three;2) nine units of objects (a tota l of nine) ; 3) a: thenumerable quantity symbolized by the arabic numeral 9; b: thefigure 9 ; 4) nine o'clock——compared Bell table, timeillustration; 5) the ninth size in a set series: as a; aplaying team of nine members,esp.a baseball team; b:the firstor last 9 hol es of an 18-hole golf course…。
其中收入與"九"有關詞語和成語多達近二十條。常用的有:
a nine-day's wonder (an object or event that creates ashort-lived sensation)
____Those political expositions…that make a nine day'snine wonder till something fresh c omes alone——Mary Deasy. nine times out of ten(very often)
be dressed up to the nines(elaborately dressed, as for aformal occasion)
____She dressed herself up to the nines and went to theparty.
in the nineholes:in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nine-men's morris: morris played with nine counters A cat has nine lives: A cat can move so fast and jump sowell that he seems to escape being killed many times.
從以上的解釋還可以發現一個規律:數字"九"及其倍數在西方也被廣泛運 用於文娛和體育活動中。如, 保齡球(bowling )中的瓶狀木柱數(ninepins) 為"九"; 高爾夫球 球場有一十八個洞:跳子棋的棋板上各 方均為九個孔; 古 時英國還有一種九個男人一起跳的舞蹈(morrisdance)等。由此看來,數字"九" 也倍 受西方人的青睞。
總之,在東西方文化中,數字"九"含有以下主要共性:
1)東西方大多數人把數字"九"看成神秘的數字, 其象徵意義均有"神 聖"之意。
2)在東西方文化中,數字"九"均可虛指多數。
3)數字"九"被廣泛運用於文體項目中。
數字「九」在東西方文化中的個性恐怕主要在於:對中國人來說,其神奇色 彩要比西方人更濃;其象徵意 義的歷史在東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悠久;其 涉及面在東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廣泛。
三、數字"九"的翻譯問題
羅馬西塞羅說過:"翻譯不是字當句對,而是保留語言的總風格和力 量。""按分量而不是按數量譯詞" 。此處所說的數字是指經過神化、泛化、 虛化了的"虛數","實數"的翻譯不在此例。根據這一理論,結合 東西方文 化的共性與個性,可採用如下的翻譯方法,並遵循以下的翻譯原則。
可採取的翻譯方法主要有:
(一)保留原數字
e.g. We thought our cat would be killed when he fell fromthe roof of the house. He was not, he used up one of his ninelives.
我們以為我們的貓從屋頂掉下來會死了,它並沒死,只失掉九條命中的一條。 這樣翻譯過來,人們很容易接受,因為人們已熟悉"貓有九命"這個成語, 並能夠促進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
(二)轉換成各民族喜愛的數字
e.g.nine out of ten——十之八九 nine days' wonder———可翻譯為"曇花一現", 這樣翻譯可以加深對奈 達的"對等"和紐馬克的"轉 換"翻譯理論的理解。
(三)增舍數字
比如,"九死一生"可翻譯成"a narrow escape from death;survival after many hazards";又如 ,"九九歸一,還是他說的話對。"可翻譯成"All things considered,what he says is right."其譯文均 舍棄了數字,轉譯其 形象意義。
應遵循的原則主要有:
(一)民族性原則
比如,漢語中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漢英詞典》(外研社,1996)的譯 文有三個:"strain onese lf to the limit; use everyounce of one's strength; make herculean efforts"。筆者認為第二種譯文 "use every ounce of one's strength "更符合"民族性原則」,成功地將東方文化中該成語的比喻意義轉 化成了西方文化語言中的形象意義。
(二)習語性原則
比如:"匡超人此時恍若親見瑤宮仙子,月下嫦娥,那魂靈都飄到九霄雲外 去了。"(《儒林外史》), 其譯文為"Kuang felt that he was gazing at a goddess and his spirit had flown to heaven."這種譯 文因遵循了"習語性原則", 充分地體現了人類交際行為的一個最根本原則——語言——符號的經濟原則。
(三)形象性原則
數字用於模糊意義時,一般都失去了其數量意義而具有形象意義。翻譯時, 必須越出其理性意義而捕捉其 與 其它 的詞結合後所產生的形象意義。
比如:"飛流直下三千盡,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此句詩中的"九天" 的形象意義為"極高的天空 ",因此,可翻譯成"Down itcascades a sheer three thousand feet—As if the Silver River [i.e. the Milky. Way]were falling from heaven!"
猜你喜歡:
1. 畢業英語論文範文
2. 英美文學畢業論文優秀範文
3. 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4. 大學英語畢業論文範文
5. 英語專業論文範文
6. 本科英語專業論文範文
❸ 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怎樣定方向
確定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方向的方法:
首先,找到你感興趣的翻譯領域,如文學翻譯、詩歌、小說、公示語翻譯、新聞翻譯或科技翻譯等。選擇一個你熱愛的領域,將使你的研究更加深入和有意義。
其次,在這個領域內找到一個具體的研究話題。例如,如果你選擇文學翻譯,可以選取一本你感興趣的書籍,其中需包含中英文對照版本。你可以對這本書的翻譯進行多譯本比較,對書中出現的某些詞彙和表達法的翻譯進行總結,以探究翻譯的規律。例如,對《紅樓夢》中食物、服飾、詩歌等英文翻譯進行總結和鑒賞,同時分析翻譯失誤的實例,作為反面教材。
接著,將夢想照進現實。在有了初步想法後,需分析其可行性。避免選擇已被前人充分研究或有權威研究的課題,除非你能從新的視角進行創新。同時,確保你的研究有足夠的文獻支持,因為本科畢業論文需要權威性。
此外,所選的題目應盡量避免與本校歷屆翻譯方向論文的題目或研究內容雷同。確保你的研究具有獨特性和新穎性。
最後,明確你的研究意義和創新之處。你的寫作目的應明確且具體,無論是為了研究、實用還是提出某個規范,都應確保寫作目的不單純是為了完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