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全國抗擊疫情中大學生

全國抗擊疫情中大學生

發布時間: 2025-08-13 09:45:13

㈠ 談談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戰中青年大學生的擔當和責任是什麼

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戰中青年大學生的擔當和責任:

1、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響應國家的號召。雖然我們不能整天閉門造車,但我們仍然會想到那些在前線作戰並想和他們戰斗的「士兵」。我們可以在家裡幫助他們,作為志願者捐贈。

2、當中國疫情逐漸趨於平穩時,國外的疫情卻逐漸嚴重了起來,甚至比中國的情況更加嚴重。那麼國外疫情趨於嚴重又和我們這些國內青年大學生看似沒什麼關系,實則不然。

3、身為青年大學生,面對全球疫情流行,我們應該是時刻牢記「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以思想理念,應以天下為己任,為全球疫情做出屬於我們青年大學生力所能及的貢獻。可以在線上通過推特,為外國友人傳授經驗,傳遞溫暖。

(1)全國抗擊疫情中大學生擴展閱讀:

1、青年當在艱難險阻中鐵肩擔當。樹苗只有經過風雨雷電的洗禮才能長成參天大樹,青年只有經歷急難險重的磨礪才能鍛造出堅韌的品格。

2、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偉大征程的路上,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挑戰,需要青年人敢於直面,勇挑重擔,站好每一班崗。

3、把抗擊疫情和脫貧攻堅中的每一次困難都當成一次學習的課堂,每一次挑戰都視作檢驗自己的考場,在奮進中披霜露、斬荊棘、破巨浪,用青春的光芒照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

㈡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5篇)

有序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切實築牢免疫屏障。當前,「打疫苗」已經成為了大家的自覺,為疫情防控貢獻「一臂之力」,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篇1)

我叫__×,是一名大四畢業生,恰逢畢業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在全國迅速蔓延,數億人在家居家隔離,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大家為了家人安全,為了自身安全,都在不遺餘力的自我堅持著,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深知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保核碰護自己的同時,盡我所能,做我力所能及之事,去幫助他人,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間,為響應鄉政府的號召,我毅然決然的加入了後孫大學生志願者團隊,為自己的家鄉貢獻一份力量。

從大年初三,我和另外三名大學生一起組成的大學生志願者團隊,開始在村幹部的領導下,帶上袖章,帶上口罩,在主要十字路口,進行值守,對村內來往車輛進行登記和盤查,同時為村裡外來人員進行信息登記,並測量體溫,此外,在村領導的安排下,我們開始利用自身所學,走進村莊之間,走入村民之中,為村民旁敬們發放抗擊疫情宣傳單,告誡村民們家裡如果有武漢回來的人員一定要盡快上報,並進行自我隔離14天進行觀察。考慮到村民大多年齡較大,文化水平不高,我們還主動承擔講解工作,為村民們講解此次疫情帶來的危害,以及病症的一些主要表現,發熱(≥37.3℃),乏力,乾咳等,部分村民表示對本次疫情非常關心,紛紛詢問可能被感染的途徑有哪些,我們也根據村民們的需要,介紹了可能的感染途徑以及如何正確預防,並現場演示了如何正確洗手以及如何正確佩戴口罩,最後我們告誡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不扎堆,不聚會,少去人員密集場所,如若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症狀,應及時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就診。在本次防疫過程中,我們志願者們也分別結合自身專業所學,利用無人機進行航拍,實時對村莊人員密集場所進行監督,同時對扎堆聚會人員進行驅散。

同時,由於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我開始認識到疫情中的人們他們更多的需要精神的力量,他們需要精神的支持,他們需要聽到一個個好消息,因此,我開始想到要利用網路的力量積極開展網路宣傳工作,為此,我在網上加入了河南省青年志願者協會和抗疫網宣志願者協會,開始積極轉發疫情期間相關防護知識以及優秀感人事跡,同時,抗疫網宣志願者的小夥伴們也大量製作了一些公益宣傳作品,以此來鼓勵身邊更多的人保持一份積極良好的心態去應對本次疫情,疫情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應對得當,終能克服困難。

中國向來就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自己的信念,眾志成城,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抵禦這場災難!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突發疫情防控攻堅戰!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篇2)

2022年初,河南爆發疫情。來自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的谷博鑫同學在完成自我居家隔離檢測之後,便去建設路街道站前社區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志願者。在得知社區正在招募志願者後,他果斷報名並加入了大學生志願者的隊伍。

在他成為志願者之後,他的第一個任務是小區住戶人口排查。他負責59、60號這兩棟樓,需要挨家挨戶地敲門,並讓居民們填寫《小區住戶人口排查情況表》。小區住戶人口排查工作進展很順利,並且每戶人家都很配合,在表明來意之後居民們都會積極地去填寫。在排查過程中,也有一些獨居老人,因年齡大填表困難,谷博鑫同學便代筆由老人口述幫助他們填寫。因有事外出家裡沒人的住戶,他便先標記下來,等到第二天中午,趁著飯點重新去住戶家敲門填表。經過反復查漏,再三確認他的任務已完成,他才去社區上交由他負責的《住戶排查表》。他說:"雖然挨家挨戶排查的過程很累,但是看著那些表上不斷增加的數據,我覺得我的努力很運氏慎值得。"

他的第二個任務是幫助居民辦理出入證。出入證需要志願者們更加仔細,確保一個編號對應一個人。辦理出入證工作量很大,但是他們依舊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午,社區為他們准備了餃子和菌湯。晚上,除了安排第二天的全員核酸任務以外,谷博鑫同學負責信息錄入以及參加信息錄入員培訓會,了解第二天全員核酸系統的使用情況和出現意外時的解決方法。

全員核酸當天,志願者們七點便到了社區,各點位布置好,便開始全員核酸。谷博鑫同學堅持在他的工作崗位,防護服一穿就是一天。當各個點位的工作都陸續完成,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才能脫下防護服,摘下手套,鬆口氣。

至此,谷博鑫同學所有任務都已圓滿完成。志願者工作雖然很累,但是他現在回想起來,強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當工作時,居民們的一聲聲問候,是志願者們疲憊之餘的「滿血復活劑」,他們會因此感到非常開心,會因此認為做的這些都是值得的。谷博鑫同學說:"那一句句『您辛苦了』真的可以溫暖我的一整個冬天,我心裡也充滿著『為人民服務』的滿足感。如果有需要,我還是會繼續選擇加入志願者隊伍,因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每一個人都是戰士,在國家危難之時,我輩必挺身而出,這是我輩之責任,我輩定當義不容辭!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篇3)

李思雨,共產黨員,皖江工學院的一名大學生。

初心與擔當使她走上志願防疫的道路

疫情期間,每一篇關於疫情的新聞報道、每一個確診病例增加的數字都像大石頭一樣砸在青年大學生李思雨的心上。看到年邁的老人都奮戰在抗疫一線,想到自己正值青春年華。她說:「我們90後在非典時是被重點保護的對象,現在也該挑起大梁,保護大家了。身為一名學生黨員,我更要有沖鋒在前的勇氣,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她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到臨泉縣青年志願者協會,並成為其中的一員,結識了一群有愛而又溫暖的人。她被分配在了利華小區卡點值守,在2月12日開啟了自己的防疫志願服務之路。

一個多月的志願防疫中,她碰到「乍暖還寒」的雨雪,遇到「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暖陽。一頂帳篷,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裝滿醫用酒精的噴壺,體溫槍和記錄本,這就是她志願服務的場所。特別醒目的是帳篷上方飄著的黨旗和團旗。

在這個卡點,有來自不同單位、不同領域的工作人員,大家凝聚成一支隊伍,每天認真做好進出人員的登記和體溫的測量,對不戴口罩外出的人進行勸返等。

防疫志願服務不是僅憑一腔熱情就能做好的

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她發現做志願者不是僅憑一腔熱情就能做好的。有時候,還會遇到誤解,遇到困難。根據縣委統一部署,限制小區住戶隨意出行,沒有疫情的小區,每戶兩天一次只能一人外出。志願者值守卡點的工作,離不開每位住戶的配合,但也不乏有不理解的人,有的老年人在家裡呆久了,耐不住性子,總想出去走一走甚至有的和工作人員對峙,吵起來。

她向有經驗的志願者學習,耐心地解釋、勸說,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慢慢地住戶們也能理解和接受了。每次路過卡點,還會對他們說聲「辛苦了」,她感受到了志願服務的快樂!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她學會了很多,在處理一些問題時也越來越靈活和有條不紊。

防疫期間,幾乎每天都有領導來督察,了解防疫情況,關心防疫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自我防護情況;隔幾天,就能收到青年志願者協會送來的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她感受到了領導和社會對志願者的關心和愛護。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能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她感到驕傲!看著疫情在逐漸變好,她體會到了一群人為了一個目標去努力的磅礴力量,更堅定了自己的初心!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篇4)

就讀於洛陽師范學院的王涵碩,懷著從向黨員父親看齊的心態,2021暑期加入了華龍區晨曦大學生志願者服務隊。從按部就班的完成既定任務到如今成長為華龍區「晨曦」大學生志願者服務隊勝利辦分隊副隊長,王涵碩同學的成長歷程值得每一位「晨曦」志願者學習。

2022年1月,面對疫情重襲,王涵碩同學深知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居家隔離結束她立即回歸到「晨曦」抗疫一線,不僅鼓勵了同樣身為大學生的弟弟加入了隊伍,還發動多名身邊同學加入其中。作為隊內的宣傳員,她每天都收集並查看隊內最新的志願者資料,時刻關注手機消息並及時傳達上級組織下達的通知。同時,她還根據所收集的材料,運用熟練的技術製作宣傳文章。自寒假加入勝利辦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以來,她發表的六篇文章閱讀量已達6052人次。

王涵碩以筆為刃,成為勝利辦抗疫戰場的宣傳戰線的中堅力量,讓更多人看到一大批年輕且熱情的「晨曦」志願者,讓更多人了解華龍區「晨曦」這支激昂且組織力強的青年志願者服務隊。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篇5)

大學生團員志願者不僅是國家建設和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踐行者和示範者,是祖國偉大復興的未來中堅力量,是祖國未來的希望。

黎民生,是一名在校大三的學生,也是一名區青協實習生。在疫情之下,他參加過接種疫苗,核酸檢測點現場協調和高考志願活動——在七星體育館接種疫苗和核酸檢測點進行現場協調,引導市民正確排隊參與體溫檢測和檢查健康碼。他還在流溪中學為考生護航,和參與過文明交通志願服務。這些事雖微不足道,可在他的心中收獲到了無私奉獻的快樂。

2020年,疫情發生,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在社區需要的時候,他站了出來,盡自己一份的綿薄之力來共同抗疫,早日戰勝疫情,但我也明白:廣州人民唯有萬眾一心,全力以赴,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因此,我想呼籲更多的大學生來參與我們的志願活動,為我們的疫情獻出自己的那份該有的責任。

大學生團員志願者,為抗疫貢獻力量

區青協志願者協會響應團區委的倡議,在各個點展開了多個接種疫苗點協助開展了接種疫苗志願服務工作,在工作的時候他的身影無處不在——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卡點執勤,那怕在30℃的高溫下,他依舊盡職盡責,堅定的站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發揮著屬於他自己那份的光和熱。

黎民生認為:「作為一名志願者,我們不僅僅是只有付出,也是有收獲。因為我們付出的汗水,收獲的卻是幸福,所以我還想要繼續堅持做志願服務,為自己,為人民,更為社會做出我力所能及的貢獻。同樣,希望廣州能盡快戰勝疫情。同時,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為抗疫貢獻力量。」

疫情期間,大部分市民都十分配合志願者的工作,市民也擁有著「一人出事,八方有難」的防範意識。當有問題出現時,積極配合隔離,防止相互傳染。但志願者面臨的是面對未知人員接觸的志願工作。而黎民生的工作就是對外來的人員做詳細記錄。先是讓外來人員掃描桌子上微信的小程序,並在手機上先做登記,她們弄好手機上後,再進行紙質版的登記,登記人員從哪裡回到的,電話號碼,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車牌號,當時的體溫狀況是否正常等等。

體諒他人難題,獨當一面獻愛心

黎民生在接種疫苗的現場,他是守在第一道關卡的工作人員,負責檢查來接種疫苗市民的健康碼,但在現場,黎民生每當面對老人的著急心情,他都會先安撫一番,然後幫助他們填寫資料。老人在黎民生的幫助下,都順利的接上疫苗。基本上每個被他幫助過的人,都會跟他當面說謝謝,每當有這時候,他的心裡充滿了滿滿的自豪。

但,並非所有的事情都能夠一帆風順。在黎民生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事:一位到過危險地區的叔叔,在沒有做核酸的情下,直接過來接種疫苗,而工作人員勸其離開,他還強硬狡辯:我做核酸了!後來,實屬無奈,只能尋求民警協調,他才肯離去。

疫情無情,人有情,新冠疫情復發以來,沖鋒在前的不光有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社區工作人員,更有許多無私奉獻的志願者,他們用點點微光凝聚成戰「疫」的強大力量,他們全力以赴地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為全區市民鑄就一道安全保護牆!

㈢ 結合抗擊疫情的偉大戰役,請你談談當代大學生如何做一個真正的愛國者

1、要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

青年要把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具體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同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緊密結合起來。遵紀守法,有效抵制各種錯誤思想的侵蝕。

2、要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勤奮學習,掌握知識,提高能力。要敢於向已有的科學成果挑戰,敢於向未知的新領域進軍,勇敢地去實踐,去探討。因為,當代青年是否具有強烈的開拓和創新能力關繫到我國科學的興衰。

(3)全國抗擊疫情中大學生擴展閱讀:

知我中華,培育愛國情操 愛我中華,必先知我中華:

愛國志士秋瑾說: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之心也。學習歷史,知我中華,是升華愛國情感的基礎。

要學習中華民族建設祖國家園、創造燦爛文明的歷史;學習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的歷史;學習中華民族反對民族分離、維護祖國統一的歷史;

更要學習和了解當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學習歷史,就會為祖國的今天而驕傲,為祖國的明天而奮進。今天的中國已不是昨天的中國,我們偉大的祖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國力強盛。

㈣ 做為一名大學生,在這次抗疫斗爭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寫作思路:意高則文勝立意,就是確立的中心和意圖,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正文: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醫護人員們堅守陣地,沖鋒在戰疫的最前線。他們是最勇敢的戰士,用行動守護著萬燈火。

當情報響起,他們毅然決然地勇往直前,放棄了體假,放棄了安逸,放棄了團圓,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堅持,選擇了與病魔對抗。因為,他們是不怕困難,不懼挑戰、不畏艱險的,最可愛的戰士。

全國各地數不清的醫護人員紛紛挺身而出。

鍾南山爺爺已經84歲了!在新型冠狀病毒蔓延的當下,他建議公眾"沒什麼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他卻在第一時間乘坐高鐵沖往武漢防疫第一線。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托起信心與希望,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戰斗在武漢醫院的醫護人員,被口罩磨破了臉頰,汗水溫透了他們的衣服,每天只睡2個小時,為了節省防護服,連水也不敢喝,怕水滴到衣服上,在接受采訪時嗓子都啞了,這讓億萬人感動,也讓億萬人心痛。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所有為防控病情而努力的人都是負重前行的人。請接受我真誠的感謝與崇高的敬禮。

㈤ 大學生如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大學生就是與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時代賦予了我們責任義務。做守護者。我們不僅要守護自己的平安,還應擔當一份使命,做科學的傳播者、謠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護者、家庭的關愛者。做修行者。陶冶情操,增加才情。自主學習,自我提升。做識途者,做好個人防護和返程規劃,遊必有方。烏雲遮不住升起的太陽,疫情擋不住春天的來臨,相信國家,相信人民!

疫情當前,責任在肩。這個時代的偉大不僅在於出現多少英雄,而在於它給予你不做英雄的權利,更在於即使有拒絕的權利,也有無數人義無反顧的地成為逆行者,明知疫情的艱險,仍選擇奮戰在第一線。數千年前,先人們唱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來面對巨大的災難,在當今防疫戰中,同樣涌現了無數白衣天使,與無名英雄。醫護人員自願奔赴抗議一線;企業加班加點生產防護物資;志願者們組織檢疫工作;司機們不辭萬里運輸物資......這不是某一個英雄的奉獻,而是一群普通人的英勇。

作為一個學生,一個沒有收入和足夠能力獨當一面的人,本職工作始終是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不斷完善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斷去豐富自己的體驗,不斷提高能力豐滿羽翼。而學會體驗和學習快樂地生活本就是這個階段的任務之一。學會明白有些事情應該先交給前輩做,學會理解自己此時的自私為的是有朝一日能夠兼愛天下。但能力不足不代表不作為,我們有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關切。我們轉發信息,發表見解;我們批判黑暗,揮斥方遒。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少出門,不出門,足以。

面對疫情最好的抵抗不是非要社會半身不攝,不是主動營造恐慌氛圍,是眾志成城,重視而不泛濫,是人定勝天,積極而不大意。是青年人義憤填膺而積極向上,是青年人有心報國而各司其職。

疫情,當重視不當怖懼;

青年,當熱血亦當理性。

㈥ 在這場防疫戰中大學生應該怎麼做

面對疫情大學生應該怎麼做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們該如何做才能為社會盡一份力,為國家盡一份力。

面對疫情,我們都無法置身事外;防控疫情,每個公民責無旁貸。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做防控疫情的踐行者、自覺做正能量的傳播者、自覺做抵制謠言的守護者,為打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在家期間,如果有機會可以成為志願者。我們可以積極投身到防疫志願行動中去,保護好自己安全的同時,盡可能去幫助他人。為社會為國家盡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一定會消散的!我們要相信我們的醫護人員,相信我們的國家,做他們堅強有力的後盾。中國加油!

㈦ 大學生應如何抗擊疫情

我們作為大學生,應該認真做到自己該做的,不給國家社會添麻煩,保護好自己就是對醫護人員最大的幫助。我們也要盡自己的能力傳播抵抗疾病的知識,幫助家人和自己附近的人。同時,作為大學生,我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在疫情期間也要努力學習,只有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才能夠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疫情面前,每一個人都應遵紀守法,不製造謠言、不輕信謠言,更不傳謠,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和社會負責。抗擊疫情,必須眾志成城、人人出力。此時,作為普通民眾的我們,能夠做的並不多,需要做的也不多。面對疫情,我們都無法置身事外;防控疫情,每個公民責無旁貸。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做防控疫情的踐行者、自覺做正能量的傳播者、自覺做抵制謠言的守護者,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每個人正常的生活秩序,但這也不失為是一次對自我管理能力的考驗。讓我們不得不更自律,要管理好自己的娛樂時間,在生活中保持合理的作息。

熱點內容
中國科技大學倪其道教授生平 發布:2025-08-13 12:50:50 瀏覽:471
蘭州交通大學一級教授 發布:2025-08-13 12:48:57 瀏覽:631
郵電大學劉賁教授 發布:2025-08-13 12:04:19 瀏覽:814
在國外大學考研 發布:2025-08-13 11:56:45 瀏覽:587
南京大學人力資源專業 發布:2025-08-13 11:53:40 瀏覽:722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15年復試名單 發布:2025-08-13 11:18:50 瀏覽:622
汕頭大學工業設計考研 發布:2025-08-13 11:09:14 瀏覽:171
進士大學生 發布:2025-08-13 11:04:55 瀏覽:771
上海大學馬院考研 發布:2025-08-13 11:04:49 瀏覽:5
貴州大學人文學院2015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13 10:57:27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