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必讀課外書
❶ 大學生應該讀的課外書有哪些
大學生是國家培養的技術幹部和後備幹部.
大學生應該以學為主,全面發展.在大學里,有很多事要做.
大學主要培養學生自學和自律的能力.用心的話,學習是很緊張的,主要靠自己.
大學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同時以學本領為主,為就業做准備.
學本領包含很多內容:
1
專業技能
2
自學能力(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
3
創新能力
4
交際協調能力.
5
進一步學習的能力(考研).等.
大學生應該是幸運的!!!要麼那麼多的人走這條"獨木橋".
工程師,經濟師,講師等職位一般只對有大學學歷的人開放.
大學生生活更應該在勤奮中獲得收獲.為了畢業時就業的尊嚴,為了未來的事業,現在的拼搏有什麼不值得的.
所以,首先學好自己的業務書.
❷ 漢語言文學必讀課外書
教育部推薦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生必讀書100本
一、語言學類 1.《語言問題》趙元任著,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2.《語言與文化》羅常培著,語文出版社,1989年版
3.《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呂叔湘著,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4.《修辭學發凡》陳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5.《漢語方言概要》袁家驊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6.《馬氏文通》馬建忠著,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7.《漢語音韻》王力著,中華書局,1980年版
8.《訓詁簡論》陸宗達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9.《中國語言學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國文字學》唐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國歷代語言學論文選注》吳文祺、張世祿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語言學教程》(瑞士)索緒爾著,高名凱譯,岑麒祥、葉蜚聲校注,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13.《語言論》高名凱著,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14.《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胡明揚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15.《應用語言學》劉湧泉、喬毅編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20世紀西方美學名著選》蔣孔陽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9.《西方美學史》朱光潛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10.《文學理論》(美)韋勒克、沃倫著,劉象愚等譯,三聯書店1984年版
11.《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美)韋斯坦因著,劉象愚譯,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三、中國古典文學類
1.《詩經選》余冠英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
2.《楚辭選》馬茂元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3.《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
4.《孟子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1960年版
5.《莊子今注今譯》陳鼓應譯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
6.《樂府詩選》余冠英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
7.《史記選》王伯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8.《陶淵明集》逮欽立校注,中華書局1979年版
9.《李白詩選》復旦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組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版
10.《杜甫詩選》蕭滌非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11.《李商隱選集》周振甫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2.《唐宋八家文選》牛寶彤選,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年
❸ 大學生課外書推薦
《百年孤獨》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
這是一個想像的世界,也是一個魔幻的世界。它深刻地告訴了你孤獨是怎麼一回事。
作者以這樣的形式,以這樣徹底地筆端去講述這樣一個故事,除了某種程度上的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外,最核心的想要的表達的道理便是:這個世界上,唯有孤獨是永恆的。一旦孤獨消失,這個世界也就不復存在。
《人間詞話》作者:王國維
假如,你想要了解什麼是美,一定要讀讀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這是一部極美的書籍,寥寥數萬字,無一句不美,無一段不雅。
這本書會讓你看到另一個關於詩詞的世界。與泰戈爾的《飛鳥集》不同,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會讓你看到中國詩詞的獨到美。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
在這本書里,你總能找到相似的自己。沒有什麼奇跡,沒有什麼一舉成名,沒有什麼一夜暴富。它講述的是最平凡的人和最平凡的現實。
這本書可以讓你沉澱下來,看清現實,會讓你以一顆最堅韌地心去經受挫折,去經受苦難,去面對未來。
《曾國藩家書》作者:曾國藩
這本書都是書信形式的,描述的也都是有一些日常中的瑣事。但是,我們的生活,也不過是這些瑣事的總和。所以,這裡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真知灼見。
但最值得借鑒的是其中對為人處世的一些闡述。我相信看過此書後,會通透一些人情世故。
《圍城》作者:錢鍾書
或許我們都能把書里的那句經典名句背出來,但是我敢說,只有當你真正結婚後,你才能體會出這本書的偉大和價值。也才能真正了解到錢鍾書夫婦對世事的洞察有多麼透徹。
這是一本能夠指導你以後戀愛和婚姻的書,所以,你一定要讀一讀。
《傲慢與偏見》作者:簡·奧斯汀
在我看來,這是一本女性必讀書籍。因為它給你展示的是一個獨立自強自尊的女人有多麼可愛和吸引人。作為一個女人,你想要怎樣,而不是你應該是怎樣的。
伊麗莎白小姐能夠獨自思考,她不依附與任何人的思想,只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亂世佳人》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
在亂世中,一個女人竟然能夠像男人一樣堅韌,艱苦創業,自強不息。
書里的女主人公斯嘉麗是一個內心十分強大的女性,她好像不會被任何事打倒。她展示出了,女人的生活中,生存要比愛情重要太多。即使沒有了愛情,至少還有明天。
❹ 大學生課外必讀書目
大學生必看書目(優秀篇)
1、《山海經》-作者:佚名
山海經 佚名
作者簡介:佚名
內容簡介:《山海經》是中國流傳久遠的一部古書,它用簡單的語言介紹了許多山川、國度。它的「年齡」是個謎,它的作者也是個謎,它的內容讓後世的讀者似懂非懂,但又有著很強的可比附性和不確定性。今傳《山海經》一書共十八卷,前五卷分別是《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也合稱《五臧(藏)山經》。每經又分若干組,比如《南山經》的第一組就叫《南山經》,第二組叫《南次二經》,依此類推,最多的《中山經》到《中次十二經》。
推薦理由:《山海經》作為現存最古老的圖書之一,它以其圖文相輔而行、相互印證的獨特敘事風格,開中國古老編書傳統之先河。它像一座知識的礦藏,儲藏著歷史、地理、文學、醫學、宗教、民俗、繪畫藝術、神話傳說、奇聞佚事、雜論等多方面的寶貴知識。
2、《瓦爾登湖》-作者:亨利•大衛•梭羅
瓦爾登湖 亨利
作者簡介:亨利•大衛•梭羅,美國著名作家、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和哲學家。梭羅才華橫溢,一生共創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稱為自然隨筆的創始者,其文簡練有力,朴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
內容簡介:《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聖的好書,嚴重的污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動我衷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此書毫不晦澀,清澄見底,吟誦之下,不禁為神往了。
推薦理由:《瓦爾登湖》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為是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愛默生曾評價道:「梭羅是一位天才人物,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寫出了本國最好的書。 」
3、《西方哲學史》-作者:羅素
西方哲學史 羅素
作者簡介:羅素,英國數學家、網路全書式思想家。也是本世紀西方影響最大的學者和社會活動家之一。他一生著述七八十種,其大部分作品都能把理論的深刻性和表達的通俗性結合起來,其流暢清新的散文享譽甚高,1950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
內容簡介:這本書是在哲學與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聯系中講述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而不是單純地講西方哲學自身的發展、純哲學概念或哲學問題。羅素認為,哲學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學家的學說不是個人孤立思考的結果。社會環境和已往各種哲學學說對一種哲學學說的產生都有很大的影響。
推薦理由:該書的寫作目的是要揭示「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並不是卓越的個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閱讀此書不僅可以對西方主要的哲學家及其思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還可以了解西方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發展階段及其與特定的哲學之間的關聯。
大學生必看書目(精選篇)
1、《人與永恆》-作者:周國平
人與永恆 周國平
作者簡介:周國平,著名學者、作家。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隨感集《人與永恆》、《尼采與形而上學》,詩集《憂傷的情慾》、《只有一個人生》,散文集《善良豐富高貴》,自傳《歲月與性情》、《今天我活著》、《愛與孤獨》等;譯著有《偶像的黃昏》、《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等。
內容簡介:書中記錄了作者思想的原生態,而這樣的原生態正存在於每一個感受著思考的人的頭腦里。當人們為了生活忙碌,忘記了思考,作者卻將他經過深思熟慮的生活感悟呈現出來,他用散文的筆調寫他的哲學思考:人、自然和生命、愛、孤獨、人生、美、超脫、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才、婚姻、死、時間和永恆等26個話題,內容精闢深刻,文字優美而富有哲理。
推薦理由:《人與永恆》是作家周國平的第一本隨筆集,也是出版後最受讀者歡迎的作品之一。這本書貫穿著對人生重大問題的哲學思考,諸如生命,痛苦,愛……周國平的文字是送給熱愛生活,情感深沉豐富,追尋人生價值探求生命意義的讀者的一份珍貴的禮物。
2、《風中的紙屑》-作者:周國平
風中的紙屑 周國平
作者簡介:周國平,著名學者、作家。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隨感集《人與永恆》、《尼采與形而上學》,詩集《憂傷的情慾》、《只有一個人生》,散文集《善良豐富高貴》,自傳《歲月與性情》、《今天我活著》、《愛與孤獨》等;譯著有《偶像的黃昏》、《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等。
❺ 大學生應該讀什麼課外書
《諸子錦言錄》。
《莊子的世界》一書的獨特之處,首先體現在作者把出於莊子本人的內七篇視為一個環狀結構的完整世界,而內篇中的每一篇,既相對獨立,又與其他六篇首尾相接,環環緊扣,循環往復,構成了一個包羅萬象,涵蓋理想、精神、思辯、社會、人生、體認、修行、處世、治世等人生社會各個層面的完整的立體化的莊子的世界。
作為開篇的《逍遙游》,莊子先構建出了一個超然世外的「大漠之野」「藐姑射之山」,那裡有著為君的無名聖人、為臣的無功神人、為民的無己至人,這是莊子的理想世界。緊接著第二篇《齊物論》先以形而上的思辯論證這個理想世界存在的哲學根基,再由純思辨逐步走向世俗人間,回到任何人也無法置身於外的現實世界。於是就有了在現實社會中象徵著「無名聖人」的君主堯,有了《大宗師》中既有聖人之才又得聖人之道的君主卜梁倚,也有了具有「無功神人」特點的眾多臣子以及《人間世》中的各位君子士,有了順時順境而生卻一個個不同凡俗的「無己至人」,如《人間世》中的支離疏、《大宗師》中的子桑戶等等。經過這一系列現實社會的展示,莊子的世界最終在《應帝王》中完成。所謂《應帝王》,作者認為其中包含了兩重意思。其一是為民者如何應對帝王,其二則是為帝者應如何為帝王。《應帝王》中所描繪的「其卧徐徐,其覺於於;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與《逍遙游》中的「大漠之野」「藐姑射之山」遙相呼應,而《逍遙游》中的「天池」「南溟」「北溟」,在《應帝王》中則化作了人間的「南海」與「北海」。《莊子的世界》的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剝繭抽絲式的分析,為我們揭示了莊子從理想世界走向現實世界心路的發展軌跡,說明莊子是如何以《應帝王》中「渾沌之死」的現實回應《逍遙游》中「窅然喪其天下」的理想,表現出他對人類悲劇命運的深刻思索以及對無法挽救的當今社會的清醒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