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最不能逃避的課
『壹』 大學生該怎樣度過大學生活
1.學會自立
一個自立的人必然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好,而不是有什麼事情都依賴於他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必須或者理所當然為我們做什麼,即使是我們的父母。自立首先要從生活上做起,其次再從精神上做一個自立的大學生。
在生活上,我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太過於依賴別人,包括朋友和家人,因為沒有誰可以永遠陪著我們。要學會洗衣服,要及時洗襪子,不要把襪子攢在一起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前都不相信有人會攢一堆臟襪子,或者把床單帶回家洗的,結果後來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所以,如果你是這樣,請從現在學著自立。
2.學會獨處
孤獨是人生的必修課,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孤獨才是剛開始的鍛煉,等到走向社會還需要面對更多的孤獨,因為沒有誰可以真正一直陪伴我們走下去,但是不要拒絕孤獨,因為他是人生的必修課。不要可以逃避,不然你會錯過很多屬於自己精神上的反思與沉澱。所以,如果,你感到孤獨了,不要逃避,勇敢面對。
3.學會方圓
大學里最重要的是一個宿舍同學之間的關系,可能很多人也會這么說。因為除了上課之外,都是宿舍內自己活動,而且每天生活在一起,所以宿舍同學的關系也是最親密的。雖然有時候也會有矛盾,但是總會解決的,生活在一起大家都會包容彼此的缺點。
對於老師,尊重為主。當然也用不著去套近乎,真正好的老師是很公平的。在我看來,一個值得我們欽佩的老師,不僅在於他學術做的好或者說知識淵博,更重要的是他的品格正直和高尚。
4.學會愛人
學著愛我們周圍的人,愛朋友,愛父母,愛我們的戀人。懂得感恩,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理所當然地給予我們所想要的或者需要的東西。也許一元錢對你來說是很小的錢,但或者是父母節省下來的,他們不捨得吃貴的東西只是為了讓你生活的更好。對於戀人,不要對他們他苛刻,因為他們跟我們一樣的年齡,不要用所謂的成熟來要求他們,真正成熟的愛情是互相理解和包容。對於身邊的朋友,請多一分關心,說一聲「謝謝」,每個下雨天記得提醒帶傘,也許你不經意的關心可以驅散她心中的烏雲。
5.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聽起來很簡單,其實真正做起來還是不容易的。所以在我們說出去的每句話之前要多次考慮,慢慢去改變,凡事不能太著急。在傾聽別人講話的時候,不要中途打斷,有問題要等到發言者說完之後再提出。對於我們不能贊同的觀點要保留,不要與別人據理力爭甚至大動干戈。對於我們的家人和戀人,要學會包容,不要惡語相加,尊重每一個愛我們的人。
6.給自己設立一個人生目標。上了大學,是人生的一個新起點,這是我們從學生到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階段,因此在大學期間,同學們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以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樣的大學生活才有意義。
7.培養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很多大學生對這點不以為然,大學期間學習放鬆了,時間要求不嚴格了,很多同學每天睡到很晚才起床,衣服襪子留起來一堆一起洗,這些都是一些不利的生活習慣。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要在進入社會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這樣大學生活才有意義。
8.一定要堅持學習。很多孩子成為大學生以後,就徹底放鬆了,不學習了,這樣的大學生活是沒有意義的,一定不能中斷學習,尤其是要學好英語,單詞可以不背,卷子可以不做,但是聽力必須每天都練,哪怕每天幾十分鍾也好,掌握能多的知識,才能更好的立足社會。
『貳』 大學生如何度過一科很無聊的課
大學學習生涯中總有一些我們不喜歡的科目,上課的時候度日如年。不喜歡聽也不知道做些什麼,真的是無聊至極。下面我給出一些我自己的經驗。
1、首先老師如果很嚴還有課堂任務的話我個人認為坐在中間位置是比較保險的:
學習考證
『叄』 大學生常見壓力有哪些
1、差距壓力。①進入的大學不是自己理想的大學,心理產生強烈的沖突;②進入大學後,發現自己只是很普通的一員,「大學生的相對平庸化現象」使部分學生自信心下降,產生強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現強烈的嫉妒心理和攻擊行為。③也會有部分學生來自家庭的壓力(比如家庭條件、背景、生活習慣等)。
應對:這些差距是在所難免的,重點要學會調整心態。
2、人際交往壓力。沒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常常讓人感到局促不安,不自信甚至自責,愈是這樣就愈容易退縮以致進入一種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
應對:敞開心扉,積極融入大學生活,適度的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
3、學習壓力。大學生也是學生,學習壓力肯定是有的。很多人會覺得大學應該是一個自由輕松的象牙塔世界,可是上了大學隨之而來的學分制、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以及考研等很具體的問題接踵而來。
應對:大學主要是自學,閱讀學習能力很重要。各種學科、書籍、資源都可以成為你的學習范圍,圖書館將會是一個你長時間奮戰的地方。為了汲取大量的知識,必須要提高看書效率,建議學習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和學習方法,快速閱讀不僅體現在閱讀速度是上(幫你節約閱讀、學習、復習時間),更有利於你抓住文章脈絡和重點幫助理解和記憶,活躍思維。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用軟體每天堅持練習一個多小時,不影響其他安排,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提高閱讀速度5、6倍,相應的記憶、理解力,注意力,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4、前途壓力。不管是認真學習相關專業知識,還是為了混張文憑,就業對大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針對當下各種就業難的情況,壓力更甚。很多大學生沒有就業之前普遍會對自己有個過高的估計,一旦真正進入了社會站在就業大軍的隊伍當中就會感到明顯的實力不足,這種落差多少會造成心理上的緊張。
應對:對於那些大學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取得各種實用證書,溝通交往各方面都良好發展的大學生來說,壓力自然是小了很多的。所以說,大學還是要好好學習的,同時也要積極融入大學生活的。
5、情感壓力。這個說的主要是戀愛問題,很多大學生畢業了就等於分手,自然也是會有壓力的。
心理壓力即精神壓力,現代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所體驗,心理壓力總的來說有社會、生活和競爭三個壓力源。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現代醫學證明,心理壓力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從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體患病。現代生活的壓力,像空氣一樣無時無刻不在擠壓著人們。
心理壓力是個體在生活適應過程中的一種身心緊張狀態,源於環境要求與自身應對能力不平衡;這種緊張狀態傾向於通過非特異的心理和生理反應表現出來。
壓力是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人的內心沖突及與之相伴隨的情緒體驗是心理學意義上的壓力。從心理學角度看,壓力是外部事件引發的一種內心體驗。 [1]
完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是不存在的。我們假定有這樣的情形,那一定比有巨大心理壓力的情景更可怕。換一種說法就是,沒有壓力本身就是一種壓力,它的名字叫作空虛。無數的文學藝術作品描述過這種空虛感。那是一種比死亡更沒有生氣的狀況,一種活著卻感覺不到自己在活著的巨大悲哀。
『肆』 大學生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在產生情緒之前,人們通常會先遇到某種情境,這種情境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內部的。通過選擇情境,可以享受積極情緒,減少不良情緒。
比如,不定期地「展望未來」,並制定出可以實行的措施,更有可能出現令你滿意的情緒。如果某天心情很煩躁,下班回家時可以走一條更長但更安靜的路線,避免消極情緒升級。當你已經處在某個特定情境中,就可以實施這種策略,採取一些措施,幫你改變或改善這種情況。
比如,當某個談話變得激烈時,通過求同存異減少負面影響。它說的是,通過分散或集中注意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比如,害怕打針的人,可以在抽血時回憶一下讓自己覺得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