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本科生論文格式教育學

本科生論文格式教育學

發布時間: 2025-08-17 23:07:14

Ⅰ 論文的標准格式

畢業論文格式標准

1、引言

1.1 制訂本標準的目的是為了統一規范我省電大本科漢語言文學類畢業論文的格式,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

1.2 畢業論文應採用最新頒布的漢語簡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由作者在計算機上輸入、編排與列印完成。論文主體部分字數6000-8000。

1.3 畢業論文作者應在選題前後閱讀大量有關文獻,文獻閱讀量不少於10篇。並將其列入參考文獻表,並在正文中引用內容處註明參考文獻編號(按出現先後順序編)。

2、編寫要求

2.1 頁面要求:畢業論文須用A4(210×297)標准、70克以上白紙,一律採用單面列印;畢業論文頁邊距按以下標准設置:上邊距為30mm,下邊距為25mm,左邊距和右邊距為25mm;裝訂線為10mm,頁眉16mm,頁腳15mm。

2.2 頁眉:頁眉從摘要頁開始到論文最後一頁,均需設置。頁眉內容: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類本科畢業論文,居中,列印字型大小為5號宋體,頁眉之下有一條下劃線。

2.3 頁腳:從論文主體部分(引言或緒論)開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頁碼編寫方法為:第×頁共×頁,居中,列印字型大小為小五號宋體。

2.4 前置部分從中文題名頁起單獨編頁。

2.5 字體與間距:畢業論文字體為小四號宋體,字間距設置為標准字間距,行間距設置為固定值20磅。

3、編寫格式

3.1 畢業論文章、節的編號:按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

3.2 畢業論文的構成(按畢業論文中先後順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題名頁

中文摘要,關鍵詞

英文摘要,關鍵詞(申請學位者必須有)

目次頁(必要時)

主體部分:

引言(或緒論)

正文

結論

致謝(必要時)

參考文獻

附錄(必要時)

4、前置部分

4.1 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封面統一格式要求。封面內容各項必須如實填寫完整。

4.2 題名: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畢業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題名所用每一詞必須考慮到有助於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題名一般不宜超過30字。題名應該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寫詞、首字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等;題名語意未盡,可用副標題補充說明論文中的特定內容。

題名頁置於封面後,集資列示如下內容: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小二號黑體,居中)

論文題名(二號黑體,居中)

學生姓名(××××××××三號黑體)

學 號(××××××××三號黑體)

指導教師(××××××××三號黑體)

專 業(××××××××三號黑體)

年 級(××××××××三號黑體)

(××××××××三號黑體)分校(學院)(××××××××三號黑體)工作站

4.3 摘要:摘要是論文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應以第三人稱陳述。它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內容應包含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獻採用。

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研究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要是結果和結論。摘要中一般不用圖、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術語和非法定的計量單位。

摘要頁置於題名頁後。

中文摘要一般為300漢字左右,用5號宋體,摘要應包括關鍵詞。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譯文,英文摘要頁置於中文摘要頁之後。申請學位者必須有,不申請學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4.4 關鍵詞: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每篇論文應選取3-5個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用逗號分隔,最後一個詞後不打標點符號。以顯著的字元排在同種語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盡量用《漢語主題詞表》等詞表提供的規范詞。

4.5 目次頁:目次頁由論文的章、節、條、附錄、題錄等的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另起一頁排在摘要頁之後。章、節、小節分別以1.1.1、1.1.2等數字依次標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頁。

5、主體部分

5.1 格式:主體部分的編寫格式由引言(緒論)開始,以結論結束。主體部分必須另頁開始。

5.2 序號

畢業論文各章應有序號,序號用阿拉伯數字編碼,層次格式為:

1、×××××××××××××××(三號黑體、居中)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1.1、×××××××××××××(小三號黑體、居左)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1.1.1、×××××××××××(四號黑體,居左)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①×××××××××××××××××(用於內容同樣大小的宋體)

1)×××××××××××××××××(用於內容同樣大小的宋體)

a、××××××××××××××××(用於內容同樣大小的宋體)

5.3 論文中的圖、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別依序連編號編排序號。序號分章依序編碼,其標注形式應便於互相區別,可分別為:圖2.1、表3.2(式3.5)等。

5.4 註:論文中對某一問題、概念、觀點等的簡單解釋、說明、評價、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現,可採用加註的形式。

注應編排序號,注的序號以同一頁內出現的先後次序單獨排序,用①、②、③……依次標示在需加註處,以上標形式表示。

注的說明文字以序號開頭。注的具體說明文字列於同一頁內的下端,與正文之間用一左對齊、占頁面四分之一寬長度的橫線分隔。

論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資料,均須標出引用出處。

5.5 結論:結論是最終的、總體的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結論應該准確、完整、明確、精煉。

5.6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是學位論文作者親自考察過的對畢業論文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參考文獻應具有權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獻。

參考文獻以文獻在整個論文中出現的次序用[1]、[2]、[3]、[4]……形式統一排序、依次列出。

參考文獻的表示格式為:

著作:[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引用部分起止頁。

會議論文集:[序號]作者、譯者、文章名、文集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如何寫論文

寫下自己的想法是完善它的好方法。你可能發現自己的想法在紙上會變成一團糟。
寫作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當你越來越熟悉它的時候,就會很快了。如果你把它當作一種藝術,你就會在寫作的過程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
你也會遇到和其他作者一樣的滯礙。這有很多原因,而且不一定能順利解決。追求完美是一個原因。
記住:寫作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當你發現所寫的不是你開始想寫的,寫下粗稿,以後再修補。寫粗稿可以理出自己的思想、漸漸進入狀態。如果寫不出全部內容,就寫綱要,在容易寫具體的內容時再補充。如果寫不出來,就把想到的東西全部寫出來,即使你覺得是垃圾。當你寫出足夠的內容,再編輯它們,轉化成有意義的東西。另一個原因是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有序的寫出來(in order)。你可能要從正文寫起,最後在你知道你寫的到底是什麼的時候再寫簡介。寫作是很痛苦的事情,有時候一天只能寫上一頁。追求完美也可能導致對已經完美的文章無休止的修改潤飾。這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把寫作當作和人說話就行了。
寫信也是練習的好方法。大多的文章也會因為風格很想給朋友的信件而易讀(can be improved)。寫日記也是很好的鍛煉。這兩種方法還有其他的好處。
無休止的修改格式而不是內容也是常犯的錯誤。要避免這種情況。
LaTex(附:CTex)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是它自己有很多自定義的宏定義。你也可以利用別人類似的代碼,許多站點(包括MIT)都維護有擴展庫。
清楚自己想說什麼。這是寫清楚要的最難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寫出笨拙的東西,不斷的修補,就表明不清楚自己想說什麼。一旦真正想說了,就說吧。
從每一段到整個文章都應該把最引人入勝的東西放在前面。讓讀者容易看到你寫的東西(Make it easy for the reader to find out what you've done)。注意處理摘要(carefully craft the abstract)。確定(be sure)說出了你的好思想是什麼。確定你自己知道這個思想是什麼,然後想想怎麼用幾句話寫出來。大篇的摘要說明文章是寫什麼的,說明有一個想法但沒有說到底是什麼。
不要大肆誇耀你自己做的事情。
你經常會發現自己寫的句子或者段落不好,但不知道怎麼修補。這是因為你自己進入了死胡同。你必須回去重寫。這會隨著你的練習減少。
確信你的文章真的有思想(ideas)。要說清楚為什麼,不僅僅是怎麼樣。
為人而寫,不要為了機器而寫。不僅僅需要正確,還需要易讀。讀者應該只做最明顯簡單的推理。
完成文章以後,刪除第一段或者前面的幾句話。你會發現這些話其實對主旨沒有影響。
如果你在所有的工作做完以後才開始寫,就會失去很多好處(benefit)。一旦開始研究工作,好的方法是養成寫不正式文章的習慣,每隔幾個月(every few months)記下最新的和你剛學的東西。從你的研究筆記開始比較好。用兩天時間來寫,如果太長的話就說明你太追求完美了。這不是要進行判斷的東西,而是與朋友共享的。在封面上說明「草稿」(DRAFT-NOT FOR CITATION)。拷貝很多份,給那些感興趣的人看,包括導師。這種做法對以後寫正式的論文很有好處。
得到反饋:
如果你加入私人文章交流網(Secret Paper Passing Network),會收到很多別人的文章,他們請你評論。知道別人對論文的意見很重要。你給別人幫助,別人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助你。而且,自己也能提高。為文章寫有用的評論是一門藝術。你應當讀上兩遍,第一遍了解其思想(IDEAS),第二遍看錶達。
當然也可以把自己的文章交給別人評價,要學會吸取有建設性的建議,忽略破壞性(destructive)和無意義的建議。為了得到建議,你要寫清楚自己的觀點,寫你所作的事情,即使你沒准備寫一個沒有完整的期刊或者會議文章,然後交給別人看。即使是將要發表的文章,也應該寫清楚,這樣可以增加得到建議的機會。

以簡要的形式降序組織評論(建議)對你和你所評論的人都有用:最上面內容相關,中間是風格和表述,最後是語法和文法。

--------------------------------------------------------------------------------

寫作的過程:
讀一些最新的論文,尤其是那些發表了的。學習它們的內容和表達,注意它們裡面的-進一步工作。(future work)

寫出讓別人可以理解的形式是很慢的過程。下面是經常不想遇到的原因:

為了寫好文章,開始的一兩個草稿常常必須被扔掉。

在幾年的研究工作中,有很多記號會改很多次。有些以前重要的結果可能現在一點用也沒有。重新組織過去的東西,這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即使你有很多討論部分結果的的技術報告、會議論文或者期刊文章,畢業論文的表述也應當一致。研究論文是給有相關背景的專家看的,除了你的工作是怎麼適合方案以外,必須有完整的文獻評論(a thorough literature review must be included)。
一些忘記或者推遲的細節現在必須寫出來了。(must be filled in)必須檢查引用的文獻,不同的歷史結果必須注意備份(documented),「小問題」必須解決掉,方法的備份(documented)必須完整。
論文導師對你的表示方法會有很強的觀點,適應這些要求需要一些機動性和思考。
你的委員會成員,第一個不相乾的讀者,經常會發現沒有定義的術語(jargon)或者符號,論點的漏洞,或者其他的問題。

如何減少寫論文的痛苦:
這是一些從開始就有用的方法:

仔細的記筆記。記下每一個新的結果,即使沒有重要的和有幫助的東西。

分而治之不僅適合做研究,也適合寫文章。如果可能,完成一點就寫一小部分(write up each piece of the work for publication as it is completed)。這有助於以後組織成文章,而且容易查找。哪一天感到了精力充沛有熱情就多寫一些,哪天沒有動力就完成少量的工作,至少可以從隊列中把他們除去。

讀其他的論文和出版物的時候,學習技術寫作技巧,找出什麼有用什麼沒用。

When you write a term project, you are explaining the work of others. You have a good idea of what is immediately obvious and what is more difficult to grasp, since you recently went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grasping the material yourself.

不要以為你看了多年的東西,別人看來也容易理解。

一個很重要的早期工作:寫出一個綱要,它以後會經常改變,經常在頭腦中保持一個新的構想對以後平滑的過渡很有好處。

一個典型的綱要如下:

Chapter 1: Introction
What is the problem?
Why is it important?
What have other people done?
What is central idea(s) of my approach?
How is the rest of the thesis organized?

Chapter 2: The problem

Define the problem.
Introce the jargon.
Discuss the basic properties.

Chapter 3: Big idea 1

...

Chapter k+2: Big idea k

Chapter k+3: Conclusion
Recapitulate what has been accomplished.
Discuss ideas for future work.
第一章:導言
問題是什麼?
為什麼重要?
別人做了什麼工作?
自己方法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文章的其他部分是怎樣組織的?

第二章:問題
問題定義
術語介紹
基本屬性討論

第三章:主要想法1

……

第k+2章:主要想法k

第k+3章:結論
重述完成的工作
討論進一步的工作。

不要總認為文章必須從第一頁寫。直接寫主要想法big idea,記錄怎樣和其他部分組織在一起。

一個組織各章的方法是展現給你的實驗室同學(fellow students),如果你能夠將它們組織成連貫的「一小時報告」,那就表明你可以寫你的文章了。

記住:寫文章就是解釋給人聽,不要太晦澀,也不要刻意迎合讀者。

自己找找吧!

祝你好運!

中文免費論文地址集錦
一、 綜合類
1、學生大論文中心

http://www.studa.com/newpaper/

包含 哲學類 | 經濟學 | 法學類 | 教育學 | 文學類
| 藝術學 | 理學類 | 工學類 | 醫學類 | 管理學 | }
社會學 | ***學。為html格式。
2、蜂朝無憂論文網
http://www.51lunwen.com/main/index.asp
門類很全。
3、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paper/
門類很全。
4、論文帝國
http://www.papersempire.com/
門類較全。
二、 教育類
1、教研論文交流中心
http://www.k12.com.cn/teacher/resource/lunwen/
以中小學教育為主,基礎教育、英語教學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學論文網

http://www.minaol.com/gb/art/ttd/index.asp

以教育論文為主,包含:語文論文 美術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英語論文 歷史論文 德育論文 教學論文
數學論文 音樂論文 生物論文 自然論文 體育論文
地理論文 攝影論文 勞動技術 農村教育 畢業論文
素質論文 醫學論文 電子電器學 思維科學 計算機論文
活動課教學 書法篆刻論文 創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論文 信息技術論文
3、教育論文

http://dhzyzz.porcelain-china.com/teach.asp
4、中國園丁網論文大觀
http://www.teacher.net.cn/papers
5、北大附小學校教師的文章:
http://www.bdfx.net.cn/5jslw.htm
三、 專業類
1、優秀論文雜志
http://www.interpapers.com/kj/
以科技類為主。
2、論文資料網
http://www.51paper.net/
以財經經濟管理類為主。
3、法律圖書館
http://www.law-lib.com/
文如其名。
4、法學論文資料庫
http://www.law-lib.com/lw/
文如其名。
5、中國總經理網論文集
http://www.cnceo.com/school/lwj.asp
6、mba職業經理人論壇
http://mba.001.com.cn/mbamba.htm
7、中國農業在線-農業論文
http://www.agrionline.net.cn/keji/lunwenzy/
8、體育論文
http://www.zxty.net/proct4.htm
9、財經學位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forumcn.com/sblw/
10、公開發表論文_深圳證券交易所
http://www.sse.org.cn/sse/yjkw/gkfblw.asp
11、中國路橋資訊網論文資料中心
http://www.lqzx.com/lunwen.htm
12、論文商務中心
http://doc.cei.gov.cn/
13、法律帝國:
http://www.fl365.com/gb/lawthinker/bbs/default.asp
四、 論文寫作教學類
1、學術論文
http://www.hrexam.com/advanced1.htm
其實是學術論文的寫作網站。
五、 博碩士論文
1、論文統計
http://www.sci.com.cn/
實際上就是萬方的論文統計。
2、台灣博碩士論文咨訊網
http://datas.ncl.e.tw/theabs/00/
3、北京大學學位論文樣本收藏
http://www.lib.pku.e.cn/xwlw.html
4、學位論文 (清華大學)
http://www.lib.tsinghua.e.cn/new/thesis.html

]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http://www.paper.e.cn/
論文中國 :http://www.chinawrite.com/
新浪論文網分類:http://dir.sina.com.cn/search_dir/jy/lw/
中國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
大學生論文庫http://www.syiae.com/lunwen
論文資料網:http://www.51paper.net/
論文下載中心:http://www.studa.net/paper/
畢業論文網:http://www.bylw.com/
學位論文:http://www.lib.tsinghua.e.cn/NEW/thesis.html
無憂論文網:http://www.51lunwen.com/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論文庫:http://lib.blcu.e.cn/dt1000/bys/bys.htm

Ⅱ 教育學函授畢業論文

教育學函授畢業論文範文

時間過得真快,大學生活即將結束,畢業論文是大學生都必須通過的,畢業論文是一種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形式,那麼什麼樣的畢業論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教育學函授畢業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 :項目管理通常是對企業經營過程的管理,近幾年其也逐漸在高校教學管理中加以運用,其效果得到高校的高度認可,因為高校教學管理是整個高校得以正常有序運轉的重要基礎。而當下的教學管理中,高校負責人並沒有太多的重視和強調,導致學生的學習氛圍不強烈,教師的教學態度不端正。因此,本文將站在項目管理的視角下簡要概述了我國高校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根據中國教育發展前景的主要內容,再結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有益的建議和完善之舉,以期讓各大高校重視教學管理,意識到其重要性,更好地展現高校的規范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 :項目管理;高校教學管理;現狀;問題與對策

一、當前高校教學管理的現狀

從我對我國最近幾年高校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的調查來看,通過查看一些文獻研究,實地調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最終我認為我國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演變過程和實施因素以及它最後的呈現結果,效果不甚理想。其中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我國高等學校創新教學管理制度與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很不適應。這就好比我們經常說的鞋子與腳的關系,腳大了或者鞋子大了都不合適,學校在實施這一教學管理模式時,學生並不會感到很舒適,教師也無法精準定位教學目標,這也影響了教學的最終質量。這對於高校這一座人才培養基地來說,是不利於學生在社會上立足的。例如,從學生的自我管理這一方面來講,很多大學生都無法自覺主動地進行自我提升,依然還處在教師監督的意識模式。又如,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高校的教師多是「上課——下課——回家」的模式,對於學生的疑惑和問題不能夠及時得到解決,造成問題的滯留。由此看來,教學管理制度既需要教師的引導,也需要學生的配合。只有這兩種方面彼此相適應,身在其中的當代大學生才能有所收益,也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二、項目管理視閥下高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負責人對教學管理控制意識不足

從管理意識上來看,高校負責人在教學管理上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一些盈利目的高於教育目的的學院。很多高校都把關注點放在了實際的教學內容上,主要強調學生的技能獲得和知識提升,以就業為最主要的教學目的。而並沒有強調教學的規范性和合理性,在教學設計、任務以及管理系統管理上缺乏意識,同時沒有明確地規定教師的'教學義務、學校的管理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這樣就容易造成高校教學管理存在缺陷,無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學生和教師。

(二)高校教學管理制度方法較為傳統

從當下大多數的高校教學管理制度來看,模式較為傳統和老舊,沒有創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管理模式。因為目前的教學管理主要是針對教師來進行設計,比如教學工作計劃、教學目標等都是根據教師的工作現狀來制定的,並沒有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加以調整。另外,很多高校也沒有充分地利用現代信息化設施來了解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工作情況以及師生之間的看法和交流。

(三)學生自我管理力度不夠

學生自身的包括德,智,體,勞在內的各項素質都不同,而高校要用管理精英的模式來管理大眾教育,但顯然,這樣的方法是很不合理的,這也就導致了學生的自我管理不足,在進行教學管理時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在學生的觀念轉變上,從而影響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針對當前問題,如何有效地加以完善

(一)強化高校教學管理意識,做好管理前提

如今,我們顯然已經進入到了一個不同於父輩們的時代,考上大學並不等於以往的「鯉魚躍龍門」,也就是說,進入名校不能給學生的將來帶來優越的生活環境,如今的大學也不能向學生保證以後,但如果學生們所念的大學能有一個良好的、與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會做人,掌握知識會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不論是企業還是高校,都需要管理者意識到高度管理的重要性,這是保證企業或者高校正常運轉和長效發展的前提。對於高校來說,在進行教學管理制度的設計時,需要充分地考慮教師之間的團隊建設,教學任務人員分配的問題以及雙方之間的有效溝通,才能夠保證教學管理質量的平穩上升。

(二)以項目信息化帶動教學管理

第三次科技革命猶如一道和煦的春風,慢慢地吹拂過教育領域,隨之而來的是教育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網路化教育的發展,打破了先前那種單純的封閉的,以面向教學和班級授課為主要格局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開放的,廣泛運用現代技術手段,以個別化和自主學習為基本特徵的新型教學管理模式。同時,科技革命帶來網路技術的革新,讓老師可以通過網路等途徑進行遠程教育,讓學生通過網路進行網路學習,開展跨校選課,跨校乃至跨國進行深造,完成學業,這些都在科技的推動下成為現實,而在這種背景下,運用先進的教學管理體制顯然符合新世紀我國高等教育教學發展新的需要。

(三)以激勵機制促進學生自我管理

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勢在必行,這也牽扯到了一個制度變遷理論,我們也可以將高校學生社團管理的制度建設與之結合起來,讓學生進行自主管理,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也可以讓學生進入學校高層,讓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可以被學校充分接受,也能使學校決策充分反應民意。通過這種激勵機制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自我監管,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之間、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提高教學管理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在項目管理的視角下來分析和探討了當下高校教學管理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也根據其存有的不足針對性地提出了有效的完善措施,以此促進高校整個的教學管理,使得學生在更加合情合理的環境下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見,中國高校的教學管理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通過教育機關,學校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相信缺陷和不足會越來越少,從而將其成為促進學校管理制度的中流砥柱。

參考文獻:

[1]劉惠玲.項目管理思維下的教學管理工作探索與研究[J].科技視界,2014,(04):136-137.

[2]朱珍珍.運用項目管理思維提升高校教學管理水平[J].中國集體經濟,2008,(07):62-63.

附:

教育學專業怎麼樣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近年來,教育學專業的就業率很高,很多畢業生都去了學校做了老師,按照職業類型分,教師可分為講授型和非講授型兩種類型。平常大家所熟悉的講授型職業,就是通常說的站在三尺講台上的老師。

教育學就業前景還不錯,招老師一般都要教育學專業的畢業的,語數外需求最大,其他理化生也不錯,文科的需求較少一些。藝術和體育的競爭稍微小些。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科教的背景下可以說教師的前景很不錯,而且也是比較穩定的職業,並且有寒暑假。

教育學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教育學專業學生可以從事的行業非常廣泛,既包括各類院校、學院,社區服務社,咨詢組織,文化組織,還包括司法系統、國家級協會、委員會、研究與開發中心,政府教育部,甚至是金融機構和傳媒行業也同樣適合教育學專業的學生。

隨著國家對教育的越來越重視和教師待遇的不斷提高,教育學專業正在逐漸成為一門熱門專業。教育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教育實際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師范院校師資、中小學校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科學研究單位研究人員、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教育學專業致力於培養學生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學生掌握系統的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為進修深造奠定扎實的學術基礎。學生畢業後適合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教育行政機構管理工作、社會教育機構的咨詢、管理及教學工作及中小學教育科研工作。

;

Ⅲ 教育學論文的格式是什麼

學術堂整理了一份標準的教育學論文格式,供大家進行參考:


封面


使用學校統一格式,題目居中,學號等內容靠左側對齊,後面的下畫線要整齊。。題目要對論文(設計)的內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簡明、易讀,字數應在20以內。


中文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 黑體三號,居中。下面空一行。


中文摘要


「摘要:「頂頭,黑體四號,後面內容採用宋體小四號,摘要應簡要說明畢業論文(設計)所研究的內容、目的、實驗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為150-300字。下面空一行


中文關鍵詞


「關鍵詞:「頂頭,黑體四號,後面內容採用宋體小四號,關鍵詞一般3-5個,以」,「號隔開,最後一個關鍵詞尾不加標點符號,下面空兩行。


英文論文題目


所有英文採用「Times New roman」字體,黑體三號,加粗,居中。下面空一行。


英文摘要和關鍵詞


英文摘要和關鍵詞除字體外同中文摘要和關鍵詞的格式要求,但「Abstract:」和「Key words:」要加粗。內容翻譯要准確,英文摘要的詞彙和語法必須准確。


注意:如果內容教多,可以將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放到下頁。


目錄


「目錄」兩字為黑體3號,居中,下面空一行。


第一層次標題「一、」頂頭,黑體、小四號,第二層次縮進一字,宋體,小四號,第三層次再縮進一字,宋體,小四號……,頁碼加小括弧,頁碼前為連續的點,垂直居中。


如果採用「1」、「1、1」、「1、1、1」的形式,則每層縮進半字。


參考文獻按第一層次標題的格式。


正文


正文採用宋體,小四號,每段開頭空兩字,要符合一般學術論文的寫作規范,文理科畢業論文字數一般不少於6000字,工科、藝術類專業畢業設計字數視專業情況而定。


論文應文字流暢,語言准確,層次清晰,論點清楚,論據准確,論證完整、嚴密,有獨立的觀點和見解,應具備學術性、科學性和一定的創新性。


畢業論文內容要實事求是,尊重知識產權,凡引用他人的觀點、統計數據或計算公式的要有出處(引注),計算的數據要求真實、客觀、准確。


標題


所有標題左側空兩字,數字標題從大到小的順序寫法應為:「一、」,「(一)」,「1、」,「(1)」,「」 的形式,黑體,小四號,左側空兩字,或者採用「1」、「1、1」、「1、1、1」……的形式,黑體,小四號,左側頂格。


注釋


採用本學科學術規范,提倡實用腳注,論文所有引用的中外文資料都要註明出處。中外文注釋要註明所用資料的原文版作者、書名、出版商、出版年月、頁碼。


圖表


正文中出現圖表時,調整行距至所需大小,返回正文再將行距調整為22磅。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列表於文後;文後以「參考文獻:」(左頂格)為標識;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並用數字加方括弧表示,如[1]、 [2]、…,以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參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後均以「、」結束。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及 示例如下: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中譯本前要加國別)


[1] [英]M奧康諾爾著,王耀先譯.科技書刊的編譯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


[2] 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Ⅳ 關於教育學的本科畢業論文

教育 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教育學百年進程中,教育學中國化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教育學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教育學的論文篇一:《試談學前教育學課程教學實踐》
摘要: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教師專業化運動的興起,世界各國對教師教育研究的中心逐漸從注重教師教育的外部因素如教學環境、政策因素等轉移到教師教育的內部因素,即教師本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如何發展上,即自我專業成長上。基於建構主義理論的師范教學模式由於能夠“通過集中精力對教學過程進行思考、分析、評估、或者改變教育意義、教育目的、教育信仰、教育決策、教育行動或者教育產品而提升教師課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充分利用教學的內部知識,提升 反思 能力,因而日益成為教師教學專業化運動中的一項基本教育原則。

關鍵詞:反思能力;實踐;參與式學習;建構主義

有關教師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當前研究者的分析主要從兩個視角展開。一是教師教育機構轉型視角,分析我國自中等師范院校升格後,在新的兩級師范教育體系內教師培養的不足與缺陷;二是師范生職業生涯發展視角,將師范生培養與教育培養模式聯系起來,探討制約師范生勝任教學崗位的因素。

(一)教師教育機構的人才培養質量的研究

從教師教育機構轉型視角出發,研究者認為當前教師培養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生源素質下滑嚴重;

2.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陳舊、封閉(李尚衛等,2009),沒有地方特色,偏重學術性,實踐環節偏弱(蘇春景等,2010)。從教師培養的學段來看,小學與幼兒教師培養中出現的問題更為嚴峻。有研究者認為(彭小奇等2011),除生源質量下降之外,小學與幼兒教師培養還遇到了學生可塑性和培養潛質不足,培養模式不適應小學教育要求的突出問題,甚至於出現“高師 畢業 生站不穩三尺講台”的情況。就其原因的分析而言,研究者認為(李尚衛,2009;阮成武,2008),隨著我國傳統的三級師范教育體系向現代教師教育體系的轉型,原有的教師教育、特別是面向農村培養教師的職能被削弱的“去師范化”演進。並且,隨著教師教育體系的升格,中等師范學校相對於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性優勢並未轉化到高等教育層次的教師培養當中,再加上教師職業的社會聲望、福利收入等方面差強人意,部分地方師范院校或師范專業生源質量下降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其次,在轉型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培養機構盲目追求綜合化、研究型,缺乏服務於基礎教育需求的意識,沒有投入精力和資源去了解幼兒園教育需求,探索培養教師的有效模式和路徑,導致課程陳舊,教學模式單一,畢業生不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因此,面對此現狀,筆者嘗試在教學中採取了一些嘗試來改進學前教育學課程教學模式。

(二)學前教育學教學模式改革嘗試

1.突出實踐性,實行模塊化教學針對實踐環節薄弱的狀況,結合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大專生的知識結構特點,《學前教育學》課程構建了理論性與實踐性並重的教學內容體系。教學內容體現為“正式學習+非正式學習”兩大模塊。兩大部分指在每一個模塊中均分為理論教學部分和實踐教學部分內容。第一大模塊指:專業理論學科教學模塊。如理論學習內容包含學前教育歷史、目標、任務、等內容,與其相對應的實踐學習內容則為與之理論相對應的實踐技能。模塊二的內容主要指通過課外社團活動進行的非正式學習,如:通過組織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踐活動評比,真正調動起學社國內參與學習的積極與主動性。

2.突出參與性,項目化教學教材部分共有十二章,由學生自己來確定將其分為六大主題13個項目,尤其強調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與有效性。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結合項目研討,開展研究性學習,凸顯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教學模式.非正式學習以小組 報告 、小型研究的形式,重在提升合作能力和反思意識。探索實踐———討論———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學前教育學》基本理論為依託,將周教育見習活動與課堂教學活動結合,將課外活動與學校教學技能大賽相結合,同時結合本專業周見習活動(20學時)或者隔周半天下園開展專題性研究,使學生對學前教育理論的學習更為扎實。另外學生思維模式僵化不具備一定的反思能力仍是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教學反思是形成實踐性知識的過程。舍恩主張實踐在本質上是一系列的問題解決過程(趙明仁,2009)。教學反思以發現問題為起點,在分析解決問題過程中不斷調試,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實踐性知識(陳向明,2010)。站在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 方法 的角度來講,師范生通過教學反思將已有的理論運用於具體的實踐,不斷積累實踐 經驗 並在此基礎上更新其思想觀念、豐富其知識結構,從經驗型教師轉變為研究型教師,從而有助於其專業能力的提升(陳薇,2012)。因此,從實踐與參與的角度去對教學模式進行重新組合,將有利於培養出具有一定反思意識和參與合作學習能力的師范生,這也就立於將實踐性知識與顯性知識融合,真正提高理論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向明.範式探索-實踐———反思的教育質性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04):41-53.

[2]陳薇.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個案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西南大學,2012.

[3]李尚衛.袁桂林.我國農村教師教育制度反思.教師教育研究,2009,21(3):34–38.

[4]蘇春景.張濟洲.從農村教師教育現狀調查看地方高師課程改革.課程•教材•教法,2010,30(8):84–87.

[5]彭小奇.劉志敏.陳夢稀.蔣蓉.李茂平.創新師范教育培養模式,培育農村優秀小學教師.中國高等教育,2011(8):29-31.
教育學的論文篇二:《淺談高等教育學專業認同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高等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本文通過對近12年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專業認同研究進行綜述,了解當前現狀、分析影響專業認同因素,為完善該專業培養模式、提高該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使得該專業學生有效服務社會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高等教育學;專業認同;影響因素

1.概念的界定

在中國知網CNKI的“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上通過搜索關鍵詞“我國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可搜索到1678篇,然而以“我國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為研究對象的 文章 只有3篇,時間是從2011年到2014年,其中兩篇是同一人所寫。最早學者開始發表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文章是在1993年,總體來講從1993年到2014年學術界對“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專業認同”的關注持上升趨勢。關於“專業認同”的概念至今未有統一的定義,我個人更傾向王頂明的說法,將專業認同分為認知、情感和持續三個維度。首先是認知性專業認同,即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了解,是產生其專業認同的基礎。其次是情感性專業認同,指個人與專業的情感連結程度。再次,對所學專業的情感認同使個體獲得心理上的安全與情感愉悅滿足會直接導致積極的行為動機和外顯的行為效果,從而形成可持續性的專業認同。

2.影響因素

找出專業認同的影響因素是提升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水平關鍵。通過搜索的文獻可以看出影響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水平主要受學校、社會、個人三個大方面因素的影響,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的專業認同影響因素也是如此。一是學校方面,比如導師、專業認識、專業課程、人才培養模式等等。(1)學者袁長林通過個案訪談的方法得出,導師具有比較豐富的研究經歷與比較高的專業水平,經常指導教育學碩士研究生開展研究工作,學生對導師的喜好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認同水平。(2)劉旭指出因缺乏對該專業的專業屬性的清晰認識導致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出現理論性與實踐性並未相統一的問題,從而影響學生對該專業的認同。(3)學者蕭琳指出現行的高等教育研究生培養模式實質上是一種“本科化”培養模式,專業課程設置不夠合理,教學形式與本科雷同,科研訓練不足和考核流於形式,阻礙著該專業教育質量的提高。(4)學者王艷表明“應試教育”在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教育中依然存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純理論的教授、就業競爭的加劇造成很多學生不願意投入到專業課的學習中降低了其對專業認同度的水平。二是社會方面,主要社會人才需求的狹隘觀念。當今社會需要全方位的創新型人才,然而高等教育學的專業課程培養注重理論忽略了實踐能力培養,再加上高等教育學的就業方向與其他專業相比更為單一、社會上對此專業的認識較少,使得高等教育學這種看似“沒有專業”的專業失去了與其他專業公正的就業競爭機會。此外,社會人才選拔機制存在缺陷。

比如看重學歷而忽視能力,看重工作經驗而忽視潛力,看重考試成績而忽視素質,看重人才的錄用而忽視人才的培養等等。高等教育學專業剛剛畢業的學生不是因為學歷層次低而無法從事高校教育工作,就是因為經驗缺乏而影響就業,還有的學生希望 考公務員 來改變命運,放棄專業課程的學習、以拿到學歷為目的,專攻公務員考試等等,這些都使得高等教育學專業的學生降低了對其專業的認同度。三是學生個人方面,比如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專業了解、 自我評價 、 職業規劃 等等。(1)學者袁長林通過訪談的方式了解到,一些教育學碩士研究生之所以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或者學習熱情不高在於他們認為自己專業的價值不高,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對自己將來的工作幫助不大,更願意把精力花在其他方面。(2)學者王艷表明,高等教育學專業的學生自身對所學專業的相關知識掌握匿乏,該專業成為了很多僅僅想要獲得碩士學位又想短時間內投機取巧的學生的“避風港”,缺乏對專業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入校後也不積極去增加對專業的認識,這種不積極的態度讓部分學生的專業認同度普遍低。(3)李俊表明,我國高等教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並沒有對自己職業進行規劃的習慣,因此多數該專業學生並沒有較強的增強專業能力的傾向,而是以獲得學歷為目的,從而降低了該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度。綜上,學校、社會、個人三個方面在不同的具體方面、不同的程度上影響著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專業認同。相比較於 其它 兩方面因素,個人認為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個人方面的因素對該專業的認同度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自我評價、職業生涯的規劃。較低的自我評價不僅會影響專業認同度,還會造成個人自卑心理,最終導致自己一事無成;過高的自我評價可以提高專業認同,但是會形成自負心理,影響成敗。合理的自我評價不僅可以提升專業興趣,還可增強對專業的了解,從而自信滿滿處理相關專業問題,擁有較高的專業認同。再者,完整、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提升專業認同的關鍵。

學生做出一個符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它將是一切前進的動力,不僅可以提高專業興趣、提升專業能力,提高專業認同,明確合理的職業規劃還可以豐富學習生活、獲得較高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王頂明,劉永存.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調查[J].中國高教研究,2007(8).

[2]李俊.N大學高等教育學碩士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調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3]蕭琳.高等教育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6.

[4]王艷.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生專業認同度調查研究———以慶西省為例[D].西北大學,2011.

[5]劉旭.高等教育學的專業屬性及其對人才培養的規定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

[6]袁長林.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專業認同與社會支持、自我意識的關系研究[D].雲南大學,2012.
教育學的論文篇三:《試談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若干問題》
前言: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在一些地區已經全面實行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保障制度改革,且對於改革工作來說,就是要將各級的責任落實到實際中,並由中央地方來共同承擔,做好省級的統籌管理。

一、目前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農村中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體制改革中的一條,從制定到實施,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它不僅可以提高會計監督效果,還能夠有效提高共工作的效果,促進了財務上的監督。但是對於這一項監督管理制度來說,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一)增加了會計監督中的難度。就其實際來講,由於會計人員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因此只能從財務制度的角度上出發,對憑證與手續等方面的合法性與完整性等進行審核,這樣也就不能掌握好業務的實際情況,只是採用了相關的規定與辦法來進行判斷,並進行機械式的財會核算,這樣也就對一些被精心包裝後的“支出”難以識別。

(二)收入不報賬與體外循環。對於學校來說,所進行的財政撥款已經由財政部門直接劃入到了教育會計核算中心中了。雖然控制好了這一源頭,但是對於一些預算外的收入等卻並沒有納入到會計核算中心核算中,出現了體外循環的現象。

(三)會計信息質量不高。就目前的會計中心來說,只能夠進行核算、管理及對校產明細賬的登記等方面,但是在實際中,一些單位中的固定資產明細賬卻存在存在著眾多的問題,如賬實不符以及資產流失等現象。對於經費的使用部門來說,過於重視財政資金的運作,這樣也就沒有進行科學的管理。尤其是對於資產的後期控制來說,也沒有有效的進行,這樣也就出現了只核算不清查的現象,最終也就出現了信息失真的現象[2]。

二、提高教育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 措施

(一)加大審查的力度。針對體外循環與虛假發票來說,核算人員要對所要進行的核算業務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同時還要參與到核算單位的管理工作中去,明確各項收支項目等。且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還要對收入的來源進行重點審查,明確是否全部入賬,避免發生不報賬或是漏賬等現象的發生。此外還要加強與相關部門之間的聯系,以此來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全面落實管理制度。

(二)做好內外中的監控工作。要做好對固定資產進行的管理,制定出嚴格的資產范圍,同時還要制定出有效的固定資產入賬標准,以此來完善資產的審批制度。對於預算單位來說,還應當要最好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健全資產的保管制度,堅持做好固定資產的清查工作,以此來保證賬面與實物上的一致性。此外還要制定出全面的資產清查制度,以此來及時對資產的變動情況進行跟蹤與掌握。

(三)做好自身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現形式化的管理。首先對於核算中心來說,要做好定期崗位的輪換。對於核算中心會計人員來說,如果處於固定的工作狀態,那麼就很容易與單位中的報賬人員產生出工作之間的感情,這樣在進行報賬審核時,也就不可避免會出現情面上的問題。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就可以採用崗位的輪換制度,以此來避免出現人情關系。且對於核算中心的人員來說,在面對全新的核算單位時,就可以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要求來進行報賬,這樣也就增大了會計上的監督管理效果。其次,是要做好內部中的審計工作。在實際中可以將學校與核算中心共同納入到檢查的范圍中去,同時還里可以對會計資料進行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審計,這樣也就規范了財務上的管理工作,對收支的行為也起到了約束的作用。此外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還要不斷適應好會計核算形式的相關要求,在此基礎上來對方式方法等進行調整,這樣也就可以有效降低教育內部中的審計風險。最後,是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的制度。對於核算中心來說,在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相關的管理制度與要求,以此來保障會計核算的質量。此外還要不斷健全相關的管理措施,對於出現錯賬等現象要嚴格追究其責任,通過以制度來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可以有效保證資金的運轉。

結語

Ⅳ 教育學畢業論文

教育學畢業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教育學畢業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題目: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分析

摘要:在高等教育環境不斷改變的情況下,社會對於高等教育中的學科建設問題也越來越關注。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因此,為了實現人才的有效培養,必須要做好高等教育學科建設,構建人才培養體系。本文首先對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概念進行闡述,然後探討了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關系,再對影響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最後提出加強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措施。

關鍵詞: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

為了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必須要將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進行合理的銜接,實現兩者的整合。在當前高等教育環境中,各高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高等教育中的學科建設,形成具備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但是,近些年來,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規劃和安排並不具備系統性和持續性,缺乏對全局的把握,人才培養能力不足,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概念

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界定。在高等教育當中,要想確保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必須要注重學科建設,學科建設工作不僅僅是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高校基本運營職責的重要體現,通過學科建設,可以提升高校的科研成果,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有利於提升高校的整體發展水平。目前,在學科建設的定義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一般來說是包含以下四個方面:其一,學科建設是高等教育的基石,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其二,要想確保學科建設的有效性,不僅需要進行經驗積累,還需要高校增加對學科建設的投入力度。其三,學科建設在提升學生學業與教師學術水平上,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承擔培養學生和教師的雙重責任。其四,學科建設工作還影響著學科的長遠發展,影響著社會人才的輸送質量。2。學科建設有效性的判別。在學科建設有效性的判別上,我國教育部門進行了相關規定,其標准如下:

(1)要能夠准確判別學科的發展方向,並且要能夠對學科建設內容進行精確的提煉。這就需要高校必須要清晰的認識到本校學科目前的基本走向,從而確立未來准確的發展方向;

(2)高校的師資力量必須要有所創新。這就需要高校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上,應當遵循合理搭配的原則,同時還要具有良好的競爭意識。

(3)要建立學科發展的平台,在學科建設投資的分配中,在學科平台建設上的投入應當占據較大比例,同時,在建設軟體設備與硬體設備時,要注重兩者之間的互相融合。

二、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關系

1、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對人才培養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有效的學科建設在進行高校人才培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進高校專業人才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當今社會,另一方面能夠確保高校向社會輸送的人才可以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其一,促進高校人才迅速適應當今社會。目前,高校都會致力於汲取社會上比較先進的理論知識,並且掌握社會較為前沿的技術知識,然後將兩者進行融合,從而進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但是,在人才培養完成之後是否能夠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成為目前檢驗高等教育成果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而有效的學科建設工作就可以保障培養人才對社會的適應性。正常情況下,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本專科培養系統,另一方面是研究生培養系統,無論是哪一種系統,都是以社會需求為基礎進行建立的,因此,確保學科建設體系的有效性對於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保障高校學科理論發展的前瞻性,還能使培養出來的人才適合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在體現人才價值的同時,也達到了更好服務於社會的目的。其二,確保高校向社會輸送的人才可以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在高校培養的人才當中,是儲備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是確定是否符合社會需求最主要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的培養工作都與學科建設工作密不可分。學科建設不僅僅要建設基礎課程、實驗基地、實訓基地,還需要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還要進行綜合性理論建設,例如教師的學術能力。在師資力量的建設上,不僅要讓教師進行正常的學術科研研究,還要注重學術能力的提升。2、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對學科建設的作用。雖然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對高校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反過來說,人才培養對於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這種反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才培養水平可以對學科建設的有效性進行准確衡量,另一方面是在高校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前提下,人才培養會間接的影響到學科建設的.有效性。其一,人才培養水平可以對學科建設的有效性進行准確衡量。學科建設屬於一項綜合性的工作,但是在自身能力的體現上,一般會呈現階段性,第一階段是以自身的師資隊伍為基礎,提高科學研究力度,第二階段是通過科學研究力度的增加,搶占較為前沿的研究地位,第三階段是學科知識較為領先的前提下,將這些知識內化為課堂的教育資源,在傳達給學生先進學科理念的同時,也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科之中。因此,學科建設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人才培養水平的有效提升,而高水平的人才培養也是學科建設的最終體現,人才培養水平的高低直接衡量著學科建設的有效性。其二,在核心競爭力的影響下,人才培養會間接的影響到學科建設的有效性。從某種程度上出發,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提升高校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夠促進高校的發展,並且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利於人才吸引。高校的核心競爭力不僅僅是高校發展的橋梁,也在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水平中,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不僅僅是人才對於高校的選擇,在優秀人才的吸納上,各大高校的競爭也較為激烈,因此,學科建設不僅僅是對人才的培養,也是提升高校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高校必須要致力於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也就是說,在核心競爭力的影響下,人才培養會間接的影響到學科建設的有效性。

三、影響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主要因素

1、學科結構。在影響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主要因素中,高校的學科結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在因素。高校的學科具有特殊的含義,承擔著大學的職能,將知識分類作為基本依據,將富有深度的專業知識當成主要內容。高等教育學科結構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層次性。高校學科門類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在每科門類之下,又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依次排列,總體來說,高校中的學科結構屬於多層次梳狀結構。其二,變動性。高校的學科結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發展變化的同時,高校學科結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其三,多元性。高校學科結構的多元性主要表現在,如果是在不同的研究視角下,學科結構也會發生變化,例如從社會的角度進行研究,就可以分為人文學科、自然學科等,從重點的角度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基礎學科、重點學科等。2、學科文化。高校學科文化主要是體現的方面有幾類,即在學科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當中,所形成的高校獨有的學科語言、學科思維方式等等。在學科存在和發展的過程當中,學科文化是營造精神氛圍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學科建設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具備教化培育和增加高校凝聚力的能力,因此,必須要重視學科文化的形成,高校必須要確保學科的布局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科文化。形成學科文化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跨學科的研究,而且在學科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起合理的學科梯隊結構,提升學科基地建設水平,同時,要營造出一較為輕松、較為和諧的學術氛圍。3、社會經濟。社會經濟是影響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外界因素,會經濟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甚至可以說是其發展基礎和發展前提,高等教育的物質條件來源是社會經濟,而社會經濟也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有更深層次的要求。現在,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時期,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市場經濟的沖擊力也越來越大,在這種背景下,高校如何生存、如何發展,成為了高校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從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角度來說,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不僅決定著高校學科方向的定位,也決定著師資力量的匯集以及高校人才的培養方向等等。

四、加強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促進人才培養

1、改變學科建設傳統思維。高校之所以被稱之為高校,是因為具有高校的特點,高等教育之所以被稱之為教育,是因為以培養人才為目的,因此,進行學科建設的重點是要綜合考慮教育的本質,從而促進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但是,長久以來,人們的學科建設思維都較為單一和狹隘,認為應該是從學科再到高校,從學科建設的本身來進行高等教育的學科建設,這就使得學科建設被深深的弱化,並且很難將人才培養作為學科建設的最終目標。因此,在加強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促進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改變學科建設的傳統思維,立足於大學之源,重新對學科建設的意義和目的進行審視,並且進行反思,轉變從學科到高校的傳統思維,變傳統思維為從高校到學科,樹立正確的學科發展觀,將培養人才作為學科建設的最終目的。同時,要積極發現學科科研活動中的教育因子,在進行科研活動時,將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結合,讓學科建設可以立足於人才培養的目的之上,促進學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2、建立高等教育研究體系。高等教育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教育活動,涉及領域十分寬廣。高等教育不僅要綜合哲學學科、社會學學科、心理學學科等多種學科,通過這些學科的融合,構建出完整的高等教育研究體系,還要確保自身的獨立性,因此,必須要做到兩者兼顧,在構建出完整的高等教育研究體系的同時,不可使高等教育的獨立性喪失。在建立方法上,要以多個學科的研究作為基礎,廣泛進行學術問題的研究,同時充分利用多種學科,例如社會學、心理學,來揭示高等教育的運動規律,整理和概括所有的學科門類,在此基礎上一步一步地建立起高等教育學科體系。在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中,多學科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很難獨立進行,因此,必須要以高等教育研究體系作為基礎,在高等教育研究體系的作用下,有效開展學科建設,同時還要確保高等教育的獨立性。高等教育研究體系屬於學科建設的外在條件,獨立性屬於高等教育的內在需求,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並且兩者皆不可缺少。3、注重特色學科建設。特色學科的建設在高校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利於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還能夠使學習在構建人才培養體系時更加具備科學性、合理性。高校如果想要佔據行業發展的重要位置,建造成一流的大學,必須要對自身進行准確的定位,確立地方特色,並且確定出適應學校的學科特色,高校應當將自身的發展方向確立為為地方經濟服務,為社會輸送高質量、高素質人才,積極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並且實現和地方經濟建設的有機結合,在此基礎上不斷的發展自己。例如長三角的蘇州大學,就和蘇州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實現了相互融合,並且將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作為動力,進行特色學科的建設,根據社會發展需求為蘇州輸送社會需要的人才,比較典型的就是蘇州的軌道交通學院。4、構建師生學術共同體。構建師生學術共同體在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共同體當中,師生之間可以實現共同參與、有效溝通,這樣能夠實現科研和教學的相互統一,不僅能夠促進高校的學科建設,也能夠促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但是在構建師生學術共同體的過程中,要根據社會的變化來及時調整高校的學科結構,在進行學科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本校的學科結構進行合理定位,明確學科建設的目標,提升高校的學科層次。同時,還需要調整學科的整體布局,盡量做到所有學科的協調統一發展。最後,還要注重學科群的建立,強調重點學科與特色學科的同時,也要注重帶動新興學科的發展。積極建立師生學術共同體能夠讓師生之間加強探索熱情和興趣,促進知識創新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於實現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共同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高等教育學科建設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影響著高校的科研成果和高校人才培養水平,還是提升高校的整體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高等教育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是相互作用的,學科建設確保高校向社會輸送的人才可以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人才培養也體現著學科建設的有效性,雖然影響學科建設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要能夠從根本上加強高等教育的學科建設,促進人才的培養,從而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劉國瑜.科教融合:大學學科建設服務本科教育的切入點[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4):62-65.

[2]方澤強.走出一條獨特、有卓越影響力的學科建設道路-潘懋元高等教育學科建設思想述評[J].山東高等教育,2015,(8):87-96.

[3]朱麗,袁榮鑫.淺論學科建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功效[J].中國電力教育,2013(13):54-55.

[4]孟琦.基於重點學科建設的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的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2(7):61-63.

[5]倪建偉.基於區域發展的地方高校重點學科特色化建設[J].教育發展研究,2014(9):15-19.

;
熱點內容
中國的女大學生 發布:2025-08-18 01:15:52 瀏覽:94
加州大學在美國的排名 發布:2025-08-18 00:53:20 瀏覽:831
喜寶劇情大學教授 發布:2025-08-18 00:42:37 瀏覽:258
北京大學生原創 發布:2025-08-18 00:41:37 瀏覽:334
四川大學新聞考研 發布:2025-08-18 00:35:52 瀏覽:587
上海一本大學專業排名2015年 發布:2025-08-18 00:35:46 瀏覽:71
南林生物帶研究生的導師 發布:2025-08-18 00:35:40 瀏覽:505
寧夏醫科大學皮膚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8-18 00:34:53 瀏覽:746
拔河大學生 發布:2025-08-18 00:33:24 瀏覽:209
大學江道灼教授 發布:2025-08-18 00:29:31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