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本科生轉學去美國牛校
1. 清華北大畢業生去美國留學
清華北大有7成畢業生去美國留學,今年,中國殲搭科協發布的中國第一份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表明,盡管中國科技人力資源已經出現「迴流」答高趨勢,留學歸國人員數量持續增長,但流出明顯大於流入,「人才流失」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高層次科技人力資源稀缺現象依然存在。
報告顯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先後有70餘萬具有高等學歷的人員出國留學,但是學成回國的人員不到1/3,2/3以上的人選擇留在國外發展。有關調查顯示,1985年以來,清華北大涉及高科技專業的畢業生七成以上去了美國。
另外,跨國企氏舉拿業在華研發機構帶來的「內流失」等問題已成為中國科技人力資源流向值得關注的新趨勢。報告稱,一些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機構中的中國研發人員和技術專家雖然在國內工作,但從其服務對象看,研究成果或貢獻的歸屬不能合理計入中國的統計范疇,因此,這類人員不能合理地納入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的范疇。目前已有來自14個國家的4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在華建立了研發機構。一些在華跨國企業已成為海歸人士和國內名牌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首選。
2. 如果學校給了你保研和出國的名額你會選擇哪一個
在 大學本科畢業以後,一部分學生隨即踏入社會參加工作,而另一部分學生則選擇繼續學習深造,步入研究生生涯來充實提升自己。個別優秀的學生更是可以在本科階段就獲取學校保送研究生的資格。那麼到底考研和保研都到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可考研和保研的區別:
第一,兩者難度不同。講道理,很多人都說考研難度越來越大,但其實保研難度是要比考研大的,因為考研是努力一年左右的時間,憑借最後的幾門成績決定你的讀研與否,而保研是要努力三年時間,憑借你所有大學上過的課程的平均成績決定讀研與否。真的,說考研辛苦的,保研黨每個考試周甚至平時都不敢出圖書館自習室的日子,也很艱苦的,而且那些中國語文,專業基礎課這樣的課程,也要門門精通,畢竟掛一門就沒了保研資格,就算是一門考了60多分,也會直接讓你的成績滑鐵盧~考研出成績的那天心驚膽戰,殊不知保研黨每次看某門成績,都心跳得無以復加。
第二,就是選擇面不同。保研的選擇面還是比考研大很多的,其一是保研不局限於一個學校,因為它是先復試最後再填報過了復試的學校,而且即便你復試沒過,本校也會很願意為你留一個名額的,而考研不同,考研是要先填學校,最後看看能不能考的上,如果是調劑的話雖然能選擇學校,但是一般也不會有太好的學校了。其二保研能選的老師有很多,基本都能夠把比較好的老師都佔下,畢竟現在大部分老師都是偏向於要保研的學生的。
考研的利弊;
最大的好處是你可以考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可以去拼搏,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讓自己在未來研究生階段的基礎,更加堅實。壞處就是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考不上怎麼辦?個人感覺,還是自己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汗水,去拼搏,去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趁著自己青春活力,此時就該去拼搏!
保研的利弊;
很清楚,很明白,最大的好處是--穩妥!到後期自己甚至不用特別做什麼努力的復習了什麼的,就可以考上研究生。並且保研的同學在選擇導師時有更大的優勢,畢竟保研的人數最多佔據當年錄取人數的50%,這50%的人卻可以從100%的導師里進行選擇,自然會選擇掌握資源比較多的老師。但是保研需要你前期長時間的積累,你的成績,你的獎狀論文項目,這個都是你能否保上理想大學至關重要的因素,所以你平常就必須時刻努力著,這個需要你對你自己有明確的規劃,要剋制住自己的慾望,不能懶惰和懈怠。而且如果想保外的話,你可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面試,不停地奔波在各個地方。
但不管怎樣,無論你是保研的還是考研的,進入研究生之後就是一個新的起點,而且兩者的起點都是一樣的,都要更加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