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博士報退
『壹』 大連理工博士生留遺書自殺被阻止,遺書中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據網友爆料,4月21日,大連理工大學一博士研究生留遺書自殺,遺書中提到,因為害怕兩周內不完成實驗課題,第一次開始有了自殺念頭,之後又因為被誤會實驗操作不規范,與實驗組產生矛盾,而想要吞安眠葯自殺。遺書中還提到對父母感到抱歉,自己智商低,辦事不明白,喜歡鬧情緒,估計到社會上會死得更慘,所以感覺只能選擇自殺,不想拖累父母。
遺書中有哪些內容值得我們關注呢?
最後,該博士生對父母內心充滿了自責。
培養一個博士研究生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從不想拖累父母中可以看出父母花了很大的心血支持他的學業,他也很想成為一位非常優秀的人回報父母的恩情,奈何事與願違,所以只能選擇抱歉。可以看出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內心是十分掙扎和痛苦的。
不過最終結局是好的,校方及時聯繫到該學生並阻止了其自殺的行為,否則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我們每個人不管處於哪個階段都會有壓力存在的,壓力能夠使我們進步,但是壓力也能使我們失去失望,所以在巨大的壓力之下,盡力做到自己最好的一面,如果仍然達不到要求,那就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優秀,千萬別把自己逼上絕路。
『貳』 大連理工大學畢業生什麼時候離校
根據《學校辦公室關於做好2015屆畢業生離校工作安排的通知》大工辦發〔2015〕36號精神,2015年夏季畢業生將使用離校系統進行報退,具體報退事項辦理請參考該文件。現將研究生報退離校系統使用安排如下:
一、離校時間安排:
1、6月23日-6月26日,辦理相關離校手續。
2、6月27日畢業日。
3、6月29日發畢業證、學位證,發就業報到證,戶口遷移證。
4、6月30日托運行李,畢業生離校。
『叄』 博士生擴招 培養質量至關重要
博士生擴招 培養質量至關重要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40多所院校陸續發布招生簡章,公布博士生擴招規模,引發輿論關注。其實,早在2018年,教育部已明確提出2020年我國博士生招生總規模將達到10萬人。
有人擔心,博士生擴招會帶來學歷貶值和培養質量下降。一些高校為保證培養質量,相繼出台「分流淘汰」機制。比如,清華大學在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時,明確提到「完善資格考試、選題報告等培養環節的實施細則、考核要求和分流與退出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也發布詳細的《博士研究生分流退出機制實施細則》。
嚴把人才「出口關」,建立和完善退出機制,對保障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不過,博士生培養是系統工程,分流和退出只是大系統中的小環節,不是人才培養的終極意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更應該在博士生入學後的培養階段,即課程設置、科研素養培養等重要環節上下功夫。僅以筆者所觀察的一些文科專業為例,博士人才培養的部分中間環節還有可改進的空間。
首先,課程體系設計需要進一步完善。文科的課程學分一般在20分左右,課程總數在8門左右,除卻3門左右的公共課程,面對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其餘課程多是入門、導學性質,考核方式只需上交一篇簡單的課程論文,更具針對性的方法類課程所佔比例非常低。
科學、規范的研究方法訓練是進入學術研究領域必不可少的工具。筆者從身邊一些博士生了解到,大家只是把博士課程看作完成「學分」的任務,第一年的時間為湊夠學分,選修不少跟自己研究方向不相關的課程,第二年就直接進入論文開題階段,研究問題難確定,研究方法不清晰,趕鴨子上架,「迷茫」在所難免。
「唯論文」的科研評價體系,異化了博士生的學習目標和秩序。國內多數學校都以至少發表兩篇C刊論文為基本要求。在此並不是否定C刊的價值,若是直接取消發表論文的要求,這於博士生未來求職而言,並無實際益處,畢竟整個科研評價體系均以C刊為核心指標。鑒於當下C刊數量較少,不少期刊為了提高引用率,選稿偏重作者知名度和職稱,博士生總體論文質量也無法與成熟的學者抗衡,而一些期刊也在縮減發表文章的數量,最終導致供求關系嚴重不平衡,不少人因發不了C刊而無法畢業。對博士生的評價標準是不是過於單一,有沒有更加多元、有效的評價方法,需要各個學校、學科立足實際情況,認真檢視,當然,多元並不意味著降低評價標准。
導師對學生的投入和學生對科研的投入之間是正相關的,有的導師盡心盡責,定期開展學術研討、讀書報告等活動,真正起到督促和激勵的.作用,有的導師負責博士生數量過多,根本無暇顧及每個學生,還有導師行政事務繁忙,無法抽身,有名無實,完全靠學生自己摸索。
毋庸置疑,考核是質量監督的重要手段,但作為系統性的培養機制,任何環節設置都應該以促進學生科研能力和學術素養為根本目標。嚴格、有效的制度應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對博士生進行分流淘汰的同時,還需要系統性、綜合性考慮,完善人才培養的基礎環節。畢竟,在課程設置、學術訓練、導師職責、評價方式等細節方面,仍有很多優化的空間。
『肆』 大連理工研究生自縊事件,看到遺書那一刻,崩潰了:為何為了頭銜放棄生命
學生自殺身亡結果是令人悲痛的。
讀研讀博不易,需要學會調節自己的身心、情緒,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多和別人交流。讀研讀博拿學位絕對不是我們人生中碰到的最大困難 (工作之後才發現讀研讀博還是挺愉快的事情,因為很單純很單一),因為困難只有在你真正面臨的時候才會覺得它是最大的困難。明白這一點,以後我們面臨困難的時候才會有更好的心態,才會有正確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