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范大學博士英語
A. 備考陝西師范大學學科英語專業研究生,要買哪些教材呢
陝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前身是1972年成立的外國語言文學系,1998年經學校批准改為學院建制。與美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進行長期的學術交流。承擔四個本科專業的教學,還承擔著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公共外語課程以及本科生的大學外語教學。英語專業被列為國家級特色專業;綜合英語、高級英語、大學英語課程被列為學校重點課程和學校精品建設課程。
第三輪:12月到考前,最後一個月在強化記憶的基礎上,把筆記背差不多10幾遍,到了最後,每天過一遍框架就可以了,知識已經熟記於心,復習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了,同時,自己做真題來模擬訓練,這樣上了考場就更有感覺了,模擬前幾次寫不完,但後來總結規律,吸取教訓,在真正考場上順利完成。
B. 陝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學科建設
外國語學院經過常年不懈努力,正在形成一個特色鮮明的「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培養學士、碩士和博士規格的外語專門人才,語種涉及英語、俄語和日語。
本科專業始於1972年,當年招收英語、俄語兩個語種的學生,2004年日語專業開始招生。2007年,英語創新實驗班(翻譯)開始招生,同年,「英語」專業獲批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碩士研究生教育始於1995年,該年獲批「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二級學科碩士點, 2001年獲批英語(學科教學),即英語教育碩士點,2003年獲批「英語語言文學」二級碩士點。2010年獲批招收英語翻譯專業碩士(MTI)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教育,2009年獲批增列「跨語言文化研究」二級博士點(隸屬文學院漢語言文學一級博士學科點)。
近十年來,學院通過「外引內培」,實現了本學科建設的快速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各專業教學和科研團隊的培育和建設。總體來講,本學科的發展大致經歷了「教授、博士」人才引進、各碩士專業協調發展、本科與碩士課程體系調整與完善、模塊教學梯隊建設、專業特色凸顯與創新人才培養探索、優勢教學資源的創建等幾個階段。其中大力引進「教授、博士」高層次人才,構築教學團隊核心,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02至2003的兩年間,學院積極響應學校「人才強校」發展戰略部署,引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畢業的張京魚、田兵、賀俊傑等三位博士。其研究領域分別涉及二語習得、語篇分析,認知語義學、(教學)詞典學、語用學,測試學、計算語言學、音系學等應用語言學主幹分支。2007至2009的三年間,學院又先後引進了胡選恩、張霄軍、李艷、張亞婷博士和鄭元會博士後,進一步增強了英美文學、翻譯學等領域的學科教學和科研力量。人才引進,為孕育教學和科研團隊的頂層與核心,實現學科建設的跨越式發展作了充分准備。同時,學院還積極鼓勵教師「走出去」攻讀博士學位,實現教師隊伍學歷結構和科研能力的大幅提升。先後有王文教授,韋理、石洛祥、呂敏宏、李琳等獲得博士學位,另有九位教師目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外引內培」形成的博士群體,以及王茂金、白靖宇、張彩霞、楊銘、張思銳、侯玉海、薛金強、徐忠慧等資深教授學者,共同形成了一支老中青年齡結構合適、學緣結構優化、科研學術方向比較齊全的「博士主力」教學科研團隊。
本學科還重點培育「外語教師教育」特色。通過凸顯「師范外語」學科的專業特色,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建設模塊化教學梯隊。同時,積極倡導科研帶動教師人才成長:教學上層次、創特色。在英語專業教學科研團隊中,先後有兩人次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2006、2007),兩人次獲得福布萊特資助出國訪學(2005、2007);兩人進入博士後流動站。
俄語、日語、法語等方向的學科發展和研究生培養,近些年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俄語專業先後引進孟霞、吳鑫羽兩位博士,日語引進尹仙花副教授,曹婷、席衛國兩位博士。俄語專業於2009年開始招收「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