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情侶路邊
1. 去珠海玩,哪條路線適合大學生窮游
珠海的景點基本都集中在情侶路上了,所以我覺得這條路線是很適合大學生窮游的,一方面是景點不要錢,省了門票,另一方面是景點比較集中,乘觀光車到達之後,都可以直接步行去,還省了車票錢,這條路線是我們當時走過的,下面我們就來展開講講吧~
建議遊玩時間:2小時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目前珠海無疫情,進景點區掃碼即可不瞎旅檢查核酸
📍位置和交通:珠海市香洲區情侶路,可以乘坐88路觀光車到情侶路下
⭐介紹及個人體驗:珠海大劇院是中國目前唯一建設在海島上的大劇院,位於我很愛的情侶路,一路濱海景觀,美不勝收,特別適合騎單車品兜風。大劇院建築由兩個一大一小的「貝殼」組成,據說靈感來源於珠海這個名字,所謂「珠生於貝,貝生於海「因此也有日月貝的美名。建搏神戚築很超前,就像兩個大小貝殼的佇立於海上的趕腳,自從建成以來,便成了珠海地標性建築。
現在是不是覺得這是一個美麗而又浪漫的地方,那就快來打卡吧~
小建議:
想看海景就選情侶路,不用出門就可以一覽大海
住宿就選新香洲,酒店民宿相對便宜,而且去哪都比較近
到達景點後,盡量步行,記得穿雙舒適的鞋子
防曬記得做好
2. 大學生是否應該在公共場合行為曖昧我是正方的三辯
第一方觀點:shinhimo(空谷網友)「用兩個年輕人的未來來懲罰他們的過失和來捍衛我們所謂的道德底線,我們顯然變成了掠奪者和屠戮者。」
這兩天,微博依然沸騰,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其實漸漸平息。對某件事情的求知慾在你了解到的那一瞬間便已消失。我聽到越來越多開始很詫異的朋友後來說到:「這有什麼,我們之前高中就有了。」再縱覽網路,這件事和其他的事情相比還明顯的小巫見大巫。3張圖,一張只看到兩個小小的人影,一張是圍觀者驚詫的表情,最後一張,衣服半脫的,很遺憾,那明顯是假圖。所以,也許只有當晚那些目擊者知道是什麼回事了,也許,他們也說不清。距離那麼遠,誰知道。
事情也很平常,和我們以前聽到的情侶親密事件大同小異,也許稍微有所不同的是被微博直播,還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讓人不明所以所以遐想連篇的照片,讓其迅速的廣播而為人們所知。一時間,所有的輿論交加,而使事態擴大。媒體的加入卻沒有有力的引導反而使得這淌水越來越渾濁。所以家長們坐不住了,要求學校處理此事,輿論要求似乎是這樣,揪出那兩名同學,若是如此,我們預料到的結局便是雙雙開除。
這是最不令人待見的結果,我們應該相信,即使他們在公共場合的行為有一定的過失,這樣的懲罰對他們也太重。用兩個年輕人的未來來懲罰他們的過失和來捍衛我們所謂的道德底線,我們顯然變成了掠奪者和屠戮者。我不想扯到教育和道德層面,因為這樣的事可大可小,也因為,這確實不是事發的原因。不能因為出了事而去全盤的否定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校、我們的道德以及我們的戀愛觀念。
我只想說,大家若是抱著看戲的態度,那麼曲終人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這件事並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大的影響,若說有,那麼也是好的,因為這件事會促使我們去思考,去改進。若是能看開,那麼請學會寬恕他人,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不應切斷。若是不能,無視就好。同時,少男少女們,悠著點兒。
第二方觀點:王一一(空谷網友)「放『愛』一條生路,也嚴格要求自己。」
其實,我們不過是又一次上演了道德飆車。大學生本來就對這些情愛話題很敏感,再加上微博這個急速傳播工具以及一些獵奇之人的煽風點火,於是看似荒誕不經的一件事便順理成章的成了新聞熱點。當事人的舉動多少是有點不太得體,但看客的心態難道就是純潔的嗎?我們一邊看著標題上的敏感詞和模糊的圖片一邊就在YY,所謂的亮點都成了G點,在偷笑之後又帶著群體所給予的「道德資本」在指責或聲張。何必呢?放「愛」一條生路,也嚴格要求自己。
第三方觀點:宇文小強(空谷網友)「或許我們應該討論下為什麼大家對情侶間的這種事會過分熱衷、會過分關注甚至拿來批鬥彈劾呢?」
我想知道那晚是誰最先發現的,又是誰最先擴散的,又是誰跟著圍觀起鬨的,又是誰無聊的不顧辛苦跑到那間教室去拍照的,又是誰那麼雞凍的各種發博發說說……我想知道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如果這些人告訴我你們覺得這有傷風化,那我無話可說了。人家兩個人找了一個基本沒有人出沒的地方,做一些不想被人看見的事,結果被人看見了,那到底是情侶的問題,還是眼睛尖的人的問題呢?這件事為什麼演變到這種地步,要去談論什麼過度親密行為。在我看來,這只不過是情侶一時的不小心,被某些眼睛尖的人看見不該看的事,又被愛圍觀愛起鬨愛看熱鬧的人給吵作的一件小事!不要動不動就上網上線,或許我們應該討論下為什麼大家對情侶間的這種事會過分熱衷、會過分關注甚至拿來批鬥彈劾呢?
第四方觀點:寒風漫漫(空谷網友)「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談戀愛,在做親密行為的時候應該想著是不是給他人帶來不便。」
我覺得在什麼場合就應該做什麼事。你在房間里怎麼做我們都管不著,也沒有權利去管,但是在校園,又是在教室里,這樣的行為就有傷風化。校園應該是純凈美好的,是學習的地方。雖然我們現在是在談開放,但是開放不是這么開放的,學校不是你家後院,教室不是酒店,不是你想幹嘛就幹嘛的。現在大學生情侶親熱很平常,但是親熱還是有底線的,希望這些情侶能夠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談戀愛,在做親密行為的時候應該想著是不是給他人帶來不便,牽手,擁抱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親密行動無限升級,真的就是令人厭惡了。是男女朋友之前,應該還要記著,你是個學生,你現在是在校園里。
各抒己見——更多網友觀點選自空谷社區眾議團版塊。
東星太子哥(空谷網友)大學校園里應該是一個充滿智慧美德,讓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地方,特別是圖書館和教室,其實如果這種事發生在宿舍或者在某草坪上 我覺得都沒什麼 但是公然的在教室里上演島國動作片,這實在有傷大學風氣。
麥種(空谷網友)這些是私事,我們無法干預。不過要是在公共場合,影響到他人和公共秩序就是不道德,不應該的。這裡面有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現在很多大學生並不適應公共生活,在公共場合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還不清楚,在公共秩序中個體的角色和參與的定位也不清楚。
浮誇(空谷網友)大學生戀愛生活開放已經不是什麼秘密,路邊情侶擁抱親吻已習以為常,路上牽手攬腰更是司空見慣,相信很多大學生見到這樣的情形已經見怪不怪了。個人認為情侶之間一般親密行為並不過分,但應該考慮他人的感受,在私人空間而不是在公眾場合「秀恩愛」,畢竟大學生仍然還是學生,同學看著你,老師盯著你,公眾場合校園情侶親密行為的底線最高只能限於接吻,相互撫摸或者「更上一層樓」是不可容忍的。
3. 大學生情侶在公共場所里你儂我儂,你怎麼看
大學期間戀愛的情侶因為年紀大都相對較小,他們在戀愛中的自製力較差,各方面的心智還沒有非常成熟,所以很有可能在公共場合中會做出一些非常親密的舉動。對於自己來說,如果只是簡簡單單的牽手,擁抱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再上升到另外一個類似於接吻的層次,就真的有一些過分了。因為這些場合也會有未成年的一些孩子,這樣的親密場面讓孩子們看到了是很不好的。情侶在戀愛期間想要彼此非常親密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注意場合,絕對不能夠把你們的親密建立在別人的尷尬和無奈之上。
4. 如何看待大學生在公眾場所的親密行為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將相對私密的情侶關系直接擺放到公共場合中。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對家長的調查顯示,受訪的家長對大學生「秀親密」的各類舉止的接受率,除牽手外,均低於大學生群體。
南開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袁辛表示,大學生情侶在公共場合有親密行為,是因為現在社會相對比較開放。浙江理工大學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刁玉全也表示,將情侶間較為私人的舉止放在公共場合,不是中國傳統文化帶來的。
當前我國社會開放程度高、外來文化湧入,大學生前衛、時髦,對西方文化的接受力強,這塑造了一些年輕人截然不同的戀愛觀。但我國現在的文化環境不可能完全離開傳統的根基,「太過特立獨行,就是把自己獨特於文化之外,自然讓一些旁人難以接受。」
公眾態度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顯示,在904位有過戀愛經歷的被訪大學生中,分別有64.49%、89.16%、68.58%在公共場合有過甜言蜜語、牽手和擁抱行為,而「級別較高」的淺吻、熱吻和撫摸行為,也分別有58.30%、12.72%和22.23%的被訪大學生曾經歷過。
可見在一些高校學生看來,除熱吻和撫摸外,情侶「秀」出其他親密舉止已經讓人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