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葯學考研書目
『壹』 南京大學葯物化學考研主要是要考些什麼,求解答,謝謝!!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669 葯學基礎綜合(生物化學、生理學、有機化學各專占屬1/3)
參考書目:
《普通生物化學》(第五版)鄭集、陳鈞輝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或《生物化學》(第六版)吳梧桐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南京大學641普通生物學考研專業課復習全書》,聚英南大考研網;《生理學》(第七版)朱大年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版;《有機化學》(上、下冊)(第四版)胡宏紋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或《有機化學》(第七版)陸濤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貳』 南京中醫葯大學09碩士研究生參考書目
《產業經濟學》蘇東水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貨幣銀行學》范從來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
《民法》07年1月,第三版,楊立新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民事訴訟法》,田平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現代衛生經濟學》邱鴻鍾主編,科學出版社;《公共政策分析》,陳慶雲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傷寒學》,熊曼琪,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3年1月;《溫病學》(五版),孟澍江,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3月;《溫病學》(21世紀教材),楊進,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1月;《金匱要略》(五版),李克光,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10月;中醫內科學,周仲瑛,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3年1月;中醫內科學,張伯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10月;中醫內科學,中醫考研必讀•中醫內科學,汪悅,上海中醫葯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傷寒學》,熊曼琪,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3年1月;《溫病學》(五版),孟澍江,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3月;《溫病學》(21世紀教材),楊進,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1月;《金匱要略》(五版),李克光,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10月;中醫內科學,周仲瑛,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3年1月;中醫內科學,張伯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10月;中醫內科學,中醫考研必讀•中醫內科學,汪悅,上海中醫葯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生物葯劑學》(普通高等教育醫葯類規劃教材),屠錫德,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02年
《中葯炮製學》(新世紀版),龔千鋒,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3年;《中葯葯劑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張兆旺,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3年
《中葯學》,高學敏,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4年8月;《病理學》,黃玉芳,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3月
《中葯文獻學》,丁安偉,科學出版社,2003年;《葯理學》(六版),楊寶峰,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
《傷寒學》,熊曼琪,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3年1月;《溫病學》(五版),孟澍江,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3月;《溫病學》(21世紀教材),楊進,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1月;《金匱要略》(五版),李克光,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10月;中醫內科學,周仲瑛,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3年1月;中醫內科學,張伯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10月;中醫內科學,中醫考研必讀•中醫內科學,汪悅,上海中醫葯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健康評估學》呂探雲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一版)
《健康評估學》呂探雲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一版)
《實用英語語法》張道真主編,第1版,2004年7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修訂版,戴煒棟、何兆熊、華鈞,第1版,1989年12月,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叄』 南大葯劑考研復試考什麼
南京大學葯劑學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復試要求:
1.在復試階段,我校將加強對考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考核,一般是筆試與面試相結合,並對考生的外語聽力和口語進行測試。
2.同等學力的考生還需另外加試所報考專業的大學本科主幹課程,其中筆試科目不少於兩門。為簡化程序,方便考生復試,請考生在註明報考院系、專業的同時,註明研究方向。
備註:
本專業屬於醫葯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復試參考書:
669 葯學基礎綜合(生物化學、生理學、有機化學各佔1/3):
《普通生物化學》(第五版)鄭集、陳鈞輝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或《生物化學》(第六版)吳梧桐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生理學》(第七版)朱大年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版;
《有機化學》(上、下冊)(第四版)胡宏紋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或《有機化學》(第七版)陸濤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肆』 南京大學生物與醫葯考研科目
南京大學生物與醫葯考研科目英語、政治、數二、《生理學第九版朱大年》和《葯理學第九版》。
制葯產業與生物醫學工程產業是現代醫葯產業的兩大支柱。生物醫葯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葯產業共同組成。各國、各組織對生物技術產業的定義和圈定的范圍很不統一,甚至不同人的觀點也常常大相徑庭。
生物醫學工程是綜合應用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從工程學角度在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乃至整個人體系統多層次認識人體的結構、功能和其他生命現象,研究用於防病、治病、人體功能輔助及衛生保健的人工材料、製品、裝置和系統技術的總稱。
制葯產業與生物醫學工程產業是現代醫葯產業的兩大支柱。生物醫葯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葯產業共同組成。各國、各組織對生物技術產業的定義和圈定的范圍很不統一,甚至不同人的觀點也常常大相徑庭。
生物醫學工程是綜合應用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從工程學角度在分子、細胞、組織、器官乃至整個人體系統多層次認識人體的結構、功能和其他生命現象,研究用於防病、治病、人體功能輔助及衛生保健的人工材料、製品、裝置和系統技術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