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騷嗎
㈠ 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
日前,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發布了《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公布了最新調查數據。
據悉,本次的數據採集來自於全國130餘所高校的近18000名大學生,具體數據如下:
【戀愛次數】
數據顯示,近七成的大學生有過戀愛經歷,只交往過一個對象的學生佔到了42.9%,交往過五個及以上對象的佔到了8.7%。看來,多數學生都有戀愛過,但是「老司機還是佔少數。
【性取向】
在性取向的數據上,有九成的學生認為自己是異性戀,除此之外,認為自己是雙性戀的佔到了5.1%,表明自己是同性戀的佔到了2.5%。雖然大多數人是異性戀,但是希望社會和個人都不要對非異性戀的性取向有任何歧視。
【關於婚前性行為】
數據顯示,對於婚前性行為,認為在有感情基礎的情況下和以結婚為前提的情況下,可以有婚前性行為,有23.6的同學認為無論如何都不能有,只有少部分的同學認為有無感情基礎都可以發生婚前性行為。
【性伴侶數量】
在性夥伴的數量上,有28.4的男性有性伴侶,女性有性伴侶的比例只有男生的一半,為14.8.其中,有一個性伴侶的比例將近60%,2到4個性伴侶的同學佔到了29.9%,除此之外,還有一成的學生有五人及以上的性伴侶。
【關於避孕】
在有避孕經歷的對象中,有八成以上的同學採用安全套作為避孕方法,還有29.5%的同學採用的是體外射精,以及有23.7%的同學是採用避孕葯的方式進行避孕。
【是否有流產經歷】
比較活躍的性行為,同時也伴隨著風險。有過性行為的受訪者中,9.9%的自己或伴侶有過流產經歷,還有人曾多次流產。除了去正規醫院,有超過一成的人去小診所或者自己服葯流產。
此外,一些大學生的生殖健康知識依然欠缺。79.7%的受訪者知道「與艾滋病感染者共用餐具不會感染艾滋病」;只有50.2%的人明白「無痛人流的效果並沒有比其他人工流產方式更安全」;28.9%的人誤以為體外射精能有效避孕。
【性騷擾】
除了被允許和接受的性行為,其中讓人不太愉快的一件事就是性騷擾,調查顯示,男生和女生遭遇性騷擾的比例大致相同,均為三成左右,其中,性騷擾的主要實施者多來自於銅須和朋友,以及少部分來自陌生人和網友,所以,朋友之間的交往一方面是要注意尺度,另一方面,也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總之,如何正確的認識性、對待性、以及處理性,是一個對大學生來說比較重要的問題,這其中少不了學校以及社會的正確引導,大學生也應該學會潔身自愛,正確的處理感情,處理性,這既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有關如何安全避孕等房事安全的相關常識還在持續更新中,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本網站避孕方法常識欄目哦!
㈡ 如何看待男大學生在廁所「手沖」
一段引人關注的視頻在四川成都科技科技大學的廁所內上演,一名男生因沉浸於虛擬現實(VR)體驗,被意外地捕捉到了「私人時刻」,在網路上迅速被封為「VR手沖哥」。這段視頻流傳開來,不僅引發了網友們的大膽創意,他們通過P圖將這位主角與動漫角色碰撞,呈現出了別樣的視覺效果。然而,隨著視頻的傳播,圍繞著這起事件的猜測與爭議也隨之升級。
關於視頻中的門是誰打開的,以及男生的真實動機,輿論紛紛。有些學生透露可能存在的刻意行為,甚至有博主站出來澄清,質疑謠言的存在。這起事件不僅引發了對「自慰」行為的公開討論,還揭示了現代社會對性表達的復雜態度和誤解。人們對於這位男生的真實身份猜測不斷,炒作的質疑聲也不絕於耳。
2020年台灣籃壇的艷照門事件再次將焦點對准了個人隱私和道德倫理的邊界。運動員被美色誘惑,隱私被侵犯,媒體的追逐與公眾的窺探,使得他們成為輿論的焦點。這再次提醒我們,自慰作為私密行為,一旦被過度曝光,可能會對個人心理造成傷害,甚至可能構成性騷擾。在「VR手沖哥」的案例中,如果存在暴露癖的成分,就可能觸犯法律的底線。
我們需要理解,自慰本身並不應被污名化,它是一種自然的人類需求。真正可恥的是,有些人試圖將它作為變態行為的遮羞布。我們應該尊重個人隱私,避免將他人的私人行為公之於眾,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在科技與現實的交融中,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既保護個人權益,又能促進社會對性的健康理解和接納。
㈢ 大學生性教育(做好大學生的性教育)
現在大學校園里大學生們對性的話題討論越來越多,我所在的學校學生社團曾經組織的一次辯論賽有一個題目就是「避孕套自動販售機應不應該進入大學校園」,引起了同學們廣泛熱烈的討論。學校里每年也會舉辦防艾宣傳活動,向廣大同學宣傳防治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作為社會的有關部門和高校,對於性的話題不再迴避,已經開始積極主動的面對出現的各種問題,採取一些措施和手段來解決問題,這也促進了大學生性教育的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社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家在對待性的態度上也越來越開放。而開放的社會也讓人們不再壓抑性需求,婚前同居、一夜情、多性伴侶等現象也逐漸變多。而大學生性觀念開放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大學生是一個對新奇事物接受力很強的群體,從緊張壓抑的高中步入相對自由的大學後,更渴望釋放自己和尋求自由。大學里談戀愛的人越來越多,戀愛免不了有性愛,但是如何健康、安全、美妙、負責地體驗性,很多大學生了解的卻不多。性開放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匱乏的性知識和不安全的性行為,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後果。沒有保護的性行為會傳播淋病、艾滋病等性傳播疾病。大學生的性健康知識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夠。艾滋病的發病人數在不斷增加,其中同性性行為群體中感染艾滋病的概率更大。部分女學生在流產後,由於擔心父母的責備,以及身體受到的損害,就可能會出現焦慮、抑鬱情緒,甚至有自殺行為,造成不可估量的創傷。
在之前參加一次培訓學習時老師講到一則咨詢案例,一對博士夫婦結婚2年,卻沒有進行過一次和諧的性生活,可見他們對性知識的了解是如此的匱乏。之前還看到有新聞報道一對博士夫婦結婚許多年,丈夫卻分不清妻子尿道和陰道的位置。書讀了好多年,但卻很少有人好好上過一堂性知識課。其實性行為就像穿衣吃飯,沒什麼可避諱的,但很多性教育都停留在表面,並沒有真正的像其它課程一樣深入長時間的展開。
針對目前我們的性教育現狀,我們應該如何加強學生的性教育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第一方面,應從學校層面加強性教育。學校要開設性教育相關課程,將正確的性知識傳遞給學生。大學生性教育的重點應當放在大學生倫理教育與哲學教育上面,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鼓勵學生們探討愛情、婚姻、家庭的倫理問題和性的本質問題,培養樹立良好的性道德。
第二方面,大學生自身要有強烈的性安全意識。大學生在婚前發生性行為,應採取避孕措施。如果發生意外懷孕,必須到正規醫院就醫。同性戀者更要珍愛自己,杜絕多性伴行為,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不發生性行為。如果感染了性病、艾滋病,要勇敢面對,並且及時去醫院就診,更要潔身自好,不要再去感染別人。
第三方面,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由於部分學生責任意識不強,在戀愛時只是一種游戲的心態,在出現問題時選擇逃避,不僅使對方受到了傷害,也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所以要增強學生們的責任意識,樹立健康的戀愛觀和愛情觀。
第四方面,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排除與合理應對「性騷擾」。現在社會形形色色的「性騷擾」在我們身邊悄悄地發生著,輕者給女性帶來不同程度的困擾,重者使許多女性受到極大的傷害。做為還未完全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在遇到「性騷擾」時,由於沒有處理經驗,十分害怕而使違法犯罪分子逍遙法外,自己更是受到了傷害。在應對「性騷擾」方面,要有理、有利、有節,區別不同情況,不卑不亢、剛柔並用,既要保護自己,也要對他人負責。當「性騷擾」發展成侵犯時,應當嚴厲地制止和反抗,避免嚴重的後果。
第五方面,性教育從小做起。從孩子上小學時就開始性教育,讓他們形成明確的性別意識,知道哪些私密部位是不允許別人觸摸的;中學時讓孩子及時了解月經、遺精等生理現象,引導孩子進行健康的異性交往;大學時與孩子探討戀愛、避孕等問題,培養婚姻和戀愛的責任感。家長們做好孩子們的思想指導工作,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不要讓所愛的人因為你的錯誤行為受到身心傷害。如果孩子意外懷孕或感染性病,家長們不要施加壓力,應和孩子一起面對,以便早日恢復健康。
性教育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努力的工作,需要我們每個人還有全社會共同完成,在遇到問題時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對,也要坦然應對。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才能獲得更充足更陽光的情感。性教育的意義在於,讓學生們學會珍愛和保護自己、尊重與理解他人。性教育不僅關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關系社會的前途未來。不管晚與不晚,大學生需要性教育。雖然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但它的結果會讓我們全社會都受益。
㈣ 如何看待大學生的性與戀愛心理
愛情是男女雙方基於一定的社會基礎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一的感情。戀愛是追求愛情的舉措,但並不是生來就有的,大學生戀愛和性心理是困擾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永恆問題。正值年輕期的大學生,隨著性生理的開竅和性心理的進展,盼望愛情,想談戀愛已成為大學生中較為全面的心理形式。但是,由於大學這個異樣的社會環境,以及大學生自己的一些因素,許多人在承受學習壓力的同時也承受著戀愛與性有關的各類問題的騷擾。
大學生主要處於大學生性心理和愛情心理發展的異性相吸階段,主要面臨的愛情體驗是「初戀」,如果能正確認識和把握自己的這種情感,才會為步入真正的愛情伊甸園開辟道路。初戀,即是指人生旅途中的初次戀愛,也就是常言所說的「情竇初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