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

大學生農村社會實踐

發布時間: 2025-09-04 11:51:24

大學生社會實踐會遇到什麼困難

(一)大學生社會實踐沒有得到社會的全面配合

大學生社會實踐主要在各高校所在地的農村和社區開展。目前,我國處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區、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新的歷史機遇給大學生們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但是,我們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期間並不是那麼受歡迎,他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甚至會遭到實踐地區有關負責人的拒絕和反對。本人多年來一直作為帶隊教師帶領學生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每次社會實踐的准備工作都會遇到許多難題。當我們在農村和社區聯系實踐地點的時候,當地的領導的態度經常會讓我們十分失望,他們常常以沒有條件、沒有精力甚至沒有必要等借口拒絕接收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更有甚者還直接問到我們能給他們捐多少款、捐多少物、能帶來多少「實惠」,否則就不予接待。在具體工作中,帶隊教師在聯系社會實踐地點的時候往往要通過團市委、團縣委或者自己的社會關系才能被接納。大學生的熱情和社會的冷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廣納塌大師生進行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影響了社會實踐的效果。

(二)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內容不夠豐富

盡管從整體來看,我們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探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實踐方式,但現實中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內容還不夠充實,形式還有待於創新。目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主要形式是「三下鄉」和「四進社區」,對於綜合性的大學和學院來講,由於其專業的多樣化,經過師生精心的籌備,可以准備比較豐富的實踐內容,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為社會實踐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條件。但是,在我國綜合性大學數量畢竟十分有限,對於一些專業比較單一、學校規模較小的院校來說,因為其專業和規模的限制要全面開展「三下鄉」和「四進社區」是十分困難的,他們只能選擇其中的一項或幾項來做。同時,在具體實踐中由於受到實踐地點的客觀條件限制,比如缺乏必要的活動設備和場所、偶爾還會遭遇部分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因此社會實踐的開展形式也受到很大制約,從而影響了整個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

(三)學生所學知識在實踐中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從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宗旨來講,就是要通過社會實踐,把課堂和社會聯系起來,力求從實踐中驗證書面的知識,也通過社會實踐更多的了解社會,更好的服務社會, 使自己的情智得到提升。而現實的狀況是除了一部分工科專業學生在實踐中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外,很多同學不能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特別是一些人文科學專業的學生。現以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例進行說明,近年來學校每年暑假都組織學生進行暑期「三下鄉」活動,並且多是以學院或系為單位組織,按照專業特點來講,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隊員應該圍繞當地的經濟和管理開展實踐和服務,才能將所學知識利用發揮,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他們卻很少有機會得到這方面的鍛煉,村裡沒有太多的經濟和管理方面的條件供他們去實踐,即使有這方面的問題由於廣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也很難有所建樹,不能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

(四)社會實踐的效果評價不夠客觀

效果評價是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評價是否科學,能否對實踐活動提供有益的建議和幫助,關鍵在於是否有一個科學的質量評價標准。社會實踐活動效果具有的長期性,是在長期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慢慢形成的,這使得人們不知道怎樣來評價活動效果,社會沒有一個標准來作出中肯的評價,所以很難得到極大的關注和支持。當前,一部分高卜鉛校社會實踐活動存在著形式主義傾向,一些學校和領導社會實踐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是把社會實踐活動當作宣傳自己學校或自己表功的手段,他們在社會實踐中搞形式主義,不注重實踐的實效,使得社會實踐活動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可見我們必須有一個科學的標准來對社會實踐進行評價,不給那些搞形式主義者任何投機機會。

Ⅱ 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00字

學習好理論知識是重要的,但是社會實踐也不可缺少哦,那麼進行了社會實踐記得寫好心得體會哦!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00字(一)

此次活動以「為愛下鄉,志願服務」為主題,以慰問、志願服務為主線,不僅為當地村民送去了溫暖,而且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村子裡積極踴躍幹活。計劃是死的,活動是活的。很多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個時候就需要體現我們團隊的應變能力,和大膽的決策。在開展各項活動中,我們遇到了不少問題,碰了不少的釘子。但是,這個就是我們此行的的目的之一,在服務新農村的同時,接受挫折教育。這樣能讓我們了解到基層工作是苦的,條件是差的,但是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也需要到基層去,誰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基層就是需要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去貢獻力量。

我們志願服務隊「xx」隊伍有x位老師,x名學生。大家既明確分工,又必須緊密協作。在服務隊里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此次活動總體上說,我認為尚算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而是每位隊員都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服務和諧新社會的活動中去。志願服務隊的每位隊員都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懂得了怎樣與人相處。在服務寺也村的同時實現自我的成長。

幾天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獲了。這短短的幾天將成為我心底最美好的回憶。坐在這里寫心得的時候,這次三下鄉已經結束了,但發生過的情形卻不時地想起。我要感謝那些可愛的寺也村村民,是他們給了我們成長的經歷;我要感謝陪我們下鄉的老師,謝謝您對我們的指導和幫助;但我更要感謝一起和我下鄉的志願服務隊隊員們,是他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真情。同時也真誠地希望寺也村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經濟發展的更好更快。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只要你願意去嘗試和經歷,並坦然的接受過程的酸甜苦辣和結果的成敗得失,人生就會很精彩。三下鄉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志願服務隊伍將會繼續下去,不斷的去需要我們的地方。通過這次活動我也更加堅信:意氣奮發的我們經得住暴風雨的洗禮,象牙塔里的我們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年輕的我們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仍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總之,這個暑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豐富而有意義的,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描述的,因為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獲。「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00字(二)

「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了幾天了,回顧那段難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成長。對比之前的自己,真的成長了不少, 變得更加成熟、勇敢和自信。生活對我如此慷慨,讓我在付出一點點的時候卻讓我收獲了很多,學會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而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或缺的財富。

一路走來,我收獲了很多:第一,珍惜。是什麼樣的緣分,讓我們能一起參加「三下鄉」活動,認識了這么多可愛的小朋友,為了共同的目標,付出自己的真心。機緣難得,唯有珍惜。珍惜今天,珍惜生活,珍惜讓我變得「富有」!

第二,團隊意識。來自不同個體的三十餘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團隊意識是一切活動成功的前提。我們是一個團體,一個集體,一切都應該服從,不論是做什麼工作,都應該為大家著想,為團隊著想。

第三,溝通交流。每個人都有各自新的想法和心情,也許是喜悅,也許是憂傷,經常與隊員們談心,聽聽大家的心聲,了解大家的感想,可以促進理解,也可以集思廣益。

當然,在我們這次活動取得豐收同時,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的工作中仍存在著諸多不足和做得不夠的地方,如對下鄉的總體認識還不夠深刻,由於缺乏經驗,一些准備工作跟實際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中的細節做得不到位等等。但我們依然相信,有收獲,有經驗,有挫折,有教訓的活動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完整的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當代大學生,這也是一份社會責任感,用我們所學的去回饋和給予我們更多的社會。一步一腳印,希望我們的足跡可以遍布鄉村每個角落,讓希望在鄉村中蔓延。

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00字(三)

今年的x月別有一番滋味,今年的七月最是燦爛。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只是短短的八天,但在這八天里,我們夢翔浪潮實踐隊xx人扭成一條線,一起工作、一起吃飯,同進退,共患難,嘗盡了辛酸苦辣,但也收獲甚多,受益匪淺。

有人說:大學生就是一張白紙,需要自己去尋找恰當的位置展現自己。而我很幸運,在這打短短的八天中我找到了自己的恰當位置——老師。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我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站在那三尺講台上。當我站在上面時我突然明白這就是屬於我的舞台。因此,我竭盡所能把知識教給學生,通過把數學和趣味相結合,力圖教會學生知識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但「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這次講課我突然發現自己親率,備課工作還沒做好,備課內容與學生的知識水平有些脫節。但我並沒有氣餒,在課後積極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並在下次上課中作了相應的調整。與此同時,學生們激情高漲,上課很時積極,課堂氣氛活躍。是我最感動的是學生們很尊重老師,走在校園里不停有學生向我問好,我熱淚盈眶。做了十幾年的學生,今天我終於體會到了做老師的不容易。我很珍惜這次實踐機會,同時,在以後的日子中我也會把握機會不斷鍛煉能力和積累經驗。

與此同時,我還是新聞組的一員。在新聞組中,通過不斷寫稿不斷提高了我的學作能力,而且增長了我的見識和積累里很多寶貴的經驗。在這短短的八天中,我們新聞組很給力,總共發表了xx篇左右的新聞稿,碩果累累。

三下鄉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們夢翔浪潮實踐隊將會繼續下去,通過書信等方式與學生們保持密切的聯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知識只有為人民服務才能彰顯功績,大學生只有服務社會才能實現人生價值。年輕的我們要勇敢地走出校園,服務社會。總之,這次三下鄉實踐活動是既充實有很有意義。

我特別推薦

Ⅲ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精選四篇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使我們在實踐中獲得寶貴的財富經驗,那你知道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怎樣去寫嗎?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精選四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篇一:大學生三下鄉滲雀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們作為一名大學生鍛煉自己能力非常重要的途徑,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好假期,多去實踐,創造屬於自己的青春財富。

而這次暑假,我參加了由班級組織的「xx」三下鄉社會實踐隊的活動,到xx小學與小學生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多星期的日子,為我的大學一年級畫上了一個句號,深刻而有意義。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夢想始於好的准備。為了能夠順利地完成這次三下鄉的活動,我們就必須做好准備,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又是那麼的多,一切都在進行著。

首先,我們三下鄉的生活環境不會像我們在學校的生活那樣,那裡沒有床,沒有熱水……我們還要帶好席子、洗漱的東西等,為了減少開支,我們收集了一些畢業師姐不要的生活用具,還收集到不少可以用的本子和顏色筆,文具可以用來獎給小朋友。這充分利用了資源,達到了節約的效果。

我們是要給小學生上課的,但我們的講課經驗還是很不足的,要准備的東西還真是不少。我們開設的課程主要有語文、數學、英語、簡筆畫、手工、音樂、體育,另外還有主題班會、創衛課堂、一戰到底知識競答、趣味運動會、心理游園等活動。

隊員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取要參與的課程與活動,在根據所選的課程和活動做好預備的方案,准備好所需的材料。

在這准備的過程中,我明白到不是簡單地去上一節可就可以完事的,要想上好一節課,不但要自己准備好,有東西可講,還要從小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思考並喊嘩如果這樣子上課,小學生會聽得懂嗎?又懂多少?怎樣才能更好地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

怎樣才能提高的興趣?在各個教學小組的討論與協商後,都可大致得到一些共識,其中還用到了平時發展心理學的知識去分析我們教課的對象。在這個階段的心理和生理發展上的一些特點,思考在教學中如何避免造成心理問題和如何更好地結合學生發展的情況在教學活動中加入相應的東西,使得教學活動能夠收獲到好效果。

為配合其他隊員的工作,我們還要去找資料,對比教材。網路,圖書館都成為了我們很好的幫手,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讓資源發揮本身的價值。

萬事俱備就為出發,我懷著緊張而又好奇的心情就出發了,之前的別人口中「三下鄉」對我來說都只是個傳說,真正了解到的是親身的去感受,只有實踐了才能明白。

這次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不僅是什麼知識的交流,更多的是體會了生活,感受生活。除了參見教學小組的教學課程,我還參加了實踐隊的後勤組,進入後勤組讓我接觸和處理了以前從未接觸的事情,也體會到生活的不易。

在後勤組最大困難就是煮飯了,雖然在家有煮飯的經驗,但是一切都因時間地點條件而改變了,這次煮的不是幾個人的飯,是將近50人的飯。

第一次煮米飯的時候,大家都還沒有什麼經驗,只知道面前提供的鍋要煮兩次才夠吃,不知知道這么大的一鍋飯要下多少水,幸虧那天有老師指導,飯算是煮成了。但因為是第一次煮,不是很清楚大家的飯量如何,有很多的剩飯,如果倒掉就會很浪費,經後勤組協商決定第二天的早餐就不吃包子了,就喝這剩飯煮的粥。米飯還是多了,水還是少了,還煮了將近2個小時,結果那天的早餐是名副其實的「稀飯」,在沒有菜的情況下,這樣的稀飯又被剩下來了,中午的時候每人被迫吃了一勺「稀飯」後才能盛新煮的米飯,雖然大家都不希望這樣,但都照做了,因為大家都不想浪費,很感謝大家能夠理解。

這幾天飯菜煮得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雖然每次煮的人都是由不同小組負責的,但每個小組都有吸取上一個小組的經驗,努力做好每一頓飯。而且這次三下鄉相信不只是我一個人第一次煮這么大的一鍋菜,也相信大家會對學校飯堂的阿姨們產生一絲敬意。

這是我第一次比較正式地上課了,我上了絕行簡筆畫課、手工課和創衛課,雖然我的課上得不是很好,但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一些問題,以及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兩點:

(1)要學會應變。

小孩子的思維其實是很廣泛的,他會想到很多你想不到的東西,隨時都會提出你意想不到的問題。例如我上第一節簡筆畫課的時候,我嘗試通過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教他們畫簡筆畫,就用了正方形舉了一個例子,畫了很多以正方形為基礎的圖畫,就有學生問到:「老師,為什麼小鳥是方形的嗎,人頭可以是方形的嗎,奶牛可以是方形的嗎?」,頓時我就蒙了,我不知道怎麼用一些簡單語言去向他解析這個問題,只是很含糊地說了這樣可以更形象,其實自己很清楚這樣的答案根本就說明不了什麼。應對類似的提問又該怎麼解決,這一切都應該在不斷的思考和實踐中去找到答案。

(2)要有老師的威嚴。

我以前以為和學生要打好關系,要對他們好一點,他們就會對你好一點,其實這是不行的。課堂上不能什麼都隨著學生想怎樣,例如有上台互動的活動,有時候會有很多學生舉手上去,你不能每個人都叫上去,如果真是這樣課就沒法上了,在他們吵的時候就要嚴肅點,不然他們永遠都不會靜下來聽你的,這點我做得很不好,課堂上總是有些失控的場面。看來要做一名成功的老師還需要作出很大的一番努力。

一個多星期真的很快就過去了,在這一個多星期所經歷的事情,不能說有多麼的了不起或者怎樣的,但足以令我有所收獲。

畢竟相處有這么的一段時間,當我們彼此剛剛熟悉對方,剛剛習慣對方的時候,我們卻要和這幫小學生說再見了,大家都很捨不得,就連一些平時很搗蛋的孩子都哭了。

也許我真正帶給他們的知識是很少的,但很能與他們一起度過我大學一年級最後的時光,我很滿足,也很快樂了,希望每一個孩子也能快樂成長。

很多事情不去試過,根本不會知道,不會懂得,只有試過了才會知道。

參加社會實踐不僅能讓我們了解自己的能力,還鍛煉到我們的能力,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為今後我們走上社會,為社會做貢獻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二: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手指在鍵盤上敲敲打打,寫下我點點滴滴記憶。今年的夏天酷熱如舊,今年的雷雨急驟如夕。然而今年的夏天我們卻肩負著不同的使命,擁有不同的感動。我們在學院領導的關懷下,在院團委的支持和系黨組織的帶領下,我們 「牽手xx儲運,共促科學發展」暑期實踐團隊的活動已經圓滿結束。

三下鄉為的是更好的讓大學生了解當今社會,更好的適應以後的社會,為出社會做了一條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夠領略到當中的道理。在活動中每一位同學都互助、互愛。在一個合楷的氣氛中開展活動。不論是活動的前後,大家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開心的心情,對突發的事件能夠保持冷靜,以平常心來對待!我們隊員之間保持良好的聯系,外出事先報隊長得到批准。我們每個人都記日記,記錄著當天的生活點滴,每2~3日進行工作小結。

淚水與喜悅,還是要落入俗套,最想說的一句話還是時間過得好快,十二天的暑期實踐活動就這樣結束了。從開始時的喜悅與好奇到如今的懷念與不舍,種種感想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十二天里,從我的心裡飄過飄過,難以忘懷!這十二天的暑期實踐經歷,我獲得了很多,有友情,有經驗……在參觀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兩位xx大學研究生的學長,學長跟我們聊了儲運專業的前景,另外學長建議我們在校大學生要好好珍惜在學校的時間,盡量多去學習。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說大三的專業課很重要,除了老師強調的重點知識外,一些細微的知識我們自己也要主動去鑽研,像xx學院這樣比較年輕的學校,知識系統比起其他老資格的學校的來說還不是很全面,而大學的知識又是最最基礎的,為了把基礎打好,我們更得主動去多學,學精,否則和那些211工程學校的同學競爭起來就相對較弱了。這些話很誠懇,很現實,聯想到自己近兩年來的學習態度,實在難以啟齒,大三,是得踏踏實實地學習專業知識了,不管今後是不是從事這一行,但對於自己多學知識總是有利的。這次的三下鄉活動,不僅僅是個好的學習的平台,更是我們鍛煉自己、接觸社會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先感謝一下給我這個機會和一直鼓勵我堅持下去的那些人們!

通過這次三下鄉,在組織活動,到實踐活動這方面講,我還有以下幾點收獲:

一、合理分配

不論是做什麼工作,總會有要分配的時候。合作能力我也與同學們差不多,通過這一次的社會實踐,讓我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我隊出發前,我們的一些活動材料還沒有全部到位,留了一名同學在學校,團隊的活動日程才得正常開展,要是不分配下去而是全部留下來的話,那我們的團隊活動肯定是不完滿的。

二、主動提問

我們學生與社會接觸不多,不好意思主動的去找一個提問,有點害羞。沒有老師在,一切都需要我們自己去考慮,哪怕只是一根鐵絲,一枚釘子,都要我們想到。活動中會有很多問題,或許是個人無法考慮全的,那就需要大家集思廣益,把自己想到的提出來,把自己不懂的提出來,讓大家一起解決。

篇三: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我們的暑期實踐從x月x號到x月x號,x天的暑期實踐很快過去,但就是這短短的七天我們得到一生中難於得到的東西——團隊的精神、堅強的意志、真摯的友情——我們沒有虛度這七天。

由於此次我們實踐調查的課題是《調研xx雙轉移共建和諧新xx》,所以在實踐的這幾天里我們一直在xx區各鄉鎮的大街小巷奔走,在居民小區、企業與政府部門、市區街道都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作為此次xx大學xx學院、xx學院赴xx區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的一員,我也是第一次參加暑期實踐,一切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地摸索,終於克服重重困難,順利完成此次暑期實踐。現在當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桌旁,回憶這段實踐歷程,感慨頗多。策劃並實施這活動也許想想挺容易的,但做起來真的好難,也許這就是實踐的重要。從實踐前的活動策劃准備到具體實踐活動,每一個過程,無不需要付出辛苦的勞動。

這次暑期實踐活動給了自己很大的認識提升,實地的調查走訪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xx區政府應對雙轉移的相關出台政策及政策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同時也讓我了解到居民對雙轉移政策認知程度和他們對政府工作的建議。

暑期實踐沒有我想像中的艱苦但也是不輕松的。盡管指導老師僅參加指導了我們一兩天的實踐活動,但她的寶貴意見與建議給我們大大地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使工作進展更加順利。但是我們自己需要考慮和計劃的事情很多,責任也很大。就說實踐過程中我們舉辦的計算機義務維修與計算機知識宣傳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感覺到我有好多地方需要鍛煉學習,要舉辦好活動真的不像寫策劃那麼簡單。

暑期實踐就是要學會與人交往,在社會中鍛煉。此次實踐我們需要完成課題調研,為此我們在各個地點進行問卷調查、訪談。在整個活動期間,我們先後在xx區的多個鄉鎮開展上街入戶調查,我們分成兩三組上街開展問卷調查工作,問卷調查題其實就是一個媒介,通過這一媒介鍛煉了我們與陌生人交談的能力,同時通過問卷調查也可以了解居民對雙轉移政策實施的認識、看法與及建議。上街入戶調查,我們都走了很多路,受訪群眾中有配合調查的,也有不配合的……總之,大家都是感觸良深呀!

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我們的團隊精神與友誼。在這次實踐活動中我們增加了認識與促進了交流,我們也更加的互信與諒解,並結成了深厚的友誼,我想這也是此次實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收獲。

在這次暑期實踐活動中我感覺自己學到了好多,成長了好多。在這次的實踐中雖然有時候會感到很累,但這次實踐也讓我對自己有了新的了解。也許以前在與陌生人交往時會顧慮,但實踐隊給我提供了平台,提供了機會,讓我去接觸陌生人,去學會與人交流。一次活動,一段美好的記憶,我們在鍛煉的同時,也在靠近我們自己人生的理想。

篇四: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席慕容時間凝固成金點,然後拉成長線,連接一年又一年的細小縫隙。有時候我也不得不承認,席慕容的確把青春看得非常地透徹。站在時光的十字路口,回望過去的種種單純與美好,悲涼而欣慰。

花開花落,風卷雲舒。青春如同流沙般從指縫溜走,過去的倔強與輕狂,原來如此荒誕不羈。青春是打開了就合不上的書,愛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賭注,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頭的路。

三下鄉回來之後,我覺得自己突然間長大了不少。三下鄉的點點滴滴彷彿是一場場夢,夢中我們走過一個充滿光芒的世界,而醒來,我們終究重回原地。但我不會為離別而哭泣,只為曾經而微笑。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懂得:花開花落總有時,何必珍藏一地落花,只是我經過了一棵熱鬧非凡的樹,看見一樹繁花,開滿了青春的回憶。

三下鄉,我們哭過,笑過,經歷過,感受過,收獲過。三下鄉這一本相冊,記錄了所有青春中最珍貴的場景。在最美的時候,永遠地定格。張開雙臂,閉上雙眼,靜靜地擁抱青春,這最永恆的年華。三下鄉伴隨著我們走過無知,走過幼稚,走過放盪,走過不羈,走過酸甜苦辣,走過崎嶇坎坷,又漸漸走向成熟。在青春的旅途中,總想踮起腳尖,觸摸那束最耀眼的光芒,因為我知道,那束遙不可及,卻又近在咫尺的光芒是屬於自己的最神聖的夢想。多少次抬頭遙望燦爛的星空,總堅信自己一定會是那最耀眼的一顆。

我深深體會到大學生「三下鄉」 使大學生能夠將自己在校所學的先進科學的生活觀念在廣大農村傳播,緊密結合他們所學專業技術知識,在農村開展多種形式的先進科技文化知識和生活觀念的宣講活動。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的進程,為大學生了解中國國情開啟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同時提高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培養了優秀人才。

流年,不會因夢境而駐足;緣分,不會因強求而眷顧。不該說的話,可能沉澱一切的錯;不該吟的歌,可能透析一切的悲楚,成長的代價得自己付出, 卻不該用淚水去陪伴失意。

時間,從指縫間匆匆流逝。曾經天真幼稚的我們如今年少輕狂。不知淡忘了多少時光,就這樣匆匆的成長了。

青春,夢一般的青春。促使我們肆無忌憚地瘋狂,在我們的世界裡瘋狂。花季中我們,最耀眼的我們。充滿了活力與激情,也許我們已不再像從前一樣天真,無知。但我們依舊純真。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中國哲學考研真題 發布:2025-09-04 14:45:14 瀏覽:362
四川大學泛函分析老師 發布:2025-09-04 14:42:48 瀏覽:1000
青島科技大學康俊佐老師 發布:2025-09-04 14:36:44 瀏覽:286
一二兩批2011計劃大學名單 發布:2025-09-04 14:36:01 瀏覽:241
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04 14:33:46 瀏覽:135
學校分的研究生導師好嗎 發布:2025-09-04 14:33:12 瀏覽:995
西南政法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04 14:31:37 瀏覽:199
進大學當老師的條件 發布:2025-09-04 14:02:44 瀏覽:785
2018浙江大學考研 發布:2025-09-04 13:56:41 瀏覽:873
大學生以案說法 發布:2025-09-04 13:40:02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