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擇業情況
發布時間: 2025-09-04 13:18:27
㈠ 如何看待大學生的擇業和就業現象
一、擇業與就業的意思不同。
擇業:所謂擇業,就是擇業者根據自己的職業理想和能力,從社會上各種職業中選擇其中的一種作為自己從事的職業過程。任何已具備勞動能力的人,都要進入社會職業領域選擇特定的職業。
在職業選擇過程中,擇業者不僅要考慮到個人的需要、興趣、能力等因素,還要考慮社會發展的需要。
就業: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依法從事某種有報酬或勞動收入的社會活動
二、擇業與就業的選擇: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處於求職期的大學畢業生,必須把握力爭及時就業的原則。
1、要調整好擇業心態,合理確立就業期望值,注意克服脫離現實、攀比、盲目選擇等心理情緒的干擾,避免由於自身擇業觀念而導致「有崗上不了、有職任不了、有業就不了」的人為行業情況。
2、要正確認識就業的動態性,改變「一步到位」、「從一而終」的擇業觀,避免盲目地東挑西選,或過於精挑細選而錯失及時就業的機會。
3、是要採取勇於競爭、不怕挫折的態度,積極主動地探尋就業機會,避免在消極等待中延誤擇業時間。
「先就業後擇業」的好處
「先就業後擇業」的觀點理論上有助於暫時緩解大學生就業難方面的問題,對個人、學校、企業和社會都帶來有利的影響。對大學生本人來說,暫時緩解了畢業後流離失所的壓力感,獲得了精神慰藉,同時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後還可能再回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上來。
對於學校來說,能夠迅速提高一次性就業率,在就業方面考核時能夠占據優勝地位,有效地充足生源、提高學校知名度。對於用人單位來說,特別是對那些工作條件並不是很好的企業來說,「先就業後擇業」能夠為這些企業提供充足的候選人員。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