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說抗

大學生說抗

發布時間: 2025-09-04 19:55:07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5篇)

有序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切實築牢免疫屏障。當前,「打疫苗」已經成為了大家的自覺,為疫情防控貢獻「一臂之力」,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篇1)

我叫__×,是一名大四畢業生,恰逢畢業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在全國迅速蔓延,數億人在家居家隔離,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大家為了家人安全,為了自身安全,都在不遺餘力的自我堅持著,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深知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保核碰護自己的同時,盡我所能,做我力所能及之事,去幫助他人,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間,為響應鄉政府的號召,我毅然決然的加入了後孫大學生志願者團隊,為自己的家鄉貢獻一份力量。

從大年初三,我和另外三名大學生一起組成的大學生志願者團隊,開始在村幹部的領導下,帶上袖章,帶上口罩,在主要十字路口,進行值守,對村內來往車輛進行登記和盤查,同時為村裡外來人員進行信息登記,並測量體溫,此外,在村領導的安排下,我們開始利用自身所學,走進村莊之間,走入村民之中,為村民旁敬們發放抗擊疫情宣傳單,告誡村民們家裡如果有武漢回來的人員一定要盡快上報,並進行自我隔離14天進行觀察。考慮到村民大多年齡較大,文化水平不高,我們還主動承擔講解工作,為村民們講解此次疫情帶來的危害,以及病症的一些主要表現,發熱(≥37.3℃),乏力,乾咳等,部分村民表示對本次疫情非常關心,紛紛詢問可能被感染的途徑有哪些,我們也根據村民們的需要,介紹了可能的感染途徑以及如何正確預防,並現場演示了如何正確洗手以及如何正確佩戴口罩,最後我們告誡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不扎堆,不聚會,少去人員密集場所,如若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症狀,應及時到當地指定醫療機構就診。在本次防疫過程中,我們志願者們也分別結合自身專業所學,利用無人機進行航拍,實時對村莊人員密集場所進行監督,同時對扎堆聚會人員進行驅散。

同時,由於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我開始認識到疫情中的人們他們更多的需要精神的力量,他們需要精神的支持,他們需要聽到一個個好消息,因此,我開始想到要利用網路的力量積極開展網路宣傳工作,為此,我在網上加入了河南省青年志願者協會和抗疫網宣志願者協會,開始積極轉發疫情期間相關防護知識以及優秀感人事跡,同時,抗疫網宣志願者的小夥伴們也大量製作了一些公益宣傳作品,以此來鼓勵身邊更多的人保持一份積極良好的心態去應對本次疫情,疫情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應對得當,終能克服困難。

中國向來就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自己的信念,眾志成城,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抵禦這場災難!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突發疫情防控攻堅戰!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篇2)

2022年初,河南爆發疫情。來自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的谷博鑫同學在完成自我居家隔離檢測之後,便去建設路街道站前社區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志願者。在得知社區正在招募志願者後,他果斷報名並加入了大學生志願者的隊伍。

在他成為志願者之後,他的第一個任務是小區住戶人口排查。他負責59、60號這兩棟樓,需要挨家挨戶地敲門,並讓居民們填寫《小區住戶人口排查情況表》。小區住戶人口排查工作進展很順利,並且每戶人家都很配合,在表明來意之後居民們都會積極地去填寫。在排查過程中,也有一些獨居老人,因年齡大填表困難,谷博鑫同學便代筆由老人口述幫助他們填寫。因有事外出家裡沒人的住戶,他便先標記下來,等到第二天中午,趁著飯點重新去住戶家敲門填表。經過反復查漏,再三確認他的任務已完成,他才去社區上交由他負責的《住戶排查表》。他說:"雖然挨家挨戶排查的過程很累,但是看著那些表上不斷增加的數據,我覺得我的努力很運氏慎值得。"

他的第二個任務是幫助居民辦理出入證。出入證需要志願者們更加仔細,確保一個編號對應一個人。辦理出入證工作量很大,但是他們依舊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午,社區為他們准備了餃子和菌湯。晚上,除了安排第二天的全員核酸任務以外,谷博鑫同學負責信息錄入以及參加信息錄入員培訓會,了解第二天全員核酸系統的使用情況和出現意外時的解決方法。

全員核酸當天,志願者們七點便到了社區,各點位布置好,便開始全員核酸。谷博鑫同學堅持在他的工作崗位,防護服一穿就是一天。當各個點位的工作都陸續完成,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才能脫下防護服,摘下手套,鬆口氣。

至此,谷博鑫同學所有任務都已圓滿完成。志願者工作雖然很累,但是他現在回想起來,強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當工作時,居民們的一聲聲問候,是志願者們疲憊之餘的「滿血復活劑」,他們會因此感到非常開心,會因此認為做的這些都是值得的。谷博鑫同學說:"那一句句『您辛苦了』真的可以溫暖我的一整個冬天,我心裡也充滿著『為人民服務』的滿足感。如果有需要,我還是會繼續選擇加入志願者隊伍,因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每一個人都是戰士,在國家危難之時,我輩必挺身而出,這是我輩之責任,我輩定當義不容辭!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篇3)

李思雨,共產黨員,皖江工學院的一名大學生。

初心與擔當使她走上志願防疫的道路

疫情期間,每一篇關於疫情的新聞報道、每一個確診病例增加的數字都像大石頭一樣砸在青年大學生李思雨的心上。看到年邁的老人都奮戰在抗疫一線,想到自己正值青春年華。她說:「我們90後在非典時是被重點保護的對象,現在也該挑起大梁,保護大家了。身為一名學生黨員,我更要有沖鋒在前的勇氣,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她通過各種渠道聯繫到臨泉縣青年志願者協會,並成為其中的一員,結識了一群有愛而又溫暖的人。她被分配在了利華小區卡點值守,在2月12日開啟了自己的防疫志願服務之路。

一個多月的志願防疫中,她碰到「乍暖還寒」的雨雪,遇到「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暖陽。一頂帳篷,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裝滿醫用酒精的噴壺,體溫槍和記錄本,這就是她志願服務的場所。特別醒目的是帳篷上方飄著的黨旗和團旗。

在這個卡點,有來自不同單位、不同領域的工作人員,大家凝聚成一支隊伍,每天認真做好進出人員的登記和體溫的測量,對不戴口罩外出的人進行勸返等。

防疫志願服務不是僅憑一腔熱情就能做好的

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她發現做志願者不是僅憑一腔熱情就能做好的。有時候,還會遇到誤解,遇到困難。根據縣委統一部署,限制小區住戶隨意出行,沒有疫情的小區,每戶兩天一次只能一人外出。志願者值守卡點的工作,離不開每位住戶的配合,但也不乏有不理解的人,有的老年人在家裡呆久了,耐不住性子,總想出去走一走甚至有的和工作人員對峙,吵起來。

她向有經驗的志願者學習,耐心地解釋、勸說,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慢慢地住戶們也能理解和接受了。每次路過卡點,還會對他們說聲「辛苦了」,她感受到了志願服務的快樂!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她學會了很多,在處理一些問題時也越來越靈活和有條不紊。

防疫期間,幾乎每天都有領導來督察,了解防疫情況,關心防疫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自我防護情況;隔幾天,就能收到青年志願者協會送來的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她感受到了領導和社會對志願者的關心和愛護。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能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服務,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她感到驕傲!看著疫情在逐漸變好,她體會到了一群人為了一個目標去努力的磅礴力量,更堅定了自己的初心!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篇4)

就讀於洛陽師范學院的王涵碩,懷著從向黨員父親看齊的心態,2021暑期加入了華龍區晨曦大學生志願者服務隊。從按部就班的完成既定任務到如今成長為華龍區「晨曦」大學生志願者服務隊勝利辦分隊副隊長,王涵碩同學的成長歷程值得每一位「晨曦」志願者學習。

2022年1月,面對疫情重襲,王涵碩同學深知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居家隔離結束她立即回歸到「晨曦」抗疫一線,不僅鼓勵了同樣身為大學生的弟弟加入了隊伍,還發動多名身邊同學加入其中。作為隊內的宣傳員,她每天都收集並查看隊內最新的志願者資料,時刻關注手機消息並及時傳達上級組織下達的通知。同時,她還根據所收集的材料,運用熟練的技術製作宣傳文章。自寒假加入勝利辦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以來,她發表的六篇文章閱讀量已達6052人次。

王涵碩以筆為刃,成為勝利辦抗疫戰場的宣傳戰線的中堅力量,讓更多人看到一大批年輕且熱情的「晨曦」志願者,讓更多人了解華龍區「晨曦」這支激昂且組織力強的青年志願者服務隊。

大學生個人抗疫事跡簡短(精選篇5)

大學生團員志願者不僅是國家建設和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踐行者和示範者,是祖國偉大復興的未來中堅力量,是祖國未來的希望。

黎民生,是一名在校大三的學生,也是一名區青協實習生。在疫情之下,他參加過接種疫苗,核酸檢測點現場協調和高考志願活動——在七星體育館接種疫苗和核酸檢測點進行現場協調,引導市民正確排隊參與體溫檢測和檢查健康碼。他還在流溪中學為考生護航,和參與過文明交通志願服務。這些事雖微不足道,可在他的心中收獲到了無私奉獻的快樂。

2020年,疫情發生,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在社區需要的時候,他站了出來,盡自己一份的綿薄之力來共同抗疫,早日戰勝疫情,但我也明白:廣州人民唯有萬眾一心,全力以赴,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因此,我想呼籲更多的大學生來參與我們的志願活動,為我們的疫情獻出自己的那份該有的責任。

大學生團員志願者,為抗疫貢獻力量

區青協志願者協會響應團區委的倡議,在各個點展開了多個接種疫苗點協助開展了接種疫苗志願服務工作,在工作的時候他的身影無處不在——測量體溫,登記信息,卡點執勤,那怕在30℃的高溫下,他依舊盡職盡責,堅定的站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發揮著屬於他自己那份的光和熱。

黎民生認為:「作為一名志願者,我們不僅僅是只有付出,也是有收獲。因為我們付出的汗水,收獲的卻是幸福,所以我還想要繼續堅持做志願服務,為自己,為人民,更為社會做出我力所能及的貢獻。同樣,希望廣州能盡快戰勝疫情。同時,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為抗疫貢獻力量。」

疫情期間,大部分市民都十分配合志願者的工作,市民也擁有著「一人出事,八方有難」的防範意識。當有問題出現時,積極配合隔離,防止相互傳染。但志願者面臨的是面對未知人員接觸的志願工作。而黎民生的工作就是對外來的人員做詳細記錄。先是讓外來人員掃描桌子上微信的小程序,並在手機上先做登記,她們弄好手機上後,再進行紙質版的登記,登記人員從哪裡回到的,電話號碼,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車牌號,當時的體溫狀況是否正常等等。

體諒他人難題,獨當一面獻愛心

黎民生在接種疫苗的現場,他是守在第一道關卡的工作人員,負責檢查來接種疫苗市民的健康碼,但在現場,黎民生每當面對老人的著急心情,他都會先安撫一番,然後幫助他們填寫資料。老人在黎民生的幫助下,都順利的接上疫苗。基本上每個被他幫助過的人,都會跟他當面說謝謝,每當有這時候,他的心裡充滿了滿滿的自豪。

但,並非所有的事情都能夠一帆風順。在黎民生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事:一位到過危險地區的叔叔,在沒有做核酸的情下,直接過來接種疫苗,而工作人員勸其離開,他還強硬狡辯:我做核酸了!後來,實屬無奈,只能尋求民警協調,他才肯離去。

疫情無情,人有情,新冠疫情復發以來,沖鋒在前的不光有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社區工作人員,更有許多無私奉獻的志願者,他們用點點微光凝聚成戰「疫」的強大力量,他們全力以赴地助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為全區市民鑄就一道安全保護牆!

Ⅱ 作為一名大學生,面對疫情你有什麼感想

作為一名剛踏入大學,體驗大學生活的大學生來說,這個突然而來的來勢洶洶的疫情無疑給各大一新生體驗大學生活造成困擾。

因為疫情,不能回校,這個真的讓人煩惱。即使在學校里,因為疫情,學校也是封閉式的,不能隨便進出,出去一趟要請假。因為地方疫情關系,一些老師不能來班裡上課,那就是上網課。雖說現在上網課是挺方便的,但確實是喜歡不起來。上網課,對一些自律性強的同學來說還好,但對於那些自律性差的同學來說,是真的無用功了,上網課,無疑是給他們機會偷懶。

這個疫情,可以說真的讓體驗大學生活大打折扣了,雖說造成一定影響,除因為疫情,不能出去外,總體來說還是挺好的。

同時,我們不能因為疫情,就隨便懶怠自己。面對疫情,我們更需要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來克服它,為國家盡一份綿薄之力。要努力自主學習,增強自律性,以更多的知識裝飾自己。

花開花落,疫情終將遠去

Ⅲ 大學生為什麼要弘揚抗疫精神

1、當代青年要承擔起國家前途和民族希望的責任。作為承上啟下的青年大學生,應擁有一顆愛國「紅心」,應為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擔起重任,要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歷史使命感。

Ⅳ 大學生抗疫感悟300字

大學生抗疫感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寫一下對於抗疫的看法,認識等,例如:

入戶摸排、卡點值守、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每天和社區工作人員「走街串巷」的日子,「00後」青年詹澤鵬至今仍然歷歷在目,「對我而言,這是最好的『成人禮』。」

面對疫情,剛步入大學校園的詹澤鵬主動擔當,從2月9日開始到社區一線做疫情防控志願者。

「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詹澤鵬說,他一共參與了南寧市5個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雖然「上崗」時間不長,但哪家哪戶有外來人口,哪個卡點需要重點值守,他都清清楚楚。

結束了在社區的志願者服務工作,詹澤鵬又來到共青團南寧市委員會青年志願者部實習,繼續參與組織、策劃志願服務活動。

「社區工作也許很平凡,但平凡的工作也能出彩。這讓我堅定了信心,要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們青年人義不容辭。」詹澤鵬說。

時有所需,必有所為。這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隨處可見新時代青年志願者的身影,給人們帶去溫暖和希望的同時,也給這些年輕人上了一堂「人生課」。

陳鏡任是一名大二學生。今年1月,他與幾個朋友四處奔走、招募志願者,組建了南寧市星期六愛心公益志願者協會國田中隊,就此開啟志願服務的新征程。

對陳鏡任而言,穿上厚厚的防護服、背上三四十斤的消毒水對城市街道進行消殺,是從未有過的體驗。「一天至少要換3次消毒水,下雨天穿防護服格外悶熱,分不清身上是汗水還是雨水。」陳鏡任說。

給一線工作者運送防疫物資、為醫務工作者捐贈水果、關愛社區困難老人和貧困戶……陳鏡任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志願者朋友一直奔忙在志願服務的路上。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志願者隊伍人數從寥寥十幾人增加到114人。

Ⅳ 作為大學生如何為抗擊疫情做貢獻

作為大學生,為抗擊疫情做貢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減少非必要出行 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或疫情高發區域,減少感染和傳播的風險。 線上學習與交流:利用網路資源進行線上學習和交流,減少面對面接觸的機會。

**2. 積極傳播科學防護知識 給家人科普:向家人普及疫情防護知識,如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 利用社交媒體: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分享權威渠道發布的疫情信息和防護指南,提高公眾的防護意識。

**3. 督促家人做好防護措施 共同遵守防疫規定:與家人一起遵守當地的防疫規定,如減少聚會、不參加大型活動等。 關注家人健康:留意家人的身體狀況,如有異常及時上報並協助就醫。

**4. 參與志願服務 志願服務活動: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參與社區或學校的志願服務活動,如協助進行體溫檢測、物資分發等。 心理支持:為隔離在家或處於困境中的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傳遞正能量。

綜上所述,作為大學生,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減少出行、傳播科學防護知識、督促家人做好防護措施以及參與志願服務等方式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

Ⅵ 關於當代大學生如何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為主題,寫一篇實踐報告

思路:以當代大學生的視角寫在弘揚抗疫精神的想法、做法即可。

大學生弘揚抗疫精神的方法

首先,作為大學生,應該自覺的履行疫情期間應盡的抗疫責任,比如積極配合防疫人員做好登記事宜,嚴格貫徹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的抗疫措施。

第二,要密切關注疫情最新進展,掌握疫情發展趨勢,將相關信息傳播給周圍不知情的人,確保信息暢通,防止突發情況發生。

然後,通過積極學習疫情的重要基礎知識和抗擊疫情,我們可以在關鍵時刻發揮應有的力量,或者至少不參與其中。

此外,作為大學生,當看到或遇到違反疫情防控建議的現象時,要及時到場宣講,並向有關部門報告情況。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做,就能更徹底地戰勝疫情。

最後,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即使我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弘揚衛生防疫精神,我至少應該確保不違反衛生防疫精神,和我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在衛生防疫精神的指導下,以有利於社會和他人做更多的事情。

(6)大學生說抗擴展閱讀:

1、「抗疫精神」繼承了中華傳統美德的價值基因,弘揚了中國革命道德的奮進力量,彰顯了社會主義道德的時代風尚,推動著新時代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

2、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抗擊疫情中涌現出來的勇於擔當、忠誠盡責的英雄事跡,挖掘蘊藏於戰疫故事中的精神實質,從抗疫典型中選樹好人,創新傳頌方法和載體,講好抗疫故事。

3、教師要躬身示範作表率,投身抗疫做貢獻,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引領學生立志成才。

熱點內容
大學生禮儀形象 發布:2025-09-04 21:21:44 瀏覽:28
蘇州大學2020考研 發布:2025-09-04 21:03:11 瀏覽:547
清華大學工程系教授 發布:2025-09-04 20:48:55 瀏覽:918
四川農業大學的2012養殖專業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04 20:20:24 瀏覽:377
2017年各大學專業 發布:2025-09-04 20:16:41 瀏覽:865
女大學生的腳 發布:2025-09-04 20:12:51 瀏覽:438
大學生雙創貸 發布:2025-09-04 20:08:34 瀏覽:180
大學老師形象 發布:2025-09-04 19:58:29 瀏覽:505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本碩連讀專業 發布:2025-09-04 19:56:45 瀏覽:520
研究生導師不讓周末 發布:2025-09-04 19:56:45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