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雙創貸
⑴ 國家和地方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
國家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如下:
1、大學生創業稅收優惠,持人社部門核發就業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2、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為10萬元,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
3、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學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政策支持。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及貼息政策,將高校畢業生個人最高貸款額度提高至20萬元,對10萬元以下貸款、獲得設區的市級以上榮譽的高校畢業生創業者免除反擔保要求;對高校畢業生設立的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最高貸款額度提高至300萬元;引導社會資本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建立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協同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探索實施駐校企業家制度,吸引更多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雙創導師;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鼓勵各類孵化器面向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開放一定比例的免費孵化空間;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器等創業載體應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有條件的地方可對高校畢業生到孵化器創業給予租金補貼;各地區、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實驗室以及科研儀器、設施等科技創新資源可以面向大學生開放共享,提供低價、優質的專業服務。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台建設。
法律依據:
《關於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加大力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意見有關問題的通知》
第一條省內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大學生(以下簡稱在校大學生)或畢業5年內、處於失業狀態的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畢業生(含國家承認學歷的留學回國人員,以下簡稱高校畢業生),在我省高校各類創新創業平台或地方建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內領辦且正在孵化的創業項目。
⑵ 大學生創業無息貸款需要什麼條件手續和金額是怎樣的
近些年,國家政策大力扶持大學生創業,尤其在國際化專業創業孵化平台,扶持政策尤顯,比如在雙創街,除了政策扶持,還有天使投資人支持項目孵化,有專業培訓幫助創業者快速上道,有街區活動,幫助入駐項目間實現產業搭建,形成互利共贏的的多元化產業鏈,降低創業風險,讓創業不孤單。
在政策方面,大學生無息貸款要符合以下條件:
(一)一次性創業資助
在校及畢業5年內的普通高等學校、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學生,領取畢業證5年內的出國(境)留學回國人員,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登記失業人員、鄉村經營驛道客棧、民宿、農家樂、返鄉創業的創業者(經營主體)以及就業困難人員成功創業(在廣州地區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或其他法定注冊登記手續,本人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每戶給予一次性創業資助。
補貼標准為每戶1萬元,符合條件的人員只能享受1次創業資助。
(二)創業企業社會保險補貼
登記失業人員、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和復員轉業退役軍人自主創業在廣州地區領取營業執照或在其他法定機構注冊登記並正常經營,依照「先繳後補」原則,參照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標准,給予累計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個人繳費部分由個人承擔)。
(三)租金補貼
在校及畢業5年內的普通高等學校、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學生,領取畢業證5年內的出國(境)留學回國人員,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登記失業人員、鄉村經營驛道客棧、民宿、農家樂、返鄉創業的創業者(經營主體)以及就業困難人員在本市租用經營場地創辦初創企業並擔任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可申請租金補貼。
租金補貼直接補助到所創辦企業,每戶每年5000元(深圳為500-1200/月),累計不超過3年。
(四)創業帶動就業補貼
為招用人員連續繳納3個月以上社會保險並與招用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初創企業,按初創企業招用人數給予創業帶動就業補貼。
貼標准為招用3人(含3人)以下的按每人2000元給予補貼;招用3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給予3000元補貼,每戶企業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3萬元。
(五)免息貸款30-300萬
具體還需參考當地政策。
⑶ 國家對於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哪些政策扶持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大學生創新創業需要,從教育、資金、服務、空間、成果等方面提出各項舉措,涵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全鏈需求。
06拓寬渠道支持創業成果落地
為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落地發展,《意見》提出拓寬成果轉化渠道:加強地方、企業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加強合作對接;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和產教融合型企業利用孵化器、產業園等平台,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匯集政府、企業、高校及社會資源,加強對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的優秀創新創業項目的後續跟蹤支持,推動優秀項目落地。
07設立專項基金促「互聯網+」創業大賽發展
近日,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圓滿落幕。作為我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深化的抓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極大地調動和激發了廣大青年的創新創業熱情和潛能。自創辦以來,累計603萬個團隊的2533萬名大學生參賽,僅6屆大賽的400多個金獎項目就帶動就業達50多萬人。
為促進大賽持續發展,《意見》提出,充分利用市場化方式推動中央企業、社會資本發起成立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專項發展基金。並鼓勵省級人民政府積極承辦大賽,落實配套支持政策和條件保障;支持行業企業深化賽事合作,拓寬辦賽資金籌措渠道,適當增加大賽冠名贊助經費額度。
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大學生投身創新創業實踐得到國家大力支持,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創新發展的隊伍中來,共同建設強大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