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丁堡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❶ 暨南大學深圳校區在哪裡具體
暨南大學有四個校區,分別在深圳(旅遊學院)、廣州(本部、華文學院)、珠海學院。內
暨南大學深圳校區容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嘉應街2號。就在華僑城,學院依山傍水,面積不大,風景獨好。
可以坐地鐵3號線到崗頂站下車,D口出,出來後往前走就能看到了。
暨南大學深圳校區就是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有兩個系六個專業:
旅遊管理系:旅遊管理、酒店與會展管理、景觀設計與規劃、高爾夫休閑管理、電子商務
英語系:商務英語
但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與本部聯系不是很多,學校的專業也一般水平也一般,旅遊管理還不錯吧。
❷ 盧麗安獲得過什麼榮譽
盧麗安,女,漢族,1968年12月出生於台灣高雄。台灣政治大學英語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碩士,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文學系文學博士。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❸ 四川外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廖七一
副院長:廖巧雲
辦公室(暫時掛靠研究生部)
翻譯研究所(負責人:廖七一)
口譯教研室(負責人:李芳琴)
筆譯教研室(負責人:陳歷明)
翻譯學教研室(負責人:楊全紅)
師資隊伍簡介
部分任課教師簡介
廖七一:男,重慶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英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美國文學學會理事、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外國語言文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學位委員會委員、重慶翻譯學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及其實踐和英美文學。
李芳琴:女,四川內江人,教授,碩士生導師,英國愛丁堡大學訪問學者,英語系主任,高級翻譯學院口譯教研室主任,重慶市精品課程英語口譯負責人,重慶市外文學會副會長;研究方向為口譯理論與實踐。
楊全紅:男,四川閬中人,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譯論(史)、應用文體翻譯及漢英詞語翻譯。
趙彥春:男,江蘇徐州人,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外國語言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翻譯學、認知詞典學、理論語言學、語用學。
侯國金:男,湖北大冶人,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翻譯學和語用學。費小平:男,四川敘永人,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在站博士後;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文化批評、比較文學。
陳歷明:男,湖南邵陽人,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翻譯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現任湖南省翻譯協會理事,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員,中國文體學研究會會員;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文體學、文藝學及英漢對比。
祝朝偉:男,四川岳池人,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二十世紀西方文論。
陶曦:女,重慶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口譯理論與實踐及跨文化交際。
張鵬:女,四川成都人,講師,英國巴斯大學口譯及筆譯文學碩士,主要擔任英語口譯教學工作;研究方向為口譯理論與實踐。
❹ 英國哪些大學的電影專業比較好
英國電影專業較好的大學:
一、金斯頓大學
推薦課程:FilmMaking電影製作
本課程將為同學們提供專業的電子及模擬設備專業電影製作技能。
金斯頓大學的藝術與設計類專業排名很高,該校的畢業生經常在英國的各大藝術節和比賽中獲獎。這個課程是藝術與科學的跨學科專業,旨在培養學生創作和發展創新型的電子媒體項目。該專業將為學生提供實習以及項目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掌握在電子媒體領域的技術,以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
二、倫敦電影學校
推薦課程:MAFilmmaking電影製作
這是一所具有50多年歷史的私立電影學校,該校只提供碩士課程,申請者必須具備大學學歷,英語雅思成績6.0(聽說讀寫不低於5.5)。
該校設有兩年制的電影製作碩士課程(MAFilmmaking)和一年制的劇本寫作碩士課程(MAScreenwriting)。前者課程內容涵蓋所有與電影藝術相關的課題,包括電影藝術、攝影、音效、燈光、剪輯、藝術設計、音樂、導演等。
在兩年時間里,學生在每個學期都要製作練習影片,影片格式和長度都有詳細規定,畢業還要交畢業作品。這個課程學費不低。
三、創意藝術大學
推薦課程:BAFilmProction
創意藝術大學位於英格蘭南部,有五個不同地點的校園,該大學設有三年制的電影製作本科課程(BAFilmProction)。該課程講授電影製作的整個過程,電影相關的各個工作角色和互相之間的關系,包括設計、剪輯、音效、電影藝術、製作和導演等。
該課程學生還可以學習不同地點的拍攝電影程序,學習製片,與專業演員一起工作。學生可以選擇專門發展個人有興趣的領域,例如劇本、剪輯、導演、音效等,畢業前必須製作實習影片,繳交論文。
四、伯恩茅斯大學
推薦課程:電影產品與電影藝術
波恩茅斯大學媒體學院設有電影製作和電影藝術本科課程()。該課程提供三年制課程,包括四周實習工作,以及四年制課程,包括40周實習工作。
該課程有50多年的歷史背景,和電影業界有高度聯系,理論和實務並重。課程內容包括廣告片、宣傳片、娛樂片、劇情片、紀錄片等不同影片類型,學生還有機會學習使用業界最新的攝影、剪輯、燈光和音效設備。
❺ 南開大學英語專業及導師介紹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於1997年10月成立。其前身為1919年成立的南開大學文學院英文系。
學院現設四系一部及四個研究中心,即英語語言文學系、日本語言文學系、西方語言文學系(俄語、德語、法語)、翻譯系和公共英語教學部及翻譯研究中心、英美文學研究中心、日本文學研究中心、 俄羅斯文學研究中心。學院現設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五個本科專業,今後還將陸續增加韓語、西班牙語、 *** 語、義大利語等專業。學院還為全校學生開設英語、日語、德語、法語、韓語、義大利語等語種的公共課程。英日俄三個專業均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中,英語專業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並且是天津市重點學科。2003年設立南開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4年經教育部評估,我院外語學科位列全國一級學科前十強。
學院擁有一支陣容整齊,實力雄厚、朝氣蓬勃的師資隊伍和管理幹部隊伍。現有專職教師160名,其中博士生導師7名、教授30名、副教授60名。此外,學院每年還聘請近20名外籍專家、學者來學院講學和任教。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大力培養青年教師,每年都派教師出國進修、講學或訪問交流。幾年來,科研工作碩果累累,在國內外許多重要刊物上發表了大量論文,出版了大量專著、譯著、教材、工具書、教參、編著等。
學院教學條件優良,擁有先進的語言實驗室和多媒體教室李霽野簡介,有豐富的藏書和聲像資料。學生除了具有良好的課堂學習條件和環境外,課外生活也豐富多彩。專題講座、英語沙龍、英語角、每年一度的外語節及演講比賽、辯論大賽等都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尤其是學生的外語節戲劇活動已成為一大特色,名聲遠播。近幾年,學生外文劇社已排演多部外語中外名劇,其中英語和日語《雷雨》、《駱駝祥子》曾赴美國、日本等國家成功演出。 學生京劇團更是名聲遠播,先後出訪日本、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國內外演出百餘場,是南開大學四大學生社團之一,也是我國高校第一個出國訪問的學生京劇團。學院資料中心有英、日、俄、德、法等語種圖書三萬多冊。特別是美國文學如美國小說、散文、詩歌、評論等方面的圖書就達萬余冊。學院電教中心擁有現代化語言設備及多媒體教室,開通了學院計算機區域網並與校正閉園網路中心和國際互聯網連接。衛星地面接收系統早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學院各辦公室及部分教室能同時接收英、日、俄、德、法等各種外語電視節目。這些都為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創造了有利條件。
學院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000餘人。為完善招生收費制度的改革,南開大學採取多項配套措施,設立各種獎學金。每年35%的學生可享受到不同等級的獎學金,為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創造了有利條件。對特困生,學校有困難補助、減免學雜費、勤工助學及助學貸款,以解決生活困難學生的後顧之憂。學院每年免試保送或考上研究生的約占應屆畢業生的20%。歷屆畢業生已成為我國各行各業外語高級專門人才,桃李芬芳。他們廣泛分布在國家黨政機關、高等院校、外事外貿、新聞出版、文化教育、金融證券、軍事科研、經貿旅遊及三資企業等涉外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目前,外國梁陵語學院正深化教育改革, 不斷進行教育創新,與時俱進,全面上水平。承前啟後,為創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外語人才而奮發努力。
英 語 系
我系的前身是創建於1931年秋季的原南開大學英文系,其為南開外語學科之母體。就當時教師陣容和學生人數而言,為南開大學文學院各系之首。第一任系主任為陳逵教授,次年由柳亞子先生之子、著名學者柳無忌先生接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我系被迫停辦,遷入西南聯大,1949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復辦。建國後至80年代,著名作家和翻譯家李霽野教授擔任系主任,後由美國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常耀信教授接任李霽野簡介,現任系主任為蘇立昌教授。70年來,著名學者梁宗岱、卞之琳、羅大岡、查良錚、司徒月蘭、李宜燮和高殿森等先後在我系任教,著名英籍女作家韓素音等被聘為名譽教授。
我系現為天津市重點學科,具橡清戚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8名,博士生導師7名,碩士生導師9名,另外每年聘請8-10名外籍專家講授部分課程。我系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20人左右,本科生100人左右。
英 語 系 教 師
男、漢族、1938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天普大學博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常耀信
男、漢族、1938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南開大學。現任翻譯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翻譯
劉士聰
男、漢族、1942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愛丁堡大學碩士,現任翻譯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翻譯
崔永祿
男、漢族、1940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南開大學。
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張邁曾
男、漢族、195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碩士。
研究方向:典籍翻譯與翻譯理論研究
王宏印
女、漢族、1955年出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南開大學。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索金梅
男、漢族、1952年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碩士。現任英語系系主任。
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蘇立昌
男、漢族、1966年出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開大學博士。
研究方向:翻譯
溫秀穎
男、漢族、196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博士。
研究方向:語言學、語音學、音系學
馬秋武
男、漢族、1959年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英國拉夫堡大學博士。現任外國語學院副院長。
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李藝
男、漢族、1963年出生、副教授、英國利茲大學碩士、博士在學。現任英語系副主任。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郝蘊志
女、漢族、1955年出生、副教授。畢業於南開大學。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邢紀靜
女、漢族、1955年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南開大學博士。
研究方向:教學法,當代西方翻譯理論,實證性翻譯研究。
苗菊
女、漢族、1968年出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開大學博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李莉
男、漢族、1961年出生、副教授。南開大學碩士。
研究方向:翻譯學
臧力強
男、漢族、1966年出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開大學博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馬紅旗
女、漢族、1971年出生、副教授。南開大學博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崔麗芳
女、漢族、1970年出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開大學博士。
研究方向:翻譯
胡翠娥
男、漢族、1973年出生、講師。南開大學碩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李春江
女、漢族、1971年出生、講師、吉林大學碩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張雅麗
女、漢族、1968年出生、副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碩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程廉
女、漢族、1967年出生、講師。南開大學碩士。現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在學。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陳麗萍
女、漢族、1971年出生、副教授。北京大學博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林斌
女、漢族、1975年出生、講師。南開大學碩士。
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王冬焱
女、漢族、1976年出生、講師。南開大學碩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欒海燕
女、漢族、1968年出生、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劉英
女、 *** 、1976年出生、講師。南開大學碩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回春萍
男、漢族、1961年出生、副教授。獲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
研究方向:翻譯
肖立新
❻ 牡丹江師范學院西語學院的英語(師范)專業
一、英語(師范)專業概況
1995年黑龍江省教育委員會批准牡丹江師范學院英語專業升為本科,1996年正式招生。此前的外語教研室已經從 1985年開始培養了10屆英語專科生。截止現在,英語專業本科已經有十屆畢業生,畢業人數為2000多名。目前英語專業在籍學生數為2932人,教師總人數為45人。下設基礎教研室和專業教研室教研室,負責英語專業和小學英語教育專業的教學任務。幾年來,我們抓住了高校擴招的大好機遇,迅速發展起來,在教學、科研、學團和黨建工作不斷加強建設,形成了「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的良好系風,為學院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貢獻。多次被授予省、市、院先進黨組織,黑龍江省學生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二、英語(師范)專業發展成果
本專業建立以來,一直堅持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方向,制定了符合專業建設規劃和外語教學規律的教學大綱。在課程設置、教學資源配備、學生培養目標和規格、教材選用等方面堅持不偏離規劃和建設目標。本專業傳統的課程,如基礎英語、英語泛讀、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語法、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語言學、英國文學史及選讀、美國文學史及選讀、英美概況、中英文化習俗比較等現在都非常成熟,形成了自己的傳統。2007年英語教育專業被評為省級重點專業,基礎英語II被評為省級精品課,2009年被評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全體專業教師積極努力,爭取近期獲得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 。
1、學科建設
今年來精心培育了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群,一是英語文學;英語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美國教育研究,具有與學科相匹配的多學科融合的優勢。學科帶頭人梁中賢教授、博士,不僅個人學術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同時加強本學科建設,帶動了一批優良的學科隊伍,有望近年成功獲得外國語言文學碩士點。
2、師資隊伍
本專業目前擁有一支較好的教師隊伍,專任教師的年齡、學歷、學位、學緣、職稱、專業方向分布合理,發展趨勢良好。從年齡分布上看,專任教師中,中、青年教師佔全部專任教師的絕大多數,並逐漸成為骨幹力量。從學歷層次上看,在45名專任教師中有18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從學緣分布上看,有80%的教師曾在其他院校獲得學位。從職稱分布上看,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3%,中級職稱教師佔57%。從專業方向上看,大多數專任教師擁有語言學或文學方向的碩士學位,部分教師有相關專業方向的學位或進修經歷。
我們通過各種途徑開展教育思想討論,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學習教育理論的熱情,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師專業化水平。
一是對教師進行在崗培訓。這是我們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即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增長才幹。每年對新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對他們進行系史、規章制度的學習指導、試講訓練,使青年教師盡快進入教學工作狀態。每個青年教師都要承擔一年教學秘書和輔導員及班主任工作,提高他們教學管理能力。給青年教師配備導師,實行「一幫一」制度,使青年教師業務素質在老教師培養下不斷提高。
二是開展了「做學生喜歡的教師」活動。這項活動能夠改善師生關系,使青年教師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狀況和心理健康,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更加融洽、和諧。定期組織課堂教學反饋,了解青年教師的教學情況和教學質量,並且及時把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教師,使他們盡快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三是積極鼓勵教師考取碩士博士研究生。在全系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師們在完成大量的教學任務同時,努力鑽研業務,提高自身素質。考碩考博已經在教師中形成風氣,教師的碩博比例不斷提高。
四是努力營造科研氛圍。外語系制定了詳細的科研獎勵辦法,對於不同層次科研成果給予不同的獎勵。系主任親自指導和帶領教師搞科研,盡量為有科研能力和科研潛力的教師創造優越條件,減少課時量,使有時間搞科研。選派教師出去參加高級別的學術會議和相關研討會,開闊思路,增長見識,同時積極向相關刊物和出版社推薦科研成果。系裡利用自籌資金支持鼓勵教師在高級別刊物上發表文章,同時向學院爭取資金對教師搞科學研究給予更大支持。
五是選送骨幹教師參加國內外外語會議或國家級的業務培訓。通過參加各種形式會議和培訓,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每年選派教師達10多人次去國內外高校進修深造或召開學術會議,其中梁中賢教授曾多次赴澳大利亞訪學;廖春紅教授被派往英國愛丁堡大學和澳大利亞悉尼工業大學培訓。
六是聘請知名專家學者來系講學。促進教師的知識更新,我們先後聘請了國內外專家20餘人,舉辦學術報告30多場次。與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聯合,每年都有美國專家來我院講學指導工作。
3、課程建設
2007年本專業的主幹課程「基礎英語II」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進一步帶動了課程建設和專業發展。主持人為梁中賢教授博士。
本專業近三年來為了進一步落實全國英語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對部分課程的設置進行了調整, 突出主幹課程的地位,保證基礎課程的課時飽滿,同時確保專業課程全面開設,重視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的傳授,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功底,拓寬學生的視野。
注重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繼續按學分制的要求精心修訂《2005級人才培養方案》、《2006級人才培養方案》和《2007級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指導思想是使新的人才培養目標能夠達到知識、能力、素質相互協調和統一,充分體現出英語學科的最新特點。在課程設置上,充分體現多課少時,增加課程容量和知識含量的特點;在模塊設計上,在充分體現專業方向特長的基礎上,增加選修課門類,在高年級的選修課上體現出分流式的學科群課程。在學科設計上,以英語語言文學為主,重點體現學科交叉,為培養復合型的人才服務。在教學內容上突出師范性,加強學生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注重學生的過程學習,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從師技能。在課程考核形式上實行改革,將一些課程設為考查棵,減少期末考試科目的總數,在基礎課考試中增加口試,強化學生的口語學習效果。在加強專業建設的同時,根據教育部對高等院校大學外語改革的要求,我們從2005級開始對大學英語進行改革。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對英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評估方式進行了改革。在教學中堅持分級教學分類指導和目標管理的原則。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更加明確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體現個性差異、內容豐富多彩的的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4、教材建設
課程建設的先導是教材建設,所以我們一直注重本專業的教材建設。近年來,本專業對教材建設工作極為重視,明確了教材建設的任務、原則、措施和程序。學院建立了科學的教材選用管理辦法,明確了教材選用的基本原則、教材選用和評估的具體程序。在教材選用方面,鼓勵教師使用面向21世紀教材,「九五」和「十五」國家重點建設教材、優秀外國原版教材以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所選教材內容先進,均為獲獎教材或高校指定教材。必修課教材配備率=100%,選修課教材配備率80%以上。如「基礎英語」課程選用過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楊立民主編的《現代大學英語》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何兆熊主編的《綜合教程》。英語泛讀課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版教材《大學英語創意口語》和《大學英語創意閱讀》。在「基礎英語」課程方面,進行了教材使用的改革,同時採用兩套教材,一套供課堂上教師指導下的學習之用,另一套供學生在課後自學,考試時兩套教材的內容都考,體現了講一練二考三的原則。第三,在選修課上大膽使用高質量的自編教材,如英美概況、英美文學史及作品選讀、英美短篇小說賞析等。為了適應大學本科擴招後學源層次的變化,我們對教材進行相應的更新,近5年內先後對基礎英語、英語視聽說、英語寫作、英美概況等課程的教材進行了更新。
5、科研成果
近三年來本專業教師共出版學術著作1部,教材12部,共發表學術論文208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文章48篇,論文涵蓋教學研究、教學成果和學術研究等內容。本專業不斷加大科研立項的投入,教師的科研立項意識逐年提高。現主持或參與國家級項目1項,主持省級項目17項、校級項目18項,按期高質量地完成了任務,得到了專家們的好評。本專業教師共獲得省級獎勵2項、院級獎勵11項,其中黑龍江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2006年暑期我們與黑龍江大學聯合主辦了東北地區第十二屆英語教學年會。
6、教學基礎條件
我專業共有教學儀器設備價值達370萬元。多媒體語言實驗室10套,共773個座位;其中兩套168座位的語言實驗室,設備先進,堪稱省內一流,專門供學生網上學習。多功能視聽室2套,共160個座位。
系資料室現有圖書總量4197種,7643冊。其中,中文專業圖書7203冊,英文專業圖276種,書440冊。
系資料室現有供學生閱讀的與本學科相關的國內期刊109種,705冊。外文原版期刊47種,82冊。能夠滿足本科生學習和進行科學研究、撰寫論文的需要。
這些學術資料體現了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學術研究與教學的前沿信息,能很好地為英語學科科研與教學提供了咨詢服務,使本專業的教師在教學與科研活動中始終能夠及時准確地了解到其他院校、其他國家在相關方面的發展動態。全部圖書資料可供本專業師生使用,為師生了解、掌握、使用國內外最新科研信息提供了便利,能夠滿足本專業教學、科研的需要。
為適應現代化網路建設的需要,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學校分別在綜合樓3、4層建有1006人同時上網的計算機機房,可為大學外語網路授課使用,大大增加了學生上網查閱資料、更多地獲取學校網路課程服務的機會。同時,英語教育系還為教師建立了外語音像資源庫。此資源庫中全部為原聲外語類資源,如供英語專業學生使用的各等級的聽力材料,供英語專業學生觀看的大量原聲電影等,這些資源既方便了教師的授課,又為提高本專業學生的聽說能力提供了鮮活資源。
7、畢業論文和教育實習
本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主要以英語語言、文學和文化為研究方向,論文題目主要涉及語言學、英美文學、比較文學、跨文化交際、教學法、翻譯等方面。學生在寫作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選題、提綱寫作和資料查詢。
近三年的優秀畢業論文體現了本專業學生具有良好的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綜合實踐能力。論文寫作所圍繞的不同課題反映了新時代大學生的科研興趣、所關注的焦點,以及他們對英語語言的基本運用能力。學生對所研究課題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調查研究與分析。論文合乎畢業論文的撰寫規范,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論證充分,大多數論文語言流暢,語言運用比較自如。論文達到本科專業教學大綱對論文的要求,質量較高。
實習基地的建設情況良好。一是市內的各中學都是我們的實習基地,目前共有實習基地69所,能夠滿足在校學生的實習需要。我們可以互通有無,邀請中學優秀教師來系做中學課改的報告,使大學生了解中學英語的教學現狀,學生們在見習期間可以聽中學教師的英語課,學習中學的教學方法。二是實習期間可以使所有的實習生都能到實習基地上課,把在學校所學的教學法理論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在實踐中摸索經驗,完善自己,使自己盡快成為成熟的教師,為將來做一個合格的中學教師做充分的准備。
8、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
本專業十分重視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鼓勵學生參加各項科研活動和英語競賽活動。近年來在全國從師技能大賽獲獎10多人次。2002級學生唐加森獲得全國蒲公英杯英語演講大賽二等獎。由於學生參與了教學科研立項,加快了結項的進程,有的學生論文能夠在國家期刊上得以發表,我系學生的論文現已經公開發表了10多篇。
現有畢業生1000多名,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前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了100%。畢業生中98%進入了教育領域,其中40%進入了高校工作,如黑龍江科技學院,哈爾濱理工大學,長春師范學院,燕山大學秦皇島分校等;很多學生進入了省級重點中學工作,如黑龍江省重點中學哈爾濱第一中學,天津市重點中學天津市第四中學,北京第十四中學,其餘2%從事其它職業(參軍、外企);由於畢業生質量優異,受到用人單位如哈爾濱一中、燕山大學秦皇島分校的廣泛贊譽,帶動了很多院校爭先恐後地來我系搶要英語專業畢業生。後四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90%以上,其中80%到省內高中、初中就業,有一部分到江浙一帶的縣級市中學工作,也有在上海這樣的中心城市的初中、小學就業。畢業生對我專業的教學工作是認可的,他們一致反映:一是基礎階段打得比較扎實,學生的基本功過硬,語音、語調純正地道,今後有很大的開發潛力;二是學生的從師素質高,甚至勝過一些重點大學。
三、英語專業特色
1、教學改革特色與優勢:
(1)針對高等教育擴招後生源復雜情況,英語專業實行了分層次教學改革,對不同層次學生採取不同的授課內容和不同授課方法,真正地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2)每年新生入校後都舉辦「語音攻關月」活動,糾正學生的發音,解決學生的語音語調問題;
(3)匯編了《外語課程考試題型大全》,確定了各門課程考試題型,加大了主觀題比重,解決了考察學生能力以及教師對學生評價的標准問題;考試題型確定直接影響了教師授課內容和授課方法的改革。
(4)制訂並發布了「外語系關於對基礎外語課程考試形式進行改革的通知」,對基礎英語課程的學分進行了改革,實行結構學分。從每學期的基礎英語的學分中拿出1學分用於學生的口試,使筆試學分和口試學分共同構成本門課程的完整學分。其口試實行過程性測驗,每學期進行三次測驗;解決的是學生的過程性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變終結性學習為過程性學習。
(5)編輯印製了《英語專業18篇經典背誦文選》,內容主要取自於所學課本中的經典文章,這樣就解決了基礎英語課程口試的材料問題。為了使基礎英語口語考試規范化、制度化,我們制訂了外語系經典文選背誦評分標准,解決了本課程口試質量評價標准問題。此項教學改革獲得黑龍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6)配合課堂教學開展了如「英語戲劇社」、「語音訓練」、「英語散文詩社」等專業第二課堂活動,解決的是第一課堂知識的實踐和延伸的問題,同時提高學生專業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7)每年的五月份定為英語從師技能活動月,開展豐富多彩的從師技能活動,如雙語演講比賽,雙語板書比賽,雙語故事會,英語課件製作比賽,班主任技能比賽,綜合知識比賽等,創造機會,展示學生才華,成為學生畢業前的一次大練兵。
2、師范特色的人才培養:從師技能和專業第二課堂活動
英語教育專業的特色就是學生將來的從教能力過硬,勝任中學教師的工作,所以我們在學生一入學時就注重從師技能的培養。首先,訓練英語語音、語調,側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和背誦;第二,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英語演講、口語、朗讀、聽力大賽,評出一、二、三等獎,鼓勵和推薦學生參加省級以上的英語演講大賽,如2002級的學生唐加森獲得市、省、國家級的英語演講大賽一等獎;第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將課內的基本功訓練延伸到課外活動中去,外語系共開展了16個專業社團,每周一次活動;第四,結合教學法課認真進行了實習前的見習活動和嚴格的微格教學,每名學生至少逐個進行2—3輪微格教學,為實習做好充分的准備。第五,為了強化從師技能訓練,每年舉辦一次「從師技能活動月」,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各種形式的從師技能比賽,聘請中學優秀教師來我系做報告,實地指導,全面練就學生的從師技能,為將來做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奠定堅實基礎。每年的聖誕晚會就是英語專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3、加強規章制度建設:
(1)本專業的管理制度健全,確定了教學的中心地位。我們先後制訂了《教師管理條例》、《教學工作管理條例》、《科研成果獎勵辦法》等十幾項規章制度,對教風和學風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保證了教師在教學方面的精力投入,教學常規工作得以科學、規范、有序地進行。
(2)出台了《外語系教學管理業績量化考核暫行辦法》。就是把教師的教學環節量化成一定的分值,實行績效統一,按勞取酬,這一制度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教研室主任全程跟蹤教師的各項教學工作,對不同職稱的教師提出了不同的考核目標,使英語專業的教學管理實現了規范化。
(3)我們還實行了教學管理權下移教研室的做法。近幾年來外語系的規模不斷擴大,只靠主任或教學主任抓管理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調動了教研室主任參與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學檢查工作,經過鍛煉,他們已經能夠獨立地開展工作,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如四級輔導、學生的各種專業大賽、課外活動等在他們的組織下,進行的井井有條,成效顯著。
(4)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變學生的應試學習為過程學習,外語系對基礎課程的考試進行了改革,將口語考試成績納入總學分考試的內容是背誦經典文章。口語考試分為期初、期中和期末三次進行,累計構成總分。這樣學生就會不間斷地進行口語練習,變終結性考試形式為過程性考試,收效顯著。為使考試更加科學化、制度化,我們精選了18篇經典背誦文章,並且編輯成冊,並灌制了磁帶,發給學生。為了規范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我們匯總形成了一本「外語課程考試題型大全」,對全部的外語專業課程考試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今後將作為外語系的指導性文件貫徹下去。
(5)面對與過去完全不同參差不齊的群體,為了協助輔導員更好地做好學生工作,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英語教育系於2007年10月開始實行《學生管理導師制、導生制》。主要做法是以班級為單位為低年級學生配備指導教師和指導學生,協助輔導員加強對學生的全面管理,使教書育人相互協調形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