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校園貸30萬
1. 校園貸分哪幾種
校園貸嚴格來說可以分為消費金融公司、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線下私貸、銀行機構。
1、消費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2、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因國家監管要求,包括名校貸在內的大多數正規網貸平台均已暫停校園貸業務;
3、線下私貸:民間放貸機構和放貸人這類主體,俗稱高利貸。高利貸通常會進行虛假宣傳、線下簽約、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費率,同時存在暴力催收等問題,受害者通常會遭受巨大財產損失甚至威脅自身安全;
4、銀行機構:銀行面向大學生提供的校園產品,如招商銀行的「大學生閃電貸」、中國建設銀行的「金蜜蜂校園快貸」、青島銀行的「學e貸」等。
(1)女大學生校園貸30萬擴展閱讀
校園貸的負面事件:
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學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學的身份,從不同的校園金融平台獲得無抵押信用貸款高達數十萬元,當無力償還時跳樓自殺。
2016年4月7日,又曝出福建大四學生余某飛,自創青鳥創聯的金融服務公司,騙取同學身份信息,在8家網貸平台上貸款。涉及19名學生,總金額70餘萬元。
2016年6月12日,"裸條"借貸現大學生群體:不還錢被威脅公布裸照。裸條即女大學生用裸照獲得貸款,當發生違約不還款時,放貸人以公開裸體照片和與借款人父母聯系的手段作為要挾逼迫借款人還款。
2016年8月10日,校園貸再爆亂象:學生刷單負債百萬。吉林一高校校學生梁某聯合校園貸客戶經理及線下代理商找學生「刷單」,導致學生巨額錢財被騙。
2. 一個「校園貸」女大學生的經歷,有很多事情是迫於無奈的,你了解校園貸嗎
作為一個在媒體行業工作的我時常會接觸到一些事件的受害者。我早就已經學會去傾聽他們的心聲。與我相約面談的是一個大三的姑娘,她是一個校園貸的受害者,在這里我暫時叫她小張。最初的時候,我只是在社交平台上認識了小張,當她得知我在媒體行業工作的時候便提出想與我面談訴說她自己的一些切身經歷,希望能夠通過我來反映一個有關於校園貸的話題。見面之後我們便很快開始了有關於校園貸的對話。
小張告訴我她最早接觸到校園貸的時候是在大二,因為當時她很羨慕自己的舍友,同學都在用新款的手機,而且作為一個女孩子她自然也是喜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於是經常會在網上買一些化妝品,但這些消費支出的負擔對於小張的家庭經濟而言是比較高的。後來小張通過一些小廣告認識了一個自稱是在做信貸的人,當時對方並沒有向小張詢問過任何的家庭情況和收入來源,只是問她需要用多少錢。
小張當時一共借了8000塊錢,剛開始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每個月省吃儉用省一點錢出來,很快就可以把這8000還上。但是借款的時候對方卻提出一個要求,他告訴小張說因為借這筆錢也不需要任何的抵押,為了防止小張逾期不還錢要求她全身赤裸,拍攝一張手持身份證的照片,還有1個三分鍾左右的短視頻。
當時小張非常的猶豫,但是考慮到自己確實需要這一筆錢,於是還是狠下心來照著對方的要求做了,而且在與對方簽訂的借款協議當中卻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在借款協議當中並沒有寫上利息究竟是多少,只是在口頭約定當中說的是周息30%。
一星期的利息就高達2400元,試問對於一個月生活費僅1500元的小張來說怎麼支付呢?後來小張沒有辦法只能東挪西湊,先把利息的錢補上,後來在對方的誘導之下,不斷的重新寫下一張又一張的欠條。就連小張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寫了多少欠條了,最後對方跟她開口就要40萬,如果支付的話就會打電話聯系自己的父母,還會把他的照片以及視頻公布到學校的網站,或者是她的同學。
最後我想說的是網貸其實並不是一件犯罪,真正在犯罪的是自己膨脹的慾望。我們也不要評頭論足,去譴責那些網貸的學生。其實在生活的誘惑面前,又有多少個人能夠經得住誘惑呢?只能說人性,有的時候真的非常的難以琢磨,這些放貸的人明知道學生完全沒有還款能力,卻仍舊想要利用人性的慾望來獲取高額的利益。我只是由衷的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正視自己的需求,不要去貪幕虛榮,陷入網貸,只會令美好的生活離我們越來越遠,並不是每一個故事都會有完美的結局。即使是解決了,但還是會有人因此而受傷。
3. 女大學生網貸7千元,要還36萬,這又是什麼騙局套路
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錢雖然說是很重要,但是也帶來了不少的問題,尤其是這幾年大學生網路貸款的事情,更是無數次引起爭議,比如最近人們所疑惑女大學生網貸7千元,要還36萬,這又是什麼騙局套路?其實還是一樣的,各種利息加起來,就是讓你不斷的借錢,最後根本還不起,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所以大學生真的不要弄這些網路貸款,後果是很嚴重的,這些年來也是不斷發生這些事情,但是就是有不少的大學生還是選擇網路貸款真的讓人很是心痛,大學生到大學應該是學習的地方,但是心中卻有這些想法,真的讓人很是心寒,不要超前消費,根據自己的經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