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學博士聯合培養計劃
㈠ 中國有哪些大學的有去美國的交換生或者留學計劃計劃
中國的許多知名大學都與美國大學有交換生或者留學計劃,其中包括985和211工程院校。例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等。這些大學都與美國的頂尖學府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此外,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等地的高校也積極參與此類項目。北京的高校如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上海的高校包括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深圳的高校則有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廣州的高校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
這些合作項目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國際交流機會,讓他們能夠體驗不同的文化,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拓寬國際視野。交換生項目通常涉及課程互認、學分轉換等機制,使得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校園中學習,豐富個人經歷。
除了上述大學,還有一些地方性的高校也與美國的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例如,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院校也與美國的多所知名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開展了聯合培養、短期訪問等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合作項目不僅限於本科階段,研究生階段的學生也可以參與。例如,北京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等名校合作開展碩士和博士聯合培養項目。
交換生和留學計劃為學生提供了難得的海外學習機會,對於提升個人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這些項目不僅有助於學生掌握更先進的知識和技術,還能夠促進跨文化交流,培養全球化視野。
㈡ 北京大學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中心的聯合培養
為創新研究生培養體制和機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高層次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推動研究生教育科學發展,教育部經商中國工程院,2010年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7所高校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6所具有博士授予權的工程研究院中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試點工作。
北京大學的聯合培養單位是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培養專業為「石油地質學」。北京大學對接單位是北京大學石油天然氣研究中心,該中心擁有國內首個「石油地質學」專業博士點。首批聯合招收博士生將於2010年九月入學。
按照教育部和中國工程院的要求,雙方從大局出發,密切配合,共同擔負起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和管理責任,充分發揮各自功能和資源優勢,實現強強聯合,形成教育、科研、管理合力,共同構建拔尖創新工程科技人才和科學研究新的合作平台。
2010年12月15日,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向北京大學贈送了代表我國測井軟體最高水準的新一代測井軟體CIFLog1.0。這是雙方繼10月下旬聯合培養研究生並互聘導師以來,進一步加強合作、推進產學研結合的又一舉措。CIFLog1.0版本測井軟體是國家油氣重大專項 「一體化網路測井處理解釋軟體平台」課題的重大研究成果,由勘探院牽頭,多個單位共同參與研發。這一軟體不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而且是全球首個完全基於Java-NetBeans先進計算技術理念建立的,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第三代測井處理解釋系統。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鄒才能介紹,新一代測井軟體CIFLog1.0在北京大學安裝34台套,將為雙方加強地質、地球物理方面合作,發現和培養更多石油後備人才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