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第一臨床醫學院本科生導師

第一臨床醫學院本科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5-09-10 15:20:51

Ⅰ 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的國家級教學團隊

中醫婦科學教學團隊是以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婦科教研室為建設單位,以國家重點學科為學術支撐,以國家級精品課程《中醫婦科學》為建設載體。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是全國第一家在重點學科、重點專科、精品課程和教學團隊建設方面均屬國家級的優秀團隊。
秉承第一代學科帶頭人羅元愷教授、第二代學科帶頭人歐陽惠卿教授的師德典範與學術精華,現任團隊帶頭人羅頌平是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全國模範教師,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創新性學術思想;長期致力於本團隊課程建設,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為本科生授課。
團隊有教授8名,副教授12名。其中,博士生導師6名,碩士生導師9名。具有博士學位15人,碩士學位12人。歐陽惠卿教授是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繼承人許麗綿、李坤寅;鄧高丕是廣東省名中醫培養對象;趙穎是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陶莉莉、曾誠是校級培養對象;許麗綿是校級教學名師,歐陽惠卿、羅頌平、許麗綿等獲大學新南方優秀教師獎。
重視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成效顯著 團隊承擔中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專業主幹課程《中醫婦科學》和《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開設婦科方向特色課程《中醫婦科學名家醫著醫案導讀》、《婦科疑難病現代中醫診斷與治療》、《中西醫結合生殖免疫與內分泌學》等。年均課堂教學時數約900~1200學時。近5年招收博士生55名(境外生37名),獲授學位25名(境外生9名);碩士生113名(境外生36名),獲授學位93名(境外生29名)。
在教學工作中全程貫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模式」,採取PBL、TBL、案例教學等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注重實踐教學,強化中醫基本功,提高學生的臨床能力。
重視教研室管理,教學工作規范有序 嚴格執行教學制度,堅持教授給本科生授課。發揮資深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連續6年被評為學院優秀教研室,2011年被評為廣州中醫葯大學優秀教研室。在中醫臨床課程管理與教研室管理方面起到示範與表率作用。 中醫臨床基礎國家教學團隊由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三個教研室單位組成,2008年榮獲國家級教學團隊。學科經歷了五十多年的發展,具有了良好的學術傳承,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優秀學術梯隊。團隊負責人林培政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重點學科帶頭人。現有教師23名,其中教授12名,占教師隊伍52.17%,博士生導師8名,碩士生導師12名;具有研究生學歷者占教師隊伍82.6%。本團隊教學覆蓋7個層次,20餘個班種。年均課堂教學3000餘學時。有全國模範教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2名,校級教學名師3名。建設了2門國家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
熊曼琪、陳紀藩、彭勝權等老一輩,倡導中醫經典回歸臨床,1984年在全國率先開設臨床基地。該團隊以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學科為依託,經過長期的建設,堅持理論與臨床、經典與現代、繼承與創新、教學與服務、課程與體系「五結合」,以科研和臨床服務豐富教學資源、推進教學改革,創立了富有特色的中醫臨床基礎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產生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教材建設:主編國家「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傷寒學》《溫病學》《金匱要略》、「十二五」規劃教材《溫病學》《傷寒論》、創新教材《中醫臨床基礎》、案例版教材《傷寒論》《溫病學》《金匱要略》、網路教材《傷寒論》、研究生規劃教材《傷寒論理論與實踐》、中醫葯高級叢書《傷寒論》《溫病學》《金匱要略》等38部,副主編10部。
教學成果:「緊密結合臨床科研,創建傷寒論教學新模式」、「中醫類專業課程優化整合的研究與實踐」分別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中醫臨床基礎教學創新與實踐」、「教醫研三位一體的中醫臨床經典課程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分別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傷寒論》《溫病學》《中醫臨床基礎》獲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葯優秀教材。《金匱要略》獲全國醫學優秀電教教材一等獎。「經方傳承網站」獲全國「網路課件」二等獎。三個教研室,年年榮獲優秀教研室,傷寒教研室居廣州中醫葯大學優秀教研室榜首。
科研臨床:「經方臨床應用的基礎研究」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經方現代運用的臨床與基礎研究」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相關病區糖尿病、風濕病、腦病專科為省級重點專科,糖尿病專科為國家局級重點專科建設組長單位,也是國家中醫優勢學科臨床繼續教育基地。
人才培養:至2010年共培養研究生506名(博士165名、碩士341名;其中境外研究生176名),博士後5名。
發展規劃:以培養學生六經、臟腑經絡、衛氣營血、三焦辨證思維與經方運用能力為出發點,進一步提高師資素質、優化教學資源、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注重教學研究,利用各種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醫教研並重,把本系列課程建設成為具有國內一流的師資隊伍、極佳的教學效果、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培養頂尖中醫人才的國家級教學基地,並繼續保持優勢。

熱點內容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斯坦福訪問 發布:2025-09-10 17:35:38 瀏覽:686
同濟大學金融考研經歷 發布:2025-09-10 17:34:54 瀏覽:459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老師王紅 發布:2025-09-10 17:25:44 瀏覽:45
遼寧大學天使考研 發布:2025-09-10 17:14:29 瀏覽:286
法碩只招本科生嗎 發布:2025-09-10 17:13:48 瀏覽:234
2016中國有多少本科生 發布:2025-09-10 17:05:02 瀏覽:258
大學博士的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9-10 17:03:25 瀏覽:830
研究生見導師准備什麼 發布:2025-09-10 16:27:36 瀏覽:783
南昌大學市政工程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10 16:26:14 瀏覽:2
揚州大學的教授蔡守華 發布:2025-09-10 16:22:32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