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開題報告範文理學
❶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格式範文5篇
【 #報告# 導語】時間過得真快,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學生們一定都對畢業設計充滿畏懼,而做畢業設計之前要先寫好開題報告。以下是 無 整理的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格式範文,歡迎閱讀!1.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格式範文
一、選題的目的、意義:
目的:色彩在客觀上是對人們的一種刺激和象徵;在主觀上又是一種反應與行為,畢業(設計)開題報告。色彩心理透過視覺開始,從知覺、感情而到記憶、思想、意志、象徵等,其反應與變化是極為復雜的。色彩的應用,很重視這種因果關系,即由對色彩的經驗積累而變成對色彩的心理規范,當受到什麼刺激後能產生什麼反應,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討的內容。所以我課題的方向是服裝設計中色彩心理學的應用,也希望此論文了解造就服裝設計中心理學的應用。
意義:日常生活中觀察的顏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即形成心理顏色視覺。如今社會進入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都講究快,而服裝也順應時代的潮流,在色彩方面更要注重這一點,色彩是最能沖擊人們視野的東西,所以研究色彩更能直接快速的研究人們的心理。服裝設計注重色彩更能突出每個人的個性,反過來輔助設計的發展。
二、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研究現狀:色彩在服裝設計中十分重要,它是人類視覺中最響亮的符號,但如今在服裝設計中色彩的心理的研究還是有待發展,人們對它們的認識還不足,而人們如今對服裝設計的款式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可是色彩方面就比較欠缺一些,人們總是以自己的直覺來選擇自己的服裝的色彩,而沒有覺得這能夠代表什麼,更不會更深入的了解心理的變化。所以這方面的研究還是有點欠缺的。
發展趨勢:雖然色彩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可是發展的趨勢還是很大的,因為人們越來越重視這方面的研究,所以在發展方面是很大的。
三、基本構思:
以服裝流行色彩現象為研究對象,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服裝流行色彩發生的趨勢和動機,指出服裝流行色彩是個人機能和社會機能共同作用的結果。
色彩學是研究色彩產生、接受及其應用規律的科學。因形、色為物象與美術形象的兩大要素,故色彩學為美術理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課題。它以光學為基礎,並涉及心理物理學、生理學、心理學、美學與藝術理論等學科。色彩應用,裝飾功能先於再現功能而出現。人類製作顏料是從炙烤動物流出的油與某些泥土的偶然混合開始的,後逐漸以蛋清、蠟、亞麻油、樹膠、酪素和丙烯聚合劑等作顏料結合劑。在古代中國、印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顏料多用在傢具、建築內部、服裝、雕像等裝飾上。文藝復興時代開始,新的色彩不斷出現,油畫的產生使色彩越發豐富了繪畫的表現手段。
色彩學的研究在近代才開始,它以光學的發展為基礎,牛頓的日光—棱鏡折射實驗和開普勒奠定的近代實驗光學為色彩學提供了科學依據,而心理物理學解決了視覺機制對光的反映問題。印象主義出現後,色彩並置對比、互補色等問題,促使理論家、藝術家運用科學方法探討色彩產生、接受及應用的規律。19世紀下半葉,出現了許多色彩學研究的專門著作。
所以說在色彩學和服裝設計上面的研究要針對光學物理學和色彩學。
四、完成期限和研究方法:
完成期限:
研究方法:
第一階段:從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期刊、報紙以及通過網路查閱資料,對與論文有關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發現並且提煉問題,然後自己找資料解決方法,寫出報告並爭取通過開題,確定論文題目後開始對所需要的數據資料進行搜集整理。
第二階段:閱讀書籍,找出所需要的問題的文案,結合理論專著及第一階段搜集資料,找出解釋問題的方法,對書籍材料的相關知識點進行集中學習,最終確定研究方法。
第三階段:根據已有的論文框架,根據自己研究的方法,還有自己在書籍里所發現的問題,結合第一、二階段的工作完成論文的初步寫作。
第四階段:寫完論文,反復通篇閱讀論文,對於文章中出現的細節問題進行仔細推敲和修改,其間將論文提交導師,聽取導師意見,在此基礎上作最後的潤色及定稿,並且開始為論文答辯做相關的准備工作。
五、主要參考文獻:
略
2.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格式範文
選題依據:黨的xx屆xx全會出台了《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解決》,在完善社會經濟體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實現形式上,提出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在發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過去的局限。這對現有林區經濟體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現有林區經濟體制存在很大的問題,極其不適應現有的市場環境,造成現有的林區經濟落後。而且,發展沒有後勁處於兩難境地。一直以來,森工企業都是在計劃體制和短缺經濟並存的環境下生存。體制、機制、科技諸方面還跟不上社會整體的上升步伐。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2002年國家出台了《關於加快林區發展的決定》為林業的發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國家正在實行老工業基地改造政策,對政府體制、企業經營機制、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會經濟體制以成為改造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首要任務。從當前林區經濟運行體制來看,必須改革經濟體制。否則林區經濟將無法擺脫困境。
當前影響我國林區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
(1)政企不分。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業事業交叉的經濟運行體制。而由此導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如林區、縣政府機關、教師同工不同酬,工資差距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區建設包括林區基本建設、公益事業、社會事業等,造成重復建設浪費嚴重。三是國有森工企業承擔著龐大的政府經費和社會負擔,難以進入市場經濟體制進行正常的市場競爭。
(2)市場環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業難以作為市場主體進入市場競爭。一方面束縛了國有企業的發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資者對這一市場環境的信任程度,不利於區域經濟的發展。生產布局結構不合理。
(3)原有的生產布局結構不能適應現在的林區經濟發展。
(4)國有資產的管理不嚴。沒有對國有資產進行合理的利用,沒有人真正關心國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論述:目前林區經濟發展體制改革面臨難得的機遇。如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為林區生產布局調整、職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資金支持;生態保護區建設為林區改善自然資源環境提供了條件;西部大開發為林區基礎設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條件,改善了職工生活條件,為吸引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老工業基地改造政策,可以為發展林區經濟,振興林區企業提供全面的經濟支持。同時近年的國有企業改革實踐工作,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經驗。
本論文擬採用以下手段和方法:
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相結合;對比論證;列事實、擺依據;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過圖書查詢;網上瀏覽;去中小企業實地調研等方法來收集資料。擬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等相關知識來撰寫論文。
本論文擬分以下幾個部分撰寫:
第一部分:現階段林區經濟發展的現狀。通過對現有的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闡述進行林區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二部分:現階段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對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闡述,分析問題形成原因過程以及問題的影響面。
第三部分:針對現有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通過對現階段林區經濟發展體制存在的問題剖析,尋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並從根本上提出解決方法。
3.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格式範文
1.本課題的研究意義和目的
數學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人的發展方向有極其中要的作用。在中學數學教學中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的教學,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概括、和應用是順理成章的。而化歸思想又是數學思想的一大主梁,也是必須要受到重視的數學思想。
在教學中到處蘊涵著化歸思想,教師要很好地挖掘教材中蘊涵的轉化因素,讓學生體驗運用化歸思想能夠使問題簡單化。培養學生的。轉化意識,使學生初步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既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也可以為以後的學生的中學數學打下基礎。
2.本課題的基本內容、重點及難點
本課題的基本內容是要了解什麼是化歸思想?及化歸有哪些具體的思想方法?結合具體的數學內容及問題來進一步的探討、分析及運用化歸思想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掌握化歸思想方法。
化歸思想作為數學思想的一大」主梁」體現在整個數學的教學及學習中,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來選擇合適的化歸思想方法是本課題的重點內容。但是如何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來選擇正確的化歸思想方法則就是一個難點問題。
3.本課題的研究方法(或技術路線)
化歸思想是要結合具體的數學問來反應出來的,所以本課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以前人的理論為基礎,在廣泛的搜集圖書館,電子書刊,教育報刊雜志,互聯網等有關本課題的前沿信息與資料,向指導老師請求指導,向有關部門聯系,向中學一線的老師咨詢以及結合教育實習經驗,並進行理論的學習,及時總結研究經驗與思路,向指導老師報告,反復的進行修改,論證。
4.論文提綱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科技及經濟發展成熟的標志是數學化,因為時代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於數學思想和方法的運用。所以在現代進行的數學教學中加入數學思想的教育是急迫的,更是必須的。
數學教學中要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已成為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而化歸思想是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因而我的論文會繞著下面的幾點來展開對化歸思想的探究:
(1)先介紹化歸思想的概念,並進一步的討論其實質及轉化過程。
(2)討論運用化歸思想的意義及其作用。
(3)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來探討分析及運用化歸思想。
(4)通過對化歸思想的探討研究進一步運用到具體的實際問題中。
5.本課題的參考文獻資料
略
4.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格式範文
論文題目:論知識經濟時代的秘書素質
一、選題意義:
1、理論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不斷變革進步;秘書成為一種國際化職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單位的秘書部門則是該單位聯接上下、左右、內外的主要樞紐;同時也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的重要窗口,它像外界展示出該機關單位工作水平的基本面貌。
2、現實意義:傳統的秘書工作就是收發文件、寫寫畫畫,重復、勞累、繁瑣的日常文字處理工作;到了近現代,秘書工作有了明確的分工,對秘書知識素質的要求也有所改變;其中,辦公自動化的應用,進一步增進了秘書的工作效益;中西文化的交流,使秘書的知識更為廣泛,知識素質大為提高。
二、論文綜述:
1、理論依據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發展,秘書職業也走向國際化。面對各種多變的局勢,秘書人員要做到機警應變,運籌帷幄,不僅要求有較強的文書寫作功底,還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技能,掌握基本的辦公自動化操作、流利的言語表達,「善說」、及時為領導的決策提供參謀咨詢、准確傳達上級的指示、匯報工作、安排會議、處理日常事務、接待來訪客人等。時刻為領導分憂解難,維護領導的公眾形象,成為領導的得力助手及參謀。
2、(國內外)有關研究綜述「秘書工作從屬並服務於領導工作,不能游離於領導工作之外,更不能與領導工作背道而馳。因此,領導工作的發展直接影響和制約著秘書工作的發展變化。秘書部門是領導的辦事機構,要聯繫上下左右,溝通四面八方,了解領導的意向和需求,熟悉領導的活動規律、決策過程,為領導掌握情況、作出決策提供服務。在此過程中,通常是領導才出點子,秘書從理論上醞釀構思,從邏輯上推敲完善,從文字上整理闡述,最終使領導的觀點具體化、理論化、系統化。因此,秘書必須具有全局的戰略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能力,為領導出謀獻策」(選自《秘書素養》吳歡章著)。
3、本人的評價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時代,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競爭越演越烈,優勝劣汰成了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我作為一個文秘專業的學生,一方面努力學習好學校開設的各門學科,尤其是本專業的學科知識,文書寫作及辦公自動化,我要求自己熟練掌握,並能恰當的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有效的指導我的工作,讓我的工作少出現錯誤,盡快適應工作,投入工作,為我所從事的職業做出一份貢獻。另一方面,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和不同的人交流要用的各類語言和表達技巧,培養自己在公眾面前落落大方的形象;了解一些地方獨特的社交禮儀,避免因文化差異而出現尷尬局面。無論何時,都不斷學習,塑造一個良好的外在形象的同時,用知識武裝頭腦,內外兼修,讓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秘書人員。
三、論文提綱:
略
四、參考文獻(不少於5篇)
1、《秘書理論與時務》鄭典宜著
2、《秘書大地》常宗宜著
3、《秘書之友》郭方忠楊效之著
4、《現代秘書心裡學》趙中利著
5、《秘書學》楊素華著
五、完成論文的條件
圖書館借閱文秘類相關書籍,網上搜索有關本篇論文的資料,整理所收集到的材料,結合自身所學的相關知識,以及在論文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本篇論文。
5.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格式範文
一、課題提出
1、背景與現狀分析:
xx採摘休閑旅遊區項目所在地位於西安xx生態景區,是西安西郊地區首個大型濱水生態公園,區域總面積940畝,其中綠地410畝,濕地310畝,生態水面220畝。本項目用地位沿岸的嚴家渠村,現為一塊面積廣闊的農田。水資源豐富,村子河對面是一片白樺林,風景較為優美。xx生態景區包含濕地公園區、綜合服務區、文化藝術區、休閑活動區、社交公園區、田園風光帶、風情商業區。項目緊鄰田園風光帶,用地面積總計339畝。
2、研究目標和意義:
xx新城一個重要的生態功能調節閥,同時也是周邊居民體驗具有濕地原貌與自然野趣的一個重要景觀節點,以xx生態水系為依託,打造沿河生態景觀。使之與新區的總體規劃相銜接,從而服務於整個城市。
目標:
項目位於田園風光帶,以觀光採摘的自然生態環境來滿足久居城鎮的居民渴望回歸自然、融入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恬靜和安詳。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城市與自然相得益彰。
意義:
A、社會性:提升度假村極其周邊的環境品質,滿足人們娛樂,休閑的需要,把市民從繁忙的社會生活中解脫出來。
B、生態性:人工化環境與自然環境想融合,既滿足人的活動要求,又增強採摘園開發的生態效益和可持續性。
C、參與性:通過各種採摘及民俗活動的開展,加強人們參與的主動性。
D、多樣性:注重了環境多樣性的保護和景觀多樣性的開發。
E、文化性:挖掘傳統的文化內涵,賦予觀光採摘園獨特的文化品格。
F、愉悅性:以賞心悅目的景觀感染人,愉悅人。
二、研究方案(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研究內容:
1、根據園區景觀規劃,確定廣場在園區內的的選址。
2、確定廣場的面積大小,即要滿足大多數人集體活動的大空間,也要忙著適合小集體和分散活動的小空間。
3、廣場的流線設計,要避免功能區劃分混亂和不同性質功能的使用區相互干擾的現象。
4、廣場綠化設計,避免大面綠地,主要是提供在林蔭下的休息環境以及調節視覺、點綴色彩。
(二)關鍵問題:
1、主題廣場的尺度的把握,在廣場建設中不宜把所有的廣場面積指標都集中在一個大廣場中,而應適當分散,建成一個廣場系列,擴大廣場的服務半徑,提高廣場的利用率。並且使每個廣場依據其功能都有一個合理、宜人的尺度,使廣場更具親和力。
2、主題文化廣場要營造人性化的場所空間,廣場的整體環境設計要立足於本土文化的繼承和創新,以此地的自然環境特徵和歷史人文特色為依據,尊重歷史、借鑒古今文化,讓人文跟廣場環境設計結合起來。
3、在廣場的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廣場的空間層次、遊人行為的多樣性及廣場內容的可接觸性,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廣場的領域化傾向正是反映了人們的生理、心理需求。領域性的創造可運用植物、建築小品及鋪地等多種手法,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及開敞空間,創造出富有特色、層次豐富的廣場空間環境。
4、不同的季節呈現出明顯不同的景觀特色,在廣場設計時理應考慮到這些因素。可以疏密有致、高低錯落地種植一些常綠植物及一些不同花季的花卉,使廣場一年四季均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生機盎然的景象。
5、完善廣內的服務設施,廣場作為一個兼有多種功能的生活服務性場所應盡力滿足遊人多方面的行為需求,使遊人在廣場內就能得到便捷的服務。在廣場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遊人的各種行為需求,在不妨礙廣場整體景觀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設置一些美觀耐用的服務設施,以體現廣場設計的人性化原則。
三、本課題的創新之處
1、在主題廣場設計中,將文化教育融入進景觀設計之中,並建立有教育意義的生態景觀,如生態綠房,生態的絲綢之路等。主要通過廣場的主題內涵,以及個性塑造,以豐厚的歷史沉積為依託,使人在閑暇徜佯中了本土的歷史文脈。
2、主題廣場不在單單是人們聚集,休憩的地方,該廣場將專門設有表演場地,以特定的民俗活動充實之,加強人們的參與性。這時候廣場的地域文化內涵最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3、該主題廣場的設計,*廣場就是大面積硬質鋪裝的概念,將廣場的空間層次進行豎向處理,結合地行,做一個看台式廣場,增加景觀的觀賞角度。
4、在設計上滿足整體風格需求的同時,在進行新工藝,新材料,新構造方面借鑒當今國內外先進技術來改良現在的以及過去的舊模式,以實用、環保、智能、的表現,探索現代及未來景觀空間的發展。
四、設計計劃及預期進展
(1)、進展步驟及規劃時間:
1——3周進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前期資料的收集
4——5周完成畢業設計開題報告有針對性的做市場調查
5——9周草圖設計及具體方案的暫定
11——14周畢業設計(設計說明書)的修改與完善,進行畢業設計中期檢查
15周完成畢業設計,籌備畢業設計展完成畢業說明書
16周進行畢業設計預答辯及正式答辯
(2)、設計過程中所要參考的部分文獻資料:
[1]王建國、現代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J]、規劃師。
[2]余柏椿、城市設計感性原則與方法[M]、中國城市出版社。
❷ 畢業論文如何選題開題報告怎麼寫
大多數時候,大學在要求學生寫論文前,都會要求學生進行開題報告的撰寫,開題報告的意義就是讓學生自己解釋為什麼選擇這個題目。那麼下面大家就來和小編一起來論文如何撰寫開題報告吧?
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是在完成文獻閱讀後,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最後確定論文題目,並按此題目發表論文。好的開題報告是課程順利實施的先決條件,也可以為後續論文寫作提供依據。
首先要寫清楚選題的背景,簡要介紹你所研究課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以及你選擇這個題目的初衷是什麼?為什麼選擇論文題目?同時也要說明自己在進行論文研究的意義,在這個領域中有什麼促進作用,通過對本文的研究,我們能得到哪些有價值的東西?另外介紹一下與您論文有關的一個國內外研究狀況,目前國內的一個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國外的研究成果。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應對。開始做一份報告時,必須要對整篇論文做一個計劃,整篇論文要有一個完成進度,在哪段時間內要完成什麼指標。
首先報告是要根據選題的背景、課題的研究意義、國內外的一項研究現狀、要研究和要解決的問題,採取的研究方法、進度安排步驟等步驟一步一步地寫下來。
❸ 關於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精選
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專門人才。我為大家精選了一些關於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篇1
1.本課題的目的及研究意義
研究目的:
張愛玲與電影有過長期親密的接觸,在小說寫作中創造性地化用了電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組合帶有豐富的視像性和表現力。文本以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為切入口,對張愛玲中短篇小說出現的恐怖電影式鏡頭進行解析。試圖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並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研究意義:
本文通過對張愛玲中短篇小說出現的恐怖電影式鏡頭進行解析,試圖在體會張愛玲語言的“現代性”的基礎上,嘗試性地提出1種獨特的審美方式,從不同的視角解讀張愛玲小說的表現手法。
2.本課題的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表現手法的研究主要從小說的電影畫面感、電影造型、電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張愛玲作品對電影藝術手法的借鑒技巧:
(1)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畫面感:《猶在鏡中——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造型:《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
(3)研究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何文茜);《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傾向》(申載春);《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手法》(張江元);《張愛玲小說對電影手法的借鑒》(屈雅紅)等;
(4)研究張愛玲小說的死亡意識:李祥偉《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死亡意識》等
國外研究現狀:
海外研究對張愛玲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1階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標等人對她作品的介紹與評述”“第2階段1985年至今,輻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華文文學的影響研究分析和評價”。1995年9月後,她在美國辭世後,海外學者多運用西方現代文藝理論來剖析。
3.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研究內容:
張愛玲的小說映照了1個陰陽不分、鬼氣森森的世界,恐怖鏡頭繁復繽紛,在她的作品裡以人擬鬼,她筆下的人物均飄盪在凄冷荒涼的宿命軌道上。本文嘗試根據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從場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對張愛玲小說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研究、闡釋。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並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研究方法:
本文採用比較研究的方法,根據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在學術界既有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從張愛玲小說、相關的研究書籍及其評論等出發,分析整理資料,從場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對張愛玲小說當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研究、闡釋。
4.本課題的實行方案、進度及預期效果
方案、進度:
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資料。重讀作品,確定論文題目,查閱相關資料。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師的指導下,擬定寫作提綱和開題報告。
2007年3月—2007年4月:論文修改。聽取老師意見,撰寫論文初稿,並交指導老師評審。
2007年4月——:定稿。
預期效果:
本文結合恐怖電影的表現手法,通過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對張愛玲小說中出現的恐怖鏡頭進行闡釋,嘗試更近距離地感受張愛玲藝術感覺的細微獨特之處,並且在此基礎上揭示張愛玲小說所蘊涵的悲劇感和死亡意識。
5.已查閱參考文獻:
書籍:
1、張愛玲,《張愛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金宏達,《華麗影沉》【C】。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張新穎,《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M】。北京:3聯書店,2001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進荒涼——張愛玲的精神家園》【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類時空》【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吳戰壘,《電影欣賞》【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陳衛平,《影視藝術鑒賞與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聶欣如,《類型電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學術論文:
1、何文茜《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技巧》,石家莊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3年第5卷第4期第51頁。
2、 李祥偉《“丑”趣———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死亡意象》,學術論壇, 2005年第6期第140頁。
3、 李祥偉《論張愛玲小說中的死亡意識》,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報,2004年第4期第38頁。
4、張江元《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手法》,涪陵師范學院學報, 第26卷第4期,第54頁。
5、屈雅紅《張愛玲小說對電影手法的借鑒》,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6卷第6期,第33頁。
6、何文茜《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造型 》,石家莊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4年02期,第39頁。
7、何蓓《猶在鏡中 —論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感》,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年第30卷第4期第40頁。
8、申載春《張愛玲小說的電影化傾向》,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4年第19卷第5期第12頁。
9、吳曉,封玉屏《電影與張愛玲的散文寫作》浙江社會科學報, 2004年第1期第204頁。
網路資料:
1、《恐怖情節心理分析》
2、《綻放在暗地裡幾個唯美的驚惶意象》
3、陳文珊《女性·月亮·鬼氣——試論《聊齋志異》對張愛玲小說創作的影響》
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院(系)審查意見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
關於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篇2
一、“臨川四夢的”諷世內容
“臨川四夢”都本於小說,但比小說內容豐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部傳奇都增添了小說所沒有的具有諷刺意義的人物和情節。其諷世內容大致可分為官場社會、時事政治、禮教和人性三個方面。
(一)官場社會之刺
做官幾乎是古代所有讀書士子的夢想,因為出入官場就意味著擁有盛名、權勢和利益。然而湯顯祖對明代官場社會有清醒和深刻的認識,在“臨川四夢”中對官場社會進行了辛辣的嘲諷,總體上否定了明代官場社會並給予了深刻的鞭撻,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第一,“四夢”塑造了陰險毒辣的“權臣”系列形象。如《紫釵記》里的盧太尉、《南柯記》里的丞相段功和《邯鄲記》里的宰相宇文融。這些權臣位高權重,可都是老奸巨猾,品行卑劣,面目可憎。盧太尉將權力用來滿足私慾,書生李益中了狀元,只因未參拜他,就被貶為玉門外參軍;他豢養特務和刺客,誰讓他不滿就陷害誰。段功和宇文融都與盧太尉是一類的人物。“權臣系列”表現了高層官場之黑暗。第二,“臨川四夢”塑造了一批貪贓枉法的大小官吏。譬如《南柯記》中的府幕錄事官,他自言“為官只是賭身強,板障。文書批點不成行,混帳。權官掌印坐黃堂,旺相。勾他紙贖與錢糧,一搶。”(第二十一出)他與手下的小吏都不務正業,貪贓枉法,《大明律》的作用就是幫助他們撈銀子。《邯鄲記》中的崖州司戶則是枉法酷吏中的典型。湯顯祖生活的嘉靖、隆慶、萬曆年間,貪贓枉法成了普遍現象。“四夢”刻畫的貪官污吏,是對中下層官場社會的諷刺。第三,“臨川四夢”諷刺了科場弊端。在湯顯祖的年代,科場的不正之風相當嚴重,科場弊端也是“四夢”的諷刺矛頭所指。《邯鄲記》中盧生便是通過結拜高官和行賄而一舉獲得狀元的。《牡丹亭》中的識寶使臣苗舜賓不懂文字,卻因能辨珠寶,被任命為科舉考官。他判卷草率,如同兒戲,因與柳夢梅有舊而判他為狀元。科舉考試的嚴肅性輕易地被消除了。此外,“臨川四夢”還描摹了走裙帶關系、徇私舞弊等官場丑惡現象以及一些官場陋習。如《南柯記》里的淳於棼做的便是“老婆官”,憑其妻瑤芳公主的關系當上了南柯太守,二十年掌一方大權,地位顯赫。
(二)時事政治之刺
湯顯祖關心時政,在“臨川四夢”的創作中諷刺了當代時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諷刺明政府利用三娘子招降俺答事件。在《牡丹亭》中用了很大篇幅講述李全夫婦作亂和杜寶平亂之事,但李全作亂之事與《宋史》很少相符,多為虛構,劇中李全怕老婆楊氏,楊氏掌握軍政大權,杜寶通過賄賂楊氏才得以平亂並立下軍功。湯顯祖實乃藉此人物與情節譏諷首相張居正支持邊將王崇古、吳兌、方逢時等利用三娘子招降俺答事件。[1]明建國後北方邊地受到蒙古騷擾兩百餘年,隆慶四年(1570),邊將上疏主張對蒙古首領行安撫政策,大臣對此意見不一,張居正等支持安撫主張,對蒙古首領俺答賜封,對深受俺答寵愛和器重的三娘子封為“忠順夫人”。倡議此策的邊將此陞官,主戰官員受到處分。湯顯祖支持主戰,寫過多首詩明確表示對明與蒙古關系的關心及妥協政策的不滿。二是諷刺明政府對日本關繫上的無能。萬曆二十年(1592),日軍出征朝鮮,朝鮮向明朝請求援助,明朝派軍作戰,不能決勝,直至七年後日方豐臣秀吉病死戰爭才結束,明朝大臣對日和戰之爭不休。《牡丹亭》中科考試卷的題目是對金策略“和戰守三者孰便”,柳夢梅的回答名為主戰,實為主和,“生員也無偏主,天下大勢,能戰而後能守;能守而後能戰;可戰,可守,而後能和。如醫用葯,戰為表,守為里,和在表裡之間”(第四十一出),得到主考官苗舜賓的表揚。試答的內容乃借插科打諢嘲諷無能又虛偽的明政府。三是諷刺最高統治者之腐敗。明朝中後期的最高統治集團對內憂外患視若無睹,荒於政務,日益腐敗。如明世宗朱厚熜、神宗朱翊鈞皆貪財好貨登峰造極,《牡丹亭》以識寶大臣苗舜賓收集到奇異珠寶而受寵提拔為科舉典試官;明武宗朱厚照好色荒淫,多次到民間搶奪婦女,《邯鄲記》第十三出《望幸》編述唐玄宗東巡的情節對武宗南巡揚州擄掠民女之事進行諷刺,可以肯定,湯顯祖“絕非隨意點染,其矛頭分明是對准明代皇帝”。[2]
(三)禮教和人性之刺
明統治者尊崇孔子,加強禮教,推崇理學,均為鉗制思想,加強其專制統治。“臨川四夢”揭示了禮教和理學對人的危害性,這集中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對女性的壓迫,它剝奪以杜麗娘為代表的女性正當的權利,通過婦女教育壓制其思想,在行動上則嚴密禁錮,使女性完全淪為男性的工具;二是對普通民眾尤其是讀書人的精神戕害,如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思想荒蕪,迂腐可笑,他言必稱教條,而其教條不出《四書》《五經》和八股文的范圍。“四夢”還有對假道學者的嘲弄。《邯鄲記》對假道學者的刻畫尤為入神。盧生既得高官,既要貪享淫盪生活,但嘴裡又要維護道學,他的下場是可憐的,縱欲淫樂使他一命嗚呼。關於“臨川四夢”禮教與理學之刺,學界論述較多,本文不多贅述。明代虛偽的禮教和理學統治,並未培育人性之善,反而彰顯了人情人性的庸俗與丑惡,明中後期社會風尚不象前期那樣樸厚,“人情以放盪為快,世風以侈迷相高”(張瀚《松窗夢語》卷之七《風俗記》)。“臨川四夢”對人情人性也多有思考和諷刺,如薄情負心者,這主要由《紫釵記》中的李益來表現。李益與霍小玉定下終身,但後來盧太尉挾持他並欲以女妻之時,他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後決計拋棄小玉而依附有權有勢的盧府,最後歷經變故卻仍然回到小玉身邊,李益的軟弱和薄情受到了感情和道德的雙重批判。再如卑劣勢利者,在《南柯記》和《邯鄲記》中,人們在主角淳於棼和盧生得意時畢恭畢敬趨之若騖,失意時則唯恐避之不及。“臨川四夢”還諷刺了人性的墮落。《南柯記》中的淳於棼、《邯鄲記》中的盧生都演述了人性墮落的過程。富貴之時他們都喪盡了善美之性與羞恥之心,淪為腐朽沒落的人,這既與黑暗齷齪的官場環境有很大關系,同時亦由本人的“惡”性所決定。
二、“臨川四夢”的諷世特徵
首先,諷世意識貫穿於“臨川四夢”始終。“四夢”的創作時間從萬曆十五年(1587)到萬曆二十九年(1601),作《紫釵記》時作者三十七歲,作《邯鄲記》時五十二歲,前後十五年。四夢的創作正是作者思想從發展到成熟的過程。“臨川四夢”一以貫之的諷世意識反映出作者持久的否定態度和批判精神。作者感受到種種丑惡的現實,失望逐漸加深,有時乃至產生絕望和幻滅的情感,這在後“二夢”的佛道傾向中可見一斑。《南柯夢記題詞》中說到“世人妄以眷屬富貴影像執為吾想,不知虛空中一大穴也”(湯顯祖詩文集卷三十三《南柯夢記題詞》),將世人尋常追求的目標都視為空虛,實際否定了現實人生和傳統社會的價值觀。從這個角度說,湯顯祖是社會和時代的叛逆。但另一方面,湯顯祖畢竟是深受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熏陶浸染,古代知識分子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信念根深蒂固,他的社會地位和禮教的修養都限制他,使他不可能與舊觀念完全決裂從而擺脫其束縛。所以“四夢”中的諷世意識局部又是有所波動起伏的,有時是較為軟弱的。這些復雜情形反映出作為士大夫文人和思想者的湯顯祖心靈的痛苦和思想的矛盾。
第二,“臨川四夢”對仕宦人生和官場有最多的表現,其諷刺矛頭指向最多的也是仕宦人生和官場。做官原是湯顯祖青少年時期奮斗的目標,他中年以後大部分時光都在官場度過,但是仕途並沒有給他提供治國安邦、大展宏圖的機會,他在仕途上顛簸多年後出局。仕途經歷讓他見識了形形色色的貪官污吏,以及統治集團和國家機器的黑暗腐敗。相對於封建禮法和傳統文化,湯顯祖對仕宦人生和官場的批判和否定是最徹底的。這既由他正直的個性和高潔的操守決定,也與他對官場的清醒認識和深刻體察有關。當然這里也有一個逐漸轉變和深化的過程。在“臨川四夢”中,《紫釵記》對政治的嘲諷僅限於個別權貴,《牡丹亭》里有的高官如苗舜賓、杜寶並無十分可惡的表現,而到了後二夢里,貪官污吏都在官場中腐爛而不可自拔,本性並不很壞的人只要沉浸其中就被同化染黑喪失本性,《南柯記》里的淳於棼和《邯鄲記》里的盧生的經歷就說明了這一點,這是因為“症結不在個別官僚士夫的道德品質,而在整個統治集團的政治風氣。”[3]如果說“四夢”之首篇《紫釵記》的否定對象只是官場個別權奸的話,到了“四夢”之末篇《邯鄲記》的否定對象便是整個官場;《牡丹亭》對時政的譏刺中還夾雜了些許對功業的期待,《南柯記》和《邯鄲記》則完全否定了仕宦人生。湯顯祖罷官回臨川居家後,對官場人物往往不接待,“居家……中丞惠文,郡國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4]
第三,“臨川四夢”的諷刺是多指向的,不僅包括時事政治、官場科場,還有文化和人性,反映出湯顯祖思考的廣泛性。這顯示了他對其所生活的時代的深刻體察,也反映出他對更深遠的問題的積極探索。由於其思考的廣泛深入,湯顯祖被人們列為思想家。但“臨川四夢”是一組文學藝術作品,不是單純的哲學思考的演繹,而是對現實世界的描繪和人生感受的抒發,這其中包含、體現了作者的思想。因為“四夢”貼近生活的藝術表現,它在某些某些方面反而超越了當時的哲學思考。譬如《牡丹亭》中杜麗娘“驚夢”“尋夢”的行為以及陳最良的形象,生動地展示出理學思想和禮教文化違背自然和戕害生命的真實面目,這比任何簡單的批評和蒼白的論證都要深刻。再如後二夢通過對社會丑惡現實和人性墮落過程的描摹以及夢醒成空的結果,揭示了人之存在的荒誕性和人生意義的虛無性。當然這里有佛道出世思想的影響。“臨川四夢”諷刺的多指向特徵反映出湯顯祖多方面的廣泛的思考。
三、結語
“臨川四夢”的諷世意識既是作者個性和思想的反映,也是戲劇傳統精神和時代革弊的強力表達。湯顯祖個性耿介,精神不欺,操守高潔。儒道釋思想的混合使他既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包括對政治、社會和人生的參與,又具有距離意識。因而“臨川四夢”雖然對社會現實集中描摹,敏銳地透視其中的丑惡人事並予以否定,但並不採取時事批判劇嚴肅寫實與激烈的風格,而是採用“怪怪奇奇,莫可名狀”(湯顯祖詩文集卷三十二《合奇序》)的寫夢手法,藉助夢境外殼和諷刺筆法表達了他對社會世態和人性特徵的感受與理解。從時代特徵來看,明代中期以後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社會丑惡情形,促使晚明作家較多地強烈否定客觀世界,暴露社會現實的陰暗面,譬如色情文學和公案文學就盛行一時。就戲曲來說,明代中後期戲曲一反明前期粉飾太平、道學氣濃的作風,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諷刺戲曲,內容豐富,諷刺的矛頭指向各個方面。諷刺成了時代主題之一。湯顯祖的“臨川四夢”,作為一組傳奇作品,憑借藝術大師的高水準創作,唱出了時代最強音,其諷世意識正是時代主題的強力表達,部分內容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
關於漢語言文學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篇3
課題名稱: 花開三生,情深緣淺--淺析網路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寫作藝術
學生姓名: 李南蘭
學 院: 中文學院
專 業: 漢語言文學
指導教師: 蔣曉城
xx年 2 月 26 日
課題名稱:花開三生,情深緣淺--淺析網路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寫作藝術
flowers of three lives ,deep love bute good luck is shallow-- research of the art of writing《the ten mile peach blossom of three life》
(1) 本選題研究現狀
隨著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路平台越來越開放,網路也越來越普及,國內自20世紀末,興起一種文學新形勢--網路文學,從而一發不可收拾。眾多網路小說平台不斷發展擴大,網路小說的門檻越來越低,玄幻、武俠、仙俠、言情、都市、歷史、穿越等小說類型在網路小說中不斷創造數量極為龐大的文學文本,甚至有一部分成為新的文學經典。縱觀當今文學現象,網路文學的發展一日千里,而對於網路文學的研究還缺少系統而全面的論著,網路上也僅有文學愛好者進行簡單對網路小說的發展脈絡進行梳理。
網路文學在數十年的光景中逐漸呈新型之勢,發展成為巨大的產業。據不完全統計,網路文學覆蓋的讀者已達 2.74億人、注冊寫手200多萬人、市場年收入40多億元。並且男頻和女頻不相上下,男頻諸如起點中文網、幻劍書盟等,女頻諸如紅袖添香、錦江中文網等。本人所研究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雖然在言情小說中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也稱不上巨著。然而它獨有的寫作藝術與文學模式,開創了仙俠言情體裁的一個新境界,為眾多女性讀者為之痴迷,並稱之為“仙俠言情之紅樓”,在心中的地位沒有其他書可以比擬。因而選此為題。
(2)本選題的意義、重點、難點及創新點
意義:自網路文學興起以來,雖然大部分讀者都為之喜愛,進行書評或者在貼吧論壇抒發意見看法,但是鮮少有人對新興的網路小說文本進行具體的解讀分析論述。因為這些小說沒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也沒有諸多作家學者的關注與認可,甚至在茫茫網路文學中一逝而過,但不能否認在數年之後,網路文學也能歷經沉澱,出現耀眼的珍珠。因而算是較新的論文選題。
重點:本選題重在研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語言寫作藝術特色,以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題目意義和在文中的體現,以及小說寫作模式與敘述方式的獨特性三個方面。
難點:怎樣在沒有任何研究資料的情況下,依據文學語言分析模式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全面而有意義的研究。
創新點:能夠脫離傳統論文對於文學著作的研究僅限於經典傳統或者大眾認可的文學文本,關注網路文學,關注新型小說構成。
(3)論文的結構及簡要說明
引言(研究背景及原因)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文學意義
2.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寫作藝術研究
2.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語言藝術特色
2.1.1以詼諧寫悲涼2.1.2以無情襯有情
2.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結構藝術特色
2.2.1錯雜但合理的倒敘
2.2.2繁復但合情的插敘
2.2.3三生三世的布局結構
2.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物塑造特色
2.3.1有情卻無情的白淺
2.3.2無情卻有情的夜華
2.3.3形象生動的其他角色
3.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亮點與瑕疵
3.1創新點與亮點
3.2瑕疵與局限
4.總結
(4)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寫作藝術剖析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折射出的內涵及意義
(5) 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1、課題研究步驟:
(a)查閱並研讀相關資料及參考文獻;
(b)撰寫開題報告及上交審核;
(c)撰寫本課題論文;
(d)修改提交審核。
2、課題研究方法措施:
(1)資料收集方法
除了圖書外,數據資料的研究成果和結論對本課題的研究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資料收集的方法主要為上網查尋、借閱圖書、查閱報刊雜志等。
(2)資料研究方法
結合圖書館圖書與數字資源,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