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群眾路線
A. 談談大學生如何更好的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
① 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觀點,它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基本原理之上的.其內容是:
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虛心向群眾學習的觀點.
② 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路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它是黨的根本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另一方面,它是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即「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③ 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辯證的統一,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區別於其它政黨的顯著特徵之一.
其重要意義是:
第一,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正確領導的基礎.第二,密切與群眾的血肉聯系,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加強廉政建設,克服各種腐敗現象,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是否具有群眾觀點,是否貫徹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第三,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是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關鍵.
B. 群眾路線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
群眾路線,使當代大學生意識到。群眾的力量是無限的。一切都必須依靠群眾,一切都來自群眾。一切都是為了群眾!
C. 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生活談談你對群眾路線的認識
黨的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當代版大學生應該努力權豐富社會實踐,積極參與社會事務,譬如,當志願者,遇到災情險情,利用自身知識幫助更多的人民群眾,一切為了人民,當然,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扎實學業,用知識武裝頭腦,才能更好的為群眾做事。大學生也來源群眾家庭,最知道群眾的所需所想,要將社會的需要和自己的才能充分結合,多動腦,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再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到為群眾辦實事當中去。
D. 大學生黨員如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大學生黨員如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黨的群眾觀點,黨的一切工作是以群眾為基礎,這是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決定的,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問題的世界觀。「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具體化。它體現了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體現了共產主義的崇高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是共產黨的先進性的集中表現,也是共產黨區別於任何資產階級政黨的顯著標志。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我們一定要堅決做到這一點。
要踐行好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對黨的群眾路線有深入的了解,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克服惰性,重視相關理論的學習。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等理論帶有根本性、全局性,對抗它不可能,遵照它太簡單,只有順應它並在所在領域自由自在的發展、用心干工作,這樣才會最終取得勝利乃至大勝。我們需要明白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所具有的的重大意義。第一,它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同時,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是推進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的一項基礎工程,對於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第二、它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這些學習和教育實踐活動,是對整風運動成功經驗的正確運用,也是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對於加強執政黨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E. 大學生該如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承擔著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庄嚴使命,本質上就是群眾工作。要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觀、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觀,在指導思想上進一步樹立群眾觀點、強化群眾立場,在工作內容上進一步反映群眾願望、滿足群眾需求,在思想作風上進一步增進群眾感情、拉近同群眾的距離,回答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一、為了誰——一切為了群眾、真心服務群眾,引導動員群眾為實現自己的利益而奮斗
任何一個政黨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標和價值追求,為誰立命、為誰謀利始終是一個根本性、方向性問題。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人民解放和幸福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融入到全部的奮斗實踐中。正是因為這樣,我們黨才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進力量。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為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了誰」的問題上,必然同黨的性質、宗旨相一致、相適應。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提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強調我們要建設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文藝要與群眾相結合、為最廣大的人民大眾服務,宣傳教育工作就是要讓群眾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務。這實際上都鮮明回答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為了誰」的問題。現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深刻變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內容、形式、任務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無論怎麼變,為人民服務這個方向不能變,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這個原則不能變。
二、依靠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群眾的偉大實踐作為工作的動力源泉
成就偉大事業須有偉大力量。如果搞不清楚「依靠誰」,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社會理想也只能成為空想。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只有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黨來自群眾,始終以人民為靠山。回顧歷史,每當黨的事業面臨重大挑戰,每當中國的前途命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關頭,總是用人民群眾的力量推動歷史車輪前進。充分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緊密團結群眾,這是黨的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來說,無論是作為觀念形態的思想理論、價值體系、道德規范,還是作為藝術形式的音樂舞蹈、書法繪畫、詩詞歌賦,無不源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可以說,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根基在群眾、智慧在群眾、力量在群眾。
解決好「依靠誰」的問題,關鍵是在思想上牢固確立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在工作中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方法。人民群眾既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凡屬正確的決策必然是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化為系統的意見,再回到群眾中去、使之成為群眾的行動。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激發群眾創造,集中群眾智慧,使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活力。
三、我是誰——視群眾為親人、把群眾當主人,始終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
明確「為了誰」、搞清「依靠誰」,歸根到底還是要解決好「我是誰」。這個問題對於每個黨員幹部來說非常重要。只有弄清「我是誰」,才能更好地認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長和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堅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解決好「我是誰」的問題,關鍵是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我們黨與人民群眾長期同甘共苦、患難與共,對黨群關系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有許多形象生動的比喻:像舟和水、魚和水,像公僕和主人、學生和老師等等,這些都強調的是群眾的地位和作用,告誡我們要牢記自己的位置和身份。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宣傳思想文化幹部素質的一個基本要求,也是改進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的一個重要著力點。要把實踐當成最好的課堂、把群眾當成最好的老師,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鍛煉品質、凈化心靈、改進作風,不斷增強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本領。
「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是新形勢下貫徹群眾路線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課題。弄清「為了誰」,才能找准前進的目標方向;弄清「依靠誰」,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誰」,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確定位。要不斷深化認識、深化實踐,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各個方面,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F. 我們大學生應如何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1.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當深刻理解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克服懶惰,積極學習相關理論知識。
2. 黨的理論和政策是根本性的指導,我們應順應這些指導,並在學習和工作中自由發展,以取得成功。
3. 同學們中有一些思想深刻,他們積極關注國家大事,並持有客觀深刻的見解。
4. 當想要為同學們服務時,我們不應自我定位過高,避免因距離而無法聽到同學們的真實聲音。
5. 同學們可能認為某些活動只是形式主義,這是因為沒有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問題。
6. 我們應始終與同學們保持緊密聯系,關心他們的需求,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7. 通過服務同學,我們實現個人價值。目前應努力學習,為將來打下堅實基礎。
8. 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習慣,遠離不良風氣。
9. 雖然某些問題看似遙遠,但前人的教訓值得吸取。應培養廉潔意識,為將來服務人民打下基礎。
10.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接班人,學生時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踐行群眾路線,提高黨性修養,對未來產生積極影響。
11. 無論對黨的群眾路線理解有多深,我們都應在今後學習和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服務人民,成為合格的大學生,傳播正能量。
G. 黨的群眾路線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有什麼意義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舉措,對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總體上看,當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情況是好的,黨群干群關系也是好的,廣大黨員、幹部在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沖鋒陷陣、忘我奉獻,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肯定和擁護。這是主流,必須充分肯定。
同時,我們必須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一些問題還相當嚴重,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