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考研導師
A. 東南大學和同濟大學建築學考研的科目
東南大學
081302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01 建築設計與理論
02 城市設計與理論
03 建築環境設計與理論
04 計算機輔助建築設計
考試科目①101 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③713 中外建築與城市建設史④503 建築設計基礎(快題,6小時) 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復試科目:515 建築設計(快題)
導師信息(注:導師以姓氏拼音的首字母為序)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導師姓名
050403 美術學 高祥生,趙軍,趙思毅等
081301 建築歷史與理論 陳薇,葛明,汪曉茜,周琦,周小棣,朱光亞等
081302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鮑莉,陳燁,程泰寧,單踴,高崧 ,龔愷,韓冬青,冷嘉偉,馬曉東,錢強,王建國,王靜,吳錦綉,薛力,俞傳飛,張宏,張彤,鄭炘,仲德昆等
081303 城市規劃與設計 董衛,段進,胡明星,孔令龍,劉博敏,孫世界,王興平,吳曉,陽建強等
081304 建築技術科學 戴航,傅秀章,李海清,陸可人,楊維菊等
081320 ★景觀建築學 成玉寧,杜順寶等
081321 ★建築遺產保護與管理 朱光亞等
參考書目
科目代碼 科目名稱 參考書目
712 中外美術史及理論 《中國美術簡史》,1999年;《外國美術簡史》,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史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713 中外建築與城市建設史 《中國建築史》(第五版)潘谷西,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外國建築史》(19世紀以前)陳志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外國近現代建築史》,同濟、清華、東大、天大合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中國城市建設史》董鑒鴻,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中國古代建築史》(多卷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外國城市建設史》沈玉麟,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城市規劃原理》(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02 設計表現(6小時) 《景觀建築學》約翰.西蒙(美),建工出版社;《室內設計師手冊》高祥生,建工出版社
503 建築設計基礎(快題,6小時) 不提供參考書目
511 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 《旅遊資源》喻學才,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旅遊規劃》任黎秀,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
512 環境藝術設計(快題) 圖紙大小為1號圖須自備制圖工具:尺、針管筆、鉛筆、草圖紙、制圖紙等,自備表現圖工具
513 建築歷史與理論 不提供參考書目
514 建築技術 不提供參考書目
515 建築設計(快題) 不提供參考書目
516 城市規劃設計(快題) 不提供參考書目
5f2 建築環境設計(快題) 不提供參考書目
B. 同濟大學內科學考研經驗分享
關於擇校和專業
我選擇同濟大學是因為是985院校裡面相對來說好考一點的學校,考研難度相對較低,且復試要求不高,我本科學校師兄師姐考到同濟大學的很多。我選的內科學專業是因為我本身性格比較慢,不適合外科的雷厲風行,選擇專業還需要看每個人不同的愛好,以及未來的規劃。
C. 深度解析丨一篇搞懂同濟大學建築考研
同濟大學建築考研深度解析:一窺究竟
在探索同濟大學建築考研之路時,你是否對那些關鍵數據和備考策略感到困惑?讓我們深入剖析,全面解讀。同濟大學建築系的教師陣容強大,由139位學者組成,其中包括院士和名譽教授,他們的深厚底蘊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021年,同濟建築研究生的錄取情況如下:在激烈的競爭中,約70位學生參與復試,經過篩選,最終錄得51名新生。數據表明,盡管競爭激烈,但通過精心准備和扎實的專業素養,每位考生都有可能脫穎而出。
歷年復試數據也顯示出逐年穩步提升的趨勢:2019年錄取33人,2020年錄取75人,2021年錄取86人,直至2022年,錄取人數略有下滑但仍保持在83人。這些數字背後,是同濟大學對於學術研究和實踐能力的雙重考量。
同濟大學自2018年起,碩士研究生分為學術碩士和專業碩士,兩者在考試要求上雖基本一致,但在研究方向和側重點上有所側重。導師隊伍被分為16個梯隊,每位導師都有明確的研究方向,雙向選擇的過程既考察建築素養,也考量個人興趣。
每年,約有80個外校名額,這對於渴望進入同濟建築學府的學子來說,是一次寶貴的機會。欲知更多詳情,可通過厘想的系列文章獲取深入見解。
備考策略是關鍵,如A08所述,初試後及時與導師接觸,准備個人作品和簡歷,參加復試課程是明智之舉。建築研究生專業方向有3個,考試科目涉及4門,專碩與學碩的快題部分有所區別。
A10提醒我們,從2021年起,學碩與專碩的分數線有所區分,總分一般要求達到330分,其中快題部分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復試考察內容全面,提前准備快題訓練至關重要。
在復習階段,A13提供了重要的考研政策信息,包括報名流程和時間規定。同時,參考學長姐的經驗貼,如厘想教研組鏈接,是提升備考效率的重要資源。
備考時間線清晰明了,從3-9月的扎實基礎,到10-12月的真題演練,再到4-6月的詞彙積累和7-12月的深度閱讀,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官方參考書目如《建築概論》和《建築初步》是基礎,額外的《城市設計概論》可能也會有所幫助。
同濟大學的綜合考試特點在於,知識點與時代同步,強調共時性和歷時性的聯系。復習策略上,寒假預習、分階段學習和定期練習是提升解題能力的關鍵。歷年高分學員的考場策略和作品展示,如厘想Z學姐等,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考試內容涵蓋各類建築類型,如居住、文體、博展和商辦項目,歷年真題如綜合樓、風雨操場等都是備考的實戰演練。解題技巧重視設計表現和理解,厘想的方案合集是實用的輔助資源。
同濟大學的優勢在於其優秀的學術環境、豐富的國際化交流以及豐富的實踐機會。記住,考試不僅是分數的競爭,更是建築素養的培養,方法和努力同等重要。
最後,厘想考研交流群為考生提供了持續的支持和動力,助你在這場學術之旅中堅定前行。無論你身處何處,都請懷抱夢想,用努力和智慧去書寫你的同濟建築考研故事。
D. 考研選同濟大學法學院有多難
考研選同濟大學法學院難度挺高的。
同濟大學法學學科自建立之日起就以德國等大陸法的研究和教學著稱,在1915年就有了與德國合作培養的第一批法科學生,1945年成立法學院,教師隊伍中匯聚了徐道鄰、謝懷栻、陳盛清等著名法學家。
學院現有學生總數764人,本科生251人,研究生513人。近四年共接受了143名主要來自歐洲國家的國際交流學生。同濟大學本科學生生源質量較好,2011年全國生源質量排名第9名,具有培養卓越法律人才的優良潛質。
師資隊伍:
法學師資主要由校內、校外、國外三類人員組成,專職教職工55人,專職教師4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講師 18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34人;外籍教授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6人,占專業教師的75%。
學院有國內兼職教授15人,外籍兼職教授12人,實務部門兼職教師31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同濟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