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松式管理對大學生弊大於利三辯
⑴ 寬松式管理對大學生弊大於利二辯問題求解
二辯問題:
a:請舉例說明寬松式管理弊大於利。(如果在反方的立論中提到過就不需要問這個問題,節約時間)
b:請問你剛才舉的XX現象(反方舉的例子)引發的根本原因是寬松式管理嗎?
分析:這個問題是關鍵,這個根本原因是有名堂的,問的時候注意語句,盡量用快的、弱化的語氣讀,把重音強調在寬松式管理上。反方一般會下意識的注意把注意力集中在寬松式管理上。當然有心理素質好的對手,在這個問題能意識到。
當對手回答:「是」後,我們開始第三個問題
c:在哲學中,決定事物的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內因還是外因?
這個時候進套的對方會很郁悶,因為如果回答是「外因」,說明對方在哲學概念上的無知,而且正方可以說反方過分強調外因對大學生發展的作用;如果回答是「內因」,那與剛才的第二個回答矛盾了,因為他承認了外因是影響是根本原因。即使口才再好的選手這個時候也難了
d:你對您剛才在第二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的回答的矛盾之處如何解釋?
這個問題是點名對方的矛盾,意義在告訴在場的所有人,反方自相矛盾。
三辯問題
a:你認為寬松式的管理是一種管理嗎?
這個問題是個引子,沒什麼好講的,回答肯定是肯定的,如果對手回答不是的話,只能說你們對手根本沒有弄清楚這個題目)
b:寬松式管理的基本職能是什麼?
這個問題也沒什麼特別好說的,像是考對方管理方面知識。如果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都回答不上,可以在攻辯小結的時候說對方在管理概念上模糊不清,反方建立在這樣上的論點是受質疑的。
c:請問對方舉的例子中,管理的控制職能如何體現且如何發揮作用?
這個問題是比較郁悶的問題,前面反方承認寬松式管理是管理,既然是管理,那管理就一定要發揮其職能才能叫管理。這個問題是讓反方親手幫我們把寬松式管理帶來的弊病放到管理控制失效的「籮筐」里去。
d:對方所舉的例子,你如何說明是由寬松帶來的,而不是由於管理本身帶來的呢?
這個問題就是說反方所舉的例子是管理職能沒有發揮效用所造成的,通過加強管理這一職能,寬松式管理完全是可行的。
攻辯問題分析:
前一個問題實際是在玩一個文字和哲學概念的游戲,利用反方的緊張心理和哲學概念的缺乏編的一個套。我承認對於辯論主題本身是沒有很大意義的,沒有打到反方的要害。後面一個問題不算一個完整的套,目的是讓反方承認她們所舉的例子完全是由於管理自身帶來的,不是寬松帶來的。當然反方如果這樣回答說:「我們不否認在管理中會出現這樣的個例,但如果一旦執行寬松式管理,寬松作為管理的一個外延性的東西會制約和阻礙職能的發揮,這樣一來就不是個例了,而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了。」反方如果這樣回答,正方會很郁悶。
⑵ 寬松式管理對大學生利大於弊犀利攻辯問題
二辯問題:請舉例說明寬松式管理弊大於利。如果反方的立論中已經提到過,就不需要問這個問題,以節省時間。
分析:這是關鍵問題,找到寬松式管理的根本原因至關重要。提問時語速要快,語氣要弱化,重音放在寬松式管理上。反方可能會不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一原因上。當然,如果對手心理素質很好,也能意識到這一點。
當對手回答「是」後,我們開始第三個問題:在哲學中,決定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個問題會讓人很為難,如果回答「外因」,說明反方在哲學概念上無知,正方可以指出反方過分強調外因對大學生發展的作用;如果回答「內因」,則與剛才的回答矛盾,因為承認外因是根本原因。
第三個問題的意義在於揭示對方的矛盾,告訴在場的所有人反方自相矛盾。這是點名對方矛盾的關鍵時刻。
三辯問題:你認為寬松式的管理是一種管理嗎?這個問題是個引子,沒什麼好講的,回答肯定是肯定的,如果對手回答不是的話,只能說他們對手根本沒有弄清楚這個題目。
攻辯問題分析:通過這些問題,可以有效揭示對方的矛盾,使對方陷入被動。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對方的回答,還要注意提問的技巧和語速,以達到最好的辯論效果。
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辯論中抓住對方的弱點,從而贏得辯論。
總之,通過這些問題,我們能夠揭示對方的矛盾,使對方陷入困境,從而贏得辯論。
在辯論中,抓住對方的矛盾點是取勝的關鍵,通過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有效地揭示對方的矛盾,使對方陷入被動。
這不僅需要我們對問題有深刻的理解,還需要我們具備出色的提問技巧和心理素質。
通過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能夠揭示對方的不足。
總之,通過這些問題,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如何在辯論中取勝。
⑶ 寫策劃書的前期准備,如何寫好一份策劃書書,要包括哪些內容
電子電氣系辯論賽策劃書
一、競賽宗旨
通過舉辦辯論賽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近而,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一種勤於思考、敢於思辯、善於思辯的積極探索的良好氛圍。為豐富學生課餘生活,增強我系班級間的交流,展現大學生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激發同學們的思辨能力,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引導同學們全面發展。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電子電氣系學習部
協辦單位:電子電氣系學生會
贊助單位:大光明眼鏡公司
三:活動組委會
顧 問:黃建華
活動策劃:學習部
四、比賽要求
1.辯手服裝整齊統一
2.語言文明,不得有人身攻擊性語言和動作
3.參賽隊員要求固定,不允許替換
4.到場觀眾要保持會場秩序和衛生
5.參賽隊員及觀眾做好准備准時參賽
6.請各參賽隊員及組織人員務必於每場比賽開始前20分鍾到達比賽現場。
7.請各參賽隊遵守賽事各項時間安排,如遇特別問題,請及時與組織者以及系學習部人員聯系,以便協調安排,保證賽事的順利進行。
8.遵守賽會的紀律及規則規定,請在每場比賽之前做好細致的准備工作,以利於辯手在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9.比賽期間,各參賽隊請不要與評委接觸,如想表達對賽事的意見,請與學習部成員聯系。
10.各專業班級可專門組織本班同學觀看本系隊伍參加的比賽,並可組織、准備適當的宣傳用具、標語口號等,但不得影響比賽現場的正常秩序,不要喊口號或喝倒彩。所有影響比賽正常進行的行為,紀律組都可有權阻止並要求其離開比賽現場。
2010年12月2日
活動實施方案及流程
承辦部門:電子電氣系學習部
協辦部門:電子電氣系學生會
活動目的:培養同學的應辯能力,增強同學的課余文化生活。
活動時間:2010年12月10日
活動地點:階梯教室
日程安排:
前期策劃:
1. 由學生會制定完整的比賽方案(含流程、報名表、評分細則等)
2. 由每個班主任推薦一人參加辯論賽報名:(具體時間: 11月28日 )
3. 學生會推薦兩名辯手:(具體時間: )
4. 名單於11月29日 前報至簡老師
5. 宣傳部利用相應的海報、黑板報、廣播等進行宣傳
6. 外聯部拉贊助
活動預賽:
一、 辯手於12月3日下午4:00分到學生會辦公室抽簽選出各自隊長並抽取辯論題目。並公布預賽時間 (比賽採取淘汰制,2場初賽,1場總決賽)
二、 12月9號晚7:30分,安排第一場預賽事宜。
地點:設備、衛生、會場布置
人員:觀眾、評委、工作人員
物品:評分表、計算器等
三、 12月10號中午12:30分,檢查比賽的各項安排。(老師、學生會各部負責人)
四、 12月10號晚上7:00,開始第一場比賽
五、 12月12號晚14:00分,安排第二場預賽事宜。
地點:設備、衛生、會場布置
人員:觀眾、評委、工作人員
物品:評分表、計算器等
六、 12月12號下午5:00檢查比賽的各項安排。(老師、學生會各部負責人)
七、 12月12號晚上7:00,開始第二場比賽
八、 定出決賽名單,定題目並抽簽。公布決賽安排(形式、時間等)。各隊伍自行准備。
九、 給出席決賽的領導發出邀請函
活動決賽:
一、 《方案一》12月16號晚上7:30分檢查決賽各項准備工作
《方案二》12月19號下午14:00分檢查決賽各項准備工作
1人員:領導、觀眾通知、工作人員安排、評委安排。
2.地點:會場布置、設備、衛生
3.物品:邀請函、評分表、簽字筆、計算器、獎狀及獎品、評委席飲水等
二、 《方案一》17號晚上7:00 比賽開始 《方案二》19號晚上7:00 比賽開始
三、比賽中間:領導發言、領導點評、領導頒獎。
獎項設置:
1.評選出優勝團隊
2.最佳辯手兩名
3.優秀辯手
電子電氣系學生會
2010.12.2
附件1:辯論賽規則及細則
附件2:辯論賽團體評分表和個人評分表
附件3:辯論賽流程和規則
附件4:人員安排
附件1
辯論賽規則
1、辯論賽內容必須符合四項基本原則,必須符合國家的政策,健康向上。
2、辯論不得作謾罵、誣陷等任何人身攻擊。
3、雙方各派四名選手上場,分別為一、二、三、四辯。
4、 比賽程序及用時規定和細則
附表一:
序號 程序 時間
1 正方一辯陳詞 4分鍾
2 反方一辯陳詞 4分鍾
3 正方二辯陳詞 4分鍾
4 反方二辯陳詞 4分鍾
5 正方三辯陳詞 4分鍾
6 反方三辯陳詞 4分鍾
7 自由辯論 12分鍾,雙方各6分鍾,正方先開始
8 反方四辯總結陳詞 4分鍾
9 正方四辯總結陳詞 4分鍾
辯論賽細則
1、時間提示
當記時員提醒時間到時,發言辯手必須終止發言,否則作違規處理。
2、開篇立論 :開篇立論無須在理論的層面上過多糾纏,立論要求邏輯清晰,言簡意賅 。
3、陳詞
提倡即興陳詞,引經據典恰當。
4、自由辯論
這一階段,正反方辯手自動輪流發言。發言辯手落座為發言結束即為另一方發言開始的記時標志,另一方辯手必須緊接著發言;若有間隙,累積時照常進行。同一方辯手的發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時間已經用完,另一方可以繼續發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棄發言。自由辯論提倡積極交鋒,對重要問題迴避交鋒兩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對於對方已經明確回答的問題仍然糾纏不放的,另一方給予適當扣分。
5、結辯
辯論雙方應針對辯論會整體態勢進行總結陳詞;脫離實際,背誦事先准備的稿件,適當扣分。
6、比賽結束,請評委代表點評本場辯論賽,並評出雙方得分。
7、比賽按計劃時間進行,任何一方遲到超過十分鍾,作棄權處理。
團 體 評 分 表
正方: 反方:
扣分項 按辯論階段評分(150)
綜合印象分(50)
總分
開篇
立論 立證
陳詞 自由辯論 總結陳詞 隊員服裝 語言風度 團體配合 臨場反應 總分
論辯技巧
整體結構
分值 25 40 30 30 25 5 15 15 15 200
正方得分
反方得分
附件2:附表 1 辯論賽 團體 評分表
照本宣讀、答非所問、超時等方面扣分
附表 2 辯論賽 個人 評分表
語言表達 整體意識 辯駁能力 邏輯思維 綜合印象 總 分
分值 20 20 20 20 20 100
正方一辯
反方一辯
正方二辯
反方二辯
正方三辯
反方三辯
正方四辯
反方四辯
附件3: 辯論賽流程和規則
辯題:
辯論賽流程:
一、主持人致辭
辯題相關背景資料;選手結合自己的辯題進行自我介紹;簡單介紹比賽流程和規則。
二、比賽階段
(一)開篇陳詞
正方一辯發言 (立論) (4分鍾)
反方一辯發言 (立論) (4分鍾)
(註:每方隊員在用時剩餘 30 秒時,主席提醒辯手,時間用完時,主席舉紅牌宣布終止發言。可以使用ppt。)
(二)攻辯
1 、正方二辯針對反方二辯或三辯提問。
2 、反方二辯針對正方二辯或三辯提問。
3 、正方三辯針對反方二辯或三辯提問。
4 、反方三辯針對正方二辯或三辯提問。
(四)自由辯論
正反方辯手自動輪流發言。每方限時 6 分鍾,雙方總計 12分鍾。發言辯手落座為發言結束即為另一方發言開始的記時標志,另一方辯手必須緊接著發言;若有間隙,累積計時照常進行。同一方辯手的發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時間已經用完,另一方可以繼續發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棄發言。自由辯論提倡積極交鋒,不能對重要問題迴避交鋒兩次以上,對於對方已經明確回答的問題,不能糾纏不放。
(註:自由辯論階段,每方使用時間剩餘 30秒時,主席提醒;時間用完時,主席舉紅牌宣布終止發言。)
(五)總結陳詞
反方四辯總結陳詞; ( 4分鍾)正方四辯總結陳詞。 ( 4分鍾)
(註:應有針對性的對辯論會整體態勢進行總結。每方隊員在用時剩餘 30秒時,主席提醒,時間用完時,主席舉紅牌宣布終止發言。)
其它注意事項:
1、在辯論時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話;
2、不可進行人身攻擊;
3、尊重主席及評委的評判;
4、普通話不標準的適量扣分;
5、除辯論開始一辯必須說「主席、評委、大家好」,其餘皆可省去。
6、在辯論中,辯手可以使用道具、圖表和物品作為輔助手段以強化自己的陳辭,但尺寸不能過大,以免遮擋。
7、在每場比賽中,辯手的辯位不能變動。
三、老師分析、點評賽況。
附件4
人員安排:
學習部:負責活動的順利進行。負責人:陳夢佳、程冰順及全體成員。
宣傳部:負責聯系宣傳活動,負責人:石明太、高芳及全體人員。
體育部:負責安排場地,負責人:李龍寶及全部體成員。
生活部:負責維持場地的清潔,負責人:武媛媛、李凡及全體成員
紀檢部、組織部:負責賽場秩序,負責人:田冰冰、餘存強、王紅建
秦亞楠及全體成員。
社會實踐與外聯部:負責拉贊助,負責人:王從龍、梁珍及全體成員
文藝部:負責邀請評委及嘉賓,負責人:邵娟
維權與關愛中心、青年志願者指導中心:負責後勤工作
辦公室:負責評分表的製作及評分表的統計。負責人:郭衛東及全體成員
主席團:安排各個部門的工作任務。負責人:王可、李剛、齊福柄、唐海波
學生會人員集合
地點:階梯教室
時間:
活動所需物品:
評分表、簽字筆、計算器、榮譽證書及獎品、評委席飲水等
注意事項:
1、必須召開內部會議,合理分配好工作,做好工作準備。
2、組織好人員工作,
經費預算:
榮譽證書:8個×6元=48元 筆記本:8×10元=80元
礦泉水: 60瓶×1元=60元 列印、復印材料用紙:40元
請柬: 20張×3元=60元 預備電池:6個×5=30元
總計:共318元整
可用辯題
.正:誠信主要靠自律 反:誠信主要靠他律
. 正:大學生做兼職利大於弊 反:大學生做兼職弊大於利
. 正:當今社會,合作比競爭更重要 反:當今社會,競爭比合作更重要
.正:現代社會中,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反:現代社會中,智商比情商更重要
(1)正:寬松管理對大學生利大於弊 反:寬松管理對大學生弊大於利
(2)正:青年成才的關鍵是自身能力 反:青年成才的關鍵是外部環境
.正:大學私營化的利大於弊 反:大學私營化的弊大於利
.正:大學生創業知識比資金重要 反:大學生創業資金比知識重要
.正:在校大學生創業利大於弊 反:在校大學生創業弊大於利
正:大學生就業專業知識比綜合素質重要 反:大學生就業綜合素質比專業知識重要
正:大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主要靠自律 反:大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主要靠他律
正:大學生積累知識重要 反:大學生塑造人格重要
正:對高校貧困生扶志比扶貧更重要 反:對高校貧困生扶貧比扶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