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關雎大學生

關雎大學生

發布時間: 2025-09-22 06:01:56

大學生考試中關於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一版)的出題的重點是什麼

你老師講的詩句會填空。名詞解釋。
還有簡答題
論述題 --------------------------------------------------------------------------------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基礎知識--名詞解釋

1.風、雅、頌——《詩經》六義之三,《詩經》也就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其本質上一種音樂的分類,由音樂而得名。「風」的意思是「樂調」,《詩經》中「風」包括十五「國風」。即: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這十五個地方音樂演奏樂歌。有詩一百六十篇;「雅」就是表現王朝正統內

容的樂歌,分為「大雅」「小雅」。大雅多頌美,小雅多怨刺。有詩一百零五首;「頌」是用於宗廟祭祀得舞曲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有詩四十篇。

2.《左傳》——原名《左氏春秋》,作者不詳,司馬遷認為是魯人左丘明。其成書約在戰國初年,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左傳》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年),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記載了255年的歷史。此外還附錄魯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韓、魏、趙三家滅智氏的史實。《左傳》詳細記載了這一時期各國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等諸方面的活動,真實描寫了當時從天子衰微、諸侯爭霸到諸侯衰落、大夫專權的重大歷史變遷,再現了重大歷史事件及有關的諸侯、卿大夫等各類人物的活動。

4.諸子散文——戰國諸子百家的散文。戰國時期,由於周天子權威不復存在,多個政治中心並存使得不同學說得以自由發展。於是,出現了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眾多學派,形成了諸子百家。他們紛紛著書立說,大膽發表各自的觀點,個性鮮明,針貶時弊,推動了各國政治文化的發展。其代表作品有儒家的《論語》、《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莊子》,法家的《韓非子》以及縱橫家的《戰國策》等。其中以《莊子》的文學性最高。而《荀子》《韓非子》在體式和技巧上則達到了成熟。諸子散文的整個發展過程是由語錄體,如《論語》逐漸演變為像《韓非子》一類的論說文。由集體記錄發展為個人記錄,體式與手法都日益完善。
6.浩然之氣——孟子提出的道德修養主張「吾養吾浩然之氣」。所謂浩然之氣,通過「義」的積累而成,「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表現為崇高的無所畏懼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狀態。

6.楚辭——戰國後期,楚國屈原等人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創作的一種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詩體。西漢末年,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定名為《楚辭》。從此,「楚辭」成為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楚辭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詩歌多用「兮」字詠嘆。

7.8.散體大賦——漢代辭賦的一種形式。這類作品從戰國時期縱橫學說發展而來,其文風與先秦諸子有很大聯系。大多數是空有諷刺之名,而似貶實褒、似諷實勸的為統治者揚威頌聖的文字。不僅在形式上篇幅巨大,文字鋪排堆砌,而且都是假設三、兩人,讓他們互相攻駁辨難,最後讓代表天子立場的一方獲勝。其代表作品有:枚乘的《七發》、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揚雄的《長楊賦》、《羽獵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兩京賦》。

10.《古詩十九首》——東漢末文人五言詩的代表作。最早見於《昭明文選》,南朝蕭統編這部書時,將東漢末年一些無名氏作家的作品十九首選編在一起,稱為《古詩十九首》。這些詩篇反映了當時下層文人彷徨失意、感時傷世的苦悶,充斥著一股憂郁感傷的情調。《古詩十九首》藝術成就很高,敘事、寫景、抒情達到水乳交融的境地,標志著古代詩歌發展的新階段。(01年已考)

11.建安風骨——建安詩歌的獨特風格。「建安」是漢獻帝的年號。建安時期,正處於漢魏易代之際,這一時期文學的主要代表有「三曹」「七子」和女詩人蔡琰。他們掀起了文人五言詩的創造高潮。其作品直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真實而廣泛反映了動亂的社會現實和人民苦難,展示了廣闊的時代生活畫面;抒發了作家建功立業的理想壯志和積極進去的精神;同時也流露了人生短促、壯志難酬的悲涼幽怨情緒。特點是意境宏大,筆調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個性特色。於是,後人把這種獨特風格稱之為「建安風骨」鍾嶸《詩品》「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故志深而筆長,梗概而多氣。」(04年已考)

12.永明體——齊梁時期,一種新體詩的名稱。源於齊武帝永明年間聲律學說的發展,周顒總結出「平、上、去、入」四種聲調,即「四聲」。同時,沈約提出了八種必須避免的聲病。確立了以「四聲」「八病」為核心的聲律說。詩人們把聲律說自覺運用於詩歌創作,產生了面目一新的新詩體就是「永明體」。其代表作家有謝眺、沈約、王融等。(05年已考)

13.宮體詩(徐庾體)——「宮體」之名始於梁簡文蕭綱。宮體詩以描繪女性體態、生活為主要內容,風格雕飾綺艷。由於統治者和文人附和,宮體詩成為梁陳時期詩歌主流,代表人物主要有:梁代蕭綱、蕭繹、徐摛和徐陵父子、庾肩吾和庾信父子,陳代有陳後主以及「狎客」江總、孔范等人。因為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均以寫艷體詩著稱,又把這種形式講究的艷體詩風稱為「徐庾體」。宮體詩雖為詩歌史上一種不良傾向,但它進一步發展了永明體,推動了詩歌由自由表現的古體詩向法度森嚴的格律詩轉變。

14.上官體——初唐上官儀的詩歌十之八九是奉和應詔之作,綺錯婉媚,時謂「上官體」。

15.沉鬱頓挫——杜甫詩歌的主要風格。沉鬱頓挫都是指感情而言。「沉鬱」有深摯、沉雄、郁結、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濃度、深度,側重於「意」、「思想」。「頓挫」有抑揚頓挫、句斷意連、波瀾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達的層次、節奏,側重於「法」「表現」。沉鬱頓挫之間有緊密聯系,是指感情特別充沛深厚而又無法一下傾吐出來,彷彿有東西梗塞其間,幾經反復終於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05年已考論述。04已考)

16.大歷十才子——指唐大歷年間的十位詩人。其出處最早見於姚合《極玄集》所載,計:李端、盧綸、錢起等十人。但後來一些文獻記載都有所不同,因此,大歷十才子又成為一個不確定的概念。大歷詩人的詩風清麗空靜,省凈纖巧,但內容貧乏。其中成就最高者當推盧綸、錢起。(司空曙「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1.《詩經》的語言特色?

——答:《詩經》在語言上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一、形式上,多是四言一句的四言體詩。有一些詩中也摻雜二至八言的句子。句型富有參差變化,表達上活潑自然,有錯落有致的形式美。例如「兼葭蒼蒼,白露為霜。」

二、在章法上,保存著濃郁的民歌特色,普遍採用重章疊唱的詠嘆方法,強化抒情。如:「兼葭蒼蒼,白露為霜…兼葭凄凄,白露未睎。」反復詠嘆抒發感情,加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三、語言准確、生動、豐富多彩,表現出高度的藝術性。運用疊字、雙聲、疊韻等詞語來描繪感情和自然景色,造成詩歌音律節奏和諧優美。如「凄凄,蒼蒼,參差、輾轉」。

四、用韻純任天真,自然和諧。對後世詩歌影響很深。如句句押韻,隔句換韻

《詩經》中賦、比、興表現手法的運用使其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2.什麼是賦、比、興?《詩經》是如何運用賦、比、興的?

——答:《詩經》在藝術上對後代文學影響最大的是賦、比、興的表現手法。所謂賦、比、興就是:「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

賦是《詩經》中運用最多的表現手法。賦從本質上講,就是直接描繪,直接抒情,直接鋪敘。《詩經》中使用賦法較多的是「雅」、「頌」,而「國風」里也不乏用賦法寫出的優秀篇章,例如:《靜女》、《七月》。

比,即比喻。使被說明生動形象具體,給人深刻印象。例如:《氓》用桑樹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子由風華正茂到年老色衰,也比喻夫婦間愛情的變化。

興即起頭、開端,借外物以引出所歌詠的對象和所抒發的感情,《詩經》中大多借句起興,借「外物」起興,所「借」之物和內容沒很大聯系,有的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例如:《關雎》用「雎鳩」的鳴叫起興,引出詩人即景生情的聯想。

3.《左傳》的藝術特色(05年已考其辭令特點)

——答:《左傳》的藝術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敘事特點精彩細密。①在敘述歷史事件時,具體細微地展現其發展過程。通過鋪墊、插敘等寫作手法,把相關的事實巧妙安排在一起,形成完整嚴謹的篇章。例如:晉楚城濮之站②在戰爭描寫時,不僅描寫出生動逼真的戰爭場面,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還具體揭示了戰爭的背景和勝負原因的交代,注重描寫與戰爭相關的政治、外交活動。例如:城濮之戰。

二、▲人物個性鮮明。①《左傳》特別注重人物的描寫,採取隨事寫人的方法,將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隨著敘事的展開,通過細節、場面、對話展現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例如:對晉文公重耳的描寫②《左傳》筆墨簡省,故事性強。對於次要人物,通過幾個富有特徵的細節,展現出人物的鮮明性格。

三、辭令的委婉巧妙,典雅從容。

4.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教育主張有:a有教無類b提倡學而不厭,誨人不卷c提出很多對教育的精闢見解「溫故知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多問闕疑」「不恥下問」「不憤不啟,不悱不發」d重視詩、樂對人的熏陶作用。主張「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e強調美與善、文與質的統一,提倡中和之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5.孟子的論辨藝術

——答:孟子的文章表現出高超的論辨藝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①善於抓住對方心理,因勢利導,誘其就範。如:《齊桓晉文之事》孟子以巧妙的方式把話題引到王道仁政上。

②採用迂迴戰術,先設好圈套,讓對方鑽入,然後乘其不備,突然襲擊。如在《齊桓晉文之事》中,他批評齊宣王未治理好國家的時候,就是通過一個故事,引出兩問兩答,讓齊宣王無法回答

③通過設問,使對方暴力其理論弱點,然後找到突破口,發動反擊。

④其正面議論,都能圍繞中心,嚴謹細密地展開論述。例如:《天時不如地利》一章,開門見山提出論點,層次分析。

6. 《莊子》的藝術成就(《莊子》寓言的特點<04年已考>)

——答:《莊子》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哲理與詩意的交融。表現於①《莊子》的理想本身就帶有詩意,這些理想境界構成了詩意昂然的藝術境界。如:《逍遙游》中描寫了翱翔於天地間得大鵬與渺小的斥鴳,由此指出真正的「逍遙游」。造出一個詩意盎然的藝術境界。②莊子以藝術的態度體味人生,善於從生活中發現詩意。例如:《齊物論》中庄生夢蝶。莊子產生了不知究竟是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自己的奇想。③《莊子》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字里行間跳盪著強烈的激情。流露莊子的苦悶悲憤之情。後人稱其為「蒙叟之哭泣」。例如《大宗師》。《莊子》表達了對生活的理性認識,也包含了深厚的情感體驗,達到了哲理與詩意的和諧交融。

▲二。異彩紛呈的寓言故事。①把深奧的哲理形象化。用寓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②《莊子》寓言獨具寓真實於詭誕的浪漫主義特色。如:涸轍之鮒能夠「忿然作色」。③《莊子》寓言能超乎言意之表。莊子主張「得意忘言」④《莊子》寓言注意細節刻畫和誇張渲染。如「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

▲三。意出塵外的想像。莊子的作品充滿了奇幻而豐富的想像,這與他的哲學思想和思維方式有關,他主張突破僵化的思維模式的束縛。克服'成見''成心'達到絕對的自由,生活范圍的狹隘,限制了人們的眼界,把有限的存在放到無限的宇宙中去考察,才能極大地擴展人的精神視野。他主張用多種尺度對同一事物作多側面、多角度的透視,而不要拘執於一成不變的眼光。莊子善於逆反型思維。

四、汪洋自恣的文章形式。文章結構富於跳躍性,跌宕開闔,曲折有致,起伏變化,他的語言奇峭富麗,精彩傳神。

7.屈原作品中進步的政治思想

——答:屈原的理想是使楚國走向富強。為了實現這一理想。

首先,政治上,主張「美政」,重德政又重法制。在《離騷》中,他以堯、舜和桀、紂的例子,希望楚王接受桀、紂覆亡的教訓,象耿介的堯、舜一樣尋找治國的正確道路。

其次,屈原提出了「舉賢授能」的政治改革主張。希望國家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如:《離騷》中「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再次,屈原提出要修明法度,打破世襲貴族的特權。在《離騷》中,描述了楚國貴族集團當權,使得賢人疏斥,小人得志。及各種黑暗的政治現象。

8.司馬相如賦的藝術特點

——答:司馬相如賦的藝術特點有:

一、結構宏偉,富麗堂皇。表現在①講究場面的開闊,講究層次分明②多層次的描寫,由外及里,由上及下,由近及遠③空間的轉移,時間的流動④司馬相如主張「賦家之心要包括宇宙,總攬人物。」故此,他的賦形成了多種生活,多種場面,多種氣氛構成的廣闊復雜而又及其統一和諧的藝術畫面。

二、講究繪聲繪色,有聲有色。聲音、色彩的種類極多,變化大,窮盡極相,驚心動魄。但總體氣氛富麗、歡愉、熱烈、庄嚴。

三、極大程度的利用了漢字字形構造的特點,在字形排列上給閱讀者強烈視覺刺激。幾十個山字頭、魚字旁,草字頭等等的連用,增強文章視覺上的氣勢。

9.董仲書散文的藝術特點

——答:董仲書散文方面的特點是:

首先,一變賈誼、司馬相如豪邁雄放、氣勢磅礴的特點,轉為溫文爾雅、侃侃論道。

其次,引經據典、深奧宏博、有條不紊、從容不迫,給人以醇厚典雅之感。

唐代裴度「董仲書、劉向之文。通儒之文也。」

10.《漢書》與《史記》的比較

——答:《漢書》和《史記》都是正史上著名的紀傳體史書。《漢書》以史家之筆,記錄西漢一代的歷史,對漢代統治集團的昏庸殘暴,對上層社會的炎涼冷暖,對社會危機和民生疾苦,對有功於社會的仁人志士,均有比較客觀真實的反映,其中也寄寓著作者的愛憎和批判。此是《漢書》與《史記》的相似之處。但因為班固生在專制壓迫、經學統治嚴重的時代,又因為班固家世傳統的影響和他自身性格的軟弱,《漢書》的史學見解和史學精神,又不如《史記》。《漢書》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史記》。它與《史記》相比的特點有:

一、《漢書》寫人敘事不以誇張見長,在娓娓而談中以簡練的筆調勾畫人物,把人物的神情心理展現出來。而《史記》則是注重於繪聲繪色渲染氣氛,描寫情節。例如《蘇武傳》。

二、《漢書》語言簡潔規范,韻味悠遠。《史記》則是感情濃烈,氣勢雄放。例如《漢書》里的《公孫賀傳》。

三、《漢書》中部分篇目直接來源於《史記》,進行加工。其生動性較《史記》弱,但語言的簡明規范卻多有提高。例如《魏其武安侯列傳》。

四、《漢書》材料周全,扎實穩妥,看法全面。糾正了司馬遷的一些偏頗之見,對歷史人物評價更加公允。例如:賈誼。《史記》則是思想解放,見解卓絕,批判性較強 ,其相比之下,各有千秋。

11.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成就(05已考)

——答:漢樂府民歌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

(1)生動的故事性。樂府大都是敘事詩,漢代樂府民歌非常注意故事的生動性、注意情節場面的描寫。

(2)鮮明的人物形象。為了刻畫人物,樂府中使用的手法有些是具有開創性的。如《陌上桑》中作者誇張地描寫了各種人見到羅敷的不同情態,以客觀效果來突出羅敷的美,極為精彩。還有的作品,語言個性化的程度很高。

(3)句式自由,變化多樣。漢代樂府在形式上貢獻最大的是五言體。漢代樂府開創並完成了五言體詩歌的形式,推動了文人五言詩的發展,為建安時期五言詩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4)語言朴實凝練,善於敘事言情,基本上都是口語,樸素自然,沒有什麼人為的雕飾。如《江南》。

12.《古詩十九首》的藝術特點

——答:《古詩十九首》具有很高的藝術性,鍾嶸評價說:「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其表現在:

一、抒情、議論和敘事、寫景的高度融合。如《迢迢牽牛星》、《西北有高樓》。

二、善於抓取生活中的典型活動、典型細節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兩句,在表現人物的心理上精彩極了。

三、語言的淺近凝練,韻律和諧。讀起來完全感覺不到有任何人工造作的痕跡,而又讓人感到無一處不生動,無一處不妥貼。大批判家劉勰說:「婉轉附物,惆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13.曹植詩歌創作前後期變化

——答:曹植的詩歌創作明顯地分為前後兩期。

前期詩歌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抒寫自己的理想和懷抱。《白馬篇》是他前期詩歌的代表作。詩中那個「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的游俠兒,顯然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融注了詩人的理想和願望。在其前期詩中,也有不少描寫宴飲游樂的詩歌,均為他鄴下時期生活和情趣的真實反映。

曹植後期的詩歌在內容和風格方面與前期大不相同。後期詩更多地表現了壯志不得施展的苦悶、備受迫害的無限壓抑和悲憤。其代表作《贈白馬王彪》是他「憤而成篇」的傳誦千古的贈別詩。此詩集中抒發了詩人對曹丕迫害同胞兄弟的滿腔悲憤;痛斥了監國使者一類小人離間他們兄弟關系的丑惡行徑;對曹彰的含冤而死表示的沉痛的哀悼;表達了自己在岌岌可危處境中的憂生嗟嘆;對白馬王曹彪表示了深情的寬慰和勸勉。

14.阮籍詠懷詩的主要內容

——答:阮籍詩文兼長,八十二首五言《詠懷詩》為其代表作。這組詩真實地反映了詩人一生極度復雜的思想感情。主要內容有:

(1)抒寫了詩人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寂寞的處境和抑鬱苦悶的情懷。如「胸中懷湯火」,「終身履薄冰」深刻揭示了作者的無限焦慮與憂懼心態。

(2)《詠懷詩》中,也諷刺時政及某些丑惡現象,如「小人計其功,君子道其常」曲折地揭露了司馬氏操縱大權、為所欲為的重大歷史事實。

(3)《詠懷詩》中也有少量自述平生經歷和建功立業理想的篇章。例如「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豈為全軀士,效命爭戰場」所刻畫的臨難赴危,誓死報國的英雄形象。

(4)《詠懷詩》中也有一些遊仙之作。都是詩人為解脫苦惱,追求遺世高蹈情懷的流露,對黑暗現實對立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鍾嶸《詩品》說他「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頗多感慨之辭,厥旨淵放,歸趣難求」。

15.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色(04年已考)

——答:陶詩的內容多樣,所以詩風也不盡相同。主要是以平淡為主,還具有多樣性的特點。(1)陶淵明的詩歌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親切淳真。陶詩的平淡主要是其內容貼近生活;陶詩的淳真主要是富於真情實感。

(2)渾融完整,意境高遠,但並不重自然實景的工筆描繪,不拘於眼前實有,只取與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入詩,既有客觀實景,又有意中之景,而重在寫意中之景,使自然景物都滲透著詩人的主觀感情色彩。如「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陶詩中的理趣往往與具體的景物和詩人的真摯感情有機結合在一起,且以情景為主,把人們引向一種更加高遠而深沉的境界。這種情、景、理的高度融合,即詩與哲理的結合,更使陶詩意境高遠,清新拔俗。

(3)精工而本色的語言,是陶詩的又一特色。陶詩語言樸素、真率,毫無斧鑿之痕。

(4)風格多樣。陶淵明的詩歌除沖淡自然外,也有《詠荊柯》那種豪放之作。

16.謝靈運山水詩歌的特點

——答:謝靈運山水詩歌的特點:

一、對山水景物精細刻畫,善於營造畫境。如「白雲抱幽石,綠筱媚青漣。」

二、工於字句錘煉,不重視情感的抒發。

三、他的山水詩真正以自然山水為獨立、客觀的審美對象。謝靈運詩山水詩派的開山作家,對扭轉玄言詩風有重要作用。鍾嶸稱其為「元嘉之雄」。

17.鮑照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05已考)

——答:鮑照在中國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1)他繼承和發揚了漢魏樂府和建安風骨的傳統精神,用詩歌來反映現實。

(2)他對詩體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七言詩的發展樹立了樣板。此外,鮑照學習南朝民歌所寫的五言四句小詩,對後來五言絕句的形成頗有影響。

(3)鮑照對古代詩歌的題材也有新的開拓,特別表現在邊塞詩方面,對後世邊塞詩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8.高適和岑參的邊塞詩歌比較

——答:高適和岑參都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內容都是描寫了從軍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及對邊塞風光和軍旅生活的描寫。但二者從內容和表現手法上又有所不同:

表現內容上的不同:

一。高適反映現實問題要超過岑參。他的詩歌在反映現實的深度方面超過同時許多詩人,應時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氣,與冷峻直面現實的悲慨相雜糅,使其詩歌創作頗多感慨而不失高亢,深雄渾厚,有一種感慨悲壯的美。

二。描寫邊塞風光,民域風情上,岑參超過高適。在立功邊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詩人印象中的軍旅生活、邊塞風物、民域風情,全都變得神奇瑰麗起來,並熱情地加以歌頌,突破了以往征戍詩寫邊地苦寒和士卒勞苦的傳統格局,極大地豐富拓寬了邊塞詩的描寫題材和內容範圍。

藝術上的不同:

一。高適將自己的個人邊塞見聞,觀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為遺一體,蒼涼悲慨中帶有理智的冷靜,但基調是慷慨昂揚的。

二。岑參的詩歌中帶有感性的色彩,講究感覺印象,浪漫的想像,飄逸的描寫,寓情於景。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雪夜風吼、飛沙走石,這些邊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惡劣氣候環境,在詩人印象中卻成了襯托英雄氣概的壯觀景色,是一種值得欣賞的奇偉美。

三。高適的七言歌行多用律句駢語,但並不繁於文采華麗,而是以縱橫頓宕,氣質深雄和渾厚的骨力取勝。岑參七言歌行縱橫頓宕、舒捲自如體勢十分靈活。

19.李賀詩歌浪漫主義的特點(04年已考論述)

——答:由於有高度的藝術才華,醉心於浪漫主義,而心理又極度壓抑;由於刻意的苦吟而追求創新,李賀的詩也以奇著稱。但他的詩不但是怪奇、奇麗,而且是詭奇以至怪誕,為浪漫主義又增加了新色彩。其具體表現有三:

一、構思奇特,想像奇特,往往超出常人的智力和自然時空的局限,充滿神秘色彩。如:「小白長紅越女腮」

二、意象奇特,選材奇特,往往不取常情常景,而取光怪陸離以至荒誕不經的意象。如「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鳳凰叫」已很奇特,再配之以「崑山玉碎」則奇上加奇,接著又以「芙蓉泣露香蘭笑」來形容不同的聲音效果更是出人意外。李賀在選擇意象時還經常擷取陰森幽怖、鬼氣拂拂的畫面。因而詩中常出現怨鬼愁吟、山魅食祭、螢丘荒冢等形象。

三、語言修辭奇特,經常選擇感情強烈或生新拗折的字眼,使用比較特殊的修辭方法,如通感。如喜用「啼」、「泣」、「腥」、「酸」、「冷」、「鬼」、「死」、「血」等字,使詩歌充滿幽冷哀傷的色彩。總之李賀的詩詭譎怪奇,堪稱「騷之苗裔」,被後人稱為「長吉體」。

20.白居易的新樂府理論(05年已考)

——答:首先,他提出詩歌必須為政治服務,必須負起「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政治使命。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口號,即針對現實來進行創作。

其次文學不僅具有反映社會的價值,而且也具有能動地改造社會、干預政治、直接影響人的思想意識的巨大功能。他認為文學應植根現實生活,以現實生活為本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從現實生活中選材進行藝術表現,特別提倡周朝的采詩制度「啟秦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以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遞進聞於上」要「感於事」「動於情」。

最後,他也論及到文學的特徵、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提出了「根情,苗言,華聲,實義」。情和義是內容,言和聲是形式,要求內容和形式統一到根情實義上。他認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他主張,形式要為內容服務,系於意,不系於文。在詩歌的語言方面,要求語言通俗平易,章節和諧婉轉。總之這些觀點,繼承發揚了《詩經》以來重道的傳統,將儒家傳統的文道觀成功地用於詩歌創作。

❷ 論語中關於詩經的句子

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沒有對將來的考慮,就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愁。

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聰明智慧的人喜愛水,有仁德的人喜愛山。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不要的東西,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處而不盲從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諧相處。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養,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頭,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為謀。

立場不同、觀點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議謀劃了。

9、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經》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話概括它的全部內容,就是:思想純潔,沒有邪惡的東西。

10、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遇事不困惑,五十歲懂得了自然規律,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時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1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新的更深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團結群眾但不相互勾結,小人拉幫結派而不團結群眾。

1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呢?

15、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聽到傳聞不加考證隨意傳播,就是拋棄了道德。

16、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曉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裡都有朋友啊。

1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要反省自己。

20、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貧窮而沒有怨恨很難,富裕而不驕狂是容易的。

21、德不孤,必有鄰。

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必然有同他相親近的人。

22、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

形容一個人,像腐朽的木頭一樣無法再雕琢,象糞牆一樣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對這個人比較失望了。

23、聽其言而觀其行。

評判一個人的時候,要看他說的話,觀察他的言行舉止,才可全面了解。

2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形容人聰敏又好學,能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

25、三思而後行

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後才行動。

26、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個人內在的質朴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顯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品質,就未免浮誇虛偽。只有文采和質朴配合恰當,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對任何事業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實行它為快樂的人。

28、巧言令色,鮮矣仁。

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人,很少有仁愛之心的。

❸ 大學生必背古詩詞

第一級
1. ****
詩 經《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2. ****
詩 經《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3. ****
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4. ****
漢樂府《陌上桑》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水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此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5. ****
古 詩《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6. ****
曹 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踴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粲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7. ****
曹 植《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 ****
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還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熱點內容
選研究生導師自薦信 發布:2025-09-22 06:54:04 瀏覽:100
和女友大學生 發布:2025-09-22 06:49:17 瀏覽:693
山東大學劉殿秀老師 發布:2025-09-22 06:49:09 瀏覽:682
編制內大學老師跳槽去高中 發布:2025-09-22 06:49:06 瀏覽:642
北京科技大學材料考研真題 發布:2025-09-22 06:43:07 瀏覽:155
遼寧省朝陽市師范大學有考研的嗎 發布:2025-09-22 06:40:43 瀏覽:358
鄭州大學韓文甫教授 發布:2025-09-22 06:31:19 瀏覽:633
大學生新冠疫情的措施 發布:2025-09-22 06:29:57 瀏覽:320
大學教授倒在講台上 發布:2025-09-22 06:28:35 瀏覽:606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章 發布:2025-09-22 06:28:35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