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生適應
Ⅰ 大學新生如何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1000字的論文
大學新生如何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從三方面來回答:
1.如何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上大學後,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沒有了父母、長輩每日的悉心照料,許多事情需要獨自處理,真正的獨立生活開始了。
從離不開父母的家庭生活到事事完全自理的大學生活,一切都要從頭學起。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真正的生活獨立性的訓練。
高中生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學習上,生活上的事情絕大多數由父母包辦打理,從做飯、洗衣服到理發,有的家長甚至每天給孩子收拾床被、打洗臉水等,等汪畢到上大學後,生活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孩子沒有了父母、長輩的悉心照料,許多事情要開始學會獨自處理了,可以說,真正的獨立生活開始了。
剛入大學的新生,首先應學會日常生活的打理。
要學會准時起床、運動,學會自己料理床鋪,收拾房間,學會自己洗衣服,縫補衣服,學會自己照料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和同學進行交流就更好了,因為同學間的互相影響和互相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獨立生活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對錢財的管理。
大學新生一般都沒有太多"理財"的經驗。由於家長一般每月或每幾個月給一次生活費,大學生就要自己獨立計劃如何進行消費。計劃不當甚至沒有計劃的學生常常在最初的時間里大手大腳,把後面的伙食費提前花掉。趕時髦、講排場的社會風氣對大學新生也有相當的影響,往往娛樂一次的開支就花掉生活費的一大半,加上平時的伙食費,每個月的生活費就所剩無幾了。
因此,大學新生要學會一種"理財"的觀念,要注意考慮:在生活中,哪些開支是必須的,哪些開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錢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費,可花可不花的盡量少花。此外,還要根據父母的經濟能力和自己"勤工儉學"的能力來進行日常消費。
有了這些基本情況的分析,再確定自己每個月的"消費計劃",使之切實可行。並且要盡量按照計劃執行,多餘的錢可以存入銀行,以備急需時使用。
入學幾個月或半年之後,大學新生對自理的生活就會逐漸適應了。
2.如何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代表著個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促進個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對人的未來發展有間接的作用。
大學生精力旺盛,又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確保順利、成功度過大學階段的一個重要基礎。為了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從一進大學起,就該切實重視這個問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並防止不良生活習慣的形成。
首先,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因為有規律的生活能使大腦和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交替進行,天長日久,能在大腦皮層上形成動力定型,這對促進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大學新生應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有的同學習慣在晚上卧談,天馬行空地一談就是兩三個小時,結果第二天上課的時候非常疲憊,根本無心聽課。長期如此,不僅影響平時的課業學習,還容易引起失眠,甚至引發神經衰弱症。研究表明,大學生的睡眠時間一般每天不得少於7個小時。如果條件許可,午飯後可以小睡一會兒,但最好不要超過40分鍾。
第二,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文武之碧陵李道,一張一弛。"學習之餘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不但可以緩解刻板緊張的生活,還可以放鬆心情、增加生活樂趣,反而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3、如何安排你的課余時間?
豐富多彩的大學課餘生活令人眼花繚亂,怎樣才能安排好自己的課余時間呢?
大學校園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學活動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講座、討論會、學術報告、文娛活動、社團活動、公關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對於大學新生來說,的確是令人眼花繚亂,對於如何安排課余時間,大學新生常常心中沒譜。悔遲如果完全按照興趣,隨意性太大,很難有效地利用高校的有利環境和資源。
要合理地安排課余時間,首先對自己在近期內的活動有一個理智的分析。看看自己近期內要達到哪些目標,長遠目標是什麼,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麼,各種活動對自己發展的意義又有多大等等。然後做出最好的時間安排,並且在執行計劃中不斷地修正和發展。
另外,最好能專門制訂一份休閑計劃,對一些較重大的節假日和休閑項目做出妥當的安排,這樣能使你的休閑和學習有條不紊地交叉進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鬆和調適。而且,你一旦制訂出了既愉快又切實可行的休閑計劃,那麼在這一時間尚未到來之前,你的心情會是愉快而充實的,能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和工作之中。
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最好能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客觀條件制訂出一個體育鍛煉計劃,務必擁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要知道,身體是從事一切活動的"本錢",也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
大學新生要善於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盡量培養自己有多種興趣愛好,如集郵、剪貼、垂釣等,這樣可以增添你的活動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實豐富、生機勃勃。若能夠擁有一項或多項自己有興趣而又擅長的愛好,那是再好不過的了。有些同學能寫得一手好書法,或製得出精妙的手工藝品,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這無疑會給他們的人生增添無窮的樂趣,也有利於建立自信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此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報刊。以讀書為樂事,既可以排遣煩憂,愉悅性情,又可以獲取知識,增長智慧,對大學新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