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受騙案例2017
⑴ 跟誰學財經:大學生陷校園貸溺亡,當心這7種典型案例,請轉給身邊人!
導讀:
北京某知名外語高校一大三學生暑期放假返回吉林家中,在給家人留下遺書後失蹤,隨後其家人不斷受到追債的簡訊和電話。8月16日,失蹤大學生被確認死亡,家人發現其曾經在多個網路借貸平台貸款,同時還有多條威脅恐嚇追債的信息及視頻。目前警方已開展調查。
學生溺亡家人不停收到催債信息
從8月16日起,北京的各高校開始陸續迎來學生返校,但家住吉林省蛟河市的范澤一永遠也不能回到學校了。范澤一出生於1997年,是一名大三學生。2017年8月3日,正在家放暑假的范澤一向家人稱要返回北京學校,隨即離開了家。據范澤一的家人告訴記者,就在范澤一離開家的當天下午,家人在其卧室內發現了一封遺書,稱自己「一步錯、步步錯」,並且「我的心已經承受不住」。
發現遺書後,家人立即撥打范澤一的手機,但手機已經無法接通。隨後,家人立刻報警,警方馬上以「失蹤人口」立案展開調查。
范澤一的家人告訴記者,就在范澤一失蹤的次日,也就是2017年的8月4日開始,范澤一父親的手機就開始陸續收到數十條的信息,信息內容都是追討債務。
范澤一手機收到的催債簡訊
與此同時,范澤一的父親還接到多個追債電話,電話里的人在謾罵之後都聲稱范澤一借了高利貸,現在聯系不到范澤一,所以向其家人追債。
8月5日,一具在水中的浮屍被人發現。DNA比對結果顯示:溺亡浮屍就是范澤一本人。
在恢復後的范澤一手機里,發現范澤一從2016年7月開始,從一個名為「速X借」的網路借款平台借了第一筆1500元,隨後就從另外一家網路借款平台借了3000元錢用於歸還「速X借」的錢,然後再從另外的借款平台再借出更多的錢用來歸還上一筆欠款。除了「速X借」外,他還在「今X客」、「哈X米」等網路借款平台上借款。
校園貸是如何快速興起的?
2014年,出現「校園分期」,他們先從iPhone等大學生鍾愛且有點「買不起」的商品切入,結合電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優勢,短平快地迅速在全國大學蔓延。
曾有統計顯示,2016年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已突破800億元。這一規模在2015年才260億元。大學生收入少,但對數碼產品、旅遊、娛樂方面的需求大,更容易接受信用消費、分期付款。
「校園貸」平台抓住了大學生的這些需求,在校園內大力推廣。近一年多,頻頻出現了黑代理、裸貸等「校園貸」陷阱,一些大學生因此成了受害者或是犯罪者。
2016年,某網路借貸平台的一份「裸條」8.75G壓縮包在網上流傳,其中包含了167名女大學生的裸照及視頻,瞬間把非法「校園貸」等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一時間輿論一片嘩然。
在當時,輿論普遍認為,助力非法「校園貸」橫行的是不少大學生因愛慕虛榮,相互攀比等心理,而形成的高消費行為。
但這種「恨鐵不成鋼」的論調,掩蓋了「另一面」。許多校園貸的陷進是防不勝防的,它們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甚至從其朋友親人入手,誘導人們走入陷阱,比如以下這7種。
7個非法校園貸典型案例
「不良貸」
主要指那些採取虛假宣傳、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准等不合規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或給學生帶來惡意貸款的平台。
典型案例: 2016年11月,福建漳州大二學生因參與不良校園網貸欠下百萬債務跑路。
案例分析: 不良校園貸往往存在費率不明、貸款門檻低、審核不嚴、不文明的催收手段、風險難控、易將風險轉嫁給家庭、校園代理人無資質等風險問題,應加以識別。
「高利貸」
根據法律規定,借貸雙方約定年利率未超過24%,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帶。若借貸雙方約定利率超過36%,則定為高利貸,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 2017年3月,福建某大學生通過校園貸小廣告借款800元,不料在利滾利的情況下背負的債務近20萬元!
案例分析: 以月息「0.99%」為噱頭的校園貸分期易造成「低息」假象,但加上平台服務費,成為超過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繳納滯納金,超過36%變為非法高利貸。
「多頭貸」
主要指因從多個校園貸平台進行貸款,形成一種「以貸還債」式的多頭貸。
典型案例: 2016年3月,河南某大學生在10多個校園金融平台貸款近60萬元後因過度借貸導致跳樓身亡。
案例分析: 「多頭貸」的問題不僅僅在於校園貸平台是否正規,更在於從多個校園貸平台進行貸款將直接導致的巨額還款壓力問題。
「傳銷貸」
主要指不法分子藉助校園貸款平台招募大學生作為校園代理並要求發展學生下線進行逐級斂財。
典型案例: 2017年2月,吉林破獲涉150餘大學生傳銷式斂財類校園貸詐騙案,主人公小鄭以兼職代理身份發展下線並進行逐級提成。
案例分析: 判斷傳銷的三個標准:是否需要上交會費;是否讓發展下線;是否進行逐級提成。案例中涉案學生既是受害者又是作案人,多數學生是在並不知情和利益驅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
「刷單貸」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求職心理,以貸款購物刷單獲取傭金名義進行的新型詐騙。
典型案例: 2016年上半年,南京陳同學受誘惑驅使從事「刷單」購手機,不料在成功分期購買手機後,實際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並消失。
案例分析: 要高度警惕典型「貸款購物」刷單兼職騙局,求職時一定要選擇正規、信譽高的單位,謹防「好心人」主動介紹工作行為。
「裸條貸」
主要指不法債主通過要挾借貸者以裸照或不雅視頻作為貸款抵押證據的行為。
典型案例: 2017年4月11日,福建廈門大二學生因捲入「裸條」校園貸,不堪還債壓力和催債騷擾,選擇燒炭自殺。
案例分析: 「裸條貸」往往給借貸者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致使借貸人不堪其擾而採取極端做法。一旦陷入裸條陷阱,要主動報告自己的借貸信息,並及時進行報警。
「培訓貸」
打著金融創新旗號的「培訓貸」實為「校園貸」的新變種,專門坑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
典型案例: 2017年4月,廣州某教育機構通過 「培訓課程費」為由誘騙大學生參加貸款,致使270名學生慘遭誆騙。
案例分析: 此類校園貸詐騙實為詐騙分子通過虛假宣傳方式誘騙學生參加貸款繳費。
認清「不良校園貸」的真面目後如何防範?專家給出建議,應該做到「三不要」:不要沾惹「不良校園貸」;不要「非理性」消費;不要「採取極端解決辦法」。及時和父母溝通,當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時應報警。
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陷入校園貸里,不再被坑害了。
關於校園貸,你有什麼想說的?
在留言里,一起聊聊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跟誰學財經】
⑵ 跪求網路詐騙的案例
1、網路交易詐騙
近期,李先生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消息,稱其網上購買的圖書出現異常,並發來異常截圖情況,截圖上留有淘寶客服技術支持人員的聯系方式。李先生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添加對方QQ號後,按照要求向對方繳納保險費用、保證金等費用共計14909元人民幣。
案例剖析:網路交易異常詐騙中,詐騙分子會掌握事主相關網購信息,並通過此信息獲取事主信任,利用各種理由,誘使事主轉賬匯款。
2、假機票詐騙
近期,王先生收到一條某航空公司發來的航班改簽退票簡訊,承諾免費辦理改簽退票服務且補償人民幣300元。王先生撥通電話與之取得聯系,對方要求提供銀行卡號及收到的簡訊驗證碼,王先生操作完畢後發現其銀行卡內的4999元錢被轉走。
案例剖析:隨著外出遊玩的市民增多,購買飛機票發生改簽或退款的情況也隨之增多,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掌握事主出行信息,通過發送簡訊等方式告知事主航班改簽,取得事主信任後,再誘騙事主轉賬,騙取錢財。
3、釣魚鏈接詐騙
近期,李女士手機接到一條簡訊息,內容為銀行卡積分可以兌換現金234元,請點擊進入網站查收,信以為真的李女士點擊鏈接填寫銀行信息以及驗證碼後,發現被轉走5000元。
案例剖析:此類詐騙一般以積分兌換、網銀升級等名義要求事主點擊簡訊鏈接,填寫個人信息,從而盜刷銀行卡內資金。
4、網路購票類詐騙
近期,高先生在QQ上添加了一個火車票「黃牛」,通過掃描對方發送的二維碼支付了300元購票費,後對方稱需要激活才能使用,按照要求又添加了一名「客服」人員,點擊對方發送的鏈接後發現其支付寶被刷走3998元人民幣,共計損失4298元人民幣。
案例剖析:嫌疑人一般採用QQ、微信等方式,謊稱可以為事主購票,向事主發送支付二維碼或發送相關鏈接,誘使事主進行轉賬匯款。
參考資料
去年這些網路詐騙「新坑」你踩過沒?-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