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晴四川大學博士
❶ 因鼾睡聲音睡不著怎麼辦
呼吸綜合症。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於司空見慣的睡眠打鼾,俗稱「打呼嚕」現象習以為常。但是,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頑固性的打鼾伴反復的睡眠呼吸暫停是一個具有潛在危險的疾患,醫學上稱之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輕者,伴有間斷鼾聲的反復憋醒、憋醒後心慌胸悶、晨起頭痛、口乾舌燥、白天嗜睡睏倦和性格情緒改變;重者,記憶力減退、性功能障礙,易患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甚至有猝死的風險。睡眠打鼾是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最具特徵性的表現。打鼾與睡眠呼吸暫停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因此對睡眠打鼾不能漠然視之。
人生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人類一直關注對睡眠的探索和研究。睡眠對人體生長發育、休整蓄勢、思維記憶、調節神經和內分泌功能以及提高免疫系統非常重要。健康的睡眠是健康身體的標志之一,是有意識生理活動的重要保證。盡管每個夜晚我們都要經歷睡眠,但是我們對睡眠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現代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的進步,幫助我們逐漸揭開了睡眠的奧秘。我從事專業睡眠醫學研究和臨床工作已二十餘年,無數的臨床例證表明睡眠打鼾和呼吸暫停能夠破壞睡眠結構,影響睡眠質量,是夜間的潛在殺手。睡眠呼吸障礙可以發生在各年齡人群,在美國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其發病率在中年人為2%~4%,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比例可達20%~40%。盡管黃種人的肥胖程度不及白種人,但是黃種人由於遺傳性頜面解剖結構的關系,可能較其他人種更易出現睡眠呼吸障礙。如果兒童和青少年長期患睡眠打鼾和睡眠呼吸暫停就會影響智力和發育,使學習成績下降。
對於一個疾病危害的重視程度首先取決於對於該病的認識程度。在現實生活中,對於睡眠打鼾仍存在不少錯誤的觀念。甚至有人對於我是專門研究治療睡眠打鼾和呼吸暫停而感到不解:「研究打鼾?有必要治療嗎?」很多人不僅未能認識到它的危害,往往還誤認為睡眠打鼾是睡得香的表現,缺乏就醫願望,其並發症常常被誤診誤治。因此,我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要解決人們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誤區。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的醫學科普教育中關於睡眠呼吸障礙的內容相對不足。我們希望通過生動的臨床例證和科學宣教能夠喚醒「鼾睡一族」,解答千百萬患者的疑惑,早日擺脫鼾睡的困擾。現代醫學的發展已經使得治療打鼾輕松方便。沒有痛苦且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治療方法包括無創、微創射頻和軟齶支架植入等最新方法,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本書內容豐富生動,結合典型案例分析,圖文並茂。在知識性與科學性的基礎上,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好書,相信每位讀者都會從中受益。
※郭兮恆
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睡眠呼吸醫學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睡眠呼吸疾病診療中心主任
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睡眠學組委員
美國睡眠科學院委員
美中睡眠研究會秘書長
中國睡眠研究會睡眠呼吸專業組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健康睡眠促進專家委員會委員兼學術秘書
北京市醫療器械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
序警惕睡夢中的「隱形殺手」
當你呱呱墜地,宣告降臨人間的那一刻起,你最離不開的地方就是--床。你的一生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要與床為伴,而這三分之一睡眠時間的質量,又決定了另外三分之二時間的生活品質。你會怎樣度過這三分之一的時間?
你睡覺時打鼾憋氣,睡眠不佳,導致發育緩慢、智力低下、學習成績下降;
吃葯要打勾,坐車怕過站,你做事情只好隨身帶紙條來提醒自己;
單位開會,領導在上面講話,你在下面鼾聲如雷,唱起「對台戲」;
你為了避免上廁所時打瞌睡摔倒,拿著游戲機來「聚精會神」;
你不能單獨出門,因為隨時都可能「咕咚」一聲倒地就睡;
你與人交談反應力下降,經常問非所答,不知所雲;
你從來沒有完整地看過一部電影,每次看個開頭就睡過去了;
你騎自行車外出,眼皮老是打架,經常不得不停下車坐在路邊打個盹;
你吃飯的時候,嘴裡還包著飯菜,人就已經呼嚕連天了;
你站著候車,睡意也會突然襲來,常常絆倒在地;
由於瞌睡蟲作祟,駕車失控,曾經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呼聲震天,妻子無法入眠,只好制定對策--夫妻輪班睡;
你入夢後動不動就憋得臉色青紫,嘴唇發紺,甚至全身抽搐,四肢亂踢亂打;
你因為好打瞌睡,工作中屢次出錯,於是你不得不提前「退休」、「下崗」,生活的樂趣都被瞌睡擠滿了。
這些不合時宜的「笑話」,是你創作的嗎?
其實,這些現象都是一種病引起的!這種病也被稱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它是睡夢中的「隱形殺手」。患有此病的人睡十幾個小時只相當於正常人睡一兩個小時,原因很簡單,由於他們吸氧的通道太小,大腦永遠處於缺氧狀態,這種病態的睡眠嚴重時可發生昏迷甚至死亡。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指睡眠時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暫停和通氣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結構紊亂、頻繁發生血氧飽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徵。呼吸暫停指口和鼻氣流停止至少10秒以上,低通氣(通氣不足)指呼吸氣流降低到超過正常氣流強度50%以上,並伴有4%血氧飽和度下降。病理性osas系指每晚7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反復發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亂指數(ahi,即平均每小時呼吸暫停次數 低通氣次數)超過5次以上。此病多發生在肥胖者或打鼾者身上。在我國,以打鼾、睡眠呼吸暫停、白天嗜睡為主要症狀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患病率約為4%,4個打鼾的人中就有1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1/3的高血壓病,1/5的心臟病是由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引起的。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5年病死率達11%~13%。
睡眠是人類又一個工作方式,它是一種主動過程。好的睡眠是維護健康和體力的基礎,並可以延年益壽,使能量得到貯存,有利於精神和體力的恢復;差的睡眠使人全身臟器受損,壽命縮短,生活質量下降,並可導致如交通事故、生產操作事故等一系列社會危害,甚至導致睡眠中猝死。歐美日等西方國家,在以人為本,及生活質量方面較為重視,他們在睡眠方面的科研為之較早,美國已建立1000多個醫療研究中心診治此類疾患。而我國研究近年來才剛剛起步,相應的科普書籍更是鳳毛麟角,寥寥無幾。打鼾的人很多,但知道打鼾是病的人卻不多,而知道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則更少。
本書通俗易懂,文字活潑,引人入勝。它讓你了解睡眠,教你怎樣睡覺。過去,對於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我們常常束手無策。而今,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高新技術的不斷開發,新的治療手段在不斷涌現,面對重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已不再束手無策。對於此病的治療,除了書中介紹的方法外,還將在附錄中介紹我國治療此病的高科技微創手術。
這是曾被社會遺忘的角落,當你讀完這本書,你就會更深層次地了解到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酸甜苦辣,了解關於睡眠的常識。
朋友,衷心希望從中受益,使你的生活幸福美滿!
※張曉晴
耳鼻喉科博士,副主任醫師
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睡眠呼吸疾病診治中心及耳鼻喉科主任
擅長頭頸部腫瘤分子生物學的病因學及基因診斷和治療的前沿研究及以高科技微創手術方法治療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前言前言 別把打鼾不當回事
據說在遠古,當人類還是穴居時,成年男子靠如雷的鼾聲來嚇走野獸,以保護家人。到現在,男人打鼾基本上被人認為是一種豪放爽快的表現。但如果是女性,特別是窈窕的年輕女性打鼾的話,可能就會被人嘲笑得羞愧難當,以致喪失了淑女形象。
這樣看來,打鼾在現實生活中只是作為我們評判某人的標准或者調侃的笑料。那麼打鼾到底算不算豪爽,到底是不是睡得香呢?從醫學角度來講,這和個性沒有絲毫聯系,事實上,因為喉嚨深處的空氣通道變窄,阻礙了空氣的流動,所以才會出現打鼾現象。打鼾輕者會造成大腦缺氧,影響睡眠質量,重者還有可能造成睡眠窒息,威脅生命。
據統計,有30%以上的成年人會打鼾,男女比例約為3∶1,60歲以上男子更是高達50%,可見打鼾的人還真不少。傳統觀念已經在很長的時間內影響了我們對打鼾的認識,但是從現在起,所有打鼾者及其周圍的人要注意,千萬別把打鼾不當回事,必須把打鼾作為嚴重的問題來對待。
一旦撥開迷霧,打鼾極端危險的兇相便暴露無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便是兇相之一。患這種病的人在睡眠中反復出現打鼾、憋氣、停止呼吸的表現,也有的病人會在睡眠中多次憋醒。當睡眠中反復發作呼吸暫停時,可出現血液中的氧飽和度降低,二氧化碳瀦留增多,神經功能調節失衡,微血管收縮,微循環異常等改變,從而引起組織、器官缺血、缺氧,最終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害。由於睡眠時缺氧,患者白天多嗜睡,往往會在談話、開會、看電視等場合下不自覺地入睡。有的患者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甚至還可有多夢、躁動、陽痿、晨起頭痛等表現。這種病會吞噬打鼾者的生命,而且也是造成眾多悲慘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書中就列舉了一些因為駕駛時打起鼾來,而引起交通事故的例子。
在本書中,我們將會徹底揭露隱藏在打鼾幽默背後,造成腦中風等嚴重疾病或悲慘事故的病理真相,告訴你怎樣判斷自己的打鼾是放心的打鼾還是危險的打鼾,怎樣防止和治療打鼾。只要你耐心閱讀下去,就可以學到別人所不了解的打鼾知識,為自己的健康質量撐起一座堅固壁壘。
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讀者可以從本書中了解,不論是打鼾還是睡眠期呼吸暫停綜合征,只要通過適當方法對症治療,症狀都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那些多年來受到打鼾困擾的朋友也不必再鬱郁不樂了。大家可以根據本書的信息咨詢醫生對症治療。很多人都被睡眠障礙所困擾,能夠擁有高質量的睡眠將直接關繫到qol(生活質量)的高低。希望大家都能夠從打鼾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重新回到一個健康的睡眠狀態。
第一章 打鼾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困擾打鼾是睡得香嗎
打鼾並非熟睡的表現
據統計,正常的成人有45%偶爾會打鼾,25%是習慣性打鼾。說起打鼾,總給人一種幽默好笑的印象,長期以來,打鼾者也是被大家所嘲笑的對象。而且迄今為止,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毫不懷疑地認為打鼾是熟睡的表現。因此,假如家裡人打鼾的話,大家都只會認為他睡得香而已,而不會對其原因多加考慮。
但是最近,人們對打鼾開始有了新的認識。隨著科學研究日新月異地發展,人們發現,打鼾對人類的健康以及生活都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打鼾,簡單來講,是睡眠中的呼吸障礙。誰都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例如,感冒時喉嚨發腫,呼吸變得困難,這時候就容易發生打鼾的情況。一旦感冒痊癒,這種暫時的打鼾便會隨著呼吸的通暢而停止。
呼吸障礙加重就會變成「呼吸暫停」
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使打鼾變成慢性的話,在睡眠中就會形成持續的呼吸障礙。長此以往,會形成慢性缺氧,進而給我們的身心帶來各種不良影響。
在這些不良影響中最嚴重的便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我們將在第三章以後作詳細講述,這在睡眠呼吸障礙中是症狀最嚴重的一種,即在睡眠中呼吸停止。一個晚上呼吸會停止數十次甚至數百次,對身心健康影響極為嚴重。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人,疲勞駕駛時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而且容易患上腦中風、心臟病等並發症,與健康的人比起來,早亡率要高得多。
另外,打鼾給女性和孩子也帶來嚴重的影響。女性比男性的精神壓力要大得多。對孩子而言,打鼾將直接影響到他在學校的成績。
第一章 打鼾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困擾打鼾是如何產生的
上呼吸道變窄是主要原因
為什麼會打鼾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其中的原理。
人們吸入的空氣,是經過一定的通道之後才進入人體內的。從鼻腔到喉嚨,再到支氣管,從鼻腔到喉嚨的這條空氣進入人體內的必經通道被稱作「上呼吸道」,支氣管及支氣管以下則被稱為「下呼吸道」。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導致上呼吸道變窄,就會引起打鼾。
上呼吸道變窄時,吸入的空氣將只能勉強地通過,空氣阻力也跟著增大。這樣,變窄部分的黏膜或者分泌物會發生振動,或者產生摩擦的聲音,這種振動或是摩擦的聲音就是打鼾。
上呼吸道不僅可以溫暖和濕潤吸入的空氣,而且還能排除灰塵等異物。上呼吸道里本來就存在一些狹窄或凹凸的部位,以防止灰塵等異物被吸入到肺里。如果再稍微發生一點呼吸障礙,空氣通道就會變得很窄,導致阻力變大,從而形成打鼾。
感冒也會使呼吸道變窄
感冒引起咽喉腫痛、呼吸困難,這種事誰都經歷過。這是由炎症引起上呼吸道變窄、空氣阻力增大的結果。
打鼾時,實際產生振動、發出聲音的部位有:鼻翼、軟齶、懸雍垂、齶舌弓、齶咽弓、舌根部及會厭等等。其中以軟齶最容易發生振動,有70%以上的打鼾都是因為這個部位的原因而形成的。
仰睡習慣是打鼾的原因
基本上所有的人在睡覺時都採用仰卧的姿勢。研究表明,這種姿勢正是造成打鼾的重要原因。
採用仰卧姿勢睡覺時,剛才我們所講的軟齶、懸雍垂及舌根等部位由於重力作用都會下垂,朝咽喉深處偏移,使得上呼吸道變窄。這樣,空氣阻力增加,從而造成打鼾。而且,睡覺時由於全身放鬆,喉部和舌部肌肉也處於鬆弛狀態。鬆弛部位很容易發生振動,這樣就更容易造成打鼾。
另外,睡眠中不需要像白天那樣多的氧氣,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使鼻腔黏膜腫脹,限制空氣的流通。由於空氣流通困難,因而造成打鼾。
正是以上這些原因,導致我們在睡眠中打鼾。
第一章 打鼾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困擾這類人容易打鼾
打鼾者一般在體態上有幾個相同的特徵,大家可以自我檢查一下。
1. 肥胖的人
一說到肥胖,以前大家都關心外形、體重或身體外觀上的脂肪等等。而現在,大家都開始關注內臟脂肪等體內脂肪對健康的影響。
打鼾和肥胖的關系與此類似,肥胖體形的人不僅在外表上具有雙下巴等特徵,其體內的軟齶和咽喉壁上也附著有大量的脂肪。這些原因導致了上呼吸道變窄。另外,肥厚的舌部也同樣會阻塞喉部通道。
但是,肥胖的人比標准體重的人需要更多的氧氣,在睡眠時也會盡量吸入更多的空氣,因此常常會深呼吸。
這樣,肥胖的人上呼吸道本來就狹窄,又加上要努力吸入比常人更多的空氣,故而導致容易打鼾。
肥胖的人的身體構成使其容易打鼾,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一般都會形成慢性打鼾。相反,如果減肥成功,慢慢地,打鼾的症狀也會逐漸消失,這種例子在生活中是有很多的。
2. 脖子又短又粗的人
有一種人,看上去雖算不上肥胖,但脖子卻又粗又短。這種人一般和肥胖的人一樣,呼吸道周圍附著有大量脂肪。這種體質導致其很容易打鼾。
3. 下頜小的人
下頜小的人,在仰睡時舌後部比正常人更易下垂,因而呼吸道變窄,容易引起打鼾。
4. 懸雍垂長的人
軟齶被稱作是打鼾的「真凶」,而懸在軟齶正中間的是懸雍垂。如果懸雍垂太長,和舌部相連接的話,呼吸道的暢通就很難得到保證,因而容易打鼾。
5. 扁桃體肥大的人
扁桃體位於喉嚨深部,分為齶扁桃體、咽扁桃體及舌扁桃體等等。如果這些部位肥大導致呼吸道受阻,就會成為打鼾的原因。這也是小孩打鼾的一個主要原因。
6. 鼻樑彎曲,蒜頭鼻
鼻子是吸入空氣的入口,這個地方如果出現了構造方面的問題,就會容易打鼾。例如,鼻樑彎曲的鼻中隔彎曲症,以及鼻子低的所謂的「蒜頭鼻」,由於鼻腔很難順暢地呼吸空氣而引起鼻翼振動,因而造成打鼾。
第一章 打鼾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困擾打鼾者男性居多
醫學根據尚不明確
一說起打鼾者,腦中浮現的多是大腹便便的老頭子的形象。根據醫學統計報告,男性的比例約占總人口的20%,女性約占總人口的5%。
在日本習慣性打鼾人群之中,打鼾比較嚴重的症狀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具有這種病症的男女比例約為男性80%,女性20%。比較起來,為打鼾這個問題苦惱的男性大約是女性的4倍之多。
為什麼說男性中打鼾的人比較多呢?事實上,在醫學上還沒有對此作出明確的解釋,現在只是有幾種說法。
最有力的一種說法是女性荷爾蒙說法。例如,據統計表明,從容易患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年齡來看,男性大多以工作精力旺盛的50多歲為高峰期,之後便逐漸減少。而女性則是在50歲左右閉經之後,患者數才開始增加。另外,有報告顯示,含有女性荷爾蒙的葯物也會起到暫時抑制打鼾的作用。
但是,具體是哪一種女性荷爾蒙,如何作用,怎樣抑制打鼾,這些關鍵之處還在進一步研究之中。
是因為飲酒過量,還是工作壓力呢?
為什麼男女打鼾的比例差別這么大呢?是因為飲酒過量,工作壓力,還是社會方面的壓力呢?有一點很清楚,酒精可以起到放鬆喉部肌肉的作用,男性比女性更喜歡飲酒,因此更容易打鼾。
此外,男性的工作壓力也比女性大。不知不覺中就引發了睡眠時的呼吸障礙,這也是一個說法。
總而言之,男性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有許多無法逃避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