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發布時間: 2025-09-26 20:34:33

大學生法律意識論文3000字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中國正在逐步融入法治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每個人都無法擺脫法律的約束而生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加入WTO,所有市場主體都必須遵循統一的規則或制度。這意味著,在高度規則化社會中,法律手段將被廣泛應用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不論是日常生活的點滴行為,還是宏圖偉業的創造,均離不開一定的法律知識或法律技能。

從個體人的日常生活行為到豐功偉業之創造,均離不開一定的法律知識或法律技能。因此,必備的法律素養已成為現代市民,尤其是青年學生們立足社會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所謂法律素養,簡而言之,就是認識和運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質。一個人的法律素養如何,是通過其掌握、運用法律知識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識表現出來的。

法律知識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制定法中關於規則的知識,即所謂的法律條文體系;二是法律學問中關於原理的知識,即所謂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論。一般意義上的學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條文,同時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適用的法律原理。

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能夠驅動公民積極守法。公民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法律意識,才能使守法由國家力量的外在強制轉化為公民對法律的權威以及法律所內含的價值要素的認同,從而嚴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權利和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識還能使公民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權利和自由,積極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和爭議,自覺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和利益,主動抵制破壞法律和秩序的行為。法律意識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觀念、法律理論、法律信仰等要素整合構建,其中,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識的最高層次,也是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所謂法律信仰,就是人們對法律的無限信服與崇拜,並以之為行為的最高准則。這種信仰能夠促使公民在法律框架下理性守法,從而實現法治目標。

熱點內容
浙江大學數學教授杜 發布:2025-09-26 22:31:28 瀏覽:13
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回唐山 發布:2025-09-26 22:24:04 瀏覽:254
清華大學教授批語文課本 發布:2025-09-26 22:06:03 瀏覽:821
2022年專科大學生退役 發布:2025-09-26 21:46:10 瀏覽:597
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 發布:2025-09-26 21:43:56 瀏覽:897
李東湖南大學教授 發布:2025-09-26 21:42:25 瀏覽:387
美國大學里老師都穿啥 發布:2025-09-26 21:39:36 瀏覽:522
研究生和導師的群取什麼名字 發布:2025-09-26 21:36:28 瀏覽:378
大學生對未來 發布:2025-09-26 21:01:28 瀏覽:167
疫情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 發布:2025-09-26 21:01:21 瀏覽: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