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2017三下鄉大學生

2017三下鄉大學生

發布時間: 2025-09-27 20:09:04

① 江西財經大學在哪個區

一、江西財經大學在哪個區 江西財經大學 是在南昌市昌北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具體地址在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雙港東大街169號,該校是一所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財經學府。
二、江西財經大學簡介
江西財經大學 是一所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法、工、文、理、藝術等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財經學府。2008年2月6日,溫家寶總理與江西財大師生共度除夕,發表了重要講話,並稱贊說:「你們學校是所很好的學校」,激勵著學校永葆奮斗精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1、辦學歷史: 江西財經大學 的前身為1923年秋創辦的江西省立商業學校,1958年成立江西財經學院,文革期間幾經更名並遭停辦,1978年復校,1980年成為財政部部屬院校,1996年更名為 江西財經大學 ,2000年學校管理體制由財政部主管轉變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為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辦學特色:辦學以來,學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訓和「敬業樂群、臻於至善」的大學精神,形成了培養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的辦學特色。學校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紅土地上培育創新創業型人才的辦學模式,走出了在欠發達地區辦人民滿意高校的路子,正努力朝著「基礎厚實、特色鮮明、人民滿意、國際知名的高水平財經大學」的發展目標,實現「百年名校」江財夢邁進。

3、辦學條件:學校坐落英雄城南昌,東臨贛江碧水,西接梅嶺煙霞,北吸錦綉廬山之靈氣,南納雄偉井岡之精神。現有蛟橋園、麥廬園、楓林園、青山園四個校區(不含獨立學院共青校區)。佔地面積共2200餘畝,建築面積100餘萬平方米,館藏各類圖書862萬冊(含電子圖書186萬冊)。校園幽香雅靜,錯落有致,層重疊翠,湖光瀲灧,是全國綠化300佳單位之一。

4、機構設置:學校設有工商管理學院(MBA教育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國際經貿學院、經濟學院、金融學院、統計學院、信息管理學院、旅遊與城市管理學院、軟體與物聯網工程學院(用友軟體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學院、法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國防教育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共16個教學學院,國際學院、海外教育學院、創業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共4個管理型學院,以及1個獨立學院。

設有《當代財經》雜志社、江西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院、協同創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財政大數據分析中心、生態文明研究院等7個獨立設置科研機構;有江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監測、預警與決策支持協同創新中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策支持協同創新中心,法治江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等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有規制與競爭研究中心、會計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發展與風險防範研究中心、產業集群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生態文明與現代中國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江西省應用統計研究中心等7個省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鄱陽湖生態經濟研究院、財稅研究中心、江西省經濟預測與決策研究中心等3個江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有現代商務研究中心、創新與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心、社會工作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等與學院合署或掛靠學院的科研機構。

5、學科專業:學校現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文學、理學、藝術等學科門類;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統計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共7個博士後流動站;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統計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共7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39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54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產業經濟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獲評A-等級(全國前10%),工商管理獲評B+等級(全國前20%),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獲評B等級(全國前30%),公共管理獲評B-等級(全國前40%);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統計學、工商管理入選「江西省一流建設學科」;1998年獲批江西省首家MBA辦學權,2009年獲批江西省首家EMBA辦學權,2017年通過中國高質量MBA教育認證,2018年通過全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質量認證並獲評「A級成員單位」;擁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金融學、市場營銷、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政學、法學),10個省級特色專業,11個省級一流專業;學校自2015年以來共有38個專業參加江西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23個專業排名全省第一,7個專業排名第二,4個專業排名第三,排名前三的專業數占參評專業數89.47%。

6、教學工作:2002年和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兩次均獲「優秀」等次,2016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審核性評估中獲得高度評價。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8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門、國家級雙語示範教學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MOOC)8門、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2個、法律卓越人才培養計劃1個,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學校、大學生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項目學校和教育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等。擁有江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園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4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學校於1994年(全國較早)實行學分制,學生可以選修雙專業(學位)。2007年學校獲得普通高校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

7、科研工作:2009年至今,學校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共320項,其中重大招標項目12項,重點項目16項,一般項目220項,青年項目65項,中華學術外譯項目3項,後期資助項目4項;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90項,其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任基金1項,應急項目2項,天元基金3項,面上項目18項,地區項目230項,青年項目35項。近年來,10餘項研究成果編入國家社科規劃辦《成果要報》並送中央領導決策參考,百餘篇研究成果、調研報告獲中央及省部領導批示。立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00餘項,在國際一流刊物及國內權威刊物發表論文近800篇,獲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江西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50餘項。學校現有江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江西省重點實驗室2個、江西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江西省軟科學研究基地1個。主辦的《當代財經》入選新聞出版總署首屆「全國百強社科期刊」,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全國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江西財經大學 學報》(雙月刊)入選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兩刊均為CSSCI來源期刊。

學校依託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緊密聯系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聚焦江西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與建設重大現實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政府、企業和社會管理部門提供具有重大決策參考價值的研究成果、政策建議和咨詢意見,相關論文成果多次獲得省主要領導的肯定性批示,充分發揮了學校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智囊團」與「決策庫」的作用。學校針對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新形勢,積極推進傳統成人教育向現代繼續教育的轉型,以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依託學校學科優勢,每年承辦財政部以及全國各地財務、財政、稅收、金融、銀行和保險系統等政府、企業以及各行業的培訓業務,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8、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239人,專任教師1302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77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0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767人;博士生導師133人;碩士生導師744人;「*」講座教授2人,「*」領軍人才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0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1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全國「百千萬工程」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國家優青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2人,全國專業學位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2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3人,江西省高校骨幹教師41人,江西省教學名師2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京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 南京大學 原黨委書記洪銀興等擔任我校顧問;國內外330餘名著名學者、專家和企業家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9、招生就業:通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為主體,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為補充的辦學格局。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近年來在江西省招生投檔線和錄取平均分均為全省高校第一。在2018年《中國軟科》「中國最好 大學排名 —生源質量」排名中我校列150名、江西省第一名。全日制本科生有2.1萬人,各類研究生5千餘人。就業工作保持良好態勢,2018屆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年終就業率96.3%,博士研究生畢業生年終就業率100%;普通本科年終就業率90.25%、常規就業率66.83%,國(境)外升學率10.53%,26名本科生到全球排名前20的著名高校深造。學校獲2016-2018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等級」等榮譽,2010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首批「全國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2012年獲得國務院表彰的「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稱號。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8中國大學教學質量評價報告》中公布的最新「校友會2018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排行榜100強」中我校位列90名。2016年江財眾創空間獲評「國家級眾創空間」、江西省科技廳首批「江西眾創」,2017年江財眾創空間獲批共青團中央首批「全國大學生創業示範園」,學校獲批教育部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學校獲批江西省發改委「江西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近年來,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中央媒體多次報道學校人才培養及就業工作。

10、國際辦學: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法國南特高商、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芬蘭奧盧大學、丹麥奧爾堡大學等36個國家和地區的138所高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與交流關系。1998年開始,學校先後獲批中美合作培養MBA、中澳合作培養MBA等研究生項目。2010年正式成為國際交換生組織中國大陸首家成員大學;加入國際社會工作教育聯盟組織、國際商學院聯盟、中俄經濟類大學聯盟、聯合國學術影響力組織等國際組織。獲教育部批准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獲批與瑞典達拉那大學合作本科雙學位項目、商務部國際商務碩士項目和中國政府「絲綢之路」獎學金自主招生項目,入選國家留基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2016年5月學校與英國考文垂大學合作建設的孔子學院正式揭牌運行。獲批為全國托福考點、GRE考點、GMAT考點、ACCA考點、SIMA考點、FRM考點、HSK考點。學校2002年成立國際學院,開辦本科教學試驗班,設有會計學(國際會計)、國際經濟與貿易(CITF方向)、金融學(國際投資與金融)、金融學(CFA方向)四個專業方向,長期聘任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知名高校的教師授課。學校還在相關學院開設了會計學(ACCA方向)、會計學(CIMA方向)、金融學(FRM方向)、國際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等涉外專業,教學方式和資源與國際接軌,目前初步形成了「教學相長、中西合璧、外引內聯、高位嫁接」的國際化辦學特色。我校自1999年招收第一批來自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的留學生,目前開設了各層次的全英文授課專業,建立了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層次的來華留學教育體系,2018年通過教育部來華留學質量認證。自2013年以來,有1500餘名學生於在校期間分赴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等國高校長期學習。2007年至今,有900餘名學生畢業後赴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其中百餘名學生進入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排名前20的高校深造。 2018年招收來華留學生近500人,生源來自60餘個國家和地區。學校定期舉辦出國留學咨詢展、海外留學分享會、宣講會等活動,為廣大師生提供了最新的留學信息與動態,促進了全校師生出國(境)交流人數的穩步增長。每年舉辦國際文化節、來華夏令營、漢語角、家庭結對子等品牌活動,增進了中外師生融合,濃郁了校園國際化氛圍。每年百餘位海外知名學者來校授課、講學,舉辦國際學術會議。

11、黨建團學工作:學校黨委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掌握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權,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改革和完善學校體制機制;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形成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局面。學校扎實推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程,完善「三個課堂聯動、三類實踐互促」的人才培養機制;「國旗日日升,黨課周周講,好事月月評,新苗季季育,紅歌年年唱」成為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品牌。

學生獲得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第一名、全球ACCA(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課程統考全球第一名和大陸第一名、「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特等獎和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挑戰賽特等獎、「用友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暨ERP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一等獎、博創杯大學生嵌入式大賽全國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一等獎、全國包裝設計大賽學生最高獎、「世華杯」全國股王爭霸賽冠軍、香港AIA國際雙語求職王語文大賽冠軍、「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等榮譽,學生社團綠派社獲全國「百佳學生社團」、團中央「保護母親河」項目等榮譽,學生自強社獲全國「優秀百強社」,大學生網球隊獲評為國家高水平運動隊。

學校基本形成了以國家助學貸款為渠道、勤工助學為手段、獎學金為激勵、助學金為依託、社會資助為補充、困難補助為保障、校內減免為輔助的多渠道資助體系,通過貫徹實施獎、助、貸、補、勤、免、捐等「七位一體」多元化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和長效機制,年累計發放各類獎助資金6900餘萬元,受助學生達22000餘人次,校院各類社會獎助學金20餘項,年獎勵金額300餘萬元。

12、社會聲譽:學校連續20年被評為「暑期三下鄉大學生社會實踐全國先進單位」,先後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法制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高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軍訓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江西省高校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高校校風建設文明單位、江西省大學生思政工作先進高校、江西省文明單位、江西省綜治工作先進集體、江西省公共機構節能先進單位、江西省全民閱讀先進單位、江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江西省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單位、江西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高校國防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辦學以來,已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20餘萬人,多數學生現已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乾和中堅力量,甚至成為商界、政界、學界的精英。畢業生中涌現出了用友集團董事長王文京,科瑞集團董事局主席鄭躍文,上海建橋集團董事長周星增等大批知名企業家;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江西省副省長孫菊生、吳曉軍、胡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龔建華,省政協副主席謝茹、湯建人、張勇,黑龍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甘榮坤,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國務院副秘書長陸俊華,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董仚生,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尹艷林,國家稅務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榮發,財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許宏才,應急管理部黨組成員艾俊濤等優秀黨政幹部;著名經濟學家、 中國人民大學 副校長吳曉求,著名會計審計學家、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黨委書記秦榮生,著名會計學家、廣州大學校長魏明海,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馬海濤、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樊啟淼等知名學者。

據資料顯示,學校排名中國財經類大學排行榜第7名、中國CFO大學排行榜第5名、中國造富大學排行榜第16名、中國高管校友大學排行榜第30名、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第47名、中國大學生創業競爭力排行榜第59名、中國大學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校友榜第60名、高考生最喜愛的百強大學榜第71名、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第86名、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第89位、全國畢業生質量排行榜江西省第1名。近三年,《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江西日報》、江西衛視等眾多中央和地方媒體對學校進行了近千次的報道。

江西財經大學是哪個區

江西財經大學王牌專業 比較好的特色專業名單

江西財經大學教務處登錄入口

江西財經大學在安徽歷年招生錄取分數線【2013-】

江西財經大學是211還是985

江西財經大學教務處官網入口地址

江西財經大學教務處入口:http://jwc3.jxufe.cn//

江西財經大學在哪裡 附准確地址

江西財經大學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

② 大學生短期支教的意義

大學生短期支教意義非常大 能很有效地鍛煉自己的潛力跟能力 讓自己更有經驗去從事哪一方面的教育 這個非常重要

③ 江西農業大學好不好!

目前學生20000多人,在昌北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市內只能乘240路公交直達學校,學校面積是最大這是無疑的,樹很多,風景也好,女孩子也挺漂亮的,帥哥也多。在學校能看到梅嶺,風景秀麗,是個學習和談戀愛綜合的好地方!

江西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為優勢,以生物技術為特色,理、工、農、經、管、文、法、教多學科綜合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學校位於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教學用地3,950畝。校園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學校本科教育溯源於1940年10月創辦的國立中正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昌大學,1952年組建江西農學院。1958年創辦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1969年江西農學院和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合並。1980年11月更名為江西農業大學。

學校設有農學院、園林與藝術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工學院、理學院、國土資源與環境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職業師范(技術)學院、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南昌商學院、軟體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16個學院,有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25000餘人(含獨立學院)。有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58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二類特色專業1個、一類特色專業3個,江西省特色專業4個,江西省品牌專業19個。有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8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52個,其中江西省示範性碩士點5個,有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有博士學位學科授權點5個,有一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440多人(不含獨立學院),有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江西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有正高職稱人員100人、副高職稱人員396人、博士179人;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柔性引進了包括10名院士在內的一批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建有35個校級研究中心(所)和一個農業科技園;設有教育部重點建設的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圖書館館藏圖書100餘萬冊,引進了中文科技期刊、中文學術期刊、EBSCO全文庫、Springer全文庫等多個文獻資料庫,並實現了自動化管理。建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單價800元以上的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生均5000元。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教學與科研共同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取得優異成績。近70年來,累計培養本專科生、研究生7萬餘人,其中大多數已成為生產、經營、管理和農業技術推廣等領域的骨幹力量和領導幹部。近三年,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50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9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8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31項;鑒定成果29項,其中包括一個國家超級稻新品種,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15項;編寫專著(教材)320餘部,在統計源刊物上發表科技論文2550餘篇,在SCI、EI、ISTP收錄研究論文180餘篇;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在多個省份推廣應用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和技術成熟、操作性強的實用技術。《江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科版)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已進入北大圖書館、科技部科技信息所、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三家國內權威核心期刊系統。

學校是江西省最早對外開放單位之一,屬「聘外國文教專家AI類資格單位」,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資格。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對外學術交流日趨活躍,同美國、荷蘭、德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聯系,先後接待過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來訪專家、學者共10,000餘人次。

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曾多次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省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20年被評為「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已初步建設成為學術氛圍濃郁,文化品位高雅,校園環境優美,充滿現代氣息、體現時代特徵的花園式學校。

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教育創新,努力成為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的基地,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實現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新跨越再創新的輝煌!

熱點內容
2017大學生創業貸款 發布:2025-09-27 21:02:51 瀏覽:248
西寧的大學生 發布:2025-09-27 21:02:48 瀏覽:445
遼寧大學考研輔導班 發布:2025-09-27 20:32:34 瀏覽:263
東北大學新聞學考研 發布:2025-09-27 20:23:50 瀏覽:854
同濟大學高數老師走紅網路 發布:2025-09-27 20:16:48 瀏覽:960
成都理工大學考研大綱 發布:2025-09-27 20:16:46 瀏覽:561
外賣小哥被大學生辱罵底層豬 發布:2025-09-27 20:12:05 瀏覽:241
2017三下鄉大學生 發布:2025-09-27 20:09:04 瀏覽:263
女大學生小游戲 發布:2025-09-27 20:03:23 瀏覽:901
南京大學王煒教授郵箱 發布:2025-09-27 20:01:47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