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發財夢
⑴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理性擇業,誠信就業,愛崗敬業
轉瞬20年過去了,我也到了要就業的年齡了,離就業還有不到1個月了,這個學期學習了就業指導這門課程,還是收獲頗多的,從懵懵懂懂到有了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下面我就來談一下我對就業擇業問題的理解。
近年來,就業競爭日益激烈,這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事實,大學生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作為專科學生來說,我們在這個環境下有利有弊,利是我們的專業性較強,而且有學校做支撐向導。弊是我們沒有本科生的文憑,在學歷上 與人家就差一個檔次。
那我們如何能在強手之中脫穎而出,撐起屬於自己的一片天,這就需要我們思考怎樣選擇職業?怎樣規劃職業生涯?怎樣使自己處於優勢地位……
我認為,至少我們要做到兩點,才有可能在競爭中處於一個不掉隊的地位。一是要有積極地心態,二是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
對於心態問題,我認為,多讀讀心理類的書,開拓開拓心胸,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是沒那麼困難的。在不如意的時候,想想老子的那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就是說,天地都是不仁義的,用完一個東西後就拋之身後了,更何況我們人呢。你並不是對每個人都有用的,人家沒必要把你當寶貝一樣捧著供著,你只要發揮自己的價值,別人自然會認為你是一個有用的人,從而尊敬你,不會看不起你。
對於學習能力,這個就要靠自己的修煉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別人交給你的,只能靠你自己吸收接納。這個別人是幫不了你的。但是,我認為,只要做個有心人,別人會的你都會會,別人做不好的你都會做好。
對於擇業問題,職業選擇本身還是一種雙向選擇的過程,個人選擇單位,單位選擇個人。一個人在做職業選擇時,還要考慮用人單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這樣才能跟單位配對成功。 再次,職業選擇還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因此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和需求來選擇職業。
所以在選擇職業時,不能完全憑主觀意志和願望行事。如果個人的擇業脫離了社會和市場需要,他將很難被社會接納。只有把社會需要與個人的理想、抱負和志趣結合起來,才有成功的希望!
有人說,那我要選擇一個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呢?對於這個,我是這么想的,大企業學做人,小企業學做事,大企業里你學到的更多的他的文化以及管理,但是他的分工更為細致,轉換做別的工作的可能性比較小。小企業里你可以更好的鍛煉自己的專業能力,但在企業文化和管理上肯定不如大企業。那就要看你追求的是什麼了,如果說是單純的想鍛煉自己的業務能力,當然我還是覺得小企業是不二之選。
再說一下我對愛崗敬業的理解,有句話說得好,「在你的職責范圍內做好一件事是你的本分」對於你的職業,你應該不過分的挑剔,干一行愛一行,而不是愛一行干一行,如果你只追求你喜歡的職業,對於你現有的職業只是認為是生存下去的不得已而已,那你肯定是干不好工作的。既然身在其職,無法改變,就該琢磨怎麼才能把你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認為,個人的發展是可以選擇的,知識的儲備決定了以後的發展道路。儲備的知識到了一定的程度,總有大顯身手的那一時,實力與努力是你成功之路的領頭兵。一個人只有實力而不努力,這個人太懶;一個人只會努力而沒有實力,這個人太蠢。當一個人實力與努力並重時,成功之路也就離你不遠了……
大學生就業就像是在浩瀚無邊的沙漠中尋找綠洲,機會到處都有,看你怎麼把握。我想,只要我們把個人選擇與社會需要相結合,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在擁有實力的同時加倍努力,不斷學習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動一致,你絕對差不了的。
⑵ 大學生創業的理由
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而眼下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非常嚴峻,美國、歐洲各國紛紛裁員,預計明年全世界有2000萬個崗位流失。雖然我國的企業未出現裁員情況,但對610多萬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找個好工作的難度無疑在增大。連日來,筆者采訪了多位大學生,逛了多個招聘會、見面會,深深感到就業形勢的壓迫,在這種背景下,社會給高校畢業生打造的就業擇業環境及高校畢業生認清自己、改變擇業觀念成了就業的關鍵,再加上國家相關優惠政策的出爐,也許自主創業就是一條很好的「就業路」。
1.「創業」本身就是一種職業
很多大學生認為「創業」本身就是一種職業,在就業高峰,給自己一片更廣闊的天空,並且很多人都認為在今後的社會中,自主創業的人會越來越多,甚至成為就業的主流,成為大學生畢業後就業的首選。
2.實現自我價值——這是證明自己的最好途徑
一些自我意識很強的學生,不願意庸庸碌碌,選擇自主創業是為了通過這一途徑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在一些單位由於制度的約束,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創業可以有一個空間來發揮,來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
3、經濟的要求
經濟原因也是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環境中,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自主創業可能帶來的就是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大學生工資待遇低,金融危機影響,薪酬要求降至冰點,甚至出現要工作,不要工資的現象。
4、替別人打工不如為自己打工
大部分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都是抱著這種心態,認為自己的事業,做起來會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從而更容易成功。這種成功是屬於自己的;另一方面,就算失敗,也是自己造成的,不會去怪別人,不會感到遺憾。
5.不想回家啃老的無奈之舉
當然,找不到工作也是畢業生選擇創業的一個原因,特別今年是擴招後的第N個年投,大量的畢業生湧向市場,一些人必然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創業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6.時間自由
對很多人來說,時間上的自由可以說是最大的動力。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如果自己創業,時間的掌握上就比較自由一點,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出現自由職業者的原因。因為這個原因選擇創業的學生都認為自我空間很重要,沒有必要沒有事還要守在單位里浪費時間,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有事,就算不睡覺也沒什麼。
7.積累社會經驗,提高個人能力
毫無疑問,自主創業不僅是大勢所趨,也是一個提高個人能力的好方法,能讓畢業生更好的認識社會,融入社會。
8.是對個人能力的好的考驗
在社會的考場里,優勝劣汰。機會只會給有準備的人,也許你的一個創業想法,可以為你帶來好的商機。
9.可以交到不少真心朋友
每個人在自主創業的過程中,也許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關鍵在於大家相互幫助,這樣凝聚起來的力量,能幫助里克服創業瓶頸。
10.國家自主創業的相關優惠政策
也許現在還並不太完善,但是至少可以肯定國家積極引導鼓勵大學生創業信號是積極的是明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