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早餐調查報告

大學生早餐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 2025-09-30 20:09:50

① 關於飲食健康的調查報告3篇

飲食健康 教育 是通過培晌賀對學生傳授營養膳食的相關知識,改善學生的膳食結構,提高健康飲食的觀念,增強學生體質,減少因錯誤膳食而引起的疾病,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打下堅固的基礎。下面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飲食健康的調查 報告 ,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飲食健康的調查報告篇1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推廣居民營養膳食的科學化。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其營養改善與膳食結構的正確調整,直接關繫到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但是現在許多大學生由於對飲食營養認識較差或不良飲食態度等造成一系列健康問題。為進一步探討大學生飲食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優化膳食結構,改善飲食習慣,注重飲食衛生,我科研小組針對我校區學生進行了飲食方面的調研工作。

二、調查相關說明

(一)調查目的

通過配派對大學生飲食狀況的了解,對突出問題的進不步討論,提出解決 方法 ,讓大學生擁有更好更科學的飲食習慣。

(二)調查方法

我們對我校在讀生進行一次題為“大學生飲食健康調查問卷”的抽樣調查,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為100%,調查普及各個系,能夠真實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飲食健康方面的情況。

(三)調查時間

10月5日至12月15日

(四)調查范圍

成都師范學院溫江校區的大一、大二學生

四、調查問卷分析

(一)飲食習慣

(1) 您暴飲暴食嗎?

選擇經常的占總數的21%,選擇偶爾的有占總數的58%,選擇從不的占總數的21%

大多數同學選擇偶爾. 不應該暴飲暴食,俗話說:“若要身體好,吃飯不過飽”,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暴飲暴食不僅能破壞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引起急性胃腸炎、急性胃擴張和急性胰腺炎,而且由於隔肌上升,影響心臟活動,還可誘發心臟病等,如果搶救不及時,會發生生命危險。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大吃大喝、暴飲暴食。(2) 您早晨又喝謹笑水的習慣嗎?

選擇有的有65人,占總數的65%,選擇沒有的有35人,占總數的35%。

大多數同學選擇有。這是一個很好的飲食習慣。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涼開水,有利於肝、腎代謝和降低血壓,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稱之為“復活水”。學者認為,人經過幾個小時睡眠後,消化道已排空,晨起飲一杯涼開水,能很快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稀釋血液,從而對體內各器官進行一次“內洗滌”。

(3)您有挑食的習慣嗎?

選擇有的有34人,占總數的34%,選擇沒有的有66人,占總數的66%。

大多數同學不挑食和偏食,這樣的飲食習慣有助於身體的健康成長。因為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由各種食物供給的,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品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單吃一種食物;不管吃的數量多大,營養如何豐富,也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因此,在飲食中,不可長期挑食或偏食。

(4)您就餐時邊喝水或飲料嗎?

選擇經常的有25人,占總數的25%,選擇偶爾的有53人,占總數的53%,選擇從不的有19人,占總數的19%。

大多數同學選擇偶爾。 吃飯時最好別喝水或飲料。因為,人的胃腸等器官,到吃飯時,會條件反射地分泌消化液,如牙齒在咀嚼食物時,口腔分泌的唾液,胃分泌的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液等,與食物碎末混合在一起,這樣,食物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就被消化成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了。如果在吃飯前、吃飯時或飯後喝茶飲水,勢必沖淡、稀釋了唾液和胃液,並使蛋白酶的活力減弱,影響消化吸收,時久會使身體健康狀況不良。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此外,飯後飲水過多,還會增加腎臟和心臟的負擔。故用餐時不宜喝水。

(5)您經常吃宵夜嗎?

選擇經常的有19人,占總數的19%,選擇偶爾的有81人,占總數的81%。

大多數同學選擇偶爾。我們最好少吃宵夜,因為吃過夜宵再睡眠時,食物較長時間在胃內停留,可促進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長時間的刺激,久而久之,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抵抗力減弱。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質,如油炸、燒烤、煎制等食品,長時間滯留在胃中,更易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影響,進而導致胃癌。

(6)您有吃早餐的習慣嗎?

選擇有的有67人,占總數的67%,選擇看情況而定的有27人,占總數的27%,選擇沒有的有6人,占總數的6%。

大多數同學選擇偶爾吃早餐。每天上午是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重要階段,非常需要大腦盡早地興奮起來,早餐則是啟動大腦的“開關”。機體中儲備的葡萄糖經過一夜的酣睡已消耗殆盡,激素分泌已經進入了低谷,大腦很難為無米之炊,記憶機能組織只好暫且進入冰凍狀態。早餐,猶如雪中送炭,能使激素分泌很快進入高潮,並給嗷嗷待哺的腦細胞提供渴望得到的能源,猶如解凍的“電源開關”,早餐就是這樣及時地給大腦接通了活動所需的電流。由此可見,早餐是絕對不可敷衍和隨意推遲的,更不能不吃早餐。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營養不均衡,抵抗力低,長期不吃早餐不但會引起全天能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而且,一般到上午的九十點鍾就會出現飢腸轆轆的現象,造成腸內壁過度摩擦,損傷腸黏膜,導致消化系統的疾病而引起營養不良,這樣全身的免疫力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就會大大下降。因此希望同學們養成每天吃早餐的好習慣。

(二)膳食結構

(1) 您注意葷素的搭配嗎

選擇以葷為主的占總數的11%,選擇以素以主的占總數的67%,選擇相對均衡的占總數的28%

隨著素食風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以素食為住。長期飲用素食,雖能益壽延年,體重較輕,降低膽固醇含量,減少患癌症機會,但卻能引起膽結石,影響女性的身孕,不利於高血壓者的降壓,營養不良。最合理的膳食結構為粗糧和細糧的比例為6:4 ;蔬菜和肉食的比例為6:4。不可食用過多調味品:胡椒、桂皮、丁香、小茴香等天然調味品有一定的誘變性和毒性。

(2) 您會因為減肥而刻意節食嗎

選擇會的占總數的21%,選擇偶爾的占總數的58%,選擇不會的占總數的21%。而其中女生選擇會刻意節食佔了67%

節食減肥會使你體力下降,運動量下降,營養素減少;長時間還會造成腦細胞死亡、頭發脫落、骨質疏鬆和月經停止,以及誘發膽結石等嚴重後果。到後來你肯定無法堅持下去,開始多吃東西,體重最終將反彈並超反彈。為什麼呢? 因為人體代謝率會隨著飲食量、運動量和營養素的下降而下降。你的身體很聰明,要備戰備荒,像冬眠的熊,學會調節(降低)代謝率度過難關。於是,即使是回復到與減肥前同樣的熱量攝入,體內脂肪儲存會比過去多,像第二年秋天的肥熊,因為代謝率下降了。

尤其是現在女生,會因為追求漂亮的身材,穿時尚的衣服,而去刻意減肥。因而只吃素食,有的甚至只吃蔬菜或水果。這會造成必需氨基酸、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2和肉鹼等的缺乏。 這些營養素的缺乏會使你皮膚乾燥,肌肉鬆弛,面色蒼白,頭發脫落,反應遲鈍;同時脂代謝效率下降,從而更進一步增加肥胖。“減肥一月,衰老三年!”真的一點不假!

(3) 您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嗎

選擇定時且定量的占總數的19%,選擇定時不定量的占總數的20%,選擇定量不定時的占總數的19% 選擇不定時也不定量的占總數的42%

定時定量就餐的同學很少,大多數都是很隨意的選擇時間就餐,以及就餐的數量,這樣對胃功能的消化造成不良影響。吃飯的時間和飯量的改變,這必然會影響人體“生物鍾”的規律性,導致血糖的改變。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

一般三餐時間安排和熱量分配

餐次早餐午餐晚餐

時間7:307:3012:0012:3018:0018:30

佔全日熱量的比值/%25~304030~35

(4)您經常以方便麵代替正餐嗎

選擇經常的占總數的51%,選擇偶爾的占總數的16%,選擇及少的占總數的25%,選擇從不的占總數的18%。尤其是男生,更是把方便食品作為正餐的一部分。

方便麵是許多大學生喜歡的一種食品,它既可以當點心、宵夜,又可以當正餐,而且食用方便,似乎非常我們。尤其是不少男生,既沒有女人那麼多對於身材的顧慮,又對飲食馬馬虎虎,方便麵更是他們的"寵兒",經常會在寢室里放上幾包。大多數品種的方便麵都用油炸過,油脂經過氧化後變成氧化脂質。它積存於血管或其他器官中,形成老化現象,加速人的老化速度,引起動脈硬化,易導致腦溢血、心臟病、腎臟病等疾病。如果長期用來替代主食,而不添加任何其他食品,就很容易導致人體營養缺乏,對健康極為不利。
關於飲食健康的調查報告篇2
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變化,我們的生活有了大大的改善。而在日常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吃”,吃的也就是食物。的確,食物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而近日我們吃的食物已經越來越好了,但是在可口的食物中有多少是不健康的呢?又有多少人在一日三餐中因垃圾食品而不吃飯的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對我校高中的學生做一次調查。

一、據調查顯示,有10%的人不吃早飯,有27%的人偶爾吃一頓早飯,有40%人就在路邊小店或早餐店買一些0.5元-2元的食品當早飯吃,而這些食品就是所謂的垃圾食品。有13%的人在小店買桶裝方便麵當早飯。從營養學角度上看,方便麵營養單一,長期食用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會給健康帶來傷害。數據顯示,長期食用方便麵的人當中,有60%的人營養不良,54%的人患有缺鐵性貧血,23%的人患核黃素缺乏症,16%的人缺鋅,2%的人因缺乏維生素A而患各種眼病。此外,喜吃方便麵的人,發生口角生瘡、大便干結、皮膚乾燥等症狀的人也較多。而桶裝方便麵對人體的危害更大,裝方便麵的桶是用一次性發泡塑料製作的,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專家指出,這些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不僅在嚴重污染環境,而且用開水沖泡時,如果溫度達到65攝氏度以上,它的有害物質就會滲入食品中,從而對人的肝臟、腎臟、生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俗話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早飯不吃會導致 記憶力 下降,情緒低落精神不集中等。

二、燒烤等油炸食品也是他們的最愛,每當傍晚的時候村子的繁華地方燒烤車周圍就會擠滿了人。燒烤以獨特的口味贏得了青少年的青睞,可燒烤中有著大量的寄生蟲,如果在翻烤中不徹底熟透,就無法殺死蟲卵,蟲卵進入體內,附著腸壁,然後就會進入血液,隨著血液的流動,蟲卵就會在人的大腦或身體 其它 部位慢慢生長和繁殖。

油炸食品也不好:

(1)衛生不達標。

(2)會導致肥胖。

(3)會產生有害有毒物質。

(4)營養素嚴重破壞。

(5)鋁含量嚴重超標。

(6)容易引發疾病。所以,我們要遠離燒烤油炸食品。 三、 青少年的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與綠色健康食品息息相關,青少年正在旺盛的生長發育,食物營養是促進健康發育的物質基礎,我們不但要合理搭配膳食、滿足他們的營養需要,還要糾正他們不良的飲食習慣,要徹底讓他們遠離不健康的食品,養成吃早餐的良好習慣,多吃谷類、供給充足的能量。保證魚、肉、蛋、奶、豆類和蔬菜、水果的攝入。避免暴飲暴食、偏食挑食及盲目節食,少吃零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關於飲食健康的調查報告篇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健康也隨之成為現代人追求的目標。但一些健康問題總是在考驗和挑戰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受到關注飲食和健康的問題已成為了困擾著現代人們一道難題。然而據了解,導致我們不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飲食,中學生的不良飲食會出現許多健康問題,為此我們組選擇了“飲食與健康”這一課題,調查了初中學生飲食與健康的有關問題。在初中生中,有10%的學生經常不吃早餐,27%的學生有時不吃;15%的學生,三餐食量不合理。這些都是嚴重的飲食不健康現象,透過這些現象,我們可以得出初中學生出現飲食與健康問題的原因,讓廣大的中學生認識到飲食與健康的關系,使他(她)們懂得正確飲食才能健康。 一、首先,不吃早餐是有極大危害的。

1、對大腦的危害。雖說腦組織的重量只佔人體重的2-3%,但腦的血流量每分鍾約為800毫升,耗氧量每分鍾約為45毫升,耗糖量每小時約為5克。青少年的腦組織正處於發育期,血、氧、葡萄糖的需求量比成人還高。如血糖過低,腦意識活動就會出現障礙,長期如此,勢必影響腦的重量和形態發育。

2、對消化系統的危害。正常情況下,頭天晚上吃的食物經過六小左右就從胃裡排空進入腸道。第二天若不好吃早餐,胃酸及胃內的各種消化酶就會去“消化”胃粘膜層。長此以往,細胞分泌粘液的正常功能就會遭到破壞,很容易造成胃潰瘍及十二指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3、造成動脈硬化且更易導致肥胖。有不少青少年學生是怕長胖而不吃早餐的。這種做法毫無科學道理。人體對熱量的需求是有標準的,不吃早餐,勢必加大中、晚餐的進食量。而晚餐後一般運動量較小,更容易造成脂肪積累而導致肥胖。另外,長期不吃早餐還會使膽固醇、脂蛋白沉積於血管內壁,導致血管硬化。

4、讓你反應遲鈍:早飯是大腦活動的能量之源,如果沒有進食早餐,體內無法供應足夠血糖以供消耗,便會感到倦怠、疲勞、腦力無法集中、精神不振、反應遲鈍。

5、慢性病可能“上”身:不吃早餐,飢腸轆轆地開始一天的工作,身體為了取得動力,會動用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體之類的腺體,去燃燒組織,除了造成腺體亢進之外,更會使得體質變酸,患上慢性病。

6、腸胃可能要“造反”: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進食,胃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於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潰瘍。

7、便秘“出籠”:在三餐定時情況下,人體內會自然產生胃結腸反射現象,簡單說就是促進排便;若不吃早餐成習慣,長期可能造成胃結腸反射作用失調,於是產生便秘。

8、會讓你更靠近肥胖族:人體一旦意識到營養匱乏,首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最後消耗的才是脂肪,所以不要以為不吃早飯會有助於脂肪的消耗。相反,不吃早飯,還會使午飯和晚飯吃得更多,瘦身不成反而更胖。

營養學家們的證實,早餐是每個人一天中最不容易轉變成脂肪的一餐。如果每天不吃早餐只會讓午餐吃得更多。

二、其次,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比例最好是3∶4∶3,這樣子就能讓你在一天內所吃的精華在體力最旺盛的時間內消耗掉。

在飲食搭配上:

21%的人攝入脂肪、油、甜品過量;

20%的人攝入奶製品過量;

13%的人攝入高蛋白食品過量;

18%的人攝入蔬菜不足;

36%的人攝入水果不足;

22%的人攝入谷類不足;

有11%的人飲食中營養不夠豐富;

而只有12%的人勉強符合健康的膳食寶塔。

綜上所述,初中生的飲食狀況不容樂觀,除了對他們的飲食行為進行調查,我們還細致的調查了他們的飲食意識:

只有約1∕5的人有強烈的健康飲食觀念;

而超過1∕2的人不夠重視;

三、總體來看,學生的健康飲食觀念較為淡薄,因此初中生必須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進一步加強正確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做到

春天多吃酸味的食物,如含維生素C的食物和有機酸的水果,以及糖醋和酸辣類的菜餚等。科學研究發現,這些酸味食物中含有某種物質能夠成倍地提高鈣、鐵、鋅等無機鹽的吸收率。

春天多吃酸味的食物,如含維生素C的食物和有機酸的水果,以及糖醋和酸辣類的菜餚等。科學研究發現,這些酸味食物中含有某種物質能夠成倍地提高鈣、鐵、鋅等無機鹽的吸收率。

夏季天氣炎熱,而苦味的食物,如苦瓜油麥菜等,具有清熱降火的功效,適量攝取此類食物對身體有益。

秋季氣候乾燥,天氣轉涼,是滋養肺氣的時機,可在飲食中適量加入辛辣食物,如姜、蒜等,即可提高免疫力,有可增強血液循環。

冬季天氣寒冷,屬水,是滋養腎的好機,因此,此時應多吃一些口味重的黑色的食物,如木耳、黑豆、芝麻等。

早飯一定要吃,這是每天早上必不可少的。盡量不吃油膩的食物,早上吃太多油膩食品,如油條、油餅、巧克力、漢堡包等,上午容易犯困、注意力不集中,經過油炸的麵粉,如油條,其中的營養還會流失。

飯後不要馬上上床睡覺。這樣會使大腦的供氧量慢慢減少,容易引起心口灼熱及消化不良,還會發胖,應該站立半個小時在睡覺,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做做 家務活 ,比如:洗碗,拖地等

坐著不蹺二郎腿。因為這會使腿部血流不暢,影響身體健康。 多喝酸牛奶,它的營養成分比牛奶更多,更有助於消化吸收。具有一定的防病保健功能

不要暴飲暴食,不偏食,多多運動,每天都堅持合理的用餐。 青春期體格發育極為迅猛,加上學習緊張、活動量大,因此需要攝入更多的熱量。熱量主要來自主食米、面和脂肪、蛋白質,因此中學生應首先吃好三頓正餐。中學生代謝旺盛,骨骼生長快,肌肉組織細胞數量直線上升,要特別注意鈣、磷、鎂和維生素A、D的供給。大量組織的形成需要鐵,供給不足則可發生貧血,因此鐵質的補充更為重要。要摒棄挑食、擇食的習慣,合理的糧菜混食、葷素搭配,不僅可使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齊全,相互得到補充(即營養的互補作用)中學生的飲食除注意以上幾點外,還應考慮此期的特點:在飲食習慣上,容易發生飲食無節制、暴飲暴食、偏食、忌食、挑食、愛吃零食以及節食怕胖等行為,因此應幫助他們改掉這類不良習性。

家庭膳食要量夠優質, 菜譜 應多樣化,每日供應肉蛋類葷菜100-150克、牛奶或豆漿1瓶、糧食500-750克、蔬菜為300-500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因中學生用眼多,維生素A供應充足有助於保護視力,又可預防呼吸道感染;維生素B與機體能量消耗有關;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寒冷季節還應考慮維生素D制劑的補充,以提高鈣的吸收。

綜上所述,我們認識到了飲食與健康的關系:得出了得到為什麼出現“中學生的飲食與健康”問題的答案;知道了中學生怎麼飲食才健康,我們調查得出的結果已達到了我們這個課題的目地。

② 大學生飲食營養與健康的調查報告

社會調查報告是針對社會生活中的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然後把調查研究得來的情況真實地表述出來,以反映問題,揭露矛盾,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向人們提供經驗教訓和改進辦法,為有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為科學研究和教學部門提供研究資料和社會信息的書面報告。

調查報告的特點體現為:

(1) 真實性:

它的真實性就是要以事實為根據,不僅報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實,就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過程、原因和結果也必須真實。

(2) 客觀性:

客觀性,指客觀地反映事實,忠於事實,不帶有調查者的主觀隨意性。不能對客觀事實隨意引申,或不切實際地渲染。

(3) 針對性:

社會調查報告就是要有針對性地調查研究一些社會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回答廣大群眾關心的問題,解決「面」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4)、實效性:

(5)、評價性:

一般來說,社會調查報告應該包含以下一些內容:調查的目的、調查的方法、調查的時間、樣本的情況、調查的內容、調查表的分析、分析結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社會調查是課堂教學的沿續和補充。教師幫助學生針對實際情況、學校所在的地區特點、不同時期的社會熱點、疑點,或聯系教材的內容問題展開調查,通過組織學生撰寫社會調查報告,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解決疑問。這樣有利於開拓學生視野,挖掘學生潛力,培養思維方法,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調查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確定社會調查的內容,讓學生明確擬定社會調查計劃,制定可行的社會調查方案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實施社會調查計劃,如何從調查對象處獲取有用的資料。調查內容最好由學生自選調查課題,教師審查把握原則問題,學生以個人為單位,也可以自願四至五名同學結合成一個小組,發現身邊的一些問題,進行社會調查,有目的地的去采訪、調查。學生還可以通過家長,深入到各行各業進行小范圍的社會調查,調查結果才有足夠的說服力。

調查活動結束後將個人的調查、小組的調查、班級的調查等多種形式的調查相結合。教師應輔導學生整理社會調查筆跡,撰寫社會調查報告,並且要組織學生搞好社會調查的匯報與交流,教師對調查報告要進行點評,選擇優秀調查報告或具有代表性的報告匯編成冊或成書,承認其勞動成果以之鼓勵,這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③ 關於大學生飲食方面的社會調查 1000字以內,拜託了

關於大學生飲食習慣情況的調查報告

年級專業:
11
級土木工程
3


姓名:庄澤瑜

學號:
241190077
前言

大學時代是是我們學習知識學會獨立自主的時代,我們要會好好地照顧自己其中我們的
飲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對於當代大學生,
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要我
們必須有健康的體魄,具備熱血青年的朝氣蓬勃,才能成為國家棟梁,那麼,關注自我,關
注健康就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問題。
而飲食習慣對現代人又是特別要注意的,
在大學生中飲
食不規律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我們每個人一直追求的目標。

摘要

在我國的生活現狀下,
我們更多人開始有意識去突破傳統的飲食結構,
去嘗試更科學更
合理的飲食方式。
隨著國民素質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新一輪的健康革命將會再次掀起。

食習慣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健康的重要措施。

正文

我們為了解大學生關於自己飲食方面做了個小調查來了解他們的情況。
我們對我校在讀
生進行一次題為關於

飲食健康

的問題做了抽樣調查,發放問卷
100
份,回收
96
份,有效
率為
96%,
調查我院大二男生的飲食報告,結果如下
:
(一)營養的攝取

據統計,在校生對一些營養食物的攝取狀況如下:
種類

每天

偶爾

無規律幾乎不吃或喝

牛奶

25.4%

53.2%

22.4%

雞蛋

48.3%

47.4%

4.3%

水果

37.2%

58.2%

4.6%

從表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營養還沒有形成合理的搭配意識。

一杯牛奶可以強壯一個民族

不無道理,對於它的營養價值,
95.4%
的同學表示了解其含有優質蛋白和豐富的鈣等元素,
但每日規律性飲用牛奶的人卻不到一半,
原因何在?據統計顯示,
主要原因是消費水平的制
約,
近一半的同學認為每天喝牛奶的支出在生活費用中回佔去很大比例,
故只作為一種營養
品偶爾補充一下而已。
對於水果、
雞蛋,
調查中看出這兩種營養豐富而價格低廉的食品較受
重視,但是
2/5
左右的人沒有形成一個生活規律,只是想起來才吃。

另外,水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但調查表明大家對每天
所需的飲水量並不清楚,只有
27.9%
的被調查者認為日飲水量應在
1000ml
以上。其實,人
要保證每天新陳代謝的正常需要,維持體內水分出入量平衡日飲水量應在
1000ml-1300ml
之間才為合理。水能夠促進物質代謝,調節體溫,並有潤滑作用,是生命之源,不可忽視。

(二)飲食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我們對在校生的早餐情況進行了調
查,結果如下:

每日按時吃

從不吃

吃,但無規律

75.6%

1.5%

22.9%

從上面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有按時吃飯的人雖然佔了大部分,但是在吃飯不規
律的比例也是佔了一大部分。
且據調查得知:
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大多是起床晚來不及,

這種無規律的生活習慣勢必會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早晨起床
之後,
及時補充營養是一天中腦力、
體力恢復的重要保證,尤其對於學生,
不吃早餐將直接
導致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滯後,所以早餐要吃好是不無道理的。

(三)健康知識的學習

在校生獲得健康知識的途徑,調查顯示如下:

對飲食健康知識講座的態度

很必要

83.1


無所謂

5.4%

完全沒有必要

11.5%

對報刊、書籍關於健康知識的態度

很重視

24.1%

稍瀏覽

68.2%

不關心
7.7%
從這一項調查中可以看出:
健康知識的完善有利於我們更好的把握健康,
但只有
83.1%
的人意識到健康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只有
24.1%`
的人願意去認真學習這方面知識,
大多數人只是被動地去涉獵而已。
但隨著生活水平和知識層次的提高,
人們將對健康問題也
越來越重視。

另外,調查統計,有
85%
以上的人意識到生活環境、生活方式、飲食及運動與身體健
康息息相關,其中生活環境也體現了現代人對健康新的認識。

針對此次調查,
我們對在校大學生的飲食健康狀況有了一定了解,
在我國的生活現狀下,
我們更多人開始有意識去突破傳統的飲食結構,
去嘗試更科學更合理的飲食方式。
隨著國民
素質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新一輪的健康革命將會再次掀起。
關注自我,關注健康,讓我們
的生活更精彩!

目前大學生對飲食的習慣,衛生,結構不夠重視,有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和衛生習慣,

有相當一部分對自己的飲食結構一點也不關心,
這些主要是他們對飲食知識缺乏認識,
不重
視飲食的健康,
這使大學生自己不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從而導致大學生的身體亞健康甚至
疾病。

根據醫學證明,科學的飲食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
全面攝人營養素。
年輕人特別要注意蛋白質和維生素的補充。
各種營養素的攝人量以能滿
足需要又不過量的原則。人體所需要的全面營養素只能從食物中取得,吃的食物種類越多,
獲得的營養素越豐富。

2.
定時定量進食。
一日三餐是人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的適應人體腸胃環境的生理功能已成定
型的生理節律。
定時進餐可以維持血液中營養物質的穩定,
保證人體的正常活動,
一般來講,
每餐之間間隔
4

5
小時是根據食物在人體胃中停留的時間決定的。

3.
良好的進餐習慣,習慣衛生與否,與食物攝人後的消化、吸收有著密切的關系

總結

大學生必須學會科學用膳。
科學用膳實質上要解決好三個問題,
第一是飲食的質,
即如
何選擇食物;第二是飲食的量,即如何定量吃喝;第三是進餐時間的安排和習慣,何時、如
何進食。
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我們要注意我們飲食中的各個方面,
以保證有一個健康的身
體,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摘自網路文庫

熱點內容
大學生合唱比賽歌曲 發布:2025-09-30 21:32:02 瀏覽:583
大學生迎新總結報告 發布:2025-09-30 21:14:10 瀏覽:656
中山大學一附院何強教授 發布:2025-09-30 21:10:18 瀏覽:112
大學生社會活動實踐報告 發布:2025-09-30 20:59:19 瀏覽:460
窮人家的大學生真惡心 發布:2025-09-30 20:30:04 瀏覽:120
當代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發布:2025-09-30 20:29:24 瀏覽:341
大學生社會實踐分工 發布:2025-09-30 20:29:13 瀏覽:392
大學生不道德現象 發布:2025-09-30 20:19:57 瀏覽:563
大學生早餐調查報告 發布:2025-09-30 20:09:50 瀏覽:82
吉林大學劉金全教授聯系方式 發布:2025-09-30 19:57:01 瀏覽: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