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生牙醫
Ⅰ 香港大學的校園環境
香港大學校園本部坐落香港島西部的薄扶林道以東、般咸道以南、羅便臣道以西、龍虎山以北;牙醫學院及教育學院言語及聽覺科學部位於西營盤的菲臘牙科醫院內。另有位於新界的嘉道理農業研究所及香港石澳鶴咀的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
香港大學校園內設有4個文娛中心給同學使用,分別為: 徐朗星文娛中心、庄月明文娛中心、薄扶林文娛中心及方樹泉文娛中心。 各文娛中心外分別設有劇場、食肆、排舞室、禮堂等設施供同學使用。其中某部分亦開放給公眾使用,如位於庄月明文娛中心的兩間食肆。另外於薄扶林道設有兩個體育館,分別為何世光夫人體育館及賴蒙廉夫人體育館,館內有排球場、籃球場、手球場、壁球場、健身室及一個25米游泳池等設施。此外於沙灣徑設有何鴻燊運動場,場內設有一個天然草及兩個人做草場,可用作11人足球、曲棍球、壘球等活動. 此外亦設有6個膠地網球場及一個50米的標准游泳池。 本部大樓 香港大學建於1910年2月26日,這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就是本部大樓。大樓用文藝復興期建築模式的花崗石柱廊所支撐,頂部則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築風格。本部大樓不僅是文學院的大本營,同時也是港大學生拍攝畢業照的首選地,其中陸佑堂是電影《色戒》學生們演戲的劇場取景地。
大學堂 位於薄扶林道山頂,揉合了都鐸及歌德式建築特色,引人注目。大學堂於1861年由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興建,作為公司總部及寓所,因此取名為「杜格拉斯堡」。1894年,一個法國傳道團買下了這幢建築物,並大舉修葺及增建,後於1953年遷出。香港大學在1954年收購了這幢建築物,並自1956年闢作男生宿舍,改稱大學堂。
大學堂之外有設計優雅的梯級,而於內部則有古色古香的圖書館及螺旋式樓梯,都是該建築物的特色。多套香港電影曾於該建築物取景,包括《流氓俠醫》、《玻璃之城》等。
鄧志昂樓 鄧志昂樓是香港大學的一座古老建築物,位於香港港島薄扶林道本部校園,鄰近薄扶林道,由鄧肇堅爵士父親鄧志昂於1929年捐助建成,作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之用。
鄧志昂樓為1座樓高3層之平頂建築,外牆鋪以洗水批盪,裝飾花紋簡朴。2樓外牆有5個小陽台。大樓於1931年9月28日由當時之香港總督貝璐爵士揭幕,現為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孔慶熒樓 香港大學孔慶熒樓是香港大學的一座古老建築物,位於香港港島薄扶林道本部校園,本部大樓出口對面。大樓於1919年落成啟用。其外部自1985年起成為香港法定古跡。原為港大學生會大樓,現為文學院音樂系使用。
嘉道理樓 香港大學嘉道理生物科學大樓曾榮膺過亞洲最佳建築物,原因是其擁有的高科技設計,足以與香港匯豐銀行大廈分庭抗禮。
這座十層高的大樓由八支十米高的倒金字塔形支柱支撐,而在對稱的鋼質弧形屋頂之下,是大樓的核心部分 ── 擁有高科技含量的實驗室,實驗室的設備能配合日新月異的科學研究,不但延長了建築物的壽命,也減少了在建築物改動過程中能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
舍堂 「舍堂」是香港大學為學生(尤其是本科生)提供共同生活的地方,希望透過學生自行組織活動、彼此學習,達致課堂和學術以外的「全人教育」。「舍堂教育」的概念源自英國劍橋、牛津等大學的「學院制」,但港大的舍堂從一開始就不具備學院的學術教學及獨立招生功能,而衍化為只保留社交和課外教育功能的「舍堂」。舍堂主要是住宿性的,同時擔當學生宿舍的角色,然而港大亦有純粹供學生居住而沒有任何學生組織的「學生住宿樓」。除此之外,港大亦有非住宿舍堂。舍堂的活動多姿多彩,但時間上多集中於晚上至凌晨,而且有部分是住宿生必須參加的。「學生住宿樓」只有男女各三十六個宿位,對於居於較遠離港大的學生來說,變相只有舍堂可供選擇。由於很多舍堂每年重新審訂宿生資格(re-admission)是基於舍堂內活動的表現,希望專注學業或不希望參與太多課外活動的學生只能租住附近的私人住宅或申請非舍堂的學生宿舍(student flat),另外在外租房的內地學生可以得到香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cedars)的經濟補助。
現時香港大學共有十三所住宿舍堂及三所非住宿舍堂,十三所住宿舍堂為:何東夫人紀念堂、利希慎堂、利銘澤堂、利瑪竇宿舍、李國賢堂、聖約翰學院、施德堂、太古堂、大學堂、偉倫堂、馬禮遜堂、李兆基堂及孫志新堂。三所非住宿舍堂分別為康寧堂、根德公爵夫人堂、李志雄紀念堂。其中何東夫人紀念堂及根德公爵夫人堂為女生舍堂,利瑪竇宿舍、大學堂、馬禮遜堂(本科生部分)及康寧堂為男生舍堂,其餘為男女混合舍堂。另外利瑪竇宿舍由天主教耶穌會主辦、聖約翰學院由基督教聖公會主辦,行政上皆獨立於香港大學。
港大歷史上還曾有聖母玫瑰堂,惟因故停辦。明原堂於1992年搬遷,易名為利希慎堂。馬禮遜堂曾於1968年停辦,2005年重開;然而主辦者已由倫敦傳道會及後來的中華基督教會變為大學本身。
Ⅱ 香港大學
學校領導
校長 - 徐立之教授
首席副校長 - 王於漸教授
副校長 - 李焯芬教授
副校長 - 李行偉教授
副校長 - 麥培思教授
副校長 - 譚廣亨教授
徐立之教授
徐立之教授現任香港大學校長。二零零二年五月,徐教授獲香港大學正式委任為第十四任校長,並於二零零二年九月一日履新。
徐立之教授來港工作前,原任多倫多病童醫院研究中心遺傳學及基因生物工程計劃的主管兼首席遺傳學家,並同時是多倫多大學的大學教授及H.E. Sellers囊狀纖維症講座教授。徐教授亦是研究人類基因工程的國際性科學家組織HUGO的上任會長。
徐教授生於上海,長於香港,並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之後負笈美國匹茲堡大學,於一九七九年獲授哲學博士學位。徐教授在Oak Ridge國家實驗室生物學組接受短期培訓後,加入了病童醫院的遺傳學部。一九八九年,徐教授成功斷定導致囊狀纖維症的缺陷基因(即囊狀纖維症橫隔膜調節基因-CFTR),是人類遺傳學上的重要突破。目前,徐教授仍就囊狀纖維症進行探究,同時又致力於基因研究及其它的疾病基因分析工作。
多年來,徐教授先後獲頒多個獎項及榮譽,其中包括加拿大醫學研究局傑出科學家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加拿大皇家學院院士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倫敦皇家學院院士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Fellow of Academia Sinica) 、世界創新基金會院士 (Fellow of World Innovation Foundation)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Foreign Associate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SA)。徐教授不僅獲頒多個國際及國家獎項,他亦獲多所著名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包括: the University of King's College、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香港中文大學、St. 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以及約克大學。此外,徐教授又獲頒加拿大勛章、安大略省勛章獎以及加拿大國會Killam獎。
一九九四年至二零零二年間,徐教授出任本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研究資助局的生物學及醫學學科小組主席。
徐教授至今已發表逾三百篇科學論文。
學校簡介
香港大學簡介
香港大學(港大)是本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多年來一直秉承優良傳統,提供卓越的師資及世界級的科研發展,致力培育社會領袖人才。
港大前身為創立於一八八七年的香港西醫書院,於一九一一年正式成立。港大最先成立醫學院、工程學院及文學院。一九一六年十二月港大舉行首屆畢業禮,有二十三名畢業生及五名名譽畢業生獲授學位。
二三十年代期間,港大的學術水平在國際社會上已佔一席位。二次世界大戰前,已先後成立醫學院、工程學院、文學院和理學院。二次世界大戰後,港大積極重建,為配合急速的人口增長,港大相繼提高收生人數及聘用更多高質素的教師。
踏入七十年代,港大繼續迅速發展,與香港同步成長,在國際綻放光芒。直至二零零四年五月,港大學生人數共二萬零三百人,當中一萬一千七百名為本科生,八千六百名為研究生。現時校內共有十所學院,包括: 建築學院、文學院、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牙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律學院、醫學院、理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提供四十七項本科課程及逾百項碩士課程,此外各學院及屬下學系均為專題研究生(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提供指引及教導。
教學與研習
港大一向推崇高質素教學,為使學生除汲取其本科專業知識以外,能同時有多方面的發展,港大於數年前進行改革,每個學系除了有其獨特的課程目標和設計,亦採取以下的共同方針:
· 發掘學生的才智及個人潛能,促進其全面發展
· 提高學生的語言及溝通能力(包括中文、英文和計算機知識水平)
· 開拓終生學習的機會,使學生更能適應社會及工作環境的急速變化
· 提供多元化教育,不斷擴闊學術領域
· 擴闊學生的國際社交層面,體驗不同文化
課程內容
· 一學年共兩個學期,每個學期有十五個教學周和三個評估周
· 每個學生一般要在一個學年內選讀六十個學分(即一個學期三十個學分)
· 八成選修的科目在其主修學科的范疇內,其餘兩成則屬中、英文法,計算機知識,通識教育及跨學系等自選科目
· 學術評估一般在學期尾進行
語言指引
除中文系的科目、日本研究學系的日文課程、教育學院的言語及聽覺科學課程和中文課程、法律學系的中國法律課程及中醫課程外,港大所有課程均用英語教授,功課與筆試亦採用英文。
中文系的科目用廣東話或普通話教授,選修的學生必須能操流利的廣東話和普通話,並懂中文書寫。
總括而言,語言能力對學習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歷史悠久 - 港大於1911年建校,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教研 成績顯赫,國際知名,負起作為香港、中國、亞洲及世界各地學術交流樞紐的重任,被亞洲周刊譽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包括澳大利亞)第三最佳大學,在二零零四年英國《泰晤士報》公布全球最佳二百所大學排名三十九。校內有十名老師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另外中國工程學院院士也有兩位。
國際大學 - 港大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師生來自世界四十多個國家,非本地生人數為全港各院校中最多,多年來成功引領學生走向國際,贏取卓越成就。
學科齊全 - 港大十所學院涵蓋建築、人文、牙醫、教育、工程、法律、社會科學、醫學、科學、經濟工管等范疇,47項本科課程加上逾百項高級學位課程,為同學提供最完備的本科教育及專業深造安排。
全球交流 - 港大成立「香港大學世界聯系網」,每年為校內十份之一的同學提供到海外學習的機會,與世界逾九十所院校開展學生交換計劃,與全球三百多所院校及科研機構進行教研合作。
學生至優 - 歷年新生入學成績顯示,港大是全港最優秀學生首選的大學,而港大內地生在內地高考成績為本港院校所收內地生中成績最佳者。
行業翹楚 - 港大以培育領導人才為社會國家作貢獻為使命,建校以來,畢業生遍布海內外著名企業機構,在財經工商、文教社政、醫學科研等界別擔當領袖。
出路理想 - 港大聯系全球大機構如匯豐銀行、IBM等,安排實習職位,機會遍布世界各地。港大畢業生為各大企業機構聘請人才的首選,就業及升學率和薪酬水平均為全港院校之冠
Ⅲ 香港大學入學條件
考生成績必須達到所在省市重點大學的上游水平,如北京學生成績必須達到清華、北大的錄取線,廣東學生的成績必須略高於中大、暨大的錄取線。
由於香港高校實行全英文授課,因此各高校在入學時都嚴把內地考生的「英語關」。如香港中文大學、嶺南大學等都要求,考生的托福成績須達到500分或550分以上,雅思成績達到5.5分或6.0分以上。
香港大學則要求考生必須參加由學校單獨組織的全英文筆試和面試。各高校負責人均坦言,面試的考查重點就是英語水平。香港中文大學還為內地學生設立了專門的英語銜接課程,進校第一年必須先過「英語關」。
(3)港大學生牙醫擴展閱讀:
澳高校內地招生方式有兩種
1、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採用內地高校統一招生方式,即由省招生辦統一公布招生計劃、統一安排考生填報志願、統一實行遠程網上錄取。兩所高校參加提前批次錄取。
2、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珠海學院、恆生管理學院、東華學院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等13所高校採用獨立招生方式,招生計劃不分到省。
3、考生須參加高考,並按照港校的要求報名,參加學校單獨組織的筆試和面試,由學校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和其他要求錄取新生。凡被香港13所獨立招生院校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內地高校遠程網上統一錄取。
Ⅳ 香港有什麼優秀的醫科大學或醫學系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
10個選擇在港大牙醫學院就讀的理由:根據QS的排名統計,在世界最好的大學中,港大排名第26位,而在亞洲地區,它的地位可升至前三。在這樣一所綜合實力超強的大學中,牙醫學院又可稱之為是港大「中流砥柱」的學院之一
a.30多年的世界級牙科訓練水平 b.畢業生在踏入社會後十分之搶手,以至於供不應求c.致力於提供一個以問題為導向的學術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鼓勵自我引導式和終生式的學習。d.設立實力強大的臨床,學術和研究學科。同時畢業生還能得到港大學生聯合會牙科學會的支持。
目前學院有:牙髓學牙科碩士、牙齒植入牙科碩士、畸齒矯正學牙科碩士、兒童牙科牙醫碩士、牙周病學牙醫碩士、牙科材料學理學碩士等等。
2.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港中大醫學院自成立以來,在教學、臨床診治及研究,以及促進健康科學上均有傑出成就。學院下設十九個教學學系/學院/單位,開辦七個學士學位課程和多項研究院課程,為學生提供頂尖的全面醫學訓練。
目前醫學院開設的專業方向有: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 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 生物醫學學院化學病理學系 中醫學院 腫瘤學系 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 內科及葯物治療學系微生物學系 那打素護理學院 婦產科學系 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 兒科學系葯劑學院 精神科學系 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 外科學系
說到醫生,很多人大概像小編一樣,腦海里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是西醫。什麼腦科、精神病學、外科、內科等等,在電視劇中西醫也常常是電視熒幕上的主流形象。但是隨著我們祖國綜合實力的增長,中醫學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
在香港,中國傳統文化保護狀況也很良好。所以,致力於學習中醫理論的小朋友們也可以適當考慮一下香港的學校喔~在香港,中醫學比較好的學校主要有港中大和浸大。
浸會大學開設了中醫葯學院。
中醫是浸大的一大特色。學院下設中醫學碩士、中葯學碩士和針灸學碩士。拿中醫學為例,它的主要科目設置有:
2016中醫各家學說與臨床應用
中醫學思維與方法論中醫葯科研方法與實踐
方劑配伍理論與實踐
專業方向 (中醫內科研究與應用)
溫病學說研究與應用內傷雜病的理論研究與治療
研習仲景學說研究與應用實踐研習-中醫內科研究與應用
專業方向 (針灸研究與應用)
肌肉骨骼疾患的檢查與診斷
臨床針灸學進階針灸的生理基礎與實驗研究
實踐研習-針灸研究與應用
怎麼樣,愛我你怕了嗎~?不過不要慌,只要有過來人的指導,相信你們的求學之路會事半功倍噠~
過來人說:
我為什麼要選擇在香港讀研?
香港的大學更注重全面培養學生。在香港讀醫科的研究生、博士生,教授更願意為學生提供公費出國參與研討會或是短期交流的機會。
如果要出國深造,需要提前准備哪些事務?
港大的醫學院、港中大的醫學院包括浸大的中醫學院,名牌在社會上都是響當當的。如果能夠有幸進入到這些學校學醫,相信對學生來說,收獲一定頗豐。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要出國深造,那麼提早准備,多參與實習和各類活動也很重要,這些經歷都將成為申請的加分項目。
內地人留在香港工作,有沒有可能呢?
如果希望畢業之後留在香港工作,建議不能只是提早半年,而應該從一開始就抱著認真的學習和工作態度。有時候,不需要你去找工作,機會自然會來到你身邊。平時就讓你的導師看到了你的工作態度和能力,就算他自己沒有工作崗位,很有可能他也會樂意為你介紹一份好工作
v
Ⅳ 香港有哪些大學香港大學的教育水平如何
夏天:香港的大學是非常多的,比如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的教育水平特別好,並且有很多中國內地的學生會選擇去香港大學上大學,那麼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就可以讓大家掌握到更多的知識。
有很多人在上大學的時候,選擇申請一些香港的學校。其實香港的學校都是非常不錯的,雖然說和內地的教學有很大的不同之處,但是如果大家適應一學期的話,就可以感受到這種教育的好處。所以說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那麼大家就可以選擇去香港上一些大學。
Ⅵ 香港大學本科幾年
香港大學本科4年。
2012年,香港大學學制改為4年 新設7個本科專業,分別是文學士及教版育學士、城市研究權文學士、教育學及社會科學學士、工學學士(工程科學)、教育學及理學士、生物醫學學士、建築文物保護文學士。
(6)港大學生牙醫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11月,香港大學有十所學院以及研究學院,教職員7795人,在校學生29099人,在經濟、金融、會計、生物醫學、牙醫、教育學、人文學科、法學、語言學、政治學與社會科學等領域展現出較強的科研實力。
2019年9月12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大學排第35名。香港大學為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松聯盟、Universitas 21、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粵港澳高校聯盟,AACSB及EQUIS雙重認證成員,是全球第一個界定出SARS病原體的科研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