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賣假鞋

大學生賣假鞋

發布時間: 2025-10-06 03:50:45

大學生炒鞋被鞋圈假大佬騙百萬,炒鞋的人都是怎樣的心理

男生都喜歡買鞋子,尤其是耐克品牌的鞋子,深受廣大年輕人的喜愛。有些人更是直接通過炒鞋賣鞋的手段賺得盆滿缽滿,早早實現了經濟的獨立。畢竟成功的人是少數,也有人因為炒鞋賠得血本無歸。在蘇州上大學的小黃就因為輕信了鞋圈假大佬小嚴的鬼話,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被騙了137萬購鞋款。關於大學生炒鞋被鞋圈假大佬騙百萬,炒鞋的人都是怎樣的心理? 以下是我的看法。首先,在校大學生希望通過炒鞋的方式,從中賺取差價,實現經濟獨立。其次,球鞋的熱度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炒鞋的隊伍中,但是賺錢的人是少數。最後,大學生普遍存在僥幸心理,都以為自己可以通過炒鞋暴富,其實可能性很小,還會賠本。

一:炒鞋炒的好的人可以賺很多,尤其是年輕人們,是球鞋的忠實愛好者。

現在沒有人不喜歡耐克和阿迪的鞋子,所以有人買就有人賣,很多限量款消費者們都搶不到。

關於大學生炒鞋被鞋圈假大佬騙百萬,炒鞋的人都是怎樣的心理?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❷ 大學生做校園代理賣假什麼被處罰

焦點

有人「誠招」代理售假? 有人入坑無知無畏

「我以為香煙是回收的真品,原本就想做個二級代理賺點零花錢,沒想到還被判了刑。」4月18日,黃強將2萬元罰金交到法院時,還是感到委屈。

許多代理商以招大學生校園兼職的名義招聘「二級代理」。一個聲稱「中國最大的面向校園學生兼職、代理」的校園代理網站,每天發布26個城市近200條招聘信息。這些代理商幾乎不與大學生見面,全程網上或電話聯系。其中,不乏偽劣產品代理商。

2016年,張泉在類似網站中聯繫上招聘禮品銷售「校園代理」的滕某,銷售的是香煙。滕某聲稱這些煙全從禮品店「回收」,除了生產時間長,質量沒有問題。並拿出煙草專賣許可證的照片,勸說他做「二級代理」,中華軟包香煙以每條批發價100元的價格給他。張泉於是在朋友圈裡發香煙銷售廣告,每條煙賺得100元,他再將剩下的100元和購買者的地址轉給滕某,煙直接郵寄給購買者。

先是賣給同班同學,再賣給同校、臨校大學生,張泉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又拉來黃強入伙。2017年8月,經大連市公安機關偵察,滕某的香煙是以每條70元的價格從一個許姓福建人處購買。經檢測,香煙為偽劣產品。

庭審中,張泉和黃強稱自己並不確定所售香煙為假貨。法院認為,雖然二人不能明確地知道香煙是假貨,但售賣的香煙嚴重低於市場價,而且來源不明,很有可能是偽劣商品。兩人可以拿去相關部門檢測,或者索要產品質量合格證,但都沒做,「盡管兩人也是受害者,但他們卻與滕某一樣觸犯了銷售偽劣產品罪。」

一些大學生因辨別能力不足,被偽劣產品製造商或經銷商誘騙的情況屢見不鮮。大學生代理的產品五花八門,服裝、化妝品、名牌運動鞋和包最常見,此外,還有游戲推廣、校園貸推廣、床被租賃、智能3C配件售賣等等。

打擊難,不少大學生鋌而走險

因為沒有辨別出真偽,「二級代理」安欣雖掙了800元代理費,卻被索賠9.96萬元。

沈陽農業大學學生安欣給「美丫美國代購」網路代購商做「二級代理」賺差價。第一個訂單就是一款價值2.49萬元的香奈兒品牌單肩包。代購商從美國郵寄給她後,她仔細對比了官網圖片和實物的每個細節,沒發現有不同,按照網上的辨別帖子查閱了商品編碼,確認無誤後發給了顧客。

但是,顧客稱自己找了機構鑒定,產品不僅不像官網上說的材質是皮的,而且商品編碼也查不到。顧客將安欣告上法庭,要求退款2.49萬元,並按消費者保護法相關規定,要求索賠三倍貨款7.47萬元。

除了自身辨別能力不足,還有的大學生並沒有意識到買假賣假的嚴重性。

「大品牌的高仿衣服和包包,我們平時都會買。價格便宜,質量也過得去。有時候我用膩了,還會放在網上賣,身邊的許多同學也這樣做,都習以為常了。」遼寧工業大學大二學生翟佳悅告訴記者,今年3月,她因為掛在網上的二手包發布信息涉及某大品牌,沒有經銷權,被強行下架,還被扣除了信用積分。但她對此卻不以為然。

我國刑法第140條規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行為。

但是,售假行為打擊難,讓許多大學生鋌而走險。沈陽市工商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網上售賣偽劣產品的投訴較多,但因為舉證難,工商部門打擊起來也難。偽劣產品銷售,生產方、經銷商、二級代理、消費者等多不在一個城市,這需要不同城市多個部門聯合(或轉交)辦案。在查處過程中,一些生產廠家屬於沒有注冊的黑作坊,這就需要警方參與,但只有涉及假冒偽劣金額較大的才能轉交給警方。

保護學生,學校應為校園兼職把關

銷售偽劣產品罪」為關鍵詞,查閱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2014年起,全國每年相關案件2000餘件,2017年,相關案件達2947件。

「大學生涉世未深,我們在對大學生被利誘違法感到遺憾的同時,更應該反思造假售假為何如此泛濫。」

「從源頭上打擊製造商和經銷商造假,才能為大學生築起一張防護網。」王金海建議,對電子商務網站上的網店、個體經商戶進行工商注冊登記。電子商務目前發展迅速,但這方面的立法和監管亟待完善。

「如果網店經過工商注冊登記,工商部門就有了明確的執法許可權,消費者的舉報、投訴更有力度。」王金海說,「網店、個體經商戶如果普遍經過工商注冊登記,將會降低網店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比例,提升電子商務行業的誠信度。」

學校應為校園兼職代理把關。一方面,嚴格篩選企業在學校發布的兼職代理信息,發現違規企業立即在全校公示。另一方面,做好學生兼職登記工作,增加網路商務法律知識普及公開課,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現在微商這么多,誰知道真假呢?

消息來自網易。

熱點內容
不重視本科生 發布:2025-10-06 05:40:03 瀏覽:332
成城大學博士 發布:2025-10-06 05:38:38 瀏覽:447
帶貨大學生 發布:2025-10-06 05:37:48 瀏覽:6
清華大學李珍教授 發布:2025-10-06 05:31:29 瀏覽:681
20大學生創業政策 發布:2025-10-06 05:25:02 瀏覽:453
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醫院齊教授 發布:2025-10-06 05:12:49 瀏覽:239
武漢理工大學爸爸教授 發布:2025-10-06 05:03:34 瀏覽:729
清華大學一級教授多少個 發布:2025-10-06 04:58:03 瀏覽:466
大學生有沒有找過小姐 發布:2025-10-06 04:52:53 瀏覽:588
辱國言論大學生 發布:2025-10-06 04:51:26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