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學生創業政策
『壹』 國家和地方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
國家對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如下:
1、大學生創業稅收優惠,持人社部門核發就業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2、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為10萬元,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
3、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學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金融政策支持。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及貼息政策,將高校畢業生個人最高貸款額度提高至20萬元,對10萬元以下貸款、獲得設區的市級以上榮譽的高校畢業生創業者免除反擔保要求;對高校畢業生設立的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最高貸款額度提高至300萬元;引導社會資本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建立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協同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機制;探索實施駐校企業家制度,吸引更多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雙創導師;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鼓勵各類孵化器面向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開放一定比例的免費孵化空間;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器等創業載體應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有條件的地方可對高校畢業生到孵化器創業給予租金補貼;各地區、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實驗室以及科研儀器、設施等科技創新資源可以面向大學生開放共享,提供低價、優質的專業服務。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台建設。
法律依據:
《關於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加大力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意見有關問題的通知》
第一條省內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在校大學生(以下簡稱在校大學生)或畢業5年內、處於失業狀態的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畢業生(含國家承認學歷的留學回國人員,以下簡稱高校畢業生),在我省高校各類創新創業平台或地方建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內領辦且正在孵化的創業項目。
『貳』 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有哪些
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有哪些
對於那些初出校門懷揣創業夢想的年輕人來說,創業該怎麼開始?國務院又為他們准備了哪些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又有哪些?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資金支持 :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為10萬元;畢業2 年以內的普通高校學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還有相關的稅收優惠和貼息。
提供免費服務: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可免費獲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創業指導服務,包括政策咨詢、信息服務、項目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對自主創業學生實行的持續幫扶、全程指導、一站式服務,同時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不僅如此,各省市對大學生自主創業也非常重視,根據本地需求提供了更具體的支持和鼓勵優惠政策。
黑龍江:大學生可以優先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允許保留學籍休學創業創新,和畢業生一樣享受國家的自主創業扶持政策,到2020年,將有1/10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哈爾濱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補貼。凡大學生在哈市創業的,在城鎮創業的對其創業項目給予 2000元的一次性創業項目補貼;為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對返鄉到農村(鄉鎮及以下)創業的大學生給予3000元的一次性創業項目補貼。對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能在短時間內形成經濟增長點的優秀和重點科技創業項目,經評審給予20萬元至30萬元經費資助;開展大學生創業大賽與大學生創業典型評選活動,大力扶持網路創業。
江西:高校學生休學創業最多可保留7年學籍,財政每年注入1000萬元資金充實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每年重點支持1000名大學生返鄉創業。
天津:對高校畢業生、留學回國人員注冊資本50萬元以下的公司可零首付注冊,開辟「綠色通道」支持自主創業。
浙江杭州:大學生創業項目申請無償創業資助的,資助金額的額度從原來的最高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實行房租補貼機制」——大學生創業園所在城區政府為入園企業提供兩年50平方米的免費用房,對在創業園外租房用於創業的,由納稅地財政在兩年內按標准給予房租補貼,補貼標准為第一年補貼1元/平方米·天、第二年補貼0.5元/平方米·天(實際租用面積超過100平方米的,按100平方米計算;房租補貼超過實際租房費用的,按實際租房費用補貼)。
重慶:半年以上未就業有固定戶口的大學畢業生可在其戶口所在地居委會登記,申請3000-4000元人民幣的銀行抵押和擔保貸款;自謀職業的畢業生,根據本人意願,可將戶口和人事檔案暫存就讀學校2年或由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存管2年,存管期間免收檔案管理費。
四川:大學生創業可享有萬元創業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和在校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福利。
福建:2014—2017年,引領3萬名大學生實現創業,在全省各地和高校扶持建設50個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每年為1000名創業大學生提供孵化服務,評選資助一批優質大學生創業項目。
江蘇南京:河西金融集聚區的專項資金將由每年6000萬元,擴充至每年1億元。建鄴區財政將每年安排 3000萬元,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用於扶持大學生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凡在建鄴區工商登記注冊的初始創業大學生,按每人1000元的標准給予創業補貼。凡經市級驗收評定為「大學生創業園」的,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建園獎勵補貼。
陝西:高校畢業生可接受SYB模塊培訓(「創辦你的企業」),培訓合格後6個月內成功開業且在開業後6個月內提供不少於3次後續跟蹤指導服務、開業單位(企業)正常經營的,再按800元/人對創業培訓機構給予補貼;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組織相關專家對創業項目進行論證,提供開業過程中的信息咨詢,指導辦理工商、稅務注冊登記手續;個人自主創業且符合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的,可申請不超過10萬元的貸款扶持;合夥經營或組織起來就業的',可申請不超過50萬元的貸款扶持。
山東:擴大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支持范圍,通過財政獎補支持,鼓勵政府、高校和企業建設一批孵化條件好、承載能力強、融創業指導服務為一體的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為勞動者提供優良的創業平台。
安徽合肥:給予創業培訓補貼和房租、水電費補貼,為大學生提供最高10萬元小額擔保貸款。
內蒙古:重點支持大學生到新興業態創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創業沙龍、創業大課堂、創業訓練營等創業培訓活動
西藏拉薩:首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預計將於2016年6月完工建成,屆時,拉薩市的大學生們可以在孵化園內直接享受到減免場租費等多項「政策紅包」。
新疆烏魯木齊:在天山區建創業孵化基地,既為創業者提供場地、給予政策幫扶,還讓在校大學生進行創業實習,為他們今後的創業積累經驗。
大學生創業的幾點建議
1.有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大學生創業必須制訂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的創業計劃書,即可行性報告,主要回答你所選的項目能否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如何賺錢以及所需條件等。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建立在現實、有效的市場調查基礎上,不能憑空想像,主觀判斷。根據計劃書的分析,我們再要制定出企業目標並將目標分解成各階段的分目標,同時訂出詳細的工作步驟。
2.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資金如同企業的糧食,要保證企業每天有飯吃,不能餓肚子,就要制定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在企業剛啟動時,一定要做好3個月以上或到預測盈利期之前的資金准備。
但開業後由於各種情況會發生變化,比如銷售不暢、人員增加、費用增加等等,因此要隨時調整資金運作計劃。而且,由於企業資金運作中有收入和支出,始終處於動態之中,創業者還要懂得一些必要的財務知識。
3.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大學生創業由於缺少社會經驗和商業經驗,如果把自己獨立放到整體商業社會,往往會難以把握。這時可以先給自己營造一個小的商業氛圍,進入行業協會是比較有效的一條途徑。創業者可以藉助行業協會了解行業信息,結識行業夥伴,建立廣泛合作,促成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創業者可選擇一個能提供有效配套服務的創業(工業)園區落戶,藉助其提供的優惠政策、財務管理、營銷支持等服務,使企業穩定發展。另外,還可以找一個經驗豐富的企業管理咨詢師做企業顧問,並學會藉助各種資源,學會和各方面的人合作,千方百計給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商業氛圍,這對創業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4.從親力親為到建立團隊:企業不是想出來的,是干出來的。大學生有文化、頭腦靈、點子多,但在創業的初期,受資金的限制在沒有形成運作團隊之前,方方面面的事情必須自己去做。只有明確目標不斷行動,才能最終實現目標。在做事的過程中,要分清主次輕重,抓住關鍵重要的事情先做。每天解決一件關鍵的事情,比做十件次要的事情會更有效。當企業立了足,並有了資金後,就應該建立一個團隊。創業者應從自己親力親為,轉變為發揮團隊中每一個人的作用,把合適的工作交給合適的人去做。一旦形成了一個高效穩定的團隊,企業就會跨上一個台階,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
5.盈利是做企業最終的目標:做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盈利,因此無論是制定可行性報告、工作計劃還是活動方案,都應該明確如何去盈利。大學生思維活躍,會有許多好的點子,但這些好的點子要使他有商業價值,必須找到盈利點。企業的盈利來源於找准你的用戶,因此,企業要時刻了解你的最終使用客戶是誰,他們有什麼需求和想法,並盡量使之得到滿足。
6.不要懼怕失敗: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失敗是難免的,失敗了不氣餒,調整方案,換個方式和方法繼續前進,永遠不要停止前進的腳步。對於創業者來說這很重要!看看我們身邊一些成功的企業,特別是網路時代的英雄們,有幾個是按他們創辦初期的想法賺到錢的,他們大都經歷過一個「死而復生」的過程,堅持就是勝利,唯有堅持才使他們成為今天的網路英雄。我們應該明白,失敗並不可怕,它是企業邁向成功的階梯。
《關於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給創業者帶來五大利好
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10月批轉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11部門聯合發出的《關於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這份指導意見將給勞動者創業帶來五大利好。
1.創業者市場准入門檻降低
《指導意見》放寬對新辦企業注冊資金和經營場所的限制,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將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納入政府采購范圍。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制定促進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優惠政策。
2.創業者將獲更多能力培訓
《指導意見》針對創業者提高創業能力的要求,明確提出加大創業培訓力度。要求健全創業培訓體系,將有創業願望和培訓需求的人全部納入創業培訓的對象范圍。同時,加強普通高校和職業學校的創業課程設置。
3.創業者將有更多融資渠道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積極探索抵押擔保方式創新,對於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有利於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項目,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提供融資支持。
4.創業者將有更好市場環境
《指導意見》要求,全面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和企業交費登記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干預創業企業的正常經營。
同時,簡化審批、辦證手續,開辟創業「綠色通道」。要求全面落實鼓勵創業的稅收優惠、小額貸款、資金補貼、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根據城鄉創業者的需求,組織開展項目開發、方案設計、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建立創業信息、政策發布平台,搭建創業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