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對大學生
❶ 作為一名大學生該如何面對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已經被世界經濟發展的事實所證明。作為大學生,我們必須認清世界局勢,既要看到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又要看到其挑戰。這樣相信祖國的發展,展望祖國的未來。
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運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16世紀—18世紀。
1、必須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必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歷史潮流,它不是某個國家或者某類國家的政策選擇,而是跨世紀國際經濟關系變化的總體趨勢。
如果我們否認乃至拒絕它,既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會給我們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閉門自守必然導致落後,我國在這方面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
2、注重科技發展和人力資源培養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學技術在全球的高速發展和加速傳遞,為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機會。發展中國家可以從發達國家那裡吸取技術發展的寶貴經驗和教訓,可以根據客觀需要和現實可能。
(1)全球化對大學生擴展閱讀:
經濟全球化的意義
1、促進發展模式創新
全球化促進生產、資源、人員、貿易、投資和金融等生產要素全球優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國公司已發展到在全球布設研發、生產、銷售鏈條的全球公司階段。經驗顯示,一國經濟開放度提高與其人均GDP增長之間成正比。
2、促進國際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現在經濟領域,又表現在其他領域;既表現在雙邊領域又表現在多邊領域。國家間經濟相互依賴逐步深化,俱榮俱損局面開始形成。全球經濟鏈條越擰越緊,一國經濟發展對全球經濟發展的依賴增強。
3、促進安全內涵擴展
安全已從傳統安全領域擴展到非傳統安全領域。恐怖主義、經濟安全、環境惡化、氣候變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威脅增大,涉及到經濟、民生、社會和自然等廣泛領域。
❷ 面對全球化,大學生應該具備哪些技能
目前世界全球化深入發展,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客觀趨勢和歷史潮流,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同時,全球化對大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不僅是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全球化對大學生的影響無處不在。全球化影響了我們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能力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當代大學生應培養和具備競爭協作能力、要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獲取知識和信息能力、外語和計算機運用能力、創新能力及政治辨別能力等,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時代社會發展對人才方面的客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