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使用微博情況
1. 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利弊有哪些呢
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多方面且深遠,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意識形態的開放:
新媒體帶來的信息多元化,使大學生能夠接觸到廣泛的知識,開闊視野,豐富思想。
2. 藝術和文化素質的提升:
新媒體促進了文化的多樣性,如網路電影、短視頻等,提高了大學生的文化素養。
3. 社會關系和溝通方式的變革:
社交媒體工具如微信、微博等的普及,簡化了溝通流程,提高了社交效率。
4. 表達能力的增強:
新媒體要求用戶具備更強的表達能力,通過寫作、製作等,提升了大學生的這些技能。
5. 學習方式的轉型:
電子書、網路課程等新媒體學習資源,改變了傳統學習模式,提高了學習效率。
6. 就業前景的變化:
數字營銷、大數據分析等新興職業的興起,為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提供了新方向。
7. 對健康和心理的影響:
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可能影響健康,同時需警惕網路暴力等對心理的潛在傷害。
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也帶來了挑戰和風險:
1. 信息過載與碎片化:
大量信息可能導致注意力分散,影響效率。
2. 網路欺凌和暴力:
網路匿名性可能助長不良行為,對個人心理健康造成傷害。
3. 網路侵權和盜版:
侵犯知識產權,損害創作者利益,威脅社會創新。
4. 隱私泄露和信息安全:
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需加強保護。
5. 焦慮和沉迷:
過度使用新媒體可能引起心理問題,如焦慮和沉迷。
總的來說,新媒體為大學生帶來了諸多益處,同時也伴隨著風險與挑戰,需要我們正視並合理應對。
2. 大學生主要利用微博幹些什麼
微博就是一個實名但是不相識的交流平台,大學生一般都關心的是身邊的人究竟都做了什麼,那些每天睡在自己幾百米以內的人,原本與自己毫不相乾的生活軌跡,在微博中,向返璞歸真的田園一樣,大家又能熟悉起來,這是微博、微信、陌陌等身邊交友工具最大的特點。
3.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網路輿論渠道有哪些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網路輿論渠道眾多
(一)各類門戶網站。如搜狐網、新浪網、新華網等。
(二)校園網站。各個高校自己的官方網站。
(三)論壇、貼吧。幾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論壇、貼吧,以大學生討論、表達意見為主要目的,涉及內容也比較分散和全面,較能反映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意見傾向。
(四)微博。幾乎超過一半的大學生在使用微博,它作為新媒體,成為大學生相互溝通、交流的渠道,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微博有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也較為私密。近年來也出現虛假消息盛行的現象,有些甚至造成高校、社會恐慌。
(五)微信。是近幾年開辟的新的通信方式,它所呈現的是大學生真實的生活,因其有助於內部信息的交流和溝通,更容易在大學生群體內引發輿情。
學生輿情太難管理,可以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實時全網監控。
4. 現在大學生用什麼社交軟體比較多
現在網上的社交軟體越來越多,並且主要用途也都不同,那麼像大學生的話,其實經常會用到下面這些社交軟體。另外還有探探這個軟體,其實這個軟體是屬於匿名交友的,而且非常受大學的女性,歡迎在上面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異性進行溝通,不過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安全和隱私。最後還有一個就是小柚,這個軟體其實是專門屬於大學生的一個交友軟體,在上面有一個互動社區,裡面有許多高校的內容,基本平時在上面也能搜索到,很多新鮮事情,在上面可以交友脫單,甚至還能在上面查找到四六級以及考研的內容。
5. 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的調查與對策_微博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影響與對策
摘 要: 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使用微博,微博在改變大學生的生活和行為方式的同時,也影響著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發展。本文以溫州地區的大學生為調研樣本,調研微博與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微博影響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成因,提出了「微博」時代下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徑,如構建「紅色微博」平台、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微博德育」能力、建立微博與其他教育載體的耦合機制等。
關鍵詞: 微博 大學生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圖景的展望,是人們世界觀和政治立場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是人們人生訴求、政治立場和政治主張以奮斗目標為表徵的超越自我、超越現實的高度自覺意識[1]。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是否堅定,關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敗,更關繫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當前,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使用「微博」,微博在豐富大學生的生活之餘,也影響著他們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微博時代」下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急需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將以溫州地區的大學生為調查樣本,圍繞微博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影響進行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微博時代」下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議。
一、問卷調查和樣本選取
調查所採用的問卷是圍繞微博與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關系設計的自編問卷《微博與大學生理想信念調查研究》。問卷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學科等;第二部分為問卷主體內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大學生使用「微博」的情況,微博對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和發展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調查採取的方法是分層抽樣法,抽取了溫州醫學院、溫州大學兩所高校四個年級、五大學科的10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由調查人員入班調查。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18份,有效回收率為91.8%。對回收的問卷採用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學生的性別、年級、學科分布見表1、表2、表3。
表1 性別比例
表2 年級比例
表3 學科分布
二、調查結果
(一)大學生使用「微博」的情況。當前,大學生已經成為使用「微博」的主力軍。調查顯示,大學生中有72.8%有自己的微博,只有27.2%沒有微博。而沒有微博的這部分大學生中,有58.1%計劃開通微博,27.9%選擇「視情況而定」,只有14%的大學生「不打算開通微博」。大學生使用微博的主要用途是發布信息,達45.6%,其中,即時報道身邊發生的事的佔24.2%,表達自我觀點和情感感悟的佔21.4%;其次,是獲取和傳播信息,達34.6%,其中,瀏覽各類新聞資訊的佔19.2%,轉發和評論熱門話題的佔15.4%;再次,是出於交友的目的,達17.8%,其中,加入微博圈群的佔9.3%,將感興趣的人「加關注」的佔4.8%,擴大自己的「粉絲群」佔3.7%。關於微博吸引大學生的原因,調查表明,微博內容表達的自由性、操作的便捷性、信息的即時性、交流的平等性等特點,受到了大學生的青睞。其中,認為微博可以自由表達想法的佔24.3%,操作簡便的佔21.2%,信息更新及時的佔18.8%,信息量大的佔15.9%,互動性強的11.2%,參與者多可以結識更多的朋友的佔8.6%。
(二)微博為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微博」時代是一個「人人都是麥克風」、「人人都是通訊社」的時代,海量的信息蘊藏著大量的文化知識,為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理想信念教育素材。調查顯示,大學生可以從「微博」上獲取各類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其中,娛樂八卦類信息為21.3%、時事政治信息為18.5%、社會人文信息為17.6%、朋友動態信息為15.5%、生活時尚信息為13.4%、求職就業信息為10.7%、學業相關資訊為3%。同時,微博的互動性和平等性使大學生在與他人的觀點碰撞和交鋒中開闊了思維。調查顯示,微博與其他媒體相比,認為「微博提供了更多更迅捷的資訊」的佔31.1%,認為「微博具有更寬松自由的言論環境」的佔28.6%,認為「通過微博可以迅速獲知熱點問題及輿論傾向」的佔24.4%,認為「通過微博可以與平時難以接觸的名人進行交流並得到指導」的佔15.9%。此外,通過「加關注」大學生可以直接將自己感興趣的人「加關注」,成為他們的「粉絲」,「關注對象」的思想觀點和行為方式必將對大學生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學生「關注」對象的參與壯大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者隊伍。大學生對各類人員的關注程度依次是:同學、朋友為18.4%,家人、親戚為15.8%,學校、班級、社團等為15.7%,政經名人和文體明星為13.2%,新聞媒體為11.2%,人氣微博主為7.8%,志同道合的陌生人為7.6%,老師為7.2%,喜愛的品牌為3.1%。
(三)微博海量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微博為大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信息的同時也必然會使一些不良信息藉助微博平台得以傳播,一些大學生面對不良信息時,由於社會閱歷缺乏、判斷力和辨別力缺失,容易淡化乃至動搖理想信念。調查顯示,大學生在微博上看到的不良信息主要是:「炫富鬥富等不健康生活方式」30.8%、「含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信息」25.9%、「侮辱、誹謗他人的言語」18.1%、「虛假信息」12.4%、「反黨、反政府言論」10.8%、「其他」2%。對於微博上的海量信息,大部分大學生能理性看待其可信度,認為可信度很高的為12.8%,一般的為73.1%,很低的為13.1%。但是,大學生認為,這些信息讓他們在思想上產生迷茫和困惑,認為「微博上鋪天蓋地的信息讓人難以取捨」的佔29.8%,認為「微博上的流言謠言讓人難以辨別」的佔27.2%,認為「微博上的碎言片語讓人難以深入理解」的佔25.3%,「已經對微博上癮,並對此深感苦惱」的佔17.7%。同時,微博上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一部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當問及「微博上的觀點與理想信念不一致時,你會改變理想信念嗎」,認為「不好說」的為37.4%,「一定程度上動搖了理想信念」的為32.5%,「從不改變理想信念」的為18%,「改變了理想信念」的為12.1%。
6. 大學生都集中在網上哪裡呢
校園網、bbs等等。
根據一些同學的提問,我歸納了一下。新生入學報到時主要要准備如下東西、要注意如下事項:
1.相關證件。包括:身份證、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戶口遷移證、黨團組織關系證明(介紹信)、一寸登記照若干張(可以多帶幾張,以備它用),等等。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記。另外,把父母、爺爺奶奶即各個近親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業和職務搞清楚,填下來,到學校要填各種表格,有的表格需要這些信息。
2.錢和卡。上學要交學費和住宿費(分別為每年4500-500元與1000元左右),合計要6000左右(個別專業可能要高些,如藝術類專業)。因為新生出門較少,沒有什麼旅途安全經驗,建議少帶現金(但千把塊錢還是要帶的,以備一些不時之需)。可以在家中先辦一張信用卡或儲值卡用於交學雜費等。有的學校會給你寄一張卡,讓學生把錢存在其中,你可以用這張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辦一張信用卡,把它關聯到父母親的儲值卡(如工資卡),每月刷卡後直接從父母親的卡中扣款,這樣的好處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讓父母親知道你的消費情況,可以自己在老家辦一張儲值卡(讓父母親往裡沖錢),然後辦一張信用卡與之關聯。也可以到學校再辦儲值卡與信用卡,但這樣你父母親異地往你的儲值卡打錢時要付手續費。
3.一般情況下,各個學校都要配發一些學習和日常生活用品,這些東西不是無償給你的,都要你花錢購買。學校發的物品質量都很次而且貴,建議學校發的東西如果可以不要就盡量不要,能自己買的就別買學校發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則可以在離開家時先配好,免得到學校後由於人生地不熟不好買。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帶,除非學校距你家鄉很近或者父母親有機會出差來學校給你帶東西。內衣和襪子至少要兩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兩套。如果你現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學的城市的地理氣象與生活環境是否相似,那麼准備的東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帶些那個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學的城市在南方,那麼太厚的保暖內衣褲就可以不帶了)。被褥也是這樣,夏天去學校,可以帶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後再買。席子可以到學校根據床寬購買合適的,床單和枕頭(枕套)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再買。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帶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發水、梳子、手機(看家庭條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後就能使用。男生要帶剃須刀、女生要帶各種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於洗臉盆、曬衣架、拖鞋、雨傘、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燈之類的東西就不一定要帶了,有的學校會發,就算不發自己買也不貴(這些生活用品到了學校買也很方便,而且到時候和舍友一起去買還能快速縮短距離)。條件可以時,可以帶個照相機,為自己和同學照照相,也是人際交流的一種很好方式。
6.學慣用品。可以帶幾支水筆、本子、字典、詞典(英漢漢英詞典等,包括功能強大的電子詞典)、書包(背包)。如果學校沒有不允許,你家庭條件許可的話,可以帶筆記本。但最好不要帶,尤其是當你迷戀上網或者玩游戲的時候,帶筆記本會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和同學的正常交往。另外,還可以預備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葯或創可貼之類,雖然不一定會用到它們,不過等需要的時候隨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得錢花不了,不需要買太貴的,畢業後可以買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裝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即可。但不要過分大,免得不好攜帶,到學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長、50-60公分寬為佳。
8. 如果可以的話,帶點家鄉的特產,不是一定要去給老師,而是給舍友或班上同學吃,畢竟你有四年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車的話,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享受學生票優惠。
11.一點小建議:大學學習勇攀高峰,加入社團量力而行,大學社會實踐多多益善,尊敬老師有難必問,同學相處寬容大度,大學戀愛不鼓勵也不反對。
12.入學測試和體檢。有的大學在新生報到後一段時間內,要組織幾門文化課的新生入學測試,對考試成績和高考成績有較大出入者要進行重點核查。如果你考試沒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擔心。考試范圍和難度不會超過高考,考得好壞無所謂。體檢也很容易過,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學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體檢時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緊的。只要你高考時正常體檢、正常考試,這兩項都沒有問題,現在可以放心玩!
當然還有另一種入學考試,那是為各種分班做做准備的,比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分到英語快班。
13.新生軍訓。大學新生要進行軍訓,軍訓一般只有兩個星期。按照《國防教育法》的規定,組織學生進行軍訓,這是貫徹國防教育法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和軍隊培養造就高素質國防後備力量的重大舉措。參加軍訓可以增進同學友情,應該積極參加。如果身體條件不許可,應該盡早跟輔導員或班主任講清楚,以免發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這個不用擔心。住宿條件有好有壞,不要太拘泥於這個,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學友好相處。不要以為住宿條件差就不能適應,人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條件對你以後的成長和工作、生活很有好處,不管你的家庭是多麼富有!
15.專業不理想,調換專業。一般學校進校一年後都可以調換專業。調換專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在原專業很難學下去,學校會幫助你換一個好學一點的專業(但一般不是很好的專業,也不是熱門專業);另一種是你想換一個你心儀的其它專業,這種時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轉入的專業所在院系進行資格考試,考試合格才能轉入,有的學校還要交一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