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韓流
『壹』 韓流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有哪些方面
各個方面,甚至的思想方面
『貳』 大學生傳銷案模擬法庭劇本(緊急)
模擬小法庭劇本--校園偷竊
[書記員]:原告及其代理人是否到庭,被告及其代理人是否到庭,現在宣布法庭紀律:
1、請關閉各類通訊工具、不準錄音、錄像、攝影。
2、不準鼓掌、吵鬧和實施其他妨害審判活動的行為;
3、未經審判員許可,不準發言,提問;
4、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毆打審判人員等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
[書記員]:請全體起立。請審判長和審判員入庭。 (審判長、審判員依次就座。)
[審判長]:大家請坐。
[書記員]法庭准備工作就緒,請指示開庭。
審1:黃河路第二小學五六班模擬法庭刑事審判庭現在開庭。傳被告人韓流到庭。(法警帶被告人韓流到被告席。)
審:你叫什麼名字?出生年月?: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家庭住址?
被:韓流。97年9月21日 。漢。廣東深圳。在讀小學六年級。XX。
審:以前有無受過法律處分?
被:沒有。
審:這次何時被刑事拘留?
被:十月十日。
審:何時被逮捕?
被:十月三十日。
審:深圳市羅芳小學檢察院起訴書是否收到?
被:收到。
審:何時收到?
被:十天前。
審:深圳市羅芳小學少年法庭現在在這里依法公開開庭審理深圳市羅芳小學韓流偷竊一案。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告人在庭審中享有以下權利:
1.如果上述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影響公正的,可以請求換人。
2. 被告人可以自行辯護。
審:現在開始法庭調查。首先,由公訴人宣讀起訴書。
公:(站)
深圳市羅芳小學檢察院起訴書
被告人韓流,男,1997年9月21日出生,漢族,在讀深圳市羅芳小學六年級,廣東深圳人。經依法審查查明:
被告人韓流夥同其他班學生張三(已另案處理),於2008年10月8日下午5時許在羅芳小學快樂園地處,趁原告韓流不注意,將其放在地上的書包偷出,偷得派克牌鋼筆一支和人民幣現金50元後,將書包扔到三樓廁所內,攜贓物逃離。案發後,公安機關從被告人韓流處,已追繳現金50元和鋼筆(均暫存本院)。
以上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韓流夥同他人,採用偷盜手段,竊取他人財物,已構成盜竊罪。為嚴肅法紀,維護公民合法的財產權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一條之規定,提起公訴,請依法懲處。
審:本庭現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調查。
審:被告人韓流,剛才公訴人宣讀的起訴書你聽明白了沒有?
答:聽明白了。
審:是否修改陳述?
答:不修改。
公:你是什麼時間到學校快樂園地的?
被:放學後,大概4點50分。
公:來干什麼?
被 :玩。
公:到快樂園地後怎麼想起來去偷錢?
被:因為看到地上的書包旁邊沒有人,只是想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並沒想要偷。
公:誰想起去把書包里的錢和鋼筆拿走的?
被:我。
公:偷走後打算干什麼?
被:沒想好。
公:那張三(同夥)呢?
被:他在旁邊看著是否有人來。
公:你們偷到了什麼?
被:現金50元和一支鋼筆。
公:誰拿錢物的?
被:我。
公:訊問完畢。
審:辯護人你是否需要向被告人發問?(審判長向被告辯護律師問道。)
辯:有。
審:辯護人,你現在可以向被告訊問了。
辨:你是否平時放學後按時回家?
被:是的。
辨:你以前有沒有私自拿過別人東西的行為?
被:從來沒有。
辨:你平時學習成績如何?
被:平均成績B+。
辨:你經常去網吧玩嗎?
被:從來沒有。
辨:訊問完畢。
審:原、被告雙方有補充訊問、發問的可以申請。
原、被:沒有。
審:下面由公訴人向法庭舉證。
公:公訴人請法庭傳證人XXX到庭。
審:本庭准許傳證人XXX到庭。(法警帶證人到證人席。)
審:你叫什麼名字?
證:XXX。
審:年齡?
證:9歲。
審:班級?
證:四年級三班。
審:根據法律規定證人應當如實提供證言,有意作偽證者或者隱匿罪證要承擔法律責任,證人XXX你能否保證如實作證?
證:能。
審:證人請在保證書上簽字。(陪審員一拿出保證書讓證人簽字。)
審:公訴人你現在可以向證人發問。
公:你能否把當時的情況再陳述一遍。
證:2008年10月8日下午5點20分左右,我在快樂園地玩,看見兩個人身上都背著書包,卻突然從地上抓其另一個書包飛快地跑向教學樓。我一直跟他們到了三樓廁所,躲在一旁,看見他們把書包里的東西都倒在地上,拿了一支筆和一張錢就跑了。
公:你當時看到的兩個人,有沒有在現場?
證:有。就是他。(證人手指向被告人。)
公:發問完畢。
審:被告人,你對證人的證言有無異議?
被:沒有。
審:證人XXX退庭。
審:公訴人可以繼續舉證。
公:現在宣讀原告證言:(原告宣讀)
證 人 證 言
2008年10月8日下午5點左右,我在快樂園地玩,准備離開時,才發現我的書包不見了。我馬上報告了大隊部,經大隊部的搜查,在三樓廁所內發現了散落一地的書,經我一清點,發現丟了一隻派克鋼筆和准備叫雜志費的50元錢。
原告人:湯灝
2000年11月20日
審:被告人對證人證言有何異議?
被:沒有。
審:辯護人對證人證言有何異議?
辯:沒有.
審:公訴人繼續向法庭舉證。
公:現在向法庭提交追繳的物品:(由法警出示封閉在塑料袋內的派克鋼筆和50元人民幣。)
審:被告人、辯護人對該物證有何異議?
被、辯:沒有。
審:公訴人有無其他證據提交法庭?
公:舉證完畢。
審:被告人有無證據提交法庭?
被:沒有。
審:辯護人你有無證據要提交法庭?
辯:沒有。
審:法庭調查結束,現在開始法庭辯論,首先由公訴人發言。
公:作為公訴人,就韓流偷竊一案提起公訴,本案證據確鑿,案情清晰。被告人還很年輕,理應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被告人企圖不勞而獲,走上犯罪道路。為教育犯人,為嚴肅法紀,請求法庭對被告人予以嚴懲。最後要求陪審團給以被告人處罰40小時社區公益服務,並打掃本班教室衛生兩周。
被辯:尊敬的審判長、人民陪審員,我們是羅芳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根據《刑事訴訟法》、《律師法》的規定,接受韓流的委託,擔任他的辯護律師,為其辯護。開庭前,本辯護人通過與被告人的見面,基本了解案情,剛才又聽了法庭對案件的調查,對案情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首先,對於公訴人提出的證據沒有異議,但我有幾點需要澄清。
第一, 我的當事人在學校,他的表現一向良好,學習成績比較優異;第二,他從來沒有偷竊的行為;
第三,他誠實善良,孝順父母,從來不去網吧;第四,他曾因拾金不昧受到過學校嘉獎。第五,我的當事人目前只是小學生,所受的法制紀律教育還比較少,法制觀念比較淡薄。但我並不是說不懂法就不要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如果他懂法,結果可能不是這樣。我的當事人在被抓後在公安機關交待態度良好,且無犯罪前科。請法庭基於以上各點考慮,給予從輕量刑。
原辨:被告人律師的意思是不是說,不懂得法律,就不應該給以法律制裁。
被辯:當然不是這個意思,但是法律不外乎人情,我請求法庭在量刑時能考慮到這一點。
原辨:我們的確對被告人懷有深切的同情,但是同情不能代替法律,相反我們認為只有對被告人予以嚴懲,才能真 正教育被告人,才能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偷竊行為在青少年中時有發生,虛榮心、貪小便宜、社會不良影響、家庭管教不嚴都會使他們沾染上不良惡習,如不及時予以教育糾正,會使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這次不對被告加以嚴懲,那麼,將會有更多的韓流(被告名字)出現!
被辨:處理學生偷竊事件,不能簡單草率,要善於分析,採取妥善辦法解決。對有偷竊行為的學生,應從思想教育入手,循循善誘,因勢利導,使其認識到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和危害性,給予改錯的機會,自我糾正。只要其主動退贓,都應給予從輕量刑。
原辨:校園中的偷竊問題日趨嚴重,呈上升趨勢,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偷竊行為危害青少年,危害家庭社會,如不及時發現制止,今日校園中的小偷就可能成為明日社會上的大盜!
被辨:原告律師說得很對。但是,關鍵是偷竊事件發生後,我們採取什麼樣的態度處理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如上面這個案例,設想案件發生以後,如果我們簡單省事,那麼結果是當事人就會因觸犯法律而被校方開除,那麼這個同學就可能被推向社會,淪為社會青年而無法繼續讀書。所以我們應該採取一種「攻心」的處理方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品德不良的同學心靈上受到震撼,感到內疚,主動退出贓物,交還失主。這樣,就給了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使他繼續完成學業,以後一樣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原辨:(沉默,無語)
審:(問原辨)辯護人有無新的辯解?
原辨:沒有。
審:法庭辯論終結。被告人,你現在可以就本案的事實、證據、罪行有無及輕重,對犯罪的認識及對定罪量刑方面的要求作簡要的發言。
被:我當時只是想去快樂園地玩,並不是打算去偷東西的。後來發現地上有個書包比較漂亮,出於好奇,才走過去看看。這時,(同夥)張三說乾脆把書包拿走。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給他人造成危害。我請求要求法庭從輕處罰。(發揮)
審:現在休庭,待合議庭進行評議後當庭宣判。
(審判長左右分別跟兩個陪審員商議一會兒)
審:現在繼續開庭。現在進行宣判:本院認為,被告人韓流偷竊他人財物,已構成偷竊罪。被告人韓流犯偷竊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指控罪名成立,予以支持。本案中的被告人畢竟還是未成年人,思想幼稚單純,有時受虛榮心或利益驅動,難免會有貪心,貪小便宜的想法,但只要我們教育方法得當,是可以挽救的。鑒於被告人韓流歸案後認罪態度較好,故本院對被告人予以酌定從輕處罰。判決如下:
[書記員] :請全體起立。(站)
審:一、被告人韓流犯偷竊罪,判罰30小時社區公益服務,並打掃本班教室衛生一周,當庭退還偷竊物品。
二、今天系口頭宣判,在閉庭後5日內送達判決書。如不服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向羅芳小學少年中級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叄』 當代大學生流行文化現象有哪些
一、目前大學生流行文化表現方式
1、流行語
流行的時尚文化給語言帶來了無窮的活力,新詞語不斷的涌現出來形成了一種流行語。流行語就成了現今大學生當中相互交流時必不可少的方式,成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高校流行的的流行語大體上可分為網路流行語和影視流行語。比如在大學生當中比較流行的網路語言有:「有木有」、「神馬」、「給力」、「御姐」、「蘿莉」、「正太」、「hold住」、「神馬都是浮雲」、「我爸是李剛」、「高富帥、矮窮矬」、「白富美」等等。電視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媒體,在人們生活中成了重要的信息傳遞載體。每當春節的時候春晚節目中的形形色色的台詞也將成為人們當中新一代的流行語。例如:「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麼聊齋」、「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智商余額不足」等等。這些影視語言剛出現不久就出現在大學生的日常語言當中。
2、消費的流行時尚
社會不斷地在發展,社會的目光也突然地轉向關注個性、時尚的時候,思想活躍、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當然不會落後緊跟時尚的潮流,成為流行時尚的風向標。大學生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意外,注重別致的發型、換新款手機、泡吧、進健身房、旅遊熱、網購等等,總之一切顯得自己「更時尚」的事情,都會沖擊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對於新型手機的追求,各種智能手機、音樂手機等等都是大學生追逐的對象。Iphone、三星、HTC、SONY等等都是大學生當中最流行的品牌。大學生們為了這些流行的東西不惜花重金買這些電子產品,更有甚者不惜省吃儉用不吃不喝來攢錢來買這些所謂的「時尚品」。
當代大學生的節約意識的淡薄,突出的表現在社會交際方面。社會交際包括大學生談戀愛,已被大學生看做是大學中必修的一門「課程」。現在大學校園中比較流行「人際投資」,無論是過生日、考試得高分、入選學生幹部、比賽得獎都要請客。
3、文化的流行時尚
音樂是最擅長於抒發情感、最能撥動人心弦的藝術形式。流行音樂的產生也無疑是另一種流行的時尚。流行音樂的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並被廣大群眾所喜愛,被廣泛傳唱或欣賞。對新事物很敏銳的大學生也已然成為流行音樂的最佳追隨者。從最初的「港台風」直至後來流行的「歐美風」、「拉丁風」、「日風」、「韓流風」,流行音樂在校園中的每一個角落流動。
游戲文化已成為時尚大學生流行的休閑娛樂方式。那些時尚、前衛大學生當然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時尚的機會。更有些游戲出品公司也專門找一些各大著名高等學府來選拔時尚、前衛、了解游戲的學生來為他們的游戲產品做代言,這樣更使得大學門湧入這個風潮。游戲的吸引力是非常強大的,玩它的隊伍越來越壯觀不僅是男生現下女生當中玩游敏虛戲的也非常多。
大學生們還喜歡從影視劇當中可以提取信息,從而讓他們「走在時尚的尖端」。大學生們對於時尚元素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可以很很容易的從影視文化當中現下流行的服飾飾品,也有些大學生可以隨口就能說出影視劇當中的經典台詞,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4、 服飾的流行時尚
服飾流行時尚對於現代大學生的穿著打扮及行為舉止構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流行時尚信息鋪天蓋地,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大學生可以從網路、雜志報紙、電影電視中,可以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時尚信息。電視模仿秀、明星訪談、歐美大片以及韓劇等都對大學生的穿著打扮及舉止行為都構成了巨大影響。不論是「歐美風」還是「韓流」,新的文化概念或是新的信息所帶來的新的時尚觀念,都可能得到大學生隨時隨地的模仿和表達。這種模仿與表達的狀態對大學生來說,他們既是時尚的文化受眾,同時又是對時尚文化起到推動的作用。
二、大學生追求流行文化的心理特點
1、求新的慾望
作為時代的驕子,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之前,都是對大學校園有著美慧拿櫻好的憧憬和嶄新的期待的。可是正當他們踏入校園時,那些暫時的新鮮感和憧憬會逐漸退去,迎面而來的是繁重的學業與未來就業帶來的壓力。而這時,外面的花花世界與校園三點前叢一線的乏味節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落差心理必定使大學生產生挫敗感。原本美好的願望在現實面前必須低頭,現實的壓力是他們心生失落、厭煩的情緒。這時流行時尚元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他們通過對服飾、話語的了解、模仿與創新,一定程度上求新慾望得到了滿足。所以,多姿多彩的校園流行文化就應運而生了。
2、自我防禦和自我顯示意識
普遍的大學生可以透過這種補償方式得到一些自信和暫時的精神滿足感。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特殊心理狀態:既希望追隨大潮,求同,和周圍的人群環境相融合,不想被人看成很「另類」,通過對共性的順從獲得心理的安全感;又想要「存異」顯示與眾不同,而後獲得精神上的優越感。
3、 時尚的個別差異
當時尚在大學生中開始發展之時,當代大學生群體間因為物質基礎、家庭條件、個人文化素質、現有知識水平和對新鮮事物敏感度的高低等因素差異,在追求流行時尚的方式上會表現出多樣化的差別特徵。差異性是讓大學生內部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與動態化的基本原因。個體間的差異性性與群體內的多元性都與時尚的個別差異特徵相適應,其次現實這些特徵的同時也會受到社會轉型這一大背景的影響。
『肆』 淺談流行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
淺談流行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
流行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盛行,它通過時裝、飲食、音樂等對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普遍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高校大學生作為青少年中學習吸收能力強、思維活躍、個性獨立張揚的群體代表。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淺談流行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歡迎閱讀與收藏。
淺談流行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1
摘 要: 研究發現,流行文化在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中展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以其新穎性、消費性、廣泛性等特徵,深刻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改變著大學生的生活觀念,對大學生的娛樂方式、消費方式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 流行文化;大學生;價值觀;影響;對策研究
Abstract: The study found that popular culture demonstrate the vitality of life i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ts novelty, consumption, universality and other feature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concept of changing the lives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college students terms of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 patterns caused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Key words: Strategies; pop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influence
「流行文化是指在現代社會的世俗化發展中,特別是20世紀以來,新興的大眾化的文化現象和文化活動。」[1]「流行文化是通俗的(為大眾而設計的)、短暫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產的、為年輕人的、詼諧的、性感的、欺騙性的、有魅力的、大企業式的。」[2]流行文化與傳統文化有較大區別,是極具復雜性的文化現象。
那麼,大學生是如何看待流行文化的?流行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究竟有什麼影響?作為大學生,又應該如何正確規避流行文化的負面影響?本課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採用網路問卷的形式進行,共設計問題16個,面向在校大學生展開問卷。在2個月中共有799人做出了回答。在問卷調查的同時,課題組成員還進行了訪談。
一、流行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發展的影響
第一,流行文化是一個紛繁復雜的概念,包含的內容也多種多樣。在當代大學生看來,流行音樂、流行語和流行服飾,分別占據59.43%、50.08%和47.75%,是大學生心目中的流行文化代表;微博、博客也在繼QQ、微信之後逐漸發展起來,成為重要的通訊工具,占據了37.23%;而相對於網購、韓劇、網路游戲來說只是受到部分同學追捧的流行文化表現形式,並沒有主導流行文化的發展方向。
第二,在流行文化的來源方面,通過手機和電腦上網的途徑來了解流行文化的比例高達83.64%,可見網路成為大學生了解流行文化的主要途徑。電視廣播、報紙、街頭廣告、朋友交流雖然也承擔著宣傳流行文化的重要職能,但相比於網路來說,影響力較弱。而在流行文化中對大學生的影響最大的也是網路文化,比重高達83.81%,表明網路以其巨大的資源優勢虜獲大學生的心;其次是影視文化為44.41%;再次是韓流文化為24.71%;相對而言,大學生對選秀文化、嘻哈文化關注的較少,受影響也較小。
第三,在流行文化的關注量方面,大學生上網關注最多的還是電視劇、電影,佔74.62%;其次是新聞佔54.26%,大學生在關注當下時尚、娛樂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對國家時事的關注,這一點值得肯定;對娛樂節目、小說、搞笑視頻和明星八卦而言,由於大學生空閑時間較多,不免為了消遣時光而選擇;淘寶類占據33.06%,伴隨著支付寶的出現,網購以其快速便捷的特點,在大學生中流行開來,選擇時尚緊跟潮流的大學生必然會增加更多的購買量。
玩游戲對於大學生來講,是很好地釋放自己、擺脫孤苦的方式,尤其是在電腦普及的情況下,玩游戲似乎成了必備的技能。
第四,在流行語方面,大學生對流行語基本上還是了解的,使用流行語的大學生佔到了93.16%,也就是說,流行語的使用在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隨處可見。在流行語對大學生的影響中,有研究顯示:有66.2%的同學都認為只有一定的影響,但也有14.73%的同學認為影響很大,這大概是因為網路流行語大多不積極向上之故。[3]
第五,流行文化的商業性、消費性愈演愈烈,表現在大學生身上,就是流行文化帶來的消費觀念的'變化。調查數據表明,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在過生日的時候都有過請客現象。
通過以上調查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流行文化已經貫穿在大學生生活學習的各個層面,對大學生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流行文化蘊含著社會價值觀的走向,主導著大學生觀念的變化,既包括積極方面,又涵蓋消極方面,深刻影響著大學生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環境,影響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二、流行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影響的對策分析
首先,注重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
其次,加強育人基地建設,以區域文化的示範引領來豐富流行文化的內容。
第三,高校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弘揚,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統領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在高校的文化建設、管理建設中都不應該被忽視,高校要堅持文化引領的方向,高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偉大旗幟,積極探尋流行文化與區域文化、傳統文化的合力點,正確引領流行文化健康發展,營造大學生溫馨舒適的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李小豹,肖凌雲.流行文化與當代青年群體的文化困境[J].中國青年研究,2011(06).
[2]鄒躍進.通俗文化與藝術[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34.
[3] 周江平,劉素娜.大學生流行文化及其對學生價值觀影響的調研報告,2011.
淺談流行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2
網路文化主要是以計算機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為技術支持,並將互聯網作為載體,把信息的傳遞和交流作為手段的活動成果。網路文化有著世界性特質,其作為有著互動性和開放性以及多媒體性的文化,對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網路文化的主要特徵及作用分析
1。網路文化的主要特徵分析
網路文化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特點,最為突出的就是虛擬性特徵。網路文化虛擬性是依託網路空間虛擬化而存在的,所以這一特徵也是網路文化存在的邏輯起點。網路文化是虛擬文化業態,但並非現實文化的斷裂,而是藉助數字化技術呈現的現實和虛擬世界的交融。其次就是網路文化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情感表達的自由性上,這就使得信息的來源不再是單一的。還有就是網路文化的交互性特徵,主要是指人們在信息交流活動中發送以及傳播和接收各種信息的時候表現為實時交互操作的方式,在這一交互過程中,參與者有選擇性地吸收信息並做出反饋,這樣在信息發布的靈活性以及針對性方面就得到了增強。再者就是網路文化的多元性特徵,主要體現在信息內容的多樣性以及網路文化表現形式的多元性和網路文化主體的多元性。
2。網路文化的作用分析
網路文化已經滲透在各個方面,主要就是因為網路文化的作用對實際有著應用價值。網路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導向作用方面體現的較為顯著。大學生的網路活動中,網路文化同樣也對學生的價值觀念起到引導作用。
一是網路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它促進了大學生思想觀念的更新,增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這樣就使得大學生在思想上能夠健康地發展。
二是網路文化發展使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影響並推動了大學生的思維方式,並有著傳播知識文化的作用以及供人娛樂和休閑的功能。
二、網路文化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及原因分析
1。網路文化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
網路文化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包括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個方面。首先,其對大學生社會價值觀產生了積極影響,大學生能夠在網路文化當中,對國家的發展以及民族的振興以及自身的發展機遇都能有深切的感受。其次,有利於大學生成才觀以及就業觀的形成,有利於大學生形成積極、多維度的人際交往觀,幫助大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觀。這主要體現在網路教育發展自身就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革新,網路多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消極影響方面,主要體現在容易對當代的大學生價值取向造成扭曲,容易導致大學生價值目標的缺失,對大學生的價值評價標准也會造成紊亂。這主要是因為多元網路文化所帶來的多元價值觀在評價的標准上也會有所不同,而當前的大學生在網路文化的沖擊下,價值觀的評價標准處在紊亂狀態,價值評價標准相對化,在評價上變得寬容。這些消極的影響要及時得到解決,才能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2。網路文化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原因分析
網路文化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造成影響的原因可分為幾個重要層面。首先就是社會層面的因素,主要就是網路監控和防護技術的缺陷,網路的立法存在著困難;其次,網路道德規范缺乏,這樣就使得網路的監管不到位。而從高校的層面來看,主要就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對比較落後,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圍較為狹窄;網路德育中教育者由於在網路思想教育中缺乏足夠的經驗,所以就失去了教育者的優勢;在校園的網路文化建設層面也比較滯後,師資較為缺乏。最後就是大學生自身的問題,大學生受信息崇拜以及自身成長的環境影響,道德認知與行為不一致。
三、網路文化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影響的優化策略
1。加強網路文化的重構及凈化
大學是學生踏上社會的過渡階段,在這一階段要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網路環境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學習質量都會產生很大影響。要校正網路文化的價值取向,在具體的措施上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文化主旋律,這樣不僅能夠強化網路信息服務,也能滿足大學生的信息需要,從而營造了健康向上的網路空間。同時,要培育有著民族特色的原創的網路文化內容,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網路環境凈化力度。
2。建立新型的網路思政工作隊伍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這一方面的素質要能滿足實際需求,要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維護這一理論的責任感;要能夠深入地了解網路的特徵,對網路要能夠熟練應用,及時地掌握大學生的思想行為情況;要具備迅速的反應能力,從而有目的地開展工作;要科學准確地分析和把握大學生思想行為,勇於破舊立新和開拓進取。
3。網路文化導向作用進一步加強
由於網路中的信息比較雜亂,各種各樣的思想理論觀念以及社會熱點等都相互影響。面對這一現狀,網路的文化管理部門要趨利避害,進一步強化網路文化的導向作用,掌握網上輿論的主導權,從而提高網路引導水平。在具體的措施實施上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斷加強大學生網民的思政教育覆蓋面及影響力,深入宣傳改革開放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成就,加強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積極引導,可通過公信力較強的論壇以及媒體來實現新聞的宣傳權威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在加強信息服務中開展思想教育,讓大學生網民在交互中傳遞主流價值觀,並形成與時俱進的工作模式。
4。健全網路文化的管理制度
法律和道德是對人們行為進行調整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對網路文化進行規范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網路文化的進一步發展過程中,要健全網路文化的管理制度,從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制度條文的建設完善著手,加強網路立法,做到信息服務的有法可依。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的正確樹立營造良好的環境。同時,也要提高網路監控以及防護的技術水平,確保網路的安全,要保障學生免受非法以及不良網站或者是不健康內容的侵害。
5。加強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
學校要加強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從網路道德教育方面著手,使大學生形成網路道德行為的自律;要注重改革教育的方法,有組織、有方法地對大學生施加系統的網路道德教育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路道德價值觀,培育大學生的網路價值觀;要對大學生的網路心理健康的引導教育進行強化,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總之,處在當前網路技術迅速發展的階段,正確地處理好網路文化和大學生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這不僅需要學校努力完成該做的工作,也需要社會加強網路文化的監管,而大學生自身對網路文化的選擇性學習也比較重要。所以只有從多個層面進行完善,綜合考慮,才能使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得以正確地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