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團體輔導
1. 團體心理輔導的活動總結
導語:總結是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碼升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關於團體心理輔導的活動總結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團體心理輔導總結
自卑的人,對自己的能力或品質評價過低,輕視自己,看不起自己,擔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很容易產生一種壓抑!孤獨的情感,嚴重地影響大學生的工作和生活。在存在著程度不同心理問題的大學生中,由於自卑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的就佔了三分之一。可見,自卑已經成為大學生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針對大學生自卑心理這一現狀,為了讓他們走出自卑的陰影,減少與其他人的交往障礙,重新找回自我,我們組織了這次自信心團體心理輔導。以團體訓練的方式進行,因為在團體中,自卑的人會有一種平等感、歸屬感,給他們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這樣他們才可以放下他們心裡的包袱,真正的做到相信自己。利用團體資源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從而更好地改變自己、接納自己。
次團體輔導活動共分四個活動,分別是「解開千千結」、「超人圈」、「信任圈」、「三心二意」。將到場的同學按等人數分成小組分別完成活動內容。這四個活動主要是培養了大家的團結協作精神,了解溝通的技巧,提高成員的默契程度。
最後,通過「精神歡呼」的活動方式,讓同學們給自己的團隊創造一個口號。同學們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想出了各種富有新意、振奮人心的口號,如「齊心協力、其力斷金」、「你家、我家、他家,快樂家家家」等。當最後大家需要用一句話總結的時候,有幾位同學不約而同的說出了:「謝謝!」活動以同學們高呼本團隊的口號為結束,而當時的氣氛明顯的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
這次活動充分體現了團體的特點,加深了班級成員的交流和互動,同時也加深了參與者的情感聯系,
使學生發現了自己更多的優點,尋找、擺脫自卑的束縛,找到了自信的依據,建立了理性寬臘的自信系統,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悅納自我,擁有成功的人生。
篇二:團體心理輔導總結
從事教學工作已經快六年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自身和有些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由於本人沒有很好的心理輔導技能與技巧,因此,有時不知如何更好地解壓,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參加心理輔導方面的培訓,以便更好地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我所存在的一些心理問
題及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最後提高自身的素養,促使自己和學生生理、心理方面健康成長,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雖然培訓時間只有三天,但每一天都很充實,不是純粹的理論知識培訓,而是結合案例分析,使我們學到了許多,以下將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 認識了道德問題與心理問題的區別
以前,一直以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錯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錯誤,因此一直教育學生不可以這樣或那樣,覺得學生來學校學習,完成作業,上課認真聽講,和其他學生和睦相處等都是學生應該做到的,也是必須做到的,而學生不做作業,打架,厭學等都是不應該的,就是學生的錯,老師應該批評,教育其做好。但通過心理輔導後,再來分析這些問題學生,有些是他們心理上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而不是道德上的問題。因此,老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具體分析,採取適當的方法,解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
二、 心理輔導的基本技巧:接納、傾聽、共情慎模滑等
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有一定的輔導技巧:接納、傾聽、共情。說說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納那些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很困難。當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需要幫助時,老師首先要做到接納對方,即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對方,認真傾聽困擾著對方的事情,對其產生共情,感受對方的感受,了解其情況,讓對方的情緒得到宣洩,然後一起探討,最後解決問題。
因此,教師要改變一下心態,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著,傾聽,共情等方式,真誠地對待別人,促進其人格的健康成長。
三、 通過自我探究,更進一步認識了自我
通過寫出20個「我是一人」描述自己,對自己進行自我探究,可以使自己對自身存在的一些特徵,優點和缺點等,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從20個我中了解自己的心態是怎樣的,是積極向上的還是自卑的,有無需要改進等。人無完人,首先我們要接納自己,對於存在的不足,也要改善,向好的方面發展。
通過說說選擇做教師這個職業的原因,工作中快樂與不快樂的事情,是否想換工作等,剖析自己的一些想法,使我更加堅定了當老師的信念,雖然當一名教師是件容易的事情,但當一名優秀的教師,讓學生、同事、領導和家長等都喜歡的老師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我願意嘗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四、 通過游戲教育學生(千千結、盲人與拐杖等)
這次培訓與以往的培訓有很大的區別,那就是在培訓過程中,老師除了講解一部分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與技術之外,還精心設計了一些游戲,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了心理輔導的重要性。
例如:千千結游戲
老師讓我們每一個人手拉手圍成一圈,讓我們看清左手和右手分別握住了誰的手,然後放手,自由走動,突然停止,老師要求我們按照原來握住的手找到並握住,發現有許多結,這時候老師要求我們在不鬆手的情況下,把結解開,發現由於個別成員沒有記清,不能完全解開千千結。老師給了我們第二次機會。這次,我們記清楚了,大家合作,發揮個人的智慧,指揮其他人如何快速解開千千結,發現效果很好。通過活動培養了我們的合作能力,發揮成員的個人智慧,可見他們的組織能力很強。因此,這類活動可以在剛接手一個新班級時採用,選出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班幹部。
又如:盲人與拐杖的游戲
老師要求兩人一組,一個把眼睛蒙住,扮演盲人,一個充當其拐杖,拐杖不可以說話,但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提示或暗示盲人,體驗盲人生活。從被蒙上眼睛的那一刻起,發現眼前一片黑暗,感到很無助,多麼希望能有人幫助自己。但得到別人的幫助後,覺得生活有了希望,感到很快樂。然後換位繼續做游戲,自己也去幫助盲人,覺得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情。從中,我感到生活中應該是互幫互助的,雖然我們是健全人,但有時我們就像盲人一樣失去了方向,需要別人的幫助,同時我們也可以去幫助別人,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卻可以給別人快樂,那是好事。同時,我想對殘疾人說,不要自卑,要有自信,要對生活充滿希望,並不斷努力,改變生活現狀,讓生活充實,有意義。
五、 家庭的影響很重要
在培訓過程中有一個環節,要求每一位成員寫出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和自己生活了很多年的人的三個值得我欣賞的地方和我不喜歡的'三個缺點,說說自己的發現。然後小組交流討論。通過大家各自的介紹,發現有一定的共同點,家庭成員的一些優點或缺點,或多或少的對自己產生了影響,有的是優點,也有的是缺點。總之,家庭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影響。聯想到生活實際中,我們的孩子生活的環境,給他的成長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家長的一些行為習慣等,都會給孩子產生影響,要注意言傳身教,使孩子健康成長。
通過心理輔導培訓,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心理輔導和教育教學工作對於一個學校的發展是同樣的重要。心理輔導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長的學生和教師,師生關系才能和諧發展,才有利於促進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最後促進學校的發展。
篇三:團體心理輔導工作總結
團體心理輔導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次新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有明確的目標和任務,使工作有 了方向性。本次新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主題是「大學生活,快樂起步」。
活動的目的是:
1、幫助新生盡快相互認識,減少孤獨感,建立基本的信任和友誼;
2、幫助新生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從而更快、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3、鼓勵新生投入各種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培養他們對宿舍、班級和學校的歸屬感及自身凝聚力。
四個游戲的形式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為了讓大一的新生更快、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希望新生能在未來的四年裡相互珍惜,彼此寬容、理解和接納。要明白到每個人都有缺點,包括自己,每個人都有優點,當然也包括自己。當埋怨、懷疑自己的時候,想想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的。當別人犯錯的時候,想想自己也不是完美的。希望新生們能在這四年裡可以相處愉快,彼此扶持。
二、本次新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成果和不足
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這次的新生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我們很好的達到了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既定目的,促使新生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和體驗,來認識自我,探討自我並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
在新生所填寫的內容之中,我們發現進入大學之後,她們大部分的人最興奮的一件事便是可以獨立生活,最滿意的一件事就是我們師兄師姐的熱情與關照,最煩惱的一件事怕自己不適應大學的生活,最擔心的一件事便是軍訓;在面對學校生活環境方面,也有很多新生寫道,雖然宿舍很舊很小,但都會努力去適應它,和舍友們一起去經營它,如果可以的話,最希望我們的宿舍是一個五星級的宿舍,姐妹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難發現新生們的心態是很樂觀積極的,雖然遇到生活環境上的一些小困難,但她們都想著會去適應去改善,而不是光顧著抱怨,這也是我們感到很欣慰的地方。當然,我們此次活動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譬如是有些工作做得還不夠細致全面,有些宿舍的活躍氣氛還帶動的不夠,有些通知說明還不夠詳細到位,但我們相信,經過這次的經驗,我們以後的工作能做的更好,我們會努力改進!
2. 大學生心理團輔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活動的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活動的目的或者意義。寫活動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心理團輔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學幫助與指導的重要方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洞凱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
團體心理輔導為參加者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社會活動場所,創造了一種信任的、溫暖的、支持的團體氣氛,使成員可以以他人為鏡,反省自己,深化認識,同時也成為他人的社會支持力量。團體心理輔導可以互相支持,集思廣益,特別適於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的人。團體心理輔導結合一定的心理訓練和輔導,對於提升人的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活動一:我的優點你來說游戲
目的:
1、 學習發現別人的優點並加以欣賞,促進相互肯定與接納;
2、 增加個人自信心;
3、 認識他人;
時間:50分鍾
過程:
1、 7人一組圍圈坐
2、 請一位成員做或站在團體中央,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姓名、個性、愛好等;
3、 其他人輪流根據自己對他(她)的了解及觀察說出他(她)的優點及欣賞之處(如性格、相貌、待人接物……)然後被欣賞的成員說出那些優點是自己以前察覺的,那些是不察覺的。每個成員到中央帶一次高帽。
規則:
1、 必須說優點;
2、 誇別人的優點時態度要真誠,不能毫無根據的吹捧,這樣反而會傷害別人;
3、 參加者要注意體驗被人稱贊時的感受如何;怎樣用心去發現別人的長處;怎樣做一個樂於欣賞他人的人;
活動設計二:贊美
目的:鞏固活動一的情緒體驗
時間:15分鍾
過程:
1、 發給每個成員一張性格形容詞表,每位學員需從36個形容詞中找出最能形容自己性格的10個形容詞,並把它們貼在自己胸前的白紙上;
2、 分組:9人一組;
3、 每人發給8張標簽紙,組員需向另外8位成員派發最能形容他們的標簽(最多8個、最少5個),挑選後,貼在他們背上的大白紙上。
4、 每人從身上摘下白紙,比較自己與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5、 核對完資料後,在小組中分享自己的感受:
1)你同意別人給你的形容詞嗎?
2)當你看到自我評價與別人對你的評價有差異時,感受如何?
3)你的同學是怎樣評價你的?
4)你怎樣看待彼此的肯定與支持?
主題活動:蓋章契約
方式:分享、記錄
參加人數:10~25人
時間:30分鍾
目的:
1、形成團體規范,讓所有成員自願投入團體的歷程
2、澄清成員對團體的期待
准備:海報紙、彩色筆
過程:
1、 領導者先說明活動規則;
2、 領導者首先示範,提出對團體活動的要求,如希望大家不要隱藏心中想說的話;
3、 言畢,以手杖碰地(也磕碰自己的大腿或膝蓋),狀似蓋章動作,代巧顫搏表自己願意遵守此諾言;
4、 其他成員認為自己可以遵守者,亦以手掌碰地(或大腿、膝蓋),狀似蓋章動作,代表自己願意遵守此諾言。
5、 自領導者順時針方向,每位成員輪流表達個人對團體的期待,方式同前2、3、4。(期待內容包括:不希望有人早退或中途離席、希望老師准時結束團體、希望大家尊重(傾聽)別人的發言、不願意看到有人在團體內惡意攻擊、共同守密、不把團體中發生的事告訴他人……。
6、 最後,由領導者統一整理歸納成員的諾言,形成團體公約(規范)。可與當次團體結束後,寫在海報紙上,以後每次團體進行前,張貼於團輔室。
注意:如遇到成員無法遵守難以蓋章者,領導者宜鼓勵其他成員以尊重、關懷的態度,共同協助該成員探討其困境。
活動三:雨點變奏曲
目的:幫助隊員釋放壓抑情緒,提高參加活動的興趣。
做法:
1、起風:快速搓手,鼓嘴吹氣。
2、下小雨:變搓手為右手食指和中指輕輕拍左手手心,嘴裡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
3、中雨:用右孝祥手四個指頭慢拍左手手心,嘴裡發出「嗒、嗒」的聲音。
4、下大雨:雙手快速拍,嘴裡發出「啪、啪」的聲音。
5、暴雨:雙手快速拍,跺腳。
6、雷陣雨:雙手快速拍,跺腳,同時吼叫(「轟隆隆」)。
活動四:齊眉桿
目的:齊心協力攻難關,感受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材料:長棍子(與參與者組數相同)
活動說明:
1、分組:每組五人-------十人。
2、小組成員站成相對的兩列,每人伸出右手的食指(高度胸口)。齊眉桿必須放在每個人的指尖上。
3、每個人的指尖必須挨著桿,指導者發出口令時小組成員必須下蹲,而且每個人的指尖必須挨著桿,並且桿不能掉下,完全水平的下移,一旦有人離開齊眉桿或齊眉桿沒有水平的下移,任務就算失敗。
感受:當團隊在完成同一目標時,需要齊心協力,並且試著調整自己的方式方法,協商、達成與同伴的共識,尋找最有效的途徑才能完成。體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解決困難。體會團隊支持對個人的意義和重要性。
活動五:松鼠和大樹
目的:通過尋找來調動身體的積極性,活躍氣氛,打破彼此之間的`陌生感,訓練注意力和反應能力。
活動說明:所有人圍成一圈站好,每三個人一組。三個人中,兩個同學面對面站著,伸出雙手搭成一個圓圈,扮演大樹;另一個扮演松鼠,站在圓圈中間;站在圈外的人是迷路的小猴子,想找一個松鼠的窩避避雨。當組織者喊「松鼠」時,松鼠不動,大樹必須離開原來的位置,形成新的組合,尋找新的大樹。當組織者喊「下雨」時,所有的松鼠和大樹都要尋求新的組合和新的地方,扮演大樹或者松鼠。小猴子每次都要盡快跑進去,扮演大樹和者松鼠,別讓自己落單。幾輪過後,詢問大家:是否有人收留「迷路的小猴子」,即讓落單的人也有大樹依靠。
分享:當你落單時,你的心裡是怎樣?
當你找到依靠時,心裡又是什麼感覺?
歸屬感: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害怕孤獨和寂寞,希望自己歸
屬於某一個或多個群體,如家庭,有工作單位,希望加入
某個協會、某個團體,這樣可以從中得到溫暖,獲得幫助和愛,從而消除或減少孤獨和寂寞感,獲得安全感。
活動六:解開千千結
游戲方法:
1、站大圈(10人為一組) 你的右手拉右邊朋友的左手,你的左手拉左邊邊朋友的右手。(記住左右的朋友)
2、松開手,在圈內自由走動,指導者叫停,成員定格,位置不動,伸手牽自己先前拉的「左手」和「右手」,從而形成許多結,見到對面的朋友微笑點頭。
3、不能鬆手,但可以鑽、可以繞,隊員間善於觀察,共同想辦法解決困難,恢復到起始的狀態。
體驗和感受:這個練習需要隊員有耐心,互相配合,齊心協力,排除困難解決困問題。隊員常常會感受體驗到團隊互助、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無論個人和集體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團結一心,依靠團體的力量,問題總會得到解決。
活動七:一條龍
活動規則:石頭 剪刀 布
做法:兩者發拳,輸者的雙手搭在贏者的肩上,每組贏者兩兩繼續發拳,輸者的雙手搭在贏者的肩上,這樣,形成一條龍。然後跳《兔子舞》。
活動八:大風吹
目的:活躍氣氛,舒展身體。
所需材料:凳子(總數比參與者少一個)
活動說明:參加人員圍坐成一個圓圈。從參加人員中找出一個志願者站到圓圈的中間,把他的凳子撤走,讓椅子的數目比學生的數目少一個。活動開始時,組織者喊:「大風吹」,參加者問:「吹什麼?」。組織者喊:「吹所有××的人!××表示具有某同一共同特徵的人,如:穿運動鞋的人,短頭發的人等。)」這時「所有××的人都要立刻站起來迅速跑動去找另外一個新位置坐下來。不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動。同時,志願者也必須找到一個位置坐下來。沒有找到位置的人將受到小小的懲罰。同時,那些符合教師所說的特徵卻沒有換位置的人也要受到小小的懲罰(懲罰的內容可以由團體商量而定,懲罰的目的是為了營造的和諧氣氛。)。
體驗感受:促進團隊成員彼此之間的關系,培養大家的認同感和團隊和合作精神,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提高團體凝聚力
3. 大學生團體輔導方案怎麼寫
你好!看到你對大學生團體輔導方案的問題,我很高興為你提供幫助。
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應用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課題。團體輔導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心理咨詢與治療形式,其優勢在於可以通過團體人際交互作用來促進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頃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因此,在大學生團體輔導方案的制定中,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需要明確團體輔導的目標和參與者。例如,目標可以是提高大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團乎拆,參與者可以是同年級、同專業或者同學院的大學生群體。
其次,需要制定具體的團體輔導方案,包括團體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例如,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游戲等方式來促進團體成員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以及提高其自我探索和問題解決能力。
最後,需要設計評估方案來評估團體輔導的效果和成效。評估可以包括問卷調查、小組討論、個案跟進等多種方法,以便收集和整合參與者的反饋和建議,從而不斷完善和改進團體輔導方案。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向我咨詢。塌棗
4. 團體心理輔導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的作用有哪些方面
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豐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可使大學生集體受益,共同分享生活經驗,提高對自我的接納,促進大學生個體的健康成長。團體心理輔導感染力強,影響廣泛敏如旁,通過實踐、體驗、反思,易鞏橋橡固和遷移,不僅可以實現個體心理輔導的作用,並且有著傳統心理健康途徑無法比擬的優點。在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困擾和發揮個人的潛能、增強適應能力的過程中,團體心理輔導比傳統的個體輔導更有成效。(1)團體心理輔導服務校園和諧,使學生全員受益;(2)團體心理輔導實現多向溝通,橡襪讓學生共同分享;(3)團體心理輔導通過模擬生活,促進學生遷移經驗;(4)團體心理輔導提供社會支持,幫助學生悅納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