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悅大學生
⑴ 誰知道安農大碎屍案 大學生為何變這樣
從小悅悅事件到深圳刑警施暴案,讓我們所有人對這個社會的道德良知大跌眼鏡。社會上的「變態」新聞接二連三地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繼合肥蜀山新村碎屍案之後,安農大大三學生為謀錢財,將合肥一高校女老師殺害,並將屍體藏於行李箱中,拋屍在安農大校園內。如此殘忍的殺人手段卻在校園內上演,引起社會一片嘩然。目前犯罪嫌疑人邢某已被拘捕。 這一案件不禁引起了我們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的疑問。 2004年馬加爵殺人後,有關人士對馬加爵各方面進行了深入調查,很多人都對馬加爵持同情態度,認為社會不愛他才讓他痛恨這個社會。但今天的碎屍案又作何解釋?殺人者是為了錢財,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無怨無仇,卻能下此毒手。除此之外,大學生殺人、犯罪的事件層出不窮。我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不容忽視。 安農大的這位學生的行為讓我們沉思:為什麼受過良好教育,被認為是有較好前途的大學生會有這樣的心理,會做出這樣的行為?難道自己一生的前途都比不上那不是很大一筆錢么? 一方面,社會上唯「錢」是圖,一切都是為了金錢,學生們也似乎變得現實,社會上普遍越來越注重文品和學歷,為了迎合社會的需要紛紛決定考研考博。或許對金錢的追求無可厚非,但是總讓人對大學生的美好寄託破壞殆盡。這是社會的趨勢,是時代發展變化的結果,也是大學生的無奈。 另一方面,是自身的問題。面對壓力大學生不是一個兩個,為什麼偏偏只有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努力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努力學習當作自己的目標,以貢獻社會為己任。只有從自身做起,才是改變社會的根本方法。 其次,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校、家庭,應該給孩子一個足夠的教育、關懷和愛。如果一個孩子一直在父母的關愛和教導中成長,那他就不會有太大的可能走上犯罪之路。 不論是同齡的我們還是有責任給我們教育和家庭,都要加以反省,關注現代青年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