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實事求是事例
發布時間: 2025-10-17 15:07:58
1. 為國家奉獻自己的青春的事例
王進喜
王進喜的故事 除了「鐵人」,他還有一個「工人工程師」的稱號,他們總結出的「三老四嚴」等制度成為當時全國工業系統學習的榜樣。以王進喜為代表的新中國石油工人,由苦難的舊社會解放出來,在新社會里表現出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據大慶油田負責人宋振明說,王進喜率領的12O5鑽井隊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間,共完成鑽井進尺71000米,等於舊中國1907年到1949年42年鑽井進尺的總和。
從1960年6月1日大慶運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後大慶油田會戰結束,中國石油結束了用「洋油」的時代,實現基本自給。毛主席非常高興,於翌年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盡管這是在探索中國工業化道路上的一種嘗試,但是以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人的奮斗精神仍是永遠值得學習的。

(1)大學生實事求是事例擴展閱讀:
關於青春的名言:
1、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出自李大釗《「晨鍾」之使命》
2、青年之文明,奮斗之文明也,與境遇奮斗,與時代奮斗,與經驗奮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出自李大釗在報刊上發表的寄語
3、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逢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出自毛澤東《1957年,毛澤東對留蘇學生的演講》
4、人世間,比青春再可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貴的東西卻不甚為人們所愛惜,最易消逝的東西卻在促使它的消逝。誰能保持永遠的青春,便是偉大的人。出自郭沫若寄語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