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理能力差例子
❶ 大學生的缺點和不足
大學生從高中步入大學,高中那種緊張的學習氛圍瞬間消失。很多大學生不能適應這種生活,找不到自己的奮斗目標,因此很容易迷失在大學鬆散的溫室里,而忘記了學習。他們忙於社交,忙於游戲,忙於逛街,甚至在宿舍無所事事也想不到該學習了,沒有老師的監督,做不到自律,這也導致了許多大學生畢業就面臨著失業。
二、適應能力差
大學沒有學習上的競爭,不少大學生都抱著六十分萬歲的想法,所以很少有大學生為了學習去拼搏。而職場跟大學太不一樣了,職場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競爭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然而大學生在學校養成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習慣很難適應職場生活節奏快、競爭的環境。所以不少大學生在畢業之後不斷地跳槽、跳槽、跳槽、
三、心理落差大
不少大學生從心裡認為,我既然都能考上大學,找到一個工作肯定是不成問題的。存著這種想法,他們心安理得、肆意地揮霍著自己的大學生活,怎麼開心怎麼來。逃課打游戲、逃課睡覺等等,完全是按著自己的想法來做,沒有什麼心理負擔。然而一畢業,踏上社會,一切都要靠自己,租房、吃飯這些以前從來不需要考慮的問題現在卻真真實實地擺在自己面前。更大的打擊是面試了多家公司,卻因自己沒有工作經驗而不被錄取,心理上難以適應。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就要為自己就業做准備,早規劃,早行動。
❷ 大學生兼職屢次被騙,為何這群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如此輕易上當
對於大學生而言,男生為了給家人減輕負擔,甘願冒著風險去兼職,哪怕屢內次被騙!女容生為了買化妝品,也甘願去兼職!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苦衷,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雖然文化高,可是太缺少社會經驗了,尤其是在網上更容易被騙!總是想著這個應該沒有什麼風險,可是網路的冷太大了,他們躲不及。
還想說的就是那些騙子很好的利用了大學生兼職急於求成的心態,他們用一些外表光鮮的台詞來蠱惑人心,可以說是沒有一點良心可言!不過也成功的給大學生上了生動的一課!有的代價小,損失了一些時間金錢,而有的則將自己的身家性命搭了進入,可謂凋謝了祖國的花朵!
希望現在在校的大學生能夠有一些關於預防騙子的一些方法!
❸ 誰奪走了大學生的自理生活能力
轉摘:
誰奪走了大學生的自理生活能力?
近日,一則「南昌大學推行自主保潔遭學生抵制」的消息受到了社會各界熱議,校方抱著讓學生們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錘煉意志的初衷,推行了學生自行打掃宿舍廁所、走廊等公共區域衛生的新政,卻受到學生的聯名抵制和反對。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在校師生、學校校長、廣大網友的各種意見、熱議將南昌大學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同時,大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再度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
《新聞1+1》宿舍衛生,大學生能自己打掃嗎?
無獨有偶,新學期伊始,關於大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相關報道層出不窮:西安理工大學新生小寧(化名)住校期間因突然流鼻血,在自己不會處理的情況下深夜致電向母親求救。沈陽一名准大學生以優異的高考成績被重慶大學錄取,卻因生活自理能力差、沒信心獨立生活而不得不在開學前夕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選擇次年復讀考取本省高校。一名來自遼西的大學新生開學前因不會洗襪子而陷入焦慮,並因此在報到時帶了上百雙襪子,塞滿了大大小小的行李箱……
誰奪走了大學生的自理能力
這些發生在大學生身上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引人深思:做為成年人的大學生,為什麼自理能力這么弱?是誰奪走了大學生的自理能力呢?
自理能力除了指自行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瑣事、照顧自己的日常起居外,還包括了能自行處理人際關繫上的事務,心態上能獨自承受各種壓力,在學習上能獨立思考,獨立理解。然而,在當今的大學生群體中,相當一部分學生難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自理」,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當今的大學生在生活上和學業上很多事情都由父母代勞,家長們除了將子女的飲食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更在「擇友標准」、「升學報志願」、「職業規劃」等問題上粗暴地干預、包辦,剝奪了子女鍛煉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機會。太多的中國家長對孩子們唯一的期待是「考上優秀大學」和「找到穩定工作」,而忽視了在生活磨練中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這樣過度的保護與包攬,對子女的未來是沒有絲毫益處可言的。
此外,我國的應試教育缺乏對學生自理能力的培養也是導致大學生生活自理難的一大原因。個別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注重提高學習成績卻忽視了學生的自理能力訓練——尤其是自理思考、自理理解,使得學生們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大學的「通行證」,卻在進入大學的集體生活後,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識而舉步維艱,甚至不得不放棄讀大學的機會。他們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學霸」,也是生活中的「高分低能者」,這是教育的失職。
今年開學季,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發起了「斷奶行動」,讓學生獨立自主辦理入學手續,這也是大學第一課的重要內容。微博倡議發出後僅6小時,閱讀量就超25萬。圖片來源:四川新聞網
自理能力是磨練中萃取出來的
由此,提高自理能力成了大學生進入校門開始大學生活和人生挑戰的第一關。對於從小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學生們而言,當務之急是先樹立起獨立自理和不依賴父母師長的決心和信心,不被挫折中的焦慮心情打倒。只有從思想上培養生活自理的起點,才能自覺行動起來。
樹立起獨立自理的意識,還要實踐力行,不怕吃苦。可以先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自己處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並從中吸取經驗和技巧,以便下一次做得更好。思想上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遇到困難不要第一時間求助他人,而是勇敢地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逐步走出家長和親友呵護下的「象牙塔」。
做為學校和家長,完善周到的服務和體貼入微的照料雖然可以省去孩子們眼下的諸多「麻煩」,但對孩子最好的幫助莫過於「學會放手」。學生和孩子不是學校和家長的私有財產,誰也無權剝奪他們自我磨練和擔負責任的機會。果斷地放飛他們,教會他們獨立面對客觀世界,讓他們嘗試自己做力所能及與力所難及的事情,在失敗與磨歷中萃取承擔的能力。只有他們能獨立自主地處理好自己的每一件小事,才能在不久的未來更好地擔負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趙子圓)
❹ 自理能力對於一個大學生有多重要呢
自理能力對一個大學生而言就是你還能不能在這個學校生活,學習等一系列的關鍵。
最後她只上了一學期就退學了。所以作為一個大學生自理能力還是超級重要。
❺ 大學生分不出小麥和韭菜,該如何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們早已爛熟於心,卻不曾親身體驗過一粒米從播種到收獲的過程,對於過程也僅僅認知在課本中生硬的圖片,當真正親臨大自然時,卻是傻傻的弄不清楚,“中高大學生分不出小麥和韭菜,我們的孩子太缺乏社會實踐”。大學生們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逆流而上,上了心儀的大學,當踏入寢室一瞬間,面對獨自生活,不會鋪床,不會整理內務,更有甚者不會剝雞蛋,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恰恰反映了目前學生們存在的普遍問題,值得各位老師和父母學生們深思。作為祖國的下一代花朵,為實現強民富國的各位祖國的頂樑柱們,自理能力差,連農民伯伯種的韭菜和小麥都分不清楚,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孩子在學校的日常值日,掃地是再正常不過的,可家長心疼,孩子值日打掃衛生就變成了“家長開放日”,愛孩子要懂得放手,孩子的內在潛力是需要日常去激發,多一些日常的實踐活動,學習不只是文化知識,日常的生活也是學習的一部分,有句話這樣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給予孩子日常實踐,是對孩子的最好教育,文化知識來源於生活,更是脫離不了生活,側重點偏離生活軌道,也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韭菜和麥苗需要生活實踐機會才能更新認知,關於教育這件事是值得我們去深思和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