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2012屆本科生
『壹』 什麼叫應屆本科畢業生
應屆畢業生,即將畢業的學生。當一名學生進入其教育層次中的最後一學年的時候,這一年當中,該學生為應屆畢業生,即當年畢業。比如四年制本科的大四在校生,三年制專科的大三在校生,三年制高中的高三在校生等。
(1)為了解2012屆本科生擴展閱讀
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有些地方延長至三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報到、就業:畢業生持《報到證》、《戶口遷移證》及與用人單位簽訂的《聘用(勞動)合同》辦理就業錄用、戶口關系遷移及人事代理等手續。
落戶:畢業生憑人才交流中心出具的《戶口關系遷移通知書》到 365便民服務中心公安窗口或各鎮街公安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非當地籍的生源需先與當地單位簽訂《聘用(勞動)合同》後方可出具《戶口關系遷移通知書》)。
『貳』 畢業了一年的本科生,沒簽勞動合同,還能算是應屆本科畢業生嗎
1.應屆畢業生是指當年畢業的高校學生,是以畢業證書為準的,與是否簽勞動合同沒有關系。往明裡說,過了2011年,你就是往屆生;
2。你的戶口在什麼地方就是什麼地方人
3.學校的戶籍是集體戶口,作為上海戶口處理
『叄』 本科生教育
一、日常教學運行
(一)教學工作平穩有序
2012年全年開設課程總門數為1022門,其中春季學期474門,秋季學期548門。主講教師總人數為1108人,其中春季學期544人,秋季學期564人。教授授課250門,副教授授課494門,教授承擔本科課程占總課程數的24.46%。各學院為本科生上課的教授(60歲以下)為163人,佔60歲以下教授總數的95.88%。
在考試管理工作中,順利完成了各項考試安排,嚴格執行考試標准,嚴肅考風考紀,努力促進良好學風形成。
(二)學籍管理服務到位
截至2012年10月,共有在校本科生8395名。完成了2146名學生的電子注冊、2046名畢業生的審核、證書發放和注冊工作。411名學生獲得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段豐娟獲得北京市教委2012年度學籍學歷管理先進個人。
二、教學建設與改革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建設為龍頭,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內涵建設。在特色專業、精品課程、教學團隊、教學名師與精品教材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明確重點目標,獲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建設項目資助經費1000萬元。
(一)專業建設
2012年,學校根據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及《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舊專業對照表》完成了本科新舊專業的對照整理工作,整理後學校共有49個本科專業。以實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建設為契機,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專業綜合改革。石油工程、安全工程、測繪工程和土地資源管理等4個專業獲得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石油工程、安全工程和測繪工程等3個專業獲得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支持,材料科學與工程、地球物理學和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等3個專業獲得了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支持。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有效期延長申請,這對於提高學校工程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學校本科教育與國際工程教育接軌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材建設
學校積極進行教材建設,制定了教材建設管理辦法等綱領性文件,對教材管理、編寫、選用、評選等做出規定,從制度上保證了教材建設的有序進行和順利開展。2012年,學校共資助出版12本教材;立項8本教材;《基礎礦床學》(薛春紀)和《結晶學與礦物學》(李勝榮)2本教材獲得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書目。
(三)課程建設
制定精品課程建設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申報國家級精品課程。《走近地球》(顏丹平、程捷主講)和《玉雕與玉器》(郭穎、余曉艷主講)2門課程獲得教育部2012年度精品視頻公開課第二批建設選題名單。
(四)教師教學能力建設
2012年,學校啟動首屆校級教學名師的評選,共評選出許虹、周訓和黃文輝等3名校級教學名師;推薦許虹和周訓2名教師參加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的評選,其中許虹獲得第八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稱號。與教學名師培養體系相銜接的新教師教學上崗培訓、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得到進一步深化。圓滿完成了第十二屆新教師上崗培訓活動,共有23名教師順利結業;根據新教師的培訓體會,編輯完成了第十二屆《新教師教學上崗培訓心得體會匯編》。啟動第十三屆新教師上崗培訓活動,共有27名教師參加本期培訓。22名從各學院(部)脫穎而出的青年教師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其中一等獎1人,二等獎3人,三等獎6人。
(五)教學研究與改革
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教改項目的立項和教學成果的培育,「以立項促改革,以教改促成果」。2012年,學校共資助校級教改重點項目9項,一般項目36項,名師配套項目6項;在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項目中,共有3個專業綜合改革項目、5個教改項目、5個精品教材項目、2個教學名師項目、1個基地建設項目獲得支持。組織評選了2012年校級教學成果獎,其中一等獎15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20項。
三、實踐教學
(一)實踐教學平台
實習基地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實驗室,學校不斷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完善實習經費管理辦法,為實踐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2012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雲南有色資源集團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雲南有色資源集團、中煤平朔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河油田分公司獲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建設項目。
(二)校外實習
校外實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環節,學校每年集中安排低年級本科學生的校外實習任務。2012年,學校共有1272名學生赴北戴河進行地質認識實習,1070名學生赴周口店進行地質教學實習,另外還接待了青海大學80餘名師生和內蒙古農業大學30餘名師生在周口店的地質實習。學校長期以來依託自身優勢資源強化國際合作,跨境地質實習逐步形成規模,開拓了學生的國際視野。2012年,學校共安排33名學生赴韓國、越南、納米比亞和中國台灣等地進行跨境地質實習和交流,同時接待了40餘名來自韓國、越南、納米比亞、俄羅斯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來學校交流並在北京周邊進行地質實習。
(三)學科競賽
為進一步推進創新人才的培養工作,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持續加大對學科競賽的關注與投入。截至2012年12月16日,學校本科學生參加校級以上學科競賽26項,共獲校級以上獎勵(不含校級)187項。在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中,學校共獲得3個單項一等獎,並獲團體一等獎。
(四)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學校非常重視大學生科研創新活動的開展,投入專項經費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校整合優勢資源建設了7個校內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為學生創新活動的開展提供平台。2012年,共立項支持創新創業訓練項目357項,其中國家級150項,北京市級22項,校級185項,經費總額達237.35萬元。參加項目的學生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11篇。創新實驗項目的開展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的教學改革,加強了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五)畢業設計(論文)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大學四年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檢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2012年,參加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應屆學生為1960人。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來自科研、教育、生產等方面,所佔比例分別為61.5%、9.1%和10.6%。指導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師共507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指導教師比例為65.9%。在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評選中,共遴選出校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8篇。
四、教學質量監控
(一)教學質量監控
2012年,學校堅持執行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的期中教學質量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院(部)溝通,在分析各院(部)檢查總結報告的基礎上,發出學期檢查通報,做到有安排、有總結、有提高。嚴格執行領導幹部聽課制度和學校、院(部)和教研室三級聽課制度,為教學管理部門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教學信息。
(二)教學督導工作
為了加強課堂教學工作,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根據本科教學督導組的職責和2012年度督導組的工作要點,全體督導員按既定分工范圍,以隨堂聽課為主,參與了各院(部)與本科教學相關的多項活動,累計聽課130多人次,抽查審核畢業論文130餘份,參加多次新教師培訓活動,發現和解決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與有關院(部)、教研室交換反映相關意見或建議,對教學質量的提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學系列評優
為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學校組織完成2012年本科教學系列評優工作,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能源學院和珠寶學院3個學院獲得本科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獎;30名教師獲得「本科教學優秀獎」,其中一等獎8人,二等獎11人,三等獎11人。匯總3個先進管理單位的經驗總結和8名「本科教學優秀獎」一等獎獲得者的工作體會,編輯了《教學系列評優先進事跡匯編(十二)》。
(四)學生評教
在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學校更加註重學生評教對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意義。2012年組織全校本科生對2012年春季學期和2012年秋季學期全體上課教師進行了網上評價,累計參評學生140604餘人次,學生參評率達到95.75%。根據學生評教數據以及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語進行整理分析,完成了2012年春季學期和2012年秋季學期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對暑期189名教師的實習、實驗課教學進行質量評價,完成了《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結果》。評價結果及時反饋至學院和教師本人,為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數據。
(五)基礎資料收集
學校重視基礎資料的收集和編輯工作,堅持翔實、客觀地記錄本科教學工作的基本情況和教學研究與改革成果。完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教學基礎資料匯編》;完成並上報市教委《北京地區本科高等學校教學質量狀態核心數據採集表》和《北京高等學校教育質量分析報告》;完成並上報教育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五、附錄
表1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本科新舊專業整理審核匯總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註:1.專業代碼後帶「W」的表示目錄外專業;
2.專業代碼後帶「Y」的表示引導性專業;
3.專業代碼後帶「*」的表示目錄內需一般控制設置的專業。
數據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關於報送現設本科專業整理結果的函》(中地大京函字〔2012〕123號)。
表2 2012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本科招生專業
續表
續表
註:1.專業代碼後帶「W」的表示目錄外專業;
2.專業代碼後帶「Y」的表示引導性專業;
3.專業代碼後帶「*」的表示目錄內需一般控制設置的專業。
表3 2012年全年開課情況
續表
表4 2012年在校生統計
續表
註: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12年12月31日。
表5 2012年應屆本科生畢業、學位授予情況
續表
註: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12年12月31日。
表6 2012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數據來源:《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教高廳函〔2012〕7號)。
表7 2012年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名單
數據來源:《教育部關於批准實施「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12年建設項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號)。
表8 2012年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情況
數據來源:《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1年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結論及有效期延長申請審核結論的通知》(教高廳函〔2012〕5號)。
表9 2012年正式出版教材匯總表
表10 2012年教材立項匯總表
續表
數據來源:《關於公布2012年度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項目評審結果的通知》(教發〔2012〕29號),表中註明「*」的項目為自籌經費項目。
表11 2012年國家級規劃教材匯總表
數據來源:《教育部關於印發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書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1號)。
表12 2012年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選題名單
數據來源:《關於公布2012年度精品視頻公開課第二批建設選題名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91號)。
表13 2012年北京市教學名師獎名單
數據來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公布第八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單的通知》(京教高2012〕14號)。
表14 2012年校級教學名師獎名單
數據來源:《關於公布2012年校級教學名師獎獲獎名單的通知》(中地大京發〔2012〕71號)。
表15 2012年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獎名單
續表
數據來源:《關於表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獎教師和單位的決定》(中地大京發〔2012〕104號)。
表16 2012年校級教改項目
續表
續表
數據來源:《關於公布2012年度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項目評審結果的通知》(教發〔2012〕29號),表中註明「*」的項目為自籌經費項目。
表17 2012年校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
續表
續表
續表
數據來源:《關於公布2012年校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的通知》中地大京發〔2012〕89號。
表18 2012年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項目明細表
表19 2012年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數據來源:《教育部關於開展「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11〕7號)及《教育部關於批准實施「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12年建設項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號)。
表20 2012年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名單
數據來源:《教育部等部門關於建設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的通知》(教高〔2012〕8號)文件。
『肆』 90後女為何畢業5年就能當上副縣長
記者了解到,這位26歲女副縣長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2屆本科畢業生。
為什麼畢業5年就可以當上副縣長?
除了名校博士學歷外,鄭睿臻本科階段所在學院的黨委副書記高翠欣如此解釋,「選調生報考條件首先是本科階段要求必須是黨員,學生幹部。鄭睿臻當時在學院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還熱衷於學生工作。在校期間,她除了注重專業學習外,還頻繁參加各類校內活動,注意自我提升。她是班上女生中,對人生有主見、有規劃的。」
『伍』 2012年及以前選聘的在崗大學生村官什麼意思
大學生村官工作是黨中央著眼於造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骨幹力量、黨政幹部隊伍後備人才和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的培養工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根據中組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村官工作的意見》(組通字〔2012〕36號)和我省《關於建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組通字〔2011〕54號)、《關於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村官工作的實施意見》(組通字〔2013〕1號),現就2014年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公告如下:
一、選聘數量
全省共選聘大學生村官1700名左右。其中,面向國家985、211重點院校畢業生等擇優選聘500名左右;面向社會公開選聘1200名(附後)。各市所轄縣(市、區)選聘指標由市根據實際進行分配(詳見筆試後的各市通知)。
二、選聘方式
選聘工作採用擇優選聘和公開選聘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擇優選聘通過面試、駐村見習、考核、體檢等方式確定人選;公開選聘採用筆試、面試、體檢等方式確定人選。
三、選聘條件
選聘對象的基本條件是:(一)思想政治素質好,作風踏實,吃苦耐勞,組織紀律觀念強。(二)學習成績良好,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三)自願到農村基層工作。(四)身心健康。同時要具備以下條件:
1.27周歲以下(1986年4月24日以後出生),其中應屆本科畢業生應為24周歲以下(1989年4月24日以後出生);
2.參加擇優選聘的,須為國家「985」、「211」工程大學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其中,歷屆生須為2012、2013年畢業,且為中共黨員。符合選調生條件(本科學歷+中共黨員+擔任1年以上學生幹部)的在皖全日制一本院校應屆畢業生也可報名參加擇優選聘;
3.參加公開選聘的,須為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應屆畢業生應為中共黨員或學生幹部或受到院(系)、校(含校直部門)以上表彰的優秀學生。2012、2013年畢業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黨員本科生和研究生,我省部分市、縣(市、區)自行選聘的大學生村官,以及「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期滿人員,符合條件的可報名參加公開選聘。
四、大學生村官任職和聘期規定
大學生村官原則上回原籍所在縣(市、區)的村任職,一般不安排在本人家庭所在村。
新聘大學生村官是中共正式黨員的,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助理;是中共預備黨員或非中共黨員的,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根據工作需要,可兼任鄉鎮團委副書記、委員或村團組織、婦聯組織負責人等職務。
大學生村官為「村級組織特設崗位」人員,系非公務員身份,一個聘期為3年。任滿1個聘期、考核稱職的,可按照有關程序續聘;任滿2個聘期、未擔任村「兩委」副職以上幹部的,原則上不再續聘。不再續聘的,可自主擇業。
五、選聘工作時間和程序
(一)網上報名(擇優選聘報名時間:4月24日9:00至4月28日16:00;公開選聘報名時間:4月24日9:00至5月3日16:00)
皖籍高校畢業生按照其原籍所在的省轄市,原則上實行定向報名。外省籍的畢業生可根據本人意願報考,每人限報一個省轄市。
報名網站為安徽省人事考試網()。報考人員登錄網站後,仔細閱讀「報考指南」,並簽署「考錄誠信承諾書」,按要求如實、正確填寫資格審查表,並上傳本人電子照片(近期免冠正面證件照,jpg格式,尺寸為295×413像素,大小為20-100kb)。
報考擇優選聘的畢業生須提供身份證、國家承認的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黨員證明信及《就業推薦表》復印件。省外985、211高校畢業生在報名後及時將上述材料(應屆的須提供身份證和就業推薦表復印件,歷屆的須提供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及黨員證明信復印件),傳真至0551-62607693,0551-62609650,或在2日內通過特快專遞寄達安徽省委組織部電教大樓四樓農村組織處(合肥市廬陽區九獅橋路8號,郵編:230001);在皖985、211高校畢業生須及時與本校選聘工作辦公室聯系(聯系電話見相關網站),並按要求進行備案(應屆畢業生報名後須及時電話告知本校選聘辦;歷屆畢業生報名後,須及時將相關材料提供給本校選聘辦);符合選調生條件的在皖全日制一本院校應屆畢業生報名後,須及時向本校選聘辦提供相關材料。
報考公開選聘的,在皖高校畢業生,須及時與本校選聘工作辦公室聯系(聯系電話見相關網站),並按要求進行備案(應屆畢業生報名後須及時電話告知本校選聘辦;歷屆畢業生報名後,須及時將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和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黨員證明信等提供給本校選聘辦);省外高校畢業生,須向省選聘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應屆畢業生提供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就業推薦表》、獲獎證書、學校黨委組織部開具的黨員或學生幹部證明信復印件;歷屆畢業生提供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和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以及組織關系所在地黨組織開具的黨員證明信復印件),在報名後及時將上述材料傳真至0551-62607693,0551-62609650,或在2日內通過特快專遞寄達安徽省委組織部電教大樓四樓農村組織處(地址同上)。
(二)資格初審(擇優選聘資格初審時間:4月24日至4月30日;公開選聘資格初審時間:4月24日至5月5日)
省選聘辦和省教育廳、團省委、在皖高校分別負責報考人員的資格初審,著重審查報考人員的資格條件等,並在報名後2日內提出審查意見。擇優選聘報考人員於報名後至4月30日16∶00前登錄安徽省人事考試網站,查詢資格審查結果。公開選聘報考人員於報名後至5月5日16:00前登錄安徽省人事考試網站,查詢資格審查結果。通過公開選聘資格審查的報考人員於5月7日16:00前按要求在網上繳納40元筆試考試費用(符合擇優選聘條件、通過資格初審的畢業生不需網上繳費;未通過擇優選聘資格初審的,且符合公開選聘條件的,如已改報公開選聘則需網上繳費),逾期未繳費視為自行放棄。繳費後於5月20日至22日下載並列印《資格審查表》和准考證。
農村特困大學生和城市低保人員,可以享受減免筆試考試費用的政策。這部分報考人員報名後,先實行網上確認和網上繳費。5月23日至5月25日,由報考人員到省人事考試院(地址:合肥市徽州大道與太湖路交口恆生陽光城8號寫字樓四樓)辦理減免筆試考試費用審核確認手續。參照「公務員考試減免筆試費用」有關要求,報考人員應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三)考試遴選
1.符合擇優選聘條件的考生
(1)資格復審和確認(5月7日)。面試人員根據所報考市有關規定,攜帶《資格審查表》(從省人事考試網上列印,並提供給市選聘辦)及有關材料進行現場資格復審。其中,歷屆畢業生需提供身份證、國家承認的學歷、學位證書、黨員證明信原件及復印件等;應屆畢業生需提供身份證、《就業推薦表》原件和復印件;符合選調生條件的需提供學校黨委組織部出具的證明材料。凡不符合報考條件、不能提供規定證件及逾期未辦理確認手續的,取消其面試資格。
(2)面試(5月9日)。面試由省里統一命題,各市分別組織實施。根據面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按各市擇優選聘數1:1.5的比例確定駐村見習對象。
(3)駐村見習(5月10日至6月10日)。駐村見習期間,由縣(市、區)委組織部統一安排見習村,明確工作職責,提供工作和食宿條件。
(4)見習考核(6月12日前)。由市、縣(市、區)委組織部對見習村官進行考核,全面了解他們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行、實際能力、個性特點及崗位適應性等。對考核合格、志願到村工作的,由縣(市、區)委組織部與考生簽訂意向協議書,並比照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補貼標准發放1個月的見習補助。
2.符合公開選聘條件的考生
(1)筆試(5月24日上午8:30—11:00)。省里統一組織筆試,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和《申論》,兩部分內容合並為一張試卷,滿分為150分。筆試後,分省轄市按1:1.5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面試入圍人選。
(2)資格復審和確認(面試前2天)。
面試前2天,面試入圍人員應攜帶個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原件,學生證或學歷、學位證書原件,《資格審查表》(從省人事考試網上列印,並提供給市選聘辦)等到所報考的省轄市選聘辦進行資格復審和確認,並根據各市公布的縣(市、區)選聘指標,填報志願任職地所在的縣(市、區)。凡不符合報考條件、不能提供規定證件及逾期未辦理確認手續的,取消其面試資格。因取消資格等原因出現入圍人選缺額的,按照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等額遞補,並進行資格確認。對於填報志願相對較少的縣(市、區),可由市選聘辦徵求考生意見後進行調劑。
(3)面試(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面試由省里統一命題,各市分別組織實施。採取結構化面試的方法,主要測試報考人員的綜合分析、計劃組織、人際溝通、創新應變等能力,按縣(市、區)分組進行。面試後, 根據面試成績,按1:1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體檢對象。
(四)體檢(7月初)。體檢由各省轄市統一組織進行,體檢對象為駐村見習考核稱職且與縣(市、區)委組織部簽訂意向協議書的,以及通過公開選聘面試的畢業生。體檢項目和標准按照國家印發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執行。體檢時間和地點由各市選聘辦電話或簡訊通知,逾期未參加體檢的,視為自行放棄。因自行放棄或體檢不合格等原因出現缺額的,不再遞補。
(五)公示(7月下旬)。各省轄市選聘工作聯席會議研究上報本市擬聘用人員名單,省選聘工作聯席會議研究確定聘用對象,並在安徽大學生村官園地、安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信息網和安徽人事考試網上公示5天。
(六)培訓上崗(8月上中旬)。
以省轄市為單位集中舉辦新聘大學生村官崗前培訓班,具體培訓時間和地點由各市選聘辦通知。培訓結束後,各市統一將大學生村官派送到縣(市、區)。由縣(市、區)委組織部與大學生村官簽訂聘任協議書,按照有關規定辦理任職手續。
上述時間安排如有變化,以省、市選聘辦和相關網站的具體通知為准。
政策咨詢電話(省選聘辦):0551-62609192;考務咨詢電話(省人事考試院):0551-63457903;咨詢時間: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省選聘辦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各省轄市及在皖高校選聘辦聯系電話見相關網站公告。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什麼意義
建議看看書,查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