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入黨宣講
① 談談當代大學生應如何在思想上,行動上成為一名合格的入黨積極分子
做學習的先鋒
大學生以自覺接受科學理論的感召和指導為己任,努力做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先鋒。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主題學習活動風起雲涌。據初步統計,幾年來,全國高校先後舉辦專家學者理論講座或報告會近2萬場,開展主題學習活動近10萬次,涌現出北京交通大學「一面旗幟、一種思想、一份答卷」主題教育活動、北京師范大學學習「三個代表」團日活動擂台賽等一大批富有特色和實效的學習活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研究社團應運而生。一些自發組成的學生社團日益成為青年學子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載體和陣地。如北京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會、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三個代表」實踐團等等。目前,全國高校成立大學生「三個代表」理論研究社團及其分支機構數千個,覆蓋學生數百萬,規模大的社團擁有成員數千人。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學習方法不斷創新。如重慶大學學生創造了「五步學習法」,即:「學」(自學)、「聽」(輔導)、「議」(討論)、「做」(實踐)、「寫」(心得)。以「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為主題的活動在校園中越來越流行,大學生通過尋訪革命足跡、走訪老黨員等多種形式,了解基層社會民情,加深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豐富內涵的理解。
做宣傳的骨幹
青年大學生在校園內外熱心宣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撒播科學理論的火種。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刊物結出累累碩果。大學生將自己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心得體會、研究成果通過創辦理論刊物、組織交流研討等方式,在校園內外加以宣傳推廣,產生了良好的「倍增效應」。全國高校學生創辦的理論刊物已達1000餘種,書寫的心得體會、研究文章數以百萬計。南開大學還為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設立了獎勵基金,支持和鼓勵學生取得理論成果。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交流網站凝聚千萬顆心。以清華大學「紅色網站」、天津師范大學「新空氣」思想教育網站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學生自己建設的校園理論網站不斷涌現。它們發揮網路快捷、信息量大的優勢,成為大學生交流、宣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便捷手段和新型陣地。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講團走進廣闊天地。多年來,以中國人民大學「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講團為代表的學生志願宣傳隊伍,深入城市社區、田間地頭,向城市市民、農村基層幹部群眾宣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他們還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快板、小品、情景劇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產生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做實踐的中堅
青年大學生正以持續高漲的熱情和不斷豐富的方式投身社會實踐,成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典範。
做「智本家」,努力推動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的名牌活動,也是大學生服務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渠道。福建農林大學「三個代表」實踐服務團的同學們幫助福建省屏南縣嶺下鄉的農民實現人均收入3年內增加1600元,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從6畝發展到7800畝,使老鄉們真真切切感受了什麼叫「先進生產力」。2001年以來,全國共組織了3000多支黨員大學生「三個代表」實踐服務團、數萬支大學生「三下鄉」實踐服務團,參與活動的青年學生達數百萬人,足跡遍及全國數百個縣、數千個行政村。
做「啟明星」,積極促進先進文化的傳播。大學生在田間地頭、城鎮鄉寨充分發揮「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山東大學、雲南大學參加的「紅絲帶行動」,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參加的「綠色網路行動」,引發了農民群眾的強烈共鳴。這些都促進了農村文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使先進文化在鄉寨村落紮根發芽。
做「奉獻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每年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大學生們通過開展醫療服務、環境保護等活動,為當地群眾辦實事辦好事。2001年,在華北電力大學「三個代表」實踐服務團學生們的促進和幫助下,河南省浚縣白寺鄉東尚庄村村民建設了一座庫容2.5萬立方米、可滿足1000多畝土地灌溉要求的小型水庫,再不用為水發愁了。特別是在今年抗擊非典的斗爭中,廣大青年學生通過做心理熱線義務咨詢員、為醫務人員子女義務家教等志願服務方式貢獻自己的力量,尤其是許多醫科院校的大學生直接參與了一線戰斗,臨危不懼,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成長映紅理論旗幟,理想信念更加堅定。來自教育部的調查表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國億萬名青年中引起了強烈共鳴,近年來,大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數量和比例均呈現出較大幅度增長的良好勢頭;參加「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學歷層次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碩士、博士生也投身其中;今年團中央、教育部、人事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實施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報名人數遠遠超出預期,充分展示了青年學生自願到西部艱苦落後地區發揮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的精神風貌。
② 大學生入黨有什麼意義
現在在大學校園里,每過一個階段學校就會給一些學生入黨名額。入黨名額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給你的,就對我個人所處的學校來說,雖說沒有千人走獨木橋那樣激烈,但百人是足有的,一個學院每年就這么幾個名額,學生們會爭著搶著地入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