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作文
『壹』 大學生就業問題 議論文1500字以上
目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逐步呈現出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轉移、由一國向全球蔓延、從經濟領域向社會其他生活領域擴展的趨勢。美國實體經濟的疲軟,直接造成中國經濟及其他領域面臨嚴峻形勢。而大學生就業問題首當其沖。據統計,僅2008年上半年,全國就有6.7萬家民營企業倒閉。這么多企業倒閉,肯定會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進而導致畢業生就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在挑戰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
一、2009屆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挑戰
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原本積重難返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變得更加嚴峻:一方面,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超過610萬,這些應屆畢業生急需要就業;另一方面,許多用人單位削減甚至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使人力資源供需出現了嚴重的不均衡,畢業生就業面臨最冷「寒冬」,主要表現在:
1、從國家宏觀角度看:
(1)2009屆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由於國家連續擴招,畢業生人數始終保持較快增長,待就業畢業生數目巨大。在金融浪潮席捲而來,經濟持續低迷的今天,09年大學生就業工作任務非常艱巨;(2)國家經濟增幅放緩,新增勞動力需求的大幅減少。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預計我國在未來幾個月乃至相當長時間里可能面臨經濟發展減速、出口減少、財政減收、外匯儲備縮水以及待業人員增加等情況;(3)相關就業保障政策的出台,比如《勞動合同法》,在進一步完善我國僱傭關系各項規范、保障員工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會導致用人單位在僱傭員工的問題上慎之又慎。
2、 從用人單位角度看:
(1)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滑坡導致消費需求下降,投資需求萎縮,從而引起對新增勞動力需求的大幅減少,導致許多單位削減甚至取消招聘計劃.一些以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主的院校,由於所設專業限制,所受沖擊必將更大;(2)不少用人單位在選擇大學生時存在或多或少的誤區,主要有:首先,學歷要求更高。在強調能力決定未來的今天,學歷仍然被視為尋找工作的敲門磚。從今年下半年各地舉辦的人才供需交流會以及我校舉辦的秋季校園招聘會和專場招聘會來看,盡管經濟「蕭條」,但一些知名用人單位本著「人才儲備」的目的,還是提供了一定的用人計劃,但企業的門檻提高、待遇降低,卻是可以明顯感到的變化。 第二,存在性別歧視。女大學生明顯處於劣勢,由於女大學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將來工作成本比男大學生大。所以,在招聘一些崗位時,用人單位更傾向於男性。第三,生源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系緊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際關系網等,選用人才時優先考慮本地人才。第四,過分看重工作經驗。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用人單位很難像以往那樣給予新晉員工較長時間的實習和培訓。從成本的角度來看,他們更願意錄用那些有相關工作經驗、可以直接投入工作的應聘者;(3)《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的出台,增加了單位用人成本,保障了弱勢員工的合法權益,這使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加謹慎,在情況不明朗,需求不緊迫的時候,一般較少或不考慮增加招聘計劃。
3、從學生角度看:
(1)「硬體」缺乏。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想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必須要有足夠的「硬體」。即學歷、成績、知識水平、實踐經驗、動手能力等。目前的現狀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於專業知識缺乏足夠的了解,理論素養不高,專動手能力較弱、缺乏必要的社會實踐;(2)「軟體」缺乏。除了所需的「硬體」外,畢業生還需要一些「軟體」傍身。比如適應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情緒控制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就業能力等,這些能力對於工作的獲得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畢業生就業觀念滯後,存在盲目的樂觀或悲觀情緒,擇業觀、價值觀、人生觀尚存偏差。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同時也使得部分畢業生因此錯過了「最佳」的就業時機;(4)金融危機的影響,使一些畢業生打算延遲就業,期待危機過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殊不知,不及時就業一方面使自己前面的投入一無所獲,另一方面也浪費了自身作為應屆生應有的優勢。
『貳』 求大神寫作一篇作文。關於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的
At present,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are complaining the difficulty in observing a job.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ich can account for the phenomenon. Firstly, nearly all students spend their most time in majoy subjects stying. So when it comes to finding a job, they begin to notice that they have a lack of profession training. Secondl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eopl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d, which means the chances to get a job are becoming declining. From what has been said above, it has been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college students are better to get a part-time job so that they can acquire more experience ring the work.
『叄』 求一篇關於大學生就業難的中文作文字數800字左右
如果說找工作是一場戰役,需要畢業生付出相當大的心血和代價,那麼對於出身寒微的大專生們來說則無異於一場殘酷的近身肉搏戰。 我查閱了一些大專畢業生的就業統計數據,根據個人的經驗,認為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數據比較接近真實(許多部門的統計數據經常是相互矛盾且令人生疑的),該數據顯示:2001年有50%的專科生沒有找到婆家;2002年全國普通高校未就業的專科生未就業的共有34.8萬人,2003年,全國高校的大專畢業生的就業率跌破最低點,僅有30%暫時成功就業。 可見,在如此慘烈的戰役中,能僥倖存活的大專生還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兩年後還沒就業。遠的不說,以我所畢業的那個專科班為例,三十多個專科生,他(她)們絕大部分來自農村,三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到現在只有三四個人的就業情況比較好,其他人多半暫時就業且不斷地換工作,生活也基本都處於糊口階段,掙的錢只夠自己日常開銷和租房費用,存的錢只夠再找份工作。在求職市場飽受令人寒心的冷遇,專科生畢業找工作的起點已經是相當的低,個人將來的發展自然很成問題。 我對大學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初衷和動機的良好表示理解,但對其所走向的方向很是懷疑。本科注重的應該是培養理論型研究人才,而專科注重培養應用型的技術人才,這是本科教育和專科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 從人才的類型來看,這應該是一個金字塔式的平台,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位於塔尖,然後是專科生,高職生,中專生等則在下面,越往上走人數應該越少,社會普遍需要的是應用型實踐型人才,因為不可能有那麼多的人才都來搞研究。從我國大專生招生人數與本科生招生人數所成比例來看,本科生和大專生比例嚴重失調,本科生和專科生的人數幾乎對等,而在其他很多國家,專科生的比例遠大於本科生,甚至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我國大專生的就業形勢怎麼樣呢?一個又一個例子說明,專科生就業率不僅不能與本科生相提並論,相反畢業就失業的大專生隨處可見。另外的一個既成事實是很多追求高學歷的人不是用來搞研究,而僅僅是為了增加找工作時的籌碼,這對國家的教育資源、人力資源都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還有一個更值得深思的問題是,在我國大學畢業生當中,專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究竟有多大的區別?專家解釋大專生就業難的慣常說法就是,專科畢業生既缺乏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又缺乏熟練的專業技能。我不否認,但這只是現象,而不是根本原因,我要問的是,什麼造成了專科生缺乏知識的深度和熟練的專業技能呢? 在教育產業化的今天,不少大學都在不斷地擴招,卻並沒有認真考慮專科和本科的根本區別所在,在培養模式上專科往往只是本科專業在內容和學時上的簡單壓縮。很多大學里同專業專科生和本科生前兩年半開設的課程和教材完全一樣,平時也都是在一起上專業課和公共課,甚至考卷也相同,惟一不同的是本科生畢業前半年增加三到四門課程,時間上比專科生多學五個月。所謂的知識廣度就在這里吧,但知識深度值得懷疑,稍有學習常識的人都知道,五個月學三四門課程並不是件容易事。 在大學呆過的人也都知道,大學老師講課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串講,而串講是怎麼回事呢?就是將課程中的重點(也是考試重點)挑出來講講,然後大家自己回去看,到時參加考試就行。可見,專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相差其實並不大,但就是這短短的五個月,造成了本科生和專科生在找工作時所受待遇的天壤之別!
第一要認清現狀,不要總想著跳槽第二呢,因為研究生越來越多,所以大學生就業難也很正常,一般高中都只考慮研究生畢業,而根本不把本科生的檔案放在眼裡,所以一定要認清自己,明確給自己定位,否則高不成低不就,必然失業。再有,其實和第二差不多,很多大學生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對月薪1000元不以為然,殊不知,一個月掙10萬的是絕沒有應屆畢業生的,還是要定位!
『肆』 大學生找工作難 作文
造成大學生就業難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因素影響著大學生順利就業。 狹隘的人才觀阻止大學生合理流動,減少了他們的就業機會。記者在河北省一些高校采訪時了解到,一些地方為了留住人才,不允許肥水流入外人田,對大學生到本地以外的地方就業進行限制,大學生就業機會減少。河北科技大學一名學醫葯的應屆畢業生對記者說,他與山東省幾家大型醫葯生產企業聯系,有兩家企業都願意接收,但因出省指標限制,他無法到山東的葯廠就業,至今仍沒有落實工作單位。一些高校的老師對記者說,一些地方留住人才、招收人才的動機是好的,但用限制流動的做法不妥當。他們希望政府不應對大學生就業進行過多限制,而應把精力用到為大學生就業服務上。 一些用人單位盲目提高用人門檻,把許多畢業生擋在就業大門之外。河北科技大學一些同學對記者說,一個只有十幾號人的普通日用化工企業,雖然沒有任何境外業務,竟然也要求應聘大學生有六級英語水平。稍微大一點的企業就盲目要求應聘者為碩士研究生。不少同學反映,現在大學生多了,一些企業選人的條件也苛刻了,有的企業甚至不從實際需要出發,盲目招收研究生、博士生為其裝門面。許多大學老師和學生希望,用人單位應從實際需要出發,把真正學有所長的大學生招收到單位來。 除以上兩個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外,一些主觀因素也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障礙。首先是大學生知識面過窄、實踐能力差,影響了擇業。有著多年指導大學生就業經驗的河北科技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劉成龍對記者說,多數用人單位都希望大學生參加工作後能夠迅速適應工作需要,對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大學生特別歡迎。現在不少大學生存在的問題是知識面比較窄、實踐能力不強,影響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就業期望值過高,使不少大學生錯過了就業機會。大學生希望自己能夠到待遇好、工作環境好的單位就業,這本身無可厚非,但一些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對就業抱有過高的期望就有些不切實際了。石家莊鐵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岳森說,大學生擇業不應盲目提高就業目標,而應以適合自己的工作為標准。 此外,大學生不願離開家鄉就業、不願到基層就業等因素,也影響了一些大學生的及時就業。有關方面和大學生本人,都應正視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困難,努力排除不利於大學生就業的各種障礙。
『伍』 如何解決大學生就業難英語作文
Nowadays,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f a problem.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bout 30% of graate students can't find a job after graation. These college student who cannot find jobs are at their worst. Why college graates have difficulty finding jobs? Why is it a big problem that puzzled people for years?
The reason for it is various. The main reason has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ly, the number of the college student is increasing faster and faster these years. In additio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il to adapt their cour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econdly, It's easy for some students to find work. But the fact is that some students don't want to do the job, they except to find a work with a higher salary. In addition, some graates did not work hard in college, so they are not competent for jobs they want.
Last but not least, some college students cannot come to terms with themselves and with the world around them. They pursue too high goals and are too particular about such factors as working conditions, salary, and so on. Therefore, they are reluctant to accept the job when they are offered to them.
How can we deal with the problem? In my opinion, students who are in colleges must work harder than before to keep their competitivenes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find a suitable job.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xpand employment. I do believe that this problem will be resolved soon.
『陸』 一篇關於大學生就業難的英語作文,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face choices unheard of years ago. Terms like two way selection, self-employment are not new to them. Many students swarm (蜂擁) into job market or look every talent fair (人才交流會) for potential employers. The concept of selling (推銷) oneself rather than hiding oneself is well accepted by students.
Hunting a job is no small matter. Instead, it i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if not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s any of would-be graates can make in a lifetime. Therefore, they are very serious and cautious when that time comes. It is something that the society has taught them.
As the job market gets shrinking, it has also become a must for undergraates (在校本科生)to work harder than before to keep their competitive edge (保持竟爭地位). More students are engaged in their studies with no distractions (分心,干擾). They are investing today for a promising (大有希望的,前途無量的) tomorrow.
『柒』 300字的就業難作文
不幸啊,好不容易交了4年學費、擠破了腦袋熬出了頭,終於要畢業了,卻碰巧趕上了專幾十年不遇屬的全球金融海嘯,就業不完蛋了嗎?
以前說就業難,是指找到一份工作簡單,但找到薪酬較高、待遇較好、還有很好的發展機會的工作就難了。現在的就業難似乎更提高了一個檔次:就連再也普通不過的、可替代性極強的工作,大學生都似乎在拼、在搶——也就是說,把美好的工作環境打破、把期待的薪金高度拉下來、把幾年後買車買房的理想踢到九霄雲外,這些還是不能保證你能找到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更別提我們有點「奢侈」的生活夢想。
『捌』 求一篇大學生就業作文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感想
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持續,2010年的就業壓力仍然巨大。新生還在艱難的適應著大學生活,2010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招聘就已經接近尾聲。
2010年1月至3月,浙江省海寧市共舉辦了三場人才市場招聘會。
2010年1月16日,海寧市人才市場交流招聘會舉行。其招聘主體主要是一些企事業單位。
2010年2月10日,浙江省海寧市教育系統2010年招聘新教師的招聘會舉行。因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經市人事局同意,公開招聘事業編制教師。其招聘范圍和對象主要是2008—2010屆海寧市生源或海寧市戶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在校成績優異。
2010年2月27日,海寧市春季人才交流會事業單位招聘會舉行。
在這幾次招聘會上,我看到雖然以「促進就業」為主題的人才招聘會吸引了近百家用人單位前來參加,但七成多的工作崗位要求求職者有相關工作經驗。管理崗位有這個要求,一些看起來對經驗依賴性並不大的職位,也打出了「要求有工作經驗」 的牌子:某電動車配件有限公司招聘會計主管,學歷只限制在大專以上,但要求3 年工作經驗,普通銷售會計也要1年工作經驗;其他諸如某集團的電話營銷員、某石化企業的普通業務員等崗位,也都要求1年以上工作經驗……許多沒有經驗的人只好抱著簡歷落寞地走出大門。
除了要求有相關經驗這個門檻外,另一個大門檻就是各種證書的要求。普通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已經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如果該崗位需要英語技能,用人單位就會要求專業四級或者八級的證書,這對不是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而技術崗位要求的證書都比較專業,所以可見在校大學生應多花心思在考證方面,而學校也應盡可能的提供相應幫助,特別是民辦和各獨立院校,文憑比起一本二本學校來並不過硬,更應該充實自己的技能,以綜合實力取勝。
在關注用人單位的同時,我也注意到,當代大學生擇業也有一定誤區。首先,誠信問題,不少畢業生發現求職時有一定的證書、文憑、履歷能為找工作帶來方便,有的大學生憑勤奮刻苦,在大學期間努力爭取獲得相關證書,不刻苦學生則通過投機取巧或造假來騙取企業初步信任,對大學畢業生整體形象造成一定的損害。第二,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由於近幾年公辦高校擴招,加之民辦高校急增,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分數不斷降低,加上不少大學生大學學習不認真,動手能力差,缺乏實踐經驗,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第三,大學生自身定位偏頗。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由於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於北京、上海、深圳等熱點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同時,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嚴重影響就業。據中新網(2004年7月23日)報道,2004年第二季度本科生最難找工作。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職人倍率分別為0.96、0.92、0.91,0.87,1.42。即100名初中生競爭96個崗位,而100名本科生只有87個崗位可供競爭,造成本科學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狀態。第四,求職途徑把握不準。不少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各樣人才交流會「廣泛撒網」的方法,或希望通過熟人「托關系」、「找門路」以捧上「金飯碗」,不善於「推銷」自己,沒有針對自己的切實優勢,通過重點了解用人單位實際需求情況,提高就業率。
就我自己的專業而言,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外語與新聞專業的就業率有所增加,外語類學生就業率排名連續兩年穩居第一。
然而,一些學習英語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相反,一些學習小語種的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相對則容易。由於學習外語專業的人數,基數相對較少,其就業率反而拉升,連續兩年排名第一。
另外的文科專業如管理、新聞等,其就業率同樣連續兩年排名比較靠前,但實際情況卻是,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很難找到對口專業的單位,由於就業能力比較強,他們找到的工作往往是「門不當戶不對」,學習四年的專業基本上作廢。
通過這幾次「趕會」的經驗,我總結出了幾點:經驗一:提前1小時到現場排隊。經驗二:迅速熟悉現場地形。經驗三:隨時注意自身舉止。經驗四:現場簽約要慎重。而對於大學生擇業,我也有幾點建議:一.找工作就不能求大,意思就是不要老想著找大的公司,大公司雖好,但不一定適合你。二.薪水不求高,不要覺得你是大學生,你學的有多好,你的能力有多強,就要求薪水不低於多少多少,就期待有幾險什麼的?你應該抱有一個學習的心態,這個時候不是你能掙多少錢的時候,至少你現在沒有條件去和企業談條件。三. 要明確你以後的發展方向,然後爭取在這樣的公司,能謀取一職,即使沒有工資,我覺得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你也應該把握,只有經過幾個月在公司的學習和鍛煉,你才可以得到提升。因為多數在企業學習幾個月,有可能比你在大學學到的東西,更實用,更有利於你以後的找工作和發展。
『玖』 大學生就業難的英語作文
On Job-hunting Priorities
When a graate hunts for a job, he has to take the priority issue of a few significant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such as the pay, the specific field, and the location.
Graates give priority to different elements. Some graates think the pay should take the first place, since they have been spending the money of the family all the time, and it』s time to do something as the reward to other family embers. Besides, a high pay usually means a relatively high position in the company. Some would their major as the No. 1 element, or it would be a big waste of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college. Meanwhile, the major chosen for college most of the time reflects their interest and preference. Still others offer the pride of place to the location of the job. They believe big cities like Beijing or Shanghai will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or a place close to hometown will furnish more convenience between the graate and his family since most families now have one child only. As to me ,the ideal is the three elements combined together. But when I have to take a choice, l would pick up the best choice close to my family since 「 East, west, home is the best」
『拾』 大學生就業問題 議論文
目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逐步呈現出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轉移、由一國向全球蔓延、從經濟領域向社會其他生活領域擴展的趨勢。美國實體經濟的疲軟,直接造成中國經濟及其他領域面臨嚴峻形勢。而大學生就業問題首當其沖。據統計,僅2008年上半年,全國就有6.7萬家民營企業倒閉。這么多企業倒閉,肯定會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進而導致畢業生就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在挑戰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機遇。
一、2009屆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挑戰
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原本積重難返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變得更加嚴峻:一方面,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超過610萬,這些應屆畢業生急需要就業;另一方面,許多用人單位削減甚至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使人力資源供需出現了嚴重的不均衡,畢業生就業面臨最冷「寒冬」,主要表現在:
1、從國家宏觀角度看:
(1)2009屆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由於國家連續擴招,畢業生人數始終保持較快增長,待就業畢業生數目巨大。在金融浪潮席捲而來,經濟持續低迷的今天,09年大學生就業工作任務非常艱巨;(2)國家經濟增幅放緩,新增勞動力需求的大幅減少。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預計我國在未來幾個月乃至相當長時間里可能面臨經濟發展減速、出口減少、財政減收、外匯儲備縮水以及待業人員增加等情況;(3)相關就業保障政策的出台,比如《勞動合同法》,在進一步完善我國僱傭關系各項規范、保障員工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會導致用人單位在僱傭員工的問題上慎之又慎。
2、 從用人單位角度看:
(1)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滑坡導致消費需求下降,投資需求萎縮,從而引起對新增勞動力需求的大幅減少,導致許多單位削減甚至取消招聘計劃.一些以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主的院校,由於所設專業限制,所受沖擊必將更大;(2)不少用人單位在選擇大學生時存在或多或少的誤區,主要有:首先,學歷要求更高。在強調能力決定未來的今天,學歷仍然被視為尋找工作的敲門磚。從今年下半年各地舉辦的人才供需交流會以及我校舉辦的秋季校園招聘會和專場招聘會來看,盡管經濟「蕭條」,但一些知名用人單位本著「人才儲備」的目的,還是提供了一定的用人計劃,但企業的門檻提高、待遇降低,卻是可以明顯感到的變化。 第二,存在性別歧視。女大學生明顯處於劣勢,由於女大學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將來工作成本比男大學生大。所以,在招聘一些崗位時,用人單位更傾向於男性。第三,生源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系緊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際關系網等,選用人才時優先考慮本地人才。第四,過分看重工作經驗。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用人單位很難像以往那樣給予新晉員工較長時間的實習和培訓。從成本的角度來看,他們更願意錄用那些有相關工作經驗、可以直接投入工作的應聘者;(3)《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的出台,增加了單位用人成本,保障了弱勢員工的合法權益,這使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加謹慎,在情況不明朗,需求不緊迫的時候,一般較少或不考慮增加招聘計劃。
3、從學生角度看:
(1)「硬體」缺乏。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想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必須要有足夠的「硬體」。即學歷、成績、知識水平、實踐經驗、動手能力等。目前的現狀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於專業知識缺乏足夠的了解,理論素養不高,專動手能力較弱、缺乏必要的社會實踐;(2)「軟體」缺乏。除了所需的「硬體」外,畢業生還需要一些「軟體」傍身。比如適應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情緒控制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就業能力等,這些能力對於工作的獲得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畢業生就業觀念滯後,存在盲目的樂觀或悲觀情緒,擇業觀、價值觀、人生觀尚存偏差。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校畢業生就業率,同時也使得部分畢業生因此錯過了「最佳」的就業時機;(4)金融危機的影響,使一些畢業生打算延遲就業,期待危機過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殊不知,不及時就業一方面使自己前面的投入一無所獲,另一方面也浪費了自身作為應屆生應有的優勢。
二、2009屆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機遇
雖說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傷害,其他國家都面臨著一個經濟衰退的問題,我們國家各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實際上它對我們的實體經濟影響並不是很大。國家有充分的資金,充足的資源,可以抵擋金融危機帶來的金融上的壓力。甚至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大學生今天碰到的是 「從結構性失業走向充分就業、走到滿意就業」的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主要表現在:
1、從國家宏觀角度看:
(1)我國經濟將保持又快又好發展,這對社會的就業尤其是大學生就業是個有力拉動;(2)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有力的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穩定的發展。我們國家面臨的問題不是金融危機,而是正在做產業結構調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勢必要有一些企業、一些人在這一輪的更新中被淘汰。但是產業結構更新後,對人員素質的要求就不一樣了,大學生的優勢就會凸顯出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基礎性工作的鋪墊、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第三產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文化產業、創意產業興起,這些工作都是需要高素質的人去做的,大學生的機遇也就來了;(3)建設創新型國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將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用武之地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4)《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將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法律保障。
2、從單位角度看:
(1)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國家各級機關和事業單位必將成為吸納大學生就業的大戶。根據歷年統計,國家各級機關及事業單位吸納人數佔到應屆生總數的12.7%左右,今後這一塊市場必定穩中有升;(2)用人單位本著「人才儲備」的目的,招聘數量不會有太大減少;(3)隨著國家鼓勵消費、國內需求的不斷增長,國內市場將會進一步開拓,製造業、社會服務業等行業對於人力資源需求將進一步擴大;(4)隨著法律的完善,單位也逐步完善自己的用人制度,以前非法用工、拖欠工資等現象得以從根本上消除。
3、從學生個人而言:
(1)提升自身「硬體」與「軟體」。對於大學生職業發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業能力。外在環境的變化,使學生可以充分認識到就業的艱難,進而通過各種手段提升自身「內功」,最終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2)改變舊有的擇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學生可以拓寬自己的就業面,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比如:有的同學本來不打算考公務員或研究生,只想到企業去工作,現在也發現在找不到合適工作的情況下,公務員或研究生也不錯。從長遠看,這極有可能成為提高就業層次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