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pdf
㈠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競賽特點
1.參賽隊伍最多由三名參賽隊員組成。
2.競賽中命題10題左右,試題描述為英文,比賽時間為5個小時,前四個小時可以實時看到排名,最後一小時封榜,無法看到排名。
3.競賽可以使用的語言:C++、C、Java、Pascal。
4.重點考察選手的演算法和程序設計能力,不考察實際工程中常用的系統編程,多線程編程等等;
5.選手可攜帶任何非電子類資料,包括書籍和列印出來的程序等,部分賽區會對選手攜帶的紙質資料做限制。
6.評委負責將結果(正確或出錯的類型)通過網路盡快返回給選手,除此之外不提供任何額外幫助;
7.每個題目對應一種顏色的氣球,通過該題目的隊伍會得到對應顏色氣球。每道題目第一支解決掉它的隊還會額外獲得一個「FIRST PROBLEM SOLVED」的氣球。
㈡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簡要規則
ACM-ICPC以團隊的形式代表各學校參賽,每隊由至多3名隊員組成。每位隊員必須是在校專學生,有一定屬的年齡限制,並且每年最多可以參加2站區域選拔賽。
比賽期間,每隊使用1台電腦需要在5個小時內使用C、C++、Pascal或Java中的一種編寫程序解決7到13個問題。程序完成之後提交裁判運行,運行的結果會判定為正確或錯誤兩種並及時通知參賽隊。而且有趣的是每隊在正確完成一題後,組織者將在其位置上升起一隻代表該題顏色的氣球,每道題目第一支解決掉它的隊還會額外獲得一個「FIRST PROBLEM SOLVED」的氣球。
最後的獲勝者為正確解答題目最多且總用時最少的隊伍。每道試題用時將從競賽開始到試題解答被判定為正確為止,其間每一次提交運行結果被判錯誤的話將被加罰20分鍾時間,未正確解答的試題不記時。
與其它計算機程序競賽(例如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IOI)相比,ACM-ICPC的特點在於其題量大,每隊需要在5小時內完成7道或以上的題目。另外,一支隊伍3名隊員卻只有1台電腦,使得時間顯得更為緊張。因此除了扎實的專業水平,良好的團隊協作和心理素質同樣是獲勝的關鍵。
㈢ 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高級教程.第一冊,程序設計中常用的計算思維方式 這本書的語言是什麼
我是高中生 搞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
我們沒有系統學過高數
只是在學習演算法 需要時才學一點
在我們這類人群中不乏有一些高手 演算法能力特強
在高中的競賽中對演算法的要求是不低的
我看過ACM的個別試題 也就那樣
所以我認為演算法是中心 數學應該為演算法服務
在初學階段要 先學演算法 需要時再學數學理論
到了一定水平(演算法完全過關) 再系統地學習理論
比如說 國家隊的牛人。。。。
這里有一些書大部分可以下。。
一些是用Pascal寫的
會對你有幫助 推薦 演算法導論中文版
你也可以到USACO,URAL……等在線測試系統 做題,提交。
如果還沒解決你的問題,可以加我網路HI賬號。
㈣ 《ACM國際大學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預選賽真題題解》 下載
我也找了,今年5月出的,好像還沒有電子版,建議你去買把
㈤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歷屆冠軍
1977年以來歷年全球總決賽的冠軍: 年份 總決賽地點 冠軍大學 國家 2015年摩洛哥馬拉喀什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俄羅斯2014年俄羅斯葉卡特琳堡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2013年俄羅斯聖彼得堡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羅斯2012年 波蘭華沙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羅斯 2011年 美國奧蘭多 浙江大學 中國 2010年 中國哈爾濱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 2009年 瑞典斯德哥爾摩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羅斯 2008年 加拿大班夫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羅斯 2007年 日本東京 華沙大學 波蘭 2006年 美國得克薩斯州 薩拉托夫國立大學 俄羅斯 2005年 中國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 2004年 捷克布拉格 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 俄羅斯 2003年 美國洛杉磯 華沙大學 波蘭 2002年 美國夏威夷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 2001年 加拿大溫哥華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俄羅斯 2000年 美國奧蘭多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俄羅斯 1999年 荷蘭埃因霍溫 滑鐵盧大學 加拿大 1998年 美國亞特蘭大 布拉格查理大學 捷克 1997年 美國聖何塞 哈維瑪德大學 美國 1996年 美國費城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美國 1995年 美國納什維爾 弗賴堡大學 德國 1994年 美國菲尼克斯 滑鐵盧大學 加拿大 1993年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 哈佛大學 美國 1992年 美國堪薩斯城 墨爾本大學 澳大利亞 1991年 美國聖安東尼奧 斯坦福大學 美國 1990年 美國華盛頓 奧塔哥大學 紐西蘭 1989年 美國路易斯維爾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美國 1988年 美國亞特蘭大 加州理工學院 美國 1987年 美國聖路易斯 斯坦福大學 美國 1986年 美國辛辛那提 加州理工學院 美國 1985年 美國新奧爾良 斯坦福大學 美國 1984年 美國費城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美國 1983年 美國墨爾本 內布拉斯加大學 美國 1982年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 貝勒大學 美國 1981年 美國聖路易斯 密蘇里-羅拉大學 美國 1980年 美國堪薩斯城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 美國 1979年 美國代頓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 美國 1978年 美國底特律 麻省理工學院 美國 1977年 美國亞特蘭大 密歇根州立大學 美國
㈥ 求ACM程序設計競賽基礎教程電子版,清華大學的
聽我的話,這個要電子版根本沒用,我們搞ACM的很少有看電子版教材才牛起來的。你可以直接到POJ或HDU刷題,從簡單題開始。又不懂的地方可以問,這樣才有助於進步。我們搞ACM的很少看這種書的。
㈦ 關於餘勇主編的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系列叢書中的演算法與實現。
我沒有找到配套的常式。我感覺是他寫錯了,他本意應該是「參見例題內POJXXXX」,結果寫錯了,寫容成了「參見程序 POJXXXX.CPP」。by the way,他演算法寫的很清楚,不要常式也可以的,只要你對演算法本身足夠熟悉,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里頭的數據結構也是常規數據結構。
㈧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知識與入門
好啊這書抄啊, 很全面的講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知識與入門》適用於參加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對參加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中學生也很有指導價值。同時,作為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演算法等相關課程的拓展與提升,《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知識與入門》也是難得的教學輔助讀物。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是國際上公認的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計算機專業競賽,目前全球參與人數達20多萬。本書作者將16年的教練經驗與積累撰寫成本系列叢書,全面、深入而系統地將acm-icpc展現給讀者。
㈨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歷史背景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970年,當時在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舉辦了首屆比賽。當時的主辦方是the Alpha Chapter of the UPE Computer Science Honor Society。作為一種全新的發現和培養計算機科學頂尖學生的方式,競賽很快得到美國和加拿大各大學的積極響應。1977年,在ACM計算機科學會議期間舉辦了首次總決賽,並演變成為一年一屆的多國參與的國際性比賽。
最初幾屆比賽的參賽隊伍主要來自美國和加拿大,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項世界范圍內的競賽。特別是自1997年IBM開始贊助賽事之後,賽事規模增長迅速。1997年,總共有來自560所大學的840支隊伍參加比賽。而到了2004年,這一數字迅速增加到840所大學的4109支隊伍並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長。
1980年代,ACM將競賽的總部設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貝勒大學。
在賽事的早期,冠軍多為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學獲得。而進入1990年代後期以來,俄羅斯和其它一些東歐國家的大學連奪數次冠軍。來自中國大陸的上海交通大學代表隊則在2002年美國夏威夷的第26屆、2005年上海的第29屆和2010在哈爾濱的第34屆的全球總決賽上三奪冠軍,浙江大學參賽隊在美國當地時間2011年5月30下午2時結束的第35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榮獲全球總冠軍,成為除上海交通大學之外唯一獲得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冠軍的亞洲高校。這也是目前為止亞洲大學在該競賽上取得的最好成績。賽事的競爭格局已經由最初的北美大學一枝獨秀演變成當前的亞歐對抗局面。
2015年全球總決賽,聖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AC了所有題目(13道),成為了ACM-ICPC歷史上第一支在全球總決賽中AK的隊伍,也成為了歷史上獲得ACM-ICPC全球總決賽冠軍次數最多(6次)的隊伍,這一表現,被當場比賽主持人稱作the best of best of 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