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線描作品

大學生線描作品

發布時間: 2021-02-15 08:51:25

A. 求圖求圖ヘ(_ _ヘ)ヘ(_ _ヘ)線描作品,復雜點沒關系

有關系,這樣讓人覺得看著難看

B. 中國畫的線描有幾種最著名的一副白描作品是什麼

中國畫的線描有十八種,著名的作品有很多,但是沒有最著名的,其中最常知道的版有《八十七神仙卷》,還權有李公麟的作品,也常用線描。
線描種類:
1、高古游絲描
2、琴弦描
3、鐵線描
4、混描
5、曹衣描
6、釘頭鼠尾描
7、橛頭釘描
8、馬蝗描
9、折蘆描
10、橄欖描
11、棗核描
12、柳葉描
13、竹葉描
14、戰筆水紋描
15、減筆描
16、枯柴描
17、蚯蚓描
18、行雲流水描

C. 美術生尋求各種優秀線描速寫,場景速寫,和創意的素材。本人快高三了想搜集一些優秀的臨摹作品的圖片

您好,如果你有一定的美術功底,高三學習還不是很晚,如果沒有基礎現在就應該抓緊了。我也是美術生考上大學的,九月份就讀研究生了。對於美術我很了解而且很愛這門藝術,我建議你可以到網上搜索手繪100,或者總統家廬山手繪訓練營,ABBS建築論壇,裡面有很多有意的資料,希望你滿意,祝高考成功。

D. 關於《我的校園》《我的家鄉》的素描,線描,國畫等作品 要求必須是中學生畫的!學生畫的!!

我會畫。但怎麼給你?

E. 畫一幅線描作品要注意些什麼

個人感覺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層次,在畫的時候要注意疏密的對比,線條簡繁的安排,做到內有容緊有松,盡量讓畫面只有一個或幾個中心點(線條最密集,圖形最復雜),不要整個畫面都很繁瑣,沒了層次感的畫面很嘈雜無序;
第二要注意的是構圖,這個就很基礎了,將你要重點刻畫的圖形放置在黃金分割點上,多個中心的時候要注意畫面的穩定,找好點與點之間的距離,要讓畫面透氣。
第三就是要注意線條的流暢和畫面的整潔了,線描作品畫面豐富,對整潔度和線條流暢度要求很高。我想到的就是這么幾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純手工,望採納

F. 求!線描人物速寫作品-入門級別的 !!! 在線等!!

在hao123中的藝術愛好中
有e畫時尚
他的網頁的線描不錯

G. 淺談如何正確評價學生的線描作品

我認為:正確指導學生學習線描,首先要正確評價學生的線描作品。評內價學生的線描作品,容應從不同年齡學生的實際出發。低年級的學生的作品主要是能用線表現出事物,中年級的學生在表現事物時就要適時填充各式的線,高年級的學生從構圖、填充、表現都得上個層次。除此之外,還要看這些畫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和個性特點;二是看線條的運用是否大膽、肯定,富有美感,不能簡單地以「象」與「不象」來評價。

H. 楊國辛的作品《今日線描》


利用現成雜志封面、畫報等中的公眾人物和作者拍攝的人物肖像,通過 電子掃描版、處理電腦權噴繪出的畫面,裱貼於PVC材料板上,再在畫面上空裱一層中國工筆畫常用的材料--絹,先使畫面造成一種朦朧的效果,然後用方頭方腦的油畫筆、黑色亞克力顏料勾線,線條的勾勒具有廣告、卡通的味道。製作的目的只是利用傳統和現代媒材並和當代人物肖像結合,產生一種新的感覺。 中國現代水墨畫運動中關於筆墨的媒介、本質、觀念等問題爭論了整個的90年代。水墨畫作為地域性藝術和區域性語言,還沒看到斷裂性的變化,而傳統基因的頑固和媒材的限定使它難以走在當代美術發展的前列,其爭論的問題始終是個內部問題,對受眾來講只是一頭霧水。僅僅在形式變革的層面上是與當代生活關系不大的。

I. 中國的線描作品

中國線描人物歷史淵源
白描概況中國白描人物畫是從單純的線條勾勒作為造型手段,借線的粗細、長短、曲直方圓、輕重緩急、虛實疏密、頓挫剛柔、濃淡干濕在造型上生動運用和有機結合,表現形體的質量感、體積感、動態感和空間感,區別於西方以色彩、明暗來表現物體的方法。這種方法稱之「白描」。無論是工筆人物畫還是寫意人物畫,他們都是以線構成,故而白描人物畫不僅可以獨立存在,也是中國人物畫的基礎。
古代人物畫按題材可分道釋,人物、寫貌三類,道釋即宗教畫,人物以古賢故事為主也包括具有現實主義的風俗畫,寫貌即肖像畫。
中國畫表現對象是以線為基礎,而對象本身並沒有線的存在,所以決定了中國畫不是「再現」,而是「表現」為特長;這就決定了中國畫必然從寫實走向寫意。在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代藝術家對於線描進行了艱辛的藝術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線描藝術,留下了無數的優秀白描作品,使之舉世矚目,在世界美術領域中獨樹一幟,並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也是其它畫種無法取代的。
中國人物畫發展到東晉前後,卷軸畫已經出現,標志著中國繪畫開始成熟。目前我們所能見到最早的中國卷軸畫《洛神賦圖》、《女史箴圖》,是東晉顧愷之傳世摹本。這兩幅畫中所用的線描已由過去的粗拙簡單發展到圓潤挺秀的筆法,那種「青雲浮空」、「流水行地」的緊勁連綿的線條已具風格化,被譽為「春蠶吐絲」。顧愷之在理論上提出了「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遷想妙得」、「以形寫神」。他的「傳神」之說和與南朝宋宗炳提出的「暢神」之說,代表著當時的美學思想。可以說東晉的繪畫和理論給隋庸、五代,兩宋的繪畫出現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礎。唐代是中國線描人物畫繁榮、鼎盛時期,在繪畫題材方面傾向面對現實,佛教畫也側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這一時期人物畫不僅大家輩出,線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閻立本溯源顧愷之而融進恢宏博大的氣度,他在《歷代帝王圖》中,以剛勁而厚實的長線恰當而真實地刻畫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驕矜、貪婪、淫威等個性特徵的肖像畫。
每一種臻於成熟的藝術,都會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國白描人物畫經過了千年以上的發展過程,已成為我們民族繪畫之一。歷代白描人物畫的發展概況和流派,它們的風貌各異,淵源有別,蘊涵著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歷史的積累、民族精神的體現。我們對古代白描人物畫的研究與借鑒,不斷地在買踐中體悟民族文化的真諦和傳統藝術的奧妙,無疑將成為當代人物畫走向輝煌的起點。隋唐時期
張萱、周仿在他們的《搗練圖》、《簪花仕女圖》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勁纖細的鐵線描,生動地再現了唐代婦女的「豐頤典麗、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稱「倚羅人物」為工整艷麗的重彩人物畫開創了新風格。
吳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縣人,是盛唐「畫聖」。道子一身創作甚豐,各種題材兼工,而以宗教題材為主,人稱「道玄以佛道為第一」。道子用筆道勁,中鋒圓轉,富有粗細變化,這種注重用筆的頓挫、轉折、行筆放縱,表現出來的衣紋神采飛動有迎風飄舉之感;所繪人物八面生動,傳彩染色,別出心裁,人稱「吳家樣」。這種有別於濃艷、富麗的表現方法,後世蘇東坡贊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說:「眾皆謹於像似,我則脫落其俗」。正因為如此他才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吳道子在《送子天王圖》中塑造的天王,文臣、武將、神女、鬼怪等因其身份、個性、氣質不同,所有的線區分為粗細強弱之分,表情也是隨著繪畫情節的變化而各異,或平和、或橫眉怒目,筆法減練生動又合乎生理結構。用筆的提、按、轉折巧妙的表現出神女纖巧細秀武將飽滿有力的手臂和腿足。對於神怪採用了粗細變化較大的蘭葉描,並作以淡墨的渲染,突出肌肉的起伏給人蒼健之感。
《八十七神仙卷》(傳),吳道子共畫了八十七位神仙,在兩側有闌干閣道上行進,畫中人物表情寧靜,神仙排列疏密、聚散、前後錯落層次分明,人物動態轉換,顧盼呼應,自然生動。利用衣紋向後飄動,幡幢的微微前傾和飄帶的飛揚來表達徐徐緩進的動態。人物組織非常工整細密。衣帶飄舉,疏密有致,發髻細勻,盔甲短線畫出、飾物琳琅滿目變化多端、衣紋以密密排列的長線組成,既豐富又有變化,整幅畫卷優美多變而協調,像一首動人的輕音樂;給人美的享受。
韓晃,唐代中期的傑出畫家。他非常喜歡反映農村生活的題材,正如朱景玄評述他「能圖田家風俗人物、水牛曲盡其妙」。他最著名的是《五牛圖》,畫中表現了五匹動態各異的牛的形象,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它們有的俯首蹭癢,有的翹首低鳴、有的張口吼叫、有的回首聆聽,畫面設色柔和,被人譽為「韓晉公五牛圖」,神氣磊落,希世名筆也。
他的人物畫極佳。《文苑圖》在線描上又有另一番新意;他在圓潤長線的基礎上增加了凝重的力度而多曲折,可描繪的衣褶效果形柔實剛,含蓄沉穩,明顯看出是經過細心觀察實地寫生後創作出來的;行筆有「瘦硬戰掣」的效果,線的處理恰當地表現了形體結構和生動地傳達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唐代人物白描的藝術成就還表現在以民間畫工為主力的壁畫創作中;壁畫創作其規模的宏偉壯觀,手法的豐富多彩,至今還保留在譽滿中外的敦煌壁畫及藏經洞絹畫、唐墓壁畫之中,使我們嘆為觀止,成為中國古代繪畫的重要遺產。五代遼金
五代時期人物繪畫再度輝煌。顧閡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是有名的傳世佳作,大政治家韓熙載為躲避統治階級的注意,故意「縱情聲色」。後主李煜派宮廷畫家在閣中暗中察訪,憑現場目識心記,創作了堪稱五代人物畫最高成就的《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用連環畫的形式,描繪了韓熙載和他的賓客們宴樂的情景。全卷共分五段,每段巧妙地以屏風床榻相隔,自然連貫。第一段聽琵琶演奏,作者根據在場客人的不同身分、不同年齡、不同性格,分別作了不同神情的刻畫,精妙傳神;第二段觀舞,描繪了韓熙載的寵姬王屋山在表演「六幺舞」,韓熙載親自為她擊鼓的場面。饒有興味的是,畫上還畫了一個雙手合十的和尚,和尚出現在舞會上終究有些不好意思,所以他只看韓熙載而不看舞女,體現了出家人特有的心態;第三段是宴會中的休息;第四段為聽笛子和篳篥演奏,作者著意表現眾姬吹奏的自然神態,連細小的動作都精描細繪,使人如身臨其境;未段,通過一對隔著屏風說話的男女,巧妙地過渡到最後一個場面;送別。《韓熙載夜宴圖》用筆細潤圓勁,如鐵盤絲;設色濃麗,層層加深,局部配以淡彩,變化自然。尤為可貴的是,顧閎中已不僅局限於對於物形體的描繪,而注重刻畫人物內心世界,他筆下的韓熙載,面對華宴歌舞卻平淡悒鬱,體現了與唐末士大夫階層在危急形勢下的矛盾、苦悶、空虛的性格特徵,實屬連續性的肖像畫卷。反映了作者繪畫技巧之高超,止今罕見。
周文矩,在五代人物畫家中功力較為深厚。據傳李煜也曾派遣他與顧閡中等一起去韓熙載家中,窺察韓家夜宴的情景,並描摹下來。可借作品未見留存。周文矩的《宮中圖》計十二段,描寫宮廷婦女悠閑而又平靜的生活,她們或彈琴鼓瑟,或梳妝打扮,或戲花弄蝶,或同兒童嬉鬧,其中尤以一男畫家替一盛妝貴婦畫像最為突出;畫中人物衣紋多為「戰筆」、「瘦硬戰掣」、設色簡淡明凈、神寓其中,不愧為人物畫像高手。:周文矩曾畫有《嬰戲圖卷》,生動地表現了天真活潑的兒童形象,將繪畫題材擴大到兒童的生活范圍,對後世畫家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宋元時期
宋代人物畫創作的題材范圍廣泛,除仕女、聖賢、僧道之外;田家、漁戶、牧民、嬰戲及歷史故事也在其列。在人物畫性格的刻畫上注重「寫心」深度,在形象結構把握上,更注重眉須神色的微妙變化。使白描人物畫表現力更加准確生動;用簡略的筆墨,去描繪豐富的內容,這是中國畫技巧上一向主張——突出主題和高度概括的表現方法,使白描人物畫在這 一時期成為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獨立畫種。
李公麟少年時代即悟古人用筆意,肆力摹仿顧愷之、吳道子及其他名家傑作,集眾家為己有。《五馬圖》、《維摩詰圖》展示了這位大師在白描表現上的巨大成就。
他的《五馬圖》,把馬的神駿氣息從外輪廓到欲要奔騰的昂揚之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從牽馬的五個圖像上也可看出他的人物畫十分精工。我曾把他畫的馬與清代宮廷畫家,義大利人,郎世寧畫的馬做過比較;郎世寧想省略去中國傳統的線描,側重透視、塊面和明暗,著意渲染,只注意通過細微寫其真實,止於形似。
《維摩詰圖》是李公麟另一代表作。此畫用線簡練准確,通過線的變化充分的表現出物體的形狀與背景的層次關系,並能准確而精到的刻畫出維摩詰的性格和微妙的神情。還有「簡逸之韻,勝過前代工麗之作」。發揮了畫家「以虛帶實」的藝術想像力。不愧為傑出的白描大師。
梁楷,梁瘋子,以減筆畫開創了寫意人物畫的大門。確立了他在畫史上的地位。
他的《太白行吟圖》,雖然著墨不多,廖廖數筆而極富有表現力,枯潤參差,剛柔並濟,不但畫出了衣履的質感,而且表現出李白行吟時袍服迎風飄拂的動態,十分傳神地再現了這位「謫仙人」的浪漫主義的精神風貌。
梁楷另一類作品《潑墨仙人圖》,更有一番情趣。借著筆勢和水墨的深淺、濃淡的變化開創了大寫意潑墨人物畫。給線描人物畫注入了新的生機。他大膽變革為民族繪畫做出了重大貢獻。
元代由於民族和階級矛盾日益深化,士大夫在山水、花鳥畫方面遺興的文人畫飛速發展。這時的人物畫的確走入了低潮,像唐宋那樣反映現實社會的風俗畫越來越少,唯有民間畫工仍不倦地從事著壁畫的創作;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是其傑作代表,三清殿中的《朝元圖》壁畫最為精彩。它繼承和發展了唐代吳道子和宋代武宗元的畫風,構圖壯闊,氣勢雄偉,主像庄嚴肅穆,臣相氣宇軒昂、將軍威武有力、玉女溫雅嫻靜。其形象誇張浪漫,線描奔放有力、設色渾厚華滋、具有濃郁的裝飾趣味,形成了特殊的藝術風貌。充分體現了民間畫師們的傑出智慧。也生動地說明了植根於人民大眾的線描人物畫的強大生命力。明清時期
明代由於社會因素,文人畫相對有所發展,人物畫雖不如山水、花鳥之盛,但仍不容小覷,人物畫以繼承前代傳統為主,或白描、或工筆密麗、或水墨點染、或用線質朴;繪畫題材除歷史人物外,士大夫與仕女居多。
戴進人物用鐵線描間亦用蘭葉描,行筆有頓挫;吳偉用線細挺,重在傳神,唐寅人物畫行筆秀潤、設色濃艷;仇英則摹古法,精細認真且能傳神。他們是人物畫家,在山水方面,又是能手,因而造成了人物與山水相結合的傳世作品。
曾鯨,字波臣。著名肖像畫家,其肖像創作特點是:面部造型准確,暈染細膩,畫像面部先勾出清晰的墨線,再用淡墨多層烘染,神情畢現後,以淡色渲染,赭石中略參鉛粉,色調柔美。衣紋簡練,筆法飄逸。講究構圖和布局,其人物背景或簡、或略、或空、虛實結合,情景交融在人物形象刻畫上不只表現出人物外貌特徵,而且揉進了人物精神氣質。他善描寫文人學者的肖像,如《王時敏像》、《葛一龍像》、《張卿子像》,都是優秀的肖像作品。表現手法上曾鯨從民間彩像那裡吸取了技巧,又從文人畫家那裡吸收了創作的精神構思,故他的作品能文質相兼,形成自己獨立風格。世稱「波臣派」,是王偉之後中國傳統肖像創作中的又一塊豐碑。
陳洪綬,明代傑出人物畫大師。他擅於深刻提煉形象,既著意形體的誇張,又重視神情,表達含蓄。尤其在用線方面簡潔質朴,有獨特的金石味,對後世影響很深,晚清「四任」都深受其惠。? 他的人物畫從臨摹李公麟石刻線描「七十二賢」開始,逐步向古人探索,多方吸收營養,最後形成自己風格。他早年細筆、剛中帶柔,晚年轉粗,柔中有剛、出神人化,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他的人物畫造型,最具鮮明特色,畫男人,偉干豐頤、氣宇軒昂;描婦女,纖腰細項,弱質蟬娟,極盡誇張之能事。在衣紋處理上,更是隨心所欲,以我為主,有著極濃的裝飾效果。他的人物畫多取本朝和古代故事,神仙佛道等。是版畫史上的光輝,也是人物白描的傑作。《屈子行吟圖》、《歸來去辭圖》等都是冠絕古今的傑作。
清代人物繪畫一度出現衰落景象,從題材方面不是擴展而是收縮了,技法風格方面缺少新的進展,許多繪畫脫離實際,因襲模仿少有生氣,代之為生硬僵板和纖弱的風格;然而作為跨越兩個世紀的漫長時代里也出現了一些出類拔萃的人物畫家。
黃慎,號癭瓢子。善畫人物,初師工筆畫家上官周,後從唐代書法家懷素真跡中受到啟迪,用狂草筆法入畫,轉入用筆揮灑一路,所寫人物多取歷史神話故事,佛家及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為題材,有時畫流浪乞丐、牽夫、漁民等。衣紋線條,兔起鶻落,變化多端,往往寥寥數筆,以簡馭繁,即能形神兼備。近、現代
鴉片戰爭之後,海上三任——任熊、任薰、任頤的出現,人物畫的頹勢才為改觀,其中任頤(任伯年)影響最大。
任伯年是我國近代繪畫史上傑出畫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獨特的風格,灑脫、新穎,雅俗共賞,是我國古代和現代繪畫的一座橋梁。他來自社會下層,有較強的民族意識和正義感,雖然他的人物畫尚未脫離傳統人物仙女的范疇,但民族、家國的憂患,使得他的作品有了激情和深沉的精神,他反復描寫《關河一望蕭索》、《風塵三俠》等題材是前人未曾深刻表現過的。
任伯年的《群仙祝壽圖》是一巨作,全圖由十六個人物,分布在每一幅畫上,少則一人,多則六人,每幅人物按不同景色配置不同,但均可獨立成畫,並無破碎之感,合攏起來則渾然一氣,天衣無縫;其構思的精密,前後的呼應,疏密相稱的處理,可謂幅幅刻意精工,一絲不苟。它構圖之嚴謹、造形之生動、設色的離雅,在近代畫苑中實為罕見。
另外任伯年也是難得的人物肖像畫高手。他在肖像畫中以傳統為基礎,吸取了西畫精華,並發展了小寫意畫法,從而創造了自己的畫風。
任伯年是吳昌碩的老師,又是畫友,來往密切,成為至交。任伯年為吳昌碩畫過許多肖像《蕉陰納涼圖》、《蕪青亭長像》、《飢看天圖》、《酸寒尉像》等等,識者一見皆指日:「此吳苦鐵也」。可謂神彩如生,情態俱足。
《酸寒尉像》是任伯年五十歲左右作品,淡墨勾寫面部、略加皴擦、神采畢現;馬掛、長袍直接用色墨即興寫來,巧妙地把花卉沒骨法融會於立意構思之中,濃談得宜,色中見筆,氣勢非凡,別開生面。《酸寒尉像》寓意感慨,耐人尋味,通幅肖像一氣呵成,表現出他超群出眾的藝術才華,正如徐悲鴻評價任伯年:「吾故定為是仇十洲之後,中國畫家第一人,殆非過言也。」
每一幅中國畫,都是點、線、面的組合。有人稱,中國畫是點、線、面的交響曲,不是沒有道理的。中國畫的線最能出神入化,捕捉一切具象的神采;也最能體現畫家的氣質和品藻。

J. 線描畫的欣賞作品 提高審美

美術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線條,它是構成視覺藝術形象的一種基本元素。無論平面回還是立體的作答品,無論寫實還是抽象的作品,線條作為創造形象和表現藝術家思想感情的繪畫語言,顯示出了豐富的表現力以及藝術美感。中國畫中傳統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種線條的生動畫法。中國繪畫史的線條,可從現代的水墨畫一直追溯到仰韶文化中的彩繪畫,歷代對線條的運用各具風采。
西方繪畫中的線條,具有較強的造型功能。由於東西方文化背景的影響,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美感上各不相同,東方繪畫中的線描畫注重情感,富有韻律感和裝飾美,西方繪畫中的線描畫更具有理性特徵。在欣賞習慣影響下,繪畫中造型的傳統觀念的差異,就形成了不同的表現力及民族風格。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歷史系考研 發布:2025-08-29 20:19:14 瀏覽:521
貴州大學老師有哪些人 發布:2025-08-29 20:16:52 瀏覽:516
大學教授死在美國 發布:2025-08-29 19:39:42 瀏覽:715
山西老年大學報名單 發布:2025-08-29 19:39:08 瀏覽:66
百家講壇北京師范大學女教授 發布:2025-08-29 19:32:07 瀏覽:875
上海大學環化學院研究生導師哪個好 發布:2025-08-29 19:28:55 瀏覽:908
東北財經大學考研經驗 發布:2025-08-29 19:19:37 瀏覽:468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考研 發布:2025-08-29 19:19:35 瀏覽:282
湘潭大學焊接專業 發布:2025-08-29 19:13:59 瀏覽:672
美國西北大學會計碩土審請條件 發布:2025-08-29 18:55:27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