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創業與大學生創業

創業與大學生創業

發布時間: 2021-02-15 17:21:25

1. 大學生創業利與弊

大學生創業的話,有利的條件就是比較有新意,比較有自己的想法,有創意。但是弊端的話就是缺少經驗以及資金。

2. 大學生創業與學習的關系

它們之間有著很好的互促性。

創業本身也是一種嘗試,一種探索,因此要花費大量版的精力。同時有些同學自權身存在錯誤的認識,錯誤地認為只要創業成功了,學業就不那麼重要了,自己當老闆了,畢業也用不著拿畢業證去找工作了。其實這樣的認識看似有些道理,但是只能說明他過於短淺。

從大學畢業,滿足學校的最低標准,這個要求一般不會太難,如果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應該有能力去處理兩者之間的平衡,如果是一個創業失敗者,那麼所面臨的壓力會大很多,對將來發展十分不利。

(2)創業與大學生創業擴展閱讀:

高校創業值得鼓勵,但是丟棄學業,去創業,這種做法本身就是偏激的,更不能成為一種理由或借口。別忘了,大學生的重中之重是學習,掌握好專業技能,為畢業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因此,在學好專業的同時,利用自己的餘力去探索開展創業,才是一條正確的發展路徑。一方面專業知識可以幫助創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即使是創業失敗(大學生創業失敗率很高,要有清楚的認識),畢業後還有機會先去工作,等時機成熟重新再來。

3. 什麼叫創業什麼叫大學生創業

創業是創業者及創業搭檔對他們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創業是一種需要創業者及其創業搭檔組織經營管理、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和判斷的行為。

大學生創業是一種以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特殊群體為創業主體的創業過程。隨著近期我國不斷走向轉型化進程以及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創業逐漸成為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一種職業選擇方式。

(3)創業與大學生創業擴展閱讀:

創業是以點滴成就點滴喜悅致力於理解創造新事物(新產品,新市場,新生產過程或原材料,組織現有技術的新方法)的機會,如何出現並被特定個體發現或創造,這些人如何運用各種方法去利用和開發它們,然後產生各種成果,創業包括領導者創業,企業家創業,大學生創業。

大學生作為我國的年輕高級知識人群,有著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相較於其他高級知識分子所欠缺的創造力,是符合在我國十三五規劃的創業主要人群。

但因為大學生這個群體社會實踐經驗與能力的欠缺,與創業的成功要素所矛盾,導致大部分大學生創業在初期就自行夭折,使大學生創業成為了國家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

在十三五規劃中,也針對這個現象有著相應的論述,給大學生創業這個創業過程帶來了眾多的機遇與挑戰,大學生創業也將在這些機遇和挑戰中走向新的高度。

4. 大學生創業與就業的區別

大學生創業與就業相比較具有以下本質區別:從創業與就業之間的關系看從創業與就業之間的關系看,創業與就業之間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創業是主動的,就業是被動的;創業是就業的前提,就業依賴於創業。沒有創業也就沒有就業,如果社會上創業的人少了,那麼社會上就會出現大量的失業者。
(一) 從解決社會就業的角度看,創業者不但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而且還提供了解決他人就業的工作崗位,從而能為國家解決就業問題排憂解難;而就業者只能依靠創業者來解決就業問題,在社會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就業者也就加重了社會就業的負擔,為國家解決就業問題增大了壓力。
二,如果大學畢業生們都不去創業,等著社會、國家為他們解決就業問題。相應地,社會、國家就要提供700萬個就業崗位。可想而知,社會、國家為解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其壓力和負擔是何等之大。2010年8月,一項有關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披露,我國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率僅為1.94%[1],北京畢業生創業者僅為1%[2],這樣看來,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創業率也實在是太低了。難怪中國出現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更難怪2013年公務招錄2萬多人,而報考人數多達200萬,出現了100:1的百人爭一崗的殘酷現象。
(三)從自主權和才華施展的角度看從自主權和才華施展的角度看,創業者的自主權大,才華可以得到充分施展。這是因為企業是屬於創業者自己的,因此創業者有權對自己的企業進行自主經營管理。
(四)從社會貢獻的角度看從社會貢獻的角度看,如果將一個創業者和一個就業者進行比較,那麼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比一個就業者對社會的貢獻要大得多。

5. 大學生創業優勢與劣勢

大學生創業優勢:

1、現當代大學生,尤其是985、211的知名高校的學生,本身就是優中擇優的結果,這些人在校所形成的創業團體中,在技術及科技領域所擁有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2、現在許多學校內部就有孵化園、創業基地等,大學生創業可以以極低的成本和代價就能擁有外面同質量的辦公、倉庫等,大學生創業成本再次降低。而且很多學校規定大學生可以進行無限期的休學進行創業,這也免除了大學生創業失敗,學業無以為繼的後顧之憂。

3、大學生創業沒有那麼多後顧之憂,還擁有極低的成本和極高的人才質量,使得他們更容易擁有並實現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使得他們更加創新,使得他們更具有競爭力。

4、現在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從政策到實際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許多地方政府也極其歡迎大學生創業,為他們廣開綠燈。並且作為大學生創業享受很多類似於稅收減免等政策,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大學生創業優勢這么多而且這么明顯,是不是就沒有什麼劣勢或者劣勢很少了?恰恰相反,他們也有極大的劣勢。大學生創業劣勢:

1、大學生創業是多是自己的同學好友或志同道合的人組合的初創團隊,這樣良好的關系能夠使團隊更加緊密,協助更為默契。但是相對的,很大部分我所見過的大學生創業團隊都有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股權結構極其不合理。很多人都說關系很好,所以不好分配,所以很多的初創團隊的股權都鬆散而平均,這樣當真正遇到麻煩時候會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到底聽誰的。同時投資人也極其反感這樣的問題,因為會有極大的風險。就算是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很多大學生創業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2、大學生創業,相對於那些工作一段時間或是在某一行業奮斗發展一段時間的人來說,缺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經驗。大學生創業始終會比在那一行業比較其從業者創業缺乏對該行業的直觀的認識和積累,這也是一個劣勢。

3、現在的媒體很多都把創業神話了,尤其是大學生創業。創業,這是一個浪漫的詞。所以大學生創業十個里有八九個覺得自己會改變世界。很多大學生所謂的創業實際上只是自己的一種幻想,他們很多甚至連一份像樣的商業計劃書都寫不出來。創業,實際就是做生意。不管是互聯網創業還是什麼,本質都是做生意賺取利益。而很多大學生創業不懂這個道理,最後往往燒完那些無知的投資人的錢之後就會因為資金的缺乏而失敗。

6. 什麼是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的優勢與劣勢有哪些

大學生自主創業只是國家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而提出的一種口號,意思就是讓大學生自己去創業,去自謀生路,但是大學生剛出入社會,什麼經驗都沒有,這個時候創業失敗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7. 簡述大學生創業與就業的區別和聯系

總地來說,創業是指創業者投入一定的資本、
智力、精力和時間等去創辦屬於自己的企業或事業單位的行為。
就業是一個相對於創業而言的對稱概念。就業是
指就業者到別人創辦的企業或事業單位去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通過勞動獲得一份工資收入的行為。
大學生創業與就業相比較具有以下本質區別:從創業與就業之間的關系看
從創業與就業之間的關系看,創業與就業之間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創業是主動的,就業是被動的;創業是就業的前提,就業依賴於創業。沒有創業也就沒有就業,如果社會上創業的人少了,那麼社會上就會出現大量的失業者。
(一) 從解決社會就業的角度看
從解決社會就業的角度看,創業者不但解決了自己的就業問題,而且還提供了解決他人就業的工作崗位,從而能為國家解決就業問題排憂解難;而就業者只能依靠創業者來解決就業問題,在社會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就業者也就加重了社會就業的負擔,為國家解決就業問題增大了壓力。例如,2013年,全國大學畢業生將近700萬人,如果大學畢業生中有10%的人去創業,那麼全國創業的大學
畢業生就有70萬人,一個創業的大學畢業生若能解決10個大學畢業生就業,那麼700萬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大學畢業生的創業者們就可以自我解決了。如果大學畢業生們都不去創業,等著社會、國家為他們解決就業問題。相應地,社會、國家就要提供700萬個就業崗位。可想而知,社會、國家
為解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其壓力和負擔是何等之大。2010年8月,一項有關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披露,我國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率僅為1.94%[1],北京畢業生創業者僅為1%[2],這樣看來,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創業率也實在是太低了。難怪中國出現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更難怪2013年公務招錄2萬多人,而報考人數多達200萬,出現了100:1的百人爭一崗的殘酷現象。
(三)從自主權和才華施展的角度看
從自主權和才華施展的角度看,創業者的自主權大,才華可以得到充分施展。這是因為企業是屬於創業者自己的,因此創業者有權對自己的企業進行自主經營管理。在這種條件下,創業者有多大的能耐都可以在企業這個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施展出來,從而也就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華。而就業者的自主權也就比較小了,才華的施展往往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這是因為企業不屬於就業者的,就業者沒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志對企業進行自主經營管理,就業者只能在企業分工的狹小崗位上發揮自己有限的作用;就業者在經營管理方面,雖然也有很多好的金點子,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往往不能被別人認同和採納,千里馬往往沒有伯樂來發現和賞識。因此,就業者的知識和才華往往無用武之地,施展不了。這種情況在家族企業里表現尤為突出。
(四)從社會貢獻的角度看
從社會貢獻的角度看,如果將一個創業者和一個就業者進行比較,那麼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比一個就業者對社會的貢獻要大得多。

熱點內容
新學期大學老師會議新聞稿 發布:2025-08-30 07:58:39 瀏覽:454
安徽農業大學有名教授 發布:2025-08-30 07:58:28 瀏覽:388
大學老師排名 發布:2025-08-30 07:57:54 瀏覽:153
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調查問卷 發布:2025-08-30 07:47:22 瀏覽:159
研究生畢不了業導師負責 發布:2025-08-30 07:43:48 瀏覽:791
南京審計大學安慶籍教授 發布:2025-08-30 07:37:08 瀏覽:523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教授 發布:2025-08-30 07:36:25 瀏覽:399
美國常青藤大學介紹ppt 發布:2025-08-30 07:36:23 瀏覽:327
大學老師熱衷掛靠 發布:2025-08-30 07:23:14 瀏覽:60
美國top50大學意味什麼 發布:2025-08-30 06:39:59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