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中期報告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中期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2-15 19:32:56

1.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實現創新創業論文

1、提高創新創業意識

很多大學生往往不重視創新創業實踐,這是因為大學前的教育告訴他們課堂上的東西是最重要的,課本學習比社會活動更重要。生活中處處有新知,大學生作為「七八點鍾的太陽」,應該在老師教學的第一課堂之外,積極開辟自己的第二課堂。

只有首先有了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識,大學生們才會在課餘思考實踐的問題,才能投身到課余實踐中來。課余實踐的機會多了,才能結合理論產生創新思維,再利用創新思維指導實踐,實現「意識到實踐,實踐到意識,意識再到實踐」往復循環的認識飛躍。

2、參加實踐活動提高素養

有了創新創業意識之後,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各個類型的實踐活動,為自己創新創業積累經驗材料。

3、選擇合適的創業實踐方向

有了創新創業意識,廣泛參與實踐活動之後,學生會對自身的優勢和劣勢、興趣和短板有充分認識。結合自身興趣和能力優勢,選擇創新創業相關的方向。在確定方向之後,深入了解相關方向的理論知識,鑽研相關方向的實踐活動。

4、影視角度下的鄉村振興記錄

在互聯網時代下,鄉村創新創業的特點和需求離不開互聯網思維。影視作品表現力極其豐富和強大,與其他媒介相比,影視無疑成為在互聯網下沖擊力最強的宣傳方式。

鄉創文化傳媒工作室致力於探索自身特色,以扎實的影視專業技能將多種創新的元素、技術和多樣化的表現手法集中體現在宣傳作品中,該團隊來到雅堂村駐足拍攝,從前期的影片策劃、分鏡製作到中期的跟蹤拍攝,采訪記錄。

以及最後的後期技術處理,用影像記錄將廣東工業大學2年來在雅堂村的精準扶貧工作呈現出來,展示廣工人的鄉村振興創業精神。團隊以影視視角喚起鄉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關注鄉村,將科技與精準扶貧脫貧相結合,助力鄉村振興。

5、啟示

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互聯網則是助力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2]。大學生創業者要在抓助創業機遇的同時,正視創業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在鄉村振興戰略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兩者中找到聯系點和突破口。

本文闡述的創業實踐團隊就是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利用互聯網科技等方式開展創業實踐項目,這些創業團隊大多仍處於起步摸索階段,距離真正意義的成功助力鄉村振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不可能簡簡單單復制他人的模式成功。

通過分析本文闡述的幾個創業實踐項目可以發現,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要成功,應該由政府、高校、鄉村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鄉村為大學生的創業項目提供實踐場地和鄉村資源,政府主要提供政策和資金方面等支持,高校主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訓和指導,提高創業者綜合素質。

因此,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需要鄉村人民的現實需求、政府的扶持力度、創業者本身產業動力的三位一體聯動才能實現良性循環,最終互利共贏。

2. 大學生創新創業分要多少分

一、創新學分是什麼?
二、那些渠道可以獲得創新學分:
具體創新學分的內容每所大學有所不同 。創新學分主要包括:「學科競賽學分」、「科研學分」 和「實踐學分」等三類。「學科競賽學分」是指參加學校認定的大學生學科性競賽,獲校級或以上獎勵所獲得的相應學分。根據競賽的層次特點,分為A、B、C三類:A類指政府部門、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學科競賽。B類指省級以上專業協會組織的專業競賽。C類指學校組織的學科競賽。「科研學分」是指參加經學校認可的各類科技活動獲獎,學生在校期間主持或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公開發表學術論著、在國家正式出版學術刊物上發表的科研學術論文作品,研究成果獲獎,獲國家專利,參加學術講座等所獲得的相應學分。
詳細來說:「實踐學分」是指考取各類專業資格證書、參加社會科技文化實踐活動、文藝表演和體育競賽等取得優秀成績,並受到校級或以上表彰而獲得的相應學分。1、A1參加經認定的各種學術性社團和興趣小組活動:指經學校相關單位認定的各種學術性社團和興趣小組活動。活動時間要求在一學期及以上,提供相關活動證明材料及總結報告或調查報告,經指導教師和學院審核,可申請學分。2、A2個人自主參加教師科研項目:指自主參加教師科研項目一個學期及以上或完整參加一個科研項目,完成一篇科研報告,可以申請學分。3、A3—A5大學生創新創業、科學探索、科研訓練計劃項目:本科生必須在參加和完成了項目的全過程後,方可獲取相應的學分。獲得優秀項目的審核以學校發文為准。同一學年參加多個項目研究,只計取一個最高分數,不得累加。對於被批准立項後,項目負責人和參加者無故和沒有正當理由不完成項目研究或隨意放棄研究項目者,不能取得相應學分,並取消其再次申報資格。如確有實際原因需中止項目的學生,需提出書面申請,提交學院批准同意,學院匯總名單後在中期檢查及結題審核時統一報教務處實踐科備案。4、B1個人自主參加社會實踐:主要指個人自主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如 「三下鄉」活動、社會調查、志願服務、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要求有詳細材料記錄、主辦單位的證明、校內相關組織推薦證明、受助單位及個人證明、實踐報告和總結。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原則上每位學生實踐時間應連續兩周或累計四周及以上。學生憑活動主辦單位證明、實踐報告、調查報告等申請學分。5、B2參加創業就業培訓或實踐:指參加被國家認定的培訓基地(機構)舉辦的創業就業培訓或實踐。必須參加一個月及以上培訓課程學習及至少一項實踐活動。以培訓證書、實踐報告及主辦單位證明申請相應學分。6、B3社會實踐成果獎:獲得校級及以上表彰的社會實踐成果。以獲獎證書或文件為准進行審核及認定。7、C參加課外實驗活動:各項目活動時間累計四周及以上,以作品、方案、實施效果證明(書)、培訓合格證書等形式申請相應學分。8、D1國際合作與交流計劃:主要包括本科生赴國(境)外高校等單位進行聯合培養(各種2+2、1+3、1+2+1)及交換生項目,可以在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後,向教務處對外合作與交流科提出書面申請,可獲得相應學分。9、D2海外研修計劃:主要包括本科生赴國(境)外高校等單位進行短期學習或暑期夏令營項目。可以在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後,向教務處對外合作與交流科提出書面申請,可獲得相應學分。10、E參加學術報告會(含海外文化講座):是指主要由學校或學院組織的面向全校本科生參加的學術報告會。累計次數達5次及以上者,並遞交至少一篇心得體會,在一個學期內,可申請0.5個學分。同一學期只能申請一次。累計可申請2次,累計學分最多1個學分。11、F專業性學科競賽:主要指各級組織主辦和承辦的各類學科競賽,競賽項目認定根據學校相關規定由教務處負責執行,以各級證書審核和認定學分。同一學生參加各類型學科競賽所獲獎項可以分別申報創新學分,但參加不同級別的同類型學科競賽,只能申報獲得最高級別獎項學分,不得累計。12、G其他競賽:主要指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實踐操作技能競賽、演講賽和辯論賽、體育競賽和藝術類競賽等,必須是學生工作部(處)、校團委或其他部門主辦或組織參加並由教務處認可的競賽,以各級證書審核和認定學分。非體育專業學生獲得的體育競賽和非藝術類專業學生獲得的藝術類競賽按此標准執行;體育專業學生或體育特長生獲得的體育競賽和藝術類專業學生獲得的藝術類競賽降低一級計算學分(如國際獲獎按國家級獲獎標准計算)。13、H獲得計算機證書與外語證書,以各級證書審核和認定學分。H5、H7、H8外語證書的「優良」對應的是各類項目滿分的85%及以上。14、I國家級注冊(資格)證書、專業技能(水平)證書和國際認證考試證書,以各級證書(文件)審核與認定學分。15、J獲得科技成果獎或成果轉化,以證書和轉化合同審核認定學分。16、K獲得科技發明專利:專利獲准以收到交證書費的通知書或正式的專利證書審核和認定學分。17、L發表科研論文:科研論文、報紙發表以錄用通知書或正式發表文章審核和認定學分。 [1-2]
三、那些渠道是可以最快最有效獲取創新學分的
因為一般的常規來說比較好加創新學的方式就是參加各種競賽。這是我們通過學校渠道知道的比較多的!但是,如果你現在大四,再去准備競賽時間一般來說來不及,而且你參加競賽一般要獲得名次和獎項才是可以的。所以最快的創新學分的方法是發表科研論文。一篇不同的期刊論文加分1-2分不等,當然每個學校的加分規則不同。其次從你寫好論文到發表這個周期最快可能2個月左右就能搞定。這個非常適合急需加分今年畢業的同學們。
其次時間不著急的作者還可以考慮專利,專利的話雖說時間要久一些,基本在7-14個月左右,但是勝在終身可用。不只是加學分,以後需要找工作或者晉職稱都可以寫在發明成果裡面的。

3. 大學生創業項目研究方法

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者擁有顯著的自身標簽和特色鮮明的個人特點,這與他們自身和其所處環境密切相關。

1.充滿激情

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者往往具有更為強烈的創業激情,對創業活動的闖勁更足,沒有太多對困難和問題的顧慮。

2.思維活躍

大學生接受了系統的高等教育,能夠接觸更多的先進思想和知識,扎實的知識儲備極易引發思維火花,產生創新思想。

3.角色交叉

顧名思義,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者有兩種角色定位:一是學生身份,二是創業者身份。這兩種角色看似無關,實際相關,看似互不影響,實際上相互牽扯。要想成為成功的大學生創業者,就要突破自身角色的限制,實現角色的有機融合和互補。

4.非全職創業

新時代大學生的主業是知識學習,這耗費了他們很多時間。創業也是艱辛且消耗大量精力的事情,這必然會造成與學習的時間沖突。因此,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因一時沖動休學甚至退學的情況屢見不鮮。

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者的優勢

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者具有其獨特的優勢,是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1.經過長期的專業學習,大學生創業者大都具備了扎實深厚的知識技能,綜合素質也相對較高。

2.相對於其他創業群體而言,大學生創業者無論是在體力、精力、生活壓力還是在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都體現出了一定的優勢。

3.較之傳統思維相對固化的社會創業群體,大學生創業者尚未被社會經歷所磨礪和束縛,對於新事物、新科技、新發展的感知度、認知度以及適應能力都更強,擁有更為迅速的思維反應能力和變革創新能力。

4.當今,各高校都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業,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各種資源支持。一是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二是基本建立了完備的創新創業指導體系。三是各高校高度重視創業類賽事,並提供強大支持力度。

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者的劣勢

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者同時也面臨著不可迴避的創業劣勢和困難。

1.傳統觀念和社會環境的制約

中國的傳統觀念是安分守己,家長們期盼自己的孩子大學畢業之後找一份體面安穩的工作。在這樣的家庭觀念和社會影響下,很多大學畢業生會放棄直接創業。創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還需要承擔必要的投資風險,創業的高風險性,也促使大學生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支持和投入。這種客觀現實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挫傷了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造成大量大學生對創業的誤解,甚至對創業者持嘲諷態度,樂於看別人失敗,進而造成本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被逼安於現狀。這使得創業的大學生人數少之又少,不僅僅嚴重阻礙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提升,更影響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發展。

2.創業資源不足

大學生創業者創業過程中,首先面對的就是創業資源的整合,尤其是創業資金的獲取。但是現實情況是,大學生創業者開發外部資源能力不足,能夠獲取資源支援的渠道太少。風險投資市場對大學生創業缺乏信心,支持力度往往不夠。

3.對創業目標的把控不足

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容易盲目跟風,創業目標和方向不明晰,缺乏獨到之處和競爭力。加之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初期,為了盡快形成學校內部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缺乏嚴格的管理、指導和篩選,為創業大學生大開方便之門,造成許多不成熟的創業行為在學校的扶持下付諸實踐。最終導致大量初創實踐失敗,既打擊了大學生創業者的信心,也妨礙真正好的創業項目落地,造成高校創業環境的惡化。

4.缺乏有效的長遠規劃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前瞻性,沒有長遠創業規劃,因而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因此,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初期不要急功近利,定位不要僅僅局限於校園,應把目光放長遠。選取一個合適的長期目標和創業項目,長期地堅持下去。

5.大學生創業者綜合能力有所欠缺

創業者不僅要有激情、想法,還要有強大的綜合能力。創業者需要具備許多能力,對每一項能力的要求很高,大學生創業因為自身所處環境往往導致能力欠缺,尤其是領導管理能力。在真實創業過程中,大學生創業者需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然而這些恰恰是大學生能力欠缺之處。

熱點內容
研究生畢不了業導師負責 發布:2025-08-30 07:43:48 瀏覽:791
南京審計大學安慶籍教授 發布:2025-08-30 07:37:08 瀏覽:523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教授 發布:2025-08-30 07:36:25 瀏覽:399
美國常青藤大學介紹ppt 發布:2025-08-30 07:36:23 瀏覽:327
大學老師熱衷掛靠 發布:2025-08-30 07:23:14 瀏覽:60
美國top50大學意味什麼 發布:2025-08-30 06:39:59 瀏覽:250
廈門集美大學老師 發布:2025-08-30 06:33:22 瀏覽:965
2012年大學生徵兵 發布:2025-08-30 06:22:51 瀏覽:143
東南大學青年特聘教授名單信息學院 發布:2025-08-30 06:22:50 瀏覽:62
申請博士怎麼和導師套詞 發布:2025-08-30 06:18:46 瀏覽:875